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6734U - 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6734U
CN214336734U CN202120674170.3U CN202120674170U CN214336734U CN 214336734 U CN214336734 U CN 214336734U CN 202120674170 U CN202120674170 U CN 202120674170U CN 214336734 U CN214336734 U CN 214336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urrent diffusion
led chip
diffusion lay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41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rui Wuxi R & 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rui Wuxi R & 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rui Wuxi R & 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rui Wuxi R & 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41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6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6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6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在芯片衬底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通过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在芯片结构上镀电流扩散层,电流扩散层图形对应位于在P电极的预留位置上,电流扩散层的线宽比P电极的线宽多2~4um,在电流扩散层的基础上设置透明导电层,在透明导电层上制作P电极,在暴露的N‑GaN台阶部分制作N电极。本实用新型采用优化的尺寸方案,最大程度地实现电流扩散效果兼顾提高发光亮度。

Description

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固体发光器件,其中GaN基的LED芯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LED芯片的发光单元具有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通常会通过刻蚀工艺将N-GaN层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在暴露于外部的P-GaN层和N-GaN层部分形成施加电流的电极结构。通常在P电极的正下方加入电流扩散层,可将P电极下方的电流截断,使电流先流入透明导电层,再通过透明导电层流入P-GaN层,从而有效提高发光区的电流密度,提高电流的利用率。但是,目前采用的电流扩散层过大时会导致LED芯片结构的亮度变暗,过小时会导致LED芯片结构的顺向电压升高,而缺乏优化电流扩散层的有效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电流扩散层过大时会导致LED芯片结构的亮度变暗,过小时会导致LED芯片结构的顺向电压会升高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采用优化的尺寸方案,最大程度地实现电流扩散效果兼顾提高发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在芯片衬底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通过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在芯片结构上镀电流扩散层,电流扩散层图形对应位于在P电极的预留位置上,电流扩散层的线宽比P电极的线宽多2~4um,在电流扩散层的基础上设置透明导电层,在透明导电层上制作P电极,在暴露的N-GaN台阶部分制作N电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电流扩散层是利用PECVD镀膜技术沉积的SiO2薄膜。
采用湿法蚀刻技术制作电流扩散层图形。
透明导电层是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的ITO膜。
N、P电极的线宽尺寸为2.5~3.5um。
芯片衬底为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
LED芯片外延结构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或者是依次生长的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芯片结构上镀电流扩散层,电流扩散层图形对应位于在P电极的预留位置上,电流扩散层的线宽比P电极的线宽多2~4um,采用优化的尺寸方案,最大程度地实现电流扩散效果兼顾提高发光亮度。解决电流扩散层过大时会导致LED芯片结构的亮度变暗,过小时会导致LED芯片结构的顺向电压会升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PECVD镀膜技术沉积SiO2薄膜作为电流扩散层。利用正性掩膜技术制作光刻图形,用BOE溶液进行湿法腐蚀制作电流扩散层图形,在电极下制作出固定宽度的SiO2薄膜,实现最佳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芯片衬底;2、N-GaN层;3、多量子阱层;4、P-GaN层;5、电流扩散层;6、透明导电层;7、P电极;8、N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芯片衬底1包括但不限于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例如利用MOCVD设备(MOCVD,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LED芯片外延结构是多层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2、多量子阱层3和P-GaN层4,也可以是依次生长的N-GaN层2、多量子阱层3和P-GaN层4,所述LED芯片外延结构覆盖在芯片衬底1的整面。MOCVD是在气相外延生长(VP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气相外延生长技术。
然后,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ICP,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2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然后制作电流扩散层5,即利用PECVD镀膜技术沉积SiO2薄膜作为电流扩散层5。利用正性掩膜技术制作光刻图形,用BOE溶液进行湿法腐蚀制作电流扩散层5图形。电流扩散层5图形对应位于在P电极7的预留位置上。在P电极7上,电流扩散层5的线宽比P电极7的线宽多D=2~4um。利用电流扩散层5减少芯片电极下方的电流积聚,减少电极对光的吸收,提高了出光率。经反复试验发现,若电流扩散层5的线宽比P电极7的线宽小于2um,LED芯片结构的亮度会暗0.5%以上。电流扩散层5的线宽比P电极7的线宽大于4um,LED芯片结构的顺向电压会升高0.005V。选择2~4um范围内的值,最大程度地实现电流扩散效果兼顾提高发光亮度。
在此基础上制作透明导电层6,即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一层ITO膜(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6的ITO膜包覆在SiO2电流扩散层5的上方。利用光刻及蚀刻技术,制作ITO膜图形,得到透明导电层6图形。
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电极图形,并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透明导电层6上制作P电极7,在暴露的N-GaN台阶部分制作N电极8。N、P电极的线宽尺寸为d=2.5~3.5um。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芯片衬底1包括但不限于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利用MOCVD设备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LED芯片外延结构是多层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依次生长N-GaN层2、多量子阱层3和P-GaN层4,也可以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2、多量子阱层3和P-GaN层4,所述LED芯片外延结构覆盖在芯片衬底1的整面。
步骤S2:将生长完成的LED芯片结构清洗干净,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2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
步骤S3:制作电流扩散层5,即利用PECVD镀膜技术沉积SiO2薄膜作为电流扩散层5。电流扩散层5图形对应位于在P电极7的预留位置上。在P电极7上,电流扩散层5的线宽比P电极7的线宽多D=2~4um。
步骤S4:制作透明导电层6,即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一层ITO膜。透明导电层6的ITO膜包覆在SiO2电流扩散层5的上方。利用光刻及蚀刻技术,制作ITO膜图形,得到透明导电层6图形。
步骤S5: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电极图形,并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在透明导电层6上制作P电极7,在暴露的N-GaN台阶部分制作N电极8。N、P电极的线宽尺寸为d=2.5~3.5um。
在本实用新型中,正性光刻掩膜技术是利用正性光刻胶制成掩膜图形的技术,凡是在能量束(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的照射下,以降解反应为主的光刻胶称为正性光刻胶,简称正胶。负性光刻掩膜技术是利用负性光刻胶制成掩膜图形的技术,凡是在能量束(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的照射下,以交联反应为主的光刻胶称为负性光刻胶,简称负胶。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7)

1.一种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通过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2)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在芯片结构上镀电流扩散层(5),电流扩散层(5)图形对应位于在P电极(7)的预留位置上,电流扩散层(5)的线宽比P电极(7)的线宽多2~4um,在电流扩散层(5)的基础上设置透明导电层(6),在透明导电层(6)上制作P电极(7),在暴露的N-GaN台阶部分制作N电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流扩散层(5)是利用PECVD镀膜技术沉积的SiO2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蚀刻技术制作电流扩散层(5)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透明导电层(6)是利用sputter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的ITO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N、P电极的线宽尺寸为2.5~3.5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芯片衬底(1)为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LED芯片外延结构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2)、多量子阱层(3)和P-GaN层(4),或者是依次生长的N-GaN层(2)、多量子阱层(3)和P-GaN层(4)。
CN202120674170.3U 2021-04-01 2021-04-01 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Active CN214336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170.3U CN21433673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170.3U CN21433673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6734U true CN214336734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4170.3U Active CN214336734U (zh) 2021-04-01 2021-04-01 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6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5185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908593A (zh) GaN基LED图形化透明导电薄膜的制作方法
CN101853903A (zh) 一种制备氮化镓基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的方法
CN104022200A (zh)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79435A (zh) 一种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Micro-LED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KR20060134254A (ko)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3054065A (zh) 双斜坡型倒装dbr的led芯片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KR101203137B1 (ko) GaN계 화합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239852B1 (ko) GaN계 화합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CN214336734U (zh) 优化电流扩散层的led芯片结构
CN102290513B (zh) 一种大功率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TWI427822B (zh) 發光二極體及其製作方法
CN214428644U (zh) 台阶处双层保护的led芯片结构
CN214336736U (zh) 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
CN210607305U (zh) 优化电流分布的嵌入式电极结构led芯片
KR20060074387A (ko)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9326702A (zh) 一种具有环形电极结构的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000262A (ko) 광효율이 향상된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4336733U (zh) Ald沉积电流扩展层的led芯片结构
CN112510135A (zh) 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2820807A (zh) 一种表面粗化的led芯片制备方法
CN214477521U (zh) 双斜坡型倒装dbr的led芯片结构
CN214336739U (zh) 设有侧面反射层的led芯片结构
CN214336738U (zh) 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
CN112531085A (zh) Ald沉积电流扩展层的led芯片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