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9387U - 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9387U
CN214329387U CN202022316773.4U CN202022316773U CN214329387U CN 214329387 U CN214329387 U CN 214329387U CN 202022316773 U CN202022316773 U CN 202022316773U CN 214329387 U CN214329387 U CN 214329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welding
wall body
prefabrica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167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剑
王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ad Homes Industrial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ad Homes Industrial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ad Homes Industrial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oad Homes Industrial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167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9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9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9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墙体预制件包括:墙体;防雷引下线,沿纵长方向预埋于墙体内;其中,墙体沿纵长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焊接缺口,防雷引下线的端部暴露于焊接缺口内;防雷引下线位于焊接缺口内的端部可与连接件焊接,以将防雷引下线与接地网导通,实现墙体系统的防雷功能。并且,将防雷引下线预埋于墙体内部,且在焊接缺口显露出防雷引下线端部,装配者只需通过连接件连接起多个已经预埋好的防雷引下线,防止装配者忘记装配防雷引下线,防止后期入住后出现防雷安全隐患。同时,将防雷引下线预埋在墙体中,不会破坏建筑物外立面,防止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的整洁性。

Description

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以预制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从设计到施工由一整套工业化生产技术构成,采用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来装配建筑。随着装配式建筑的逐渐推广,全国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乡村建设加快,乡村别墅的建设需求急剧增加,其中全装配式别墅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
在全装配式的乡村别墅建设中,基本采用专用的防雷引下线,将防雷引下线明敷设在别墅外墙四个阳角处,但是在装配过程中有可能遗忘在外立墙上敷设防雷引下线,造成后期入住后的防雷安全隐患。另外,此种设计及施工方法会导致别墅外立面被破坏,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的整洁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明敷防雷引下线会造成安全隐患及影响建筑物外立面整洁性的问题,提供一种预设墙体及墙体系统。
一种预制墙体,所述墙体预制件包括:
墙体;
防雷引下线,沿纵长方向预埋于所述墙体内;
其中,所述墙体沿所述纵长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焊接缺口,所述防雷引下线的端部暴露于所述焊接缺口内;
所述防雷引下线位于所述焊接缺口内的端部可与连接件焊接,以将所述防雷引下线与接地网导通。
上述预制墙体中,先将防雷引下线预埋在墙体中,然后在装配多个预制墙体时,通过焊接缺口将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条防雷预埋件焊接,进而连通相邻两个预制墙体中的防雷引下线,如此便可连通多个预制墙体中的多条防雷引下线,进而可以将防雷引下线与接地网连通,实现墙体系统的防雷功能。并且,将防雷引下线预埋于墙体内部,且在焊接缺口显露出防雷引下线端部,装配者只需通过连接件连接其多个已经预埋好的防雷引下线,防止装配者忘记装配防雷引下线,防止后期入住后出现防雷安全隐患。同时,将防雷引下线预埋在墙体中,不会破坏建筑物外立面,防止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的整洁性。
可选地,防雷引下线为圆钢或者扁钢,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缺口具有焊接开口和连接开口,所述连接开口位于所述纵长方向上,允许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防雷引下线通过所述连接开口沿所述纵长方向搭接排布,所述焊接开口位于与所述纵长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且所述焊接开口朝向所述防雷引下线与所述连接件的搭接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雷引下线为圆钢或者扁钢。
一种墙体系统,所述墙体系统包括:
多个预制墙体,多个所述预制墙体沿纵长方向堆叠,每个所述预制墙体包括墙体和防雷引下线,所述防雷引下线沿所述纵长方向预埋于所述墙体内,所述墙体沿纵长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焊接缺口,所述防雷引下线的端部暴露于所述焊接缺口内;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墙体中的两条防雷引下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预制楼板,所述预制楼板位于相邻两个预制墙体之间;
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墙体朝向所述预制楼板的端部均开设有所述焊接缺口,且所述预制楼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墙体上的两个所述焊接缺口;
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防雷引下线焊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所述防雷引下线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缺口具有相交连通的焊接开口和连接开口,所述连接开口位于所述纵长方向上,允许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防雷引下线通过所述连接开口沿所述纵长方向排布,所述焊接开口位于与所述纵长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防雷引下线与所述连接件的搭接处朝向所述焊接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楼板上的通孔连通于相邻两个所述焊接缺口的两个所述连接开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墙体和所述预制楼板之间围合形成室内空间,所述焊接缺口朝向所述室内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础地面和埋设于基础地面内的接地网,所述多个预制墙体中位于底端的一者固定于所述基础地面上,且固定于所述基础地面上的所述预制墙体内的所述防雷引下线与所述接地网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的一端与所述接地网连接,所述辅助件的另一端与固定于所述基础地面上所述预制墙体内的所述防雷引下线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墙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墙体系统中预制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100、墙体系统;10、预制墙体;12、墙体;13、焊接缺口;131、连接开口;133、焊接开口;14、防雷引下线;30、连接件;40、预制楼板;42、通孔;43、室内空间;50、基础地面;60、接地网;70、辅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墙体系统100,包括多个预制墙体10和连接件30,多个预制墙体10沿纵长方向堆叠,每个预制墙体10包括墙体12和防雷引下线14,防雷引下线14沿纵长方向预埋于墙体12内,墙体12沿纵长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焊接缺口13,防雷引下线14的端部暴露于焊接缺口13内,连接件30连接相邻两个预制墙体10中的两条防雷引下线14。这样,先将防雷引下线14预埋在墙体12中,然后在装配多个预制墙体10时,通过焊接缺口13将连接件3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条防雷预埋件焊接,进而连通相邻两个预制墙体10中的防雷引下线14,如此便可连通多个预制墙体10中的多条防雷引下线14,进而可以将防雷引下线14与接地网60连通,实现墙体系统100的防雷功能。
并且,将防雷引下线14预埋于墙体12内部,且在焊接缺口13显露出防雷引下线14端部,装配者只需通过连接件30连接其多个已经预埋好的防雷引下线14,防止装配者忘记装配防雷引下线14,防止后期入住后出现防雷安全隐患。同时,将防雷引下线14预埋在墙体12中,不会破坏建筑物外立面,防止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的整洁性。
可选地,防雷引下线14为圆钢或者扁钢,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进一步地,墙体系统100还包括预制楼板40,预制楼板40位于相邻两个预制墙体10之间;相邻两个预制墙体10朝向预制楼板40的端部均开设有焊接缺口13,且预制楼板40上开设有通孔42,通孔42连通相邻两个预制墙体10上的两个焊接缺口13;连接件30穿过通孔42,且连接件30的一端与通孔42一侧的防雷引下线14焊接,连接件30的另一端与通孔42另一侧的防雷引下线14焊接。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墙体12和楼板围合形成室内空间43,一般先将一个预制墙体10固定在基础地面50上,然后在预制墙体10顶部盖设预制楼板40,然后继续在预制楼板40上方固定预制墙体10,如此逐渐堆叠多个预制墙体10,形成建筑物。同时,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在预制楼板40的通孔42中穿设连接件30,然后通过连接件30将相邻两个预制墙体10中的两个防雷引下线14连接,如此在墙体系统100内部形成一条相互连通的防雷线,然后将该防雷线与基础地面50内的防雷网连接,便可达到对建筑物防雷的效果。
具体地,焊接缺口13具有焊接开口133和连接开口131,连接开口131位于纵长方向上,允许连接件30与防雷引下线14通过连接开口131沿纵长方向排布,即连接件30的一端位于焊接缺口13内与防雷引下线14搭接,连接件30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开口131与另一侧的防雷引下线14搭接。焊接开口133位于与纵长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且焊接开口133朝向防雷引下线14与连接件30的搭接处,这样装配者将连接件30通过连接开口131搭接到相邻两个防雷引下线14上以后,可以通过焊接开口133对连接件30与防雷引下线14的搭接处进行焊接,完成连接件30与防雷引下线14的连接。
进一步地,预制楼板40上的通孔42连通于相邻两个焊接缺口13的两个连接开口131之间,进而通过通孔42连通相邻两个焊接缺口13,进而允许连接件30穿过通孔42连接相邻两条防雷引下线14。
进一步地,墙体12和预制楼板40之间围合形成室内空间43,焊接缺口13朝向室内空间43,操作者可在室内空间43内对焊接缺口13内的连接件30和防雷引下线14进行焊接,方便装配。而且,随着楼层的升高,操作者可站立到相应的预制楼板40上去进行防雷引下线14的焊接工序,不需要其他的辅助工作,简化焊接连接工序,进一步方便装配。
一些实施例中,墙体系统100还包括基础地面50和埋设于基础地面50内的接地网60,多个预制墙体10中位于底端的一者固定于基础地面50上,且固定于基础地面50上的预制墙体10内的防雷引下线14与接地网60连通。也就是说,多个预制墙体10堆叠在基础地面50上,且基础地面50内铺设有接地网60,固定于基础地面50上的预制墙体10内的防雷引下线14与接地网60连通,便可将多个预制墙体10中通过连接件30串联的多条防雷引下线14均与接地网60接通,进而实现防雷功能。
进一步地,墙体系统100还包括辅助件70,辅助件70的一端与接地网60连接,辅助件70的另一端与固定于基础地面50上预制墙体10内的防雷引下线14焊接,如此在装配过中可以通过焊接辅助件70,来导通防雷饮下先和接地网60。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预制墙体10,包括墙体12和防雷引下线14,防雷引下线14沿纵长方向预埋于墙体12内,墙体12沿纵长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焊接缺口13,防雷引下线14的端部暴露于焊接缺口13内,连接件30连接相邻两个预制墙体10中的两条防雷引下线14。这样,先将防雷引下线14预埋在墙体12中,然后在装配多个预制墙体10时,通过焊接缺口13将连接件3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条防雷预埋件焊接,进而连通相邻两个预制墙体10中的防雷引下线14,如此便可连通多个预制墙体10中的多条防雷引下线14,进而可以将防雷引下线14与接地网60连通,实现墙体系统100的防雷功能。
并且,将防雷引下线14预埋于墙体12内部,且在焊接缺口13显露出防雷引下线14端部,装配者只需通过连接件30连接起多个已经预埋好的防雷引下线14,防止装配者忘记装配防雷引下线14,防止后期入住后出现防雷安全隐患。同时,将防雷引下线14预埋在墙体12中,不会破坏建筑物外立面,防止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的整洁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包括:
墙体;
防雷引下线,沿纵长方向预埋于所述墙体内;
其中,所述墙体沿所述纵长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焊接缺口,所述防雷引下线的端部暴露于所述焊接缺口内;
所述防雷引下线位于所述焊接缺口内的端部可与连接件焊接,以将所述防雷引下线与接地网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缺口具有焊接开口和连接开口,所述连接开口位于所述纵长方向上,允许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防雷引下线通过所述连接开口沿所述纵长方向搭接排布,所述焊接开口位于与所述纵长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且所述焊接开口朝向所述防雷引下线与所述连接件的搭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引下线为圆钢或者扁钢。
4.一种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系统包括:
多个预制墙体,多个所述预制墙体沿纵长方向堆叠,每个所述预制墙体包括墙体和防雷引下线,所述防雷引下线沿所述纵长方向预埋于所述墙体内,所述墙体沿纵长方向的至少一端开设有焊接缺口,所述防雷引下线的端部暴露于所述焊接缺口内;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墙体中的两条防雷引下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楼板,所述预制楼板位于相邻两个预制墙体之间;
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墙体朝向所述预制楼板的端部均开设有所述焊接缺口,且所述预制楼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墙体上的两个所述焊接缺口;
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防雷引下线焊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另一侧的所述防雷引下线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缺口具有相交连通的焊接开口和连接开口,所述连接开口位于所述纵长方向上,允许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防雷引下线通过所述连接开口沿所述纵长方向排布,所述焊接开口位于与所述纵长方向相交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防雷引下线与所述连接件的搭接处朝向所述焊接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上的通孔连通于相邻两个所述焊接缺口的两个所述连接开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和所述预制楼板之间围合形成室内空间,所述焊接缺口朝向所述室内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础地面和埋设于基础地面内的接地网,所述多个预制墙体中位于底端的一者固定于所述基础地面上,且固定于所述基础地面上的所述预制墙体内的所述防雷引下线与所述接地网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的一端与所述接地网连接,所述辅助件的另一端与固定于所述基础地面上所述预制墙体内的所述防雷引下线焊接。
CN202022316773.4U 2020-10-16 2020-10-16 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Active CN214329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16773.4U CN214329387U (zh) 2020-10-16 2020-10-16 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16773.4U CN214329387U (zh) 2020-10-16 2020-10-16 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9387U true CN214329387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7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16773.4U Active CN214329387U (zh) 2020-10-16 2020-10-16 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9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63795A1 (en) Composite structural wall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PH26627A (en) Prefabricated modules and the use thereof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CN106958318B (zh) 墙板单元及基础、多层组合墙板结构和施工工艺
CN214329387U (zh) 预制墙体及墙体系统
CN111519825B (zh) 带u型锚固钢板的预制劲性混凝土剪力墙板、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及制作方法
CN111305390B (zh) 装配式劲性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连接结构、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CN109779090A (zh) 装配式预制剪力墙、建筑结构及该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3329112U (zh) 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接头电缆通用工作井
CN220620581U (zh) 建筑墙体及建筑模块
CN220100371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
CN205530685U (zh) 钢结构
CN215483932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的楼面楼板
KR19990019928U (ko) 조립건물용 패널
CN116240926B (zh) 一种拼接式电力工作井
CN108643385A (zh) 钢丝网架夹芯混凝土承重墙、建筑物及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CN210887661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墙体
CN219653896U (zh) 装配式悬挑结构及建筑物
CN210685045U (zh) 一种叠合墙
CN215105505U (zh) 多功能地下跨层空间结构及建筑物
CN220538669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117738359A (zh) 建筑墙体、建筑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4792265B2 (ja) Oa機器の接地機能を高めたフロア
JP7110015B2 (ja) 幅変更用路面覆工ユニット
CN106121077A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的抗震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EP1367195A1 (en) A floor 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