CN214336907U -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6907U
CN214336907U CN202120619225.0U CN202120619225U CN214336907U CN 214336907 U CN214336907 U CN 214336907U CN 202120619225 U CN202120619225 U CN 202120619225U CN 214336907 U CN214336907 U CN 214336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antenna
pcb unit
uni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92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程
何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gq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92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6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6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6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天线理线结构,包括:第一PCB单元、天线单元和线缆;天线单元固定设于所述第一PCB单元上,第一PCB单元上设有天线馈电点,线缆的一端、天线单元分别与天线馈电点电连接,且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定位于第一PCB单元上。电子设备包括天线理线结构和射频模块,射频模块与线缆的另一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天线单元的承载体PCB单元来实现线缆的理线功能,产线人员在设备组装过程中无需再进行理线操作,理线操作空间不再受限于装配空间,可大大提高理线工作效率,降低理线操作难度,尤其适用于装配空间狭小、线缆很细的应用场景中。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更快的网络传输速率,终端产品通常会设计至少一支天线实现MIM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在应用时需要使用线缆将天线与射频模块连接以实现对天线的馈电,但是由于终端产品的内部空间有限,因此带来了线缆的理线难题。特别是对于笔记本电脑这种大尺寸终端,所应用的同轴线缆会比较长,理线难度更大。
在全面屏全金属笔电的设计中,天线一般安装于转轴盖里面,目前通常利用在转轴盖内设计的扣位来实现理线。但是,这种理线设计需要产线工人在完成产品组装的过程中进行人工理线,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操作难度大,尤其是转轴区域空间狭小、同轴线缆很细的情况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常规理线方式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和操作难度大的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包括:第一PCB单元、天线单元和线缆;
所述天线单元固定设于所述第一PCB单元上,所述第一PCB单元上设有天线馈电点,所述线缆的一端、所述天线单元分别与所述天线馈电点电连接,且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定位于所述第一PCB单元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PCB单元上沿所述线缆的预设走线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理线固定点,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指定点,每个第一指定点定位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理线固定点。
可选的,所述线缆为同轴线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外导体、内绝缘层和内导体;
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指定点,在去除所述第一指定点的外绝缘层后,通过裸露的外导体焊接于所述第一理线固定点,所述第一理线固定点接地。
可选的,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通过粘接方式或者卡扣方式定位于所述第一PCB单元上。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PCB单元,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定位于所述第二PCB单元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PCB单元上沿所述线缆的预设走线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理线固定点,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指定点,每个第二指定点定位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理线固定点。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PCB单元,所述线缆为同轴线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外导体、内绝缘层和内导体;
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指定点,在去除所述第二指定点的外绝缘层后,通过裸露的外导体焊接于所述第二理线固定点,所述第二理线固定点接地。
可选的,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通过粘接方式或者卡扣方式定位于所述第二PCB单元上。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还包括射频模块,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线缆的另一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机构内提供有通槽,所述天线理线结构安装于所述通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天线单元的承载体第一PCB单元来实现线缆的理线功能,后续产线人员在设备组装过程中无需再进行理线操作,与传统的先将天线组装至装配空间内再进行理线操作的方式相比,理线操作空间不再受限于装配空间,可大大提高理线工作效率,降低理线操作难度,尤其适用于装配空间狭小、线缆很细的应用场景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理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理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第一PCB单元1、天线单元2、线缆3、铜箔4、第二PCB单元5、天线馈电点11、第一理线固定点12、第二理线固定点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理线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包括:第一PCB单元1、天线单元2和线缆3;天线单元2固定设于第一PCB单元1上,第一PCB单元1上设有天线馈电点11,线缆3的一端、天线单元2分别与天线馈电点11电连接,且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定位于第一PCB单元1上。
通常情况下,天线供货商为设备厂商提供的天线原材料包括天线单元2和第一PCB单元1,且天线单元2固定设于第一PCB单元1上;设备厂商在设备组装过程中,会将天线原材料(包括天线单元2和第一PCB单元1)作为一整体与设备的其他组件进行组装。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在组装前完成一定程度的理线功能的解决思路,即预先利用天线单元2的承载体第一PCB单元1来实现理线,将为天线单元2实现馈电功能的线缆3的部分区域定位于第一PCB单元1上。
这样,设备厂商在组装设备之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理线操作,操作空间不会受到设备的其他组件提供的天线组装空间限制,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操作难度,尤其适用于装配空间狭小、线缆3很细的应用场景中。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包括第一PCB单元1、天线单元2和线缆3。
第一PCB单元1上沿线缆3的预设走线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理线固定点12,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指定点,每个第一指定点定位于对应的一个第一理线固定点12。
其中,第一理线固定点12是指第一PCB单元1上的被设计用于实现理线功能的位置,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实际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PCB单元的空闲区域大小、线缆3的长度等)来确定。第一指定点是指线缆3上的被设计用于与第一理线固定点12相固定的位置,其数量可与第一理线固定点12的数量相同。
线缆3,具体可以为同轴线缆3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外导体、内绝缘层和内导体。基于此,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指定点,在去除第一指定点的外绝缘层后,通过裸露的外导体焊接于第一理线固定点12,第一理线固定点12接地。具体的,在焊接时,可先在第一理线固定点12铺设接地的铜箔4,再将线缆3的裸露的外导体与铜箔4焊接。
此时,线缆3不仅可以利用PCB单元实现理线功能,而且能够在各个第一理线固定点12实现接地,扩大了天线的接地面积,有效减小了信号干扰,提高了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将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通过粘接、卡扣等各种固定方式定位于第一PCB单元1上。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将线缆3的具有一定长度的一段全部粘贴至第一PCB单元1的空闲区域,或者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多点定位,只要能够将线缆3的部分区域定位于第一PCB单元1上即可。此时,线缆3的第一指定点,可不做剥除外绝缘层等特殊处理。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包括第一PCB单元1、天线单元2和线缆3,还包括第二PCB单元5。
第一PCB单元1上沿线缆3的预设走线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理线固定点12,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指定点,每个第一指定点定位于对应的一个第一理线固定点12。
第二PCB单元5上沿线缆3的预设走线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理线固定点51,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指定点,每个第二指定点定位于对应的一个第二理线固定点51。
线缆3,具体可以为同轴线缆3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外导体、内绝缘层和内导体。基于此,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指定点,在去除第一指定点的外绝缘层后,通过裸露的外导体焊接于第一理线固定点12,第一理线固定点12接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指定点,在去除第二指定点的外绝缘层后,通过裸露的外导体焊接于第二理线固定点51,第二理线固定点51接地。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在两个PCB单元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两个PCB单元呈并列方式排布。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单元2既可以利用作为本单元承载体的第一PCB单元1实现理线功能,又可以利用作为其他单元承载体的第二PCB单元5实现理线功能,最大程度的提升理线效果,避免较长线缆3出现冗余情况。
可以理解的,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也可以通过粘接或者卡扣等方式定位于第二PCB单元5上。此时,线缆3的第二指定点,可不做剥除外绝缘层等特殊处理。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车载电脑等。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还包括射频模块,射频模块与线缆3的另一端电连接,射频模块通过线缆3来对天线单元2进行馈电。
此外,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连接,转轴机构内提供有通槽,天线理线结构安装于通槽内。
基于此,在产线上,由于天线理线结构在组装前即完成了理线,因此工人在将天线理线结构装配至空间狭小的转轴内时,无需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理线操作,与传统的先将天线组装至转轴内再进行理线操作的方式相比,可大大提高理线工作效率,降低理线操作难度。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天线理线结构可以装配于其他位置,根据电子设备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CB单元(1)、天线单元(2)和线缆(3);
所述天线单元(2)固定设于所述第一PCB单元(1)上,所述第一PCB单元(1)上设有天线馈电点(11),所述线缆(3)的一端、所述天线单元(2)分别与所述天线馈电点(11)电连接,且所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定位于所述第一PCB单元(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单元(1)上沿所述线缆(3)的预设走线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理线固定点(12),所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指定点,每个第一指定点定位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理线固定点(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3)为同轴线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外导体、内绝缘层和内导体;
所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指定点,在去除所述第一指定点的外绝缘层后,通过裸露的外导体焊接于所述第一理线固定点(12),所述第一理线固定点(12)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通过粘接方式或者卡扣方式定位于所述第一PCB单元(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PCB单元(5),所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定位于所述第二PCB单元(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单元(5)上沿所述线缆(3)的预设走线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理线固定点(51),所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指定点,每个第二指定点定位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理线固定点(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PCB单元(5),所述线缆(3)为同轴线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绝缘层、外导体、内绝缘层和内导体;
所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指定点,在去除所述第二指定点的外绝缘层后,通过裸露的外导体焊接于所述第二理线固定点(51),所述第二理线固定点(51)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3)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通过粘接方式或者卡扣方式定位于所述第二PCB单元(5)上。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理线结构,还包括射频模块,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线缆(3)的另一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通过转轴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机构内提供有通槽,所述天线理线结构安装于所述通槽内。
CN202120619225.0U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336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9225.0U CN214336907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9225.0U CN214336907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6907U true CN214336907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9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9225.0U Active CN214336907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6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8574B (zh) 便携终端及其缝隙天线
CN101617439A (zh) 非对称偶极天线
CN100452544C (zh) 便携终端的多个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04303962U (zh) 高频信号线路以及包括该高频信号线路的电子设备
CN102569989B (zh) 天线模块
US10930998B2 (en) Antenna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4336907U (zh)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5195768U (zh) 电子设备
CN112909517A (zh) 一种天线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649441B (zh) 一种同轴线缆的焊接方法
US6480166B2 (en) Planar printed circuit antenna
CN101924270B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应用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0867656A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US20210083489A1 (en) Charging circuit and charging method
CN201556450U (zh) 软性排线
CN215680959U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US20120105301A1 (en) Antenna module
CN215896697U (zh) 一种fpc形式的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193093B (zh)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
CN110867654A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159801C (zh) 平面印刷天线
CN207183523U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CN216214119U (zh) 一种笔记本WiFi天线组件及笔记本
CN104267785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220569888U (zh) 一种应用于vr眼镜的wifi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