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9284U - 一种折叠野营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野营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9284U
CN214329284U CN202022886754.5U CN202022886754U CN214329284U CN 214329284 U CN214329284 U CN 214329284U CN 202022886754 U CN202022886754 U CN 202022886754U CN 214329284 U CN214329284 U CN 214329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wall
wall
upright post
hole
lower up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867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亭
郭高垒
习卫东
任建刚
李永刚
田应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ering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ering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ering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gineering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867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9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9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9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野营房,包括:房顶、底座、正立墙和侧立墙;所述正立墙包括:上立墙和下立墙;所述上立墙铰接于所述房顶,所述上立墙与所述下立墙之间设有配合的铰接结构,所述下立墙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侧立墙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侧立墙、所述上立墙和所述下立墙之间设有配合的展开固定结构,展开固定结构能够使上立墙和下立墙之间的铰接结构止转。如此一来,便可实现了折叠野营房四面墙体的直立固定与拆卸叠合,则使得在展开时无需对家具及电路重新铺设,则使得在折叠时无需对家具及电路重新拆除,从而实现了家具、电路的免拆装功能,达到了展开即可使用的效果,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拆装造成的耗材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野营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营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野营房。
背景技术
野营房是石油勘探开发作业人员生活休息和办公的地方,目前主要有集装箱单体固定结构及拼装结构两种。它们存在以下缺点:固定结构体积大,运输成本高;拼装结构安装不便,拆卸与拼装过程存在耗材。
其中,在现有的野营房中,虽然采用折叠结构,解决了运输中占用体积大的问题,但不利于石油勘探开发中频繁搬家工况使用,因为这种折叠房需在使用中重新安装与摆放床、桌子及柜子等家具,同时室内电路也需重新铺设,当折叠搬运时又需要将家具与电路设施拆除,导致其无法与折叠房体一起搬运,给使用人员带来额外的家具与电路的拆除及安装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野营房,能够在野营房展开应用时无需对家具及电路重新铺设,同样地,也能够在野营房折叠时无需对家具及电路重新拆除,从而实现了家具、电路的免拆装功能,达到了展开即可使用的效果,不仅减少了家具与电路的重新安装与拆卸造成的耗材损失,而且还有助于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野营房,包括:房顶、底座、正立墙和侧立墙;
所述正立墙包括:上立墙和下立墙;
所述上立墙铰接于所述房顶,所述上立墙与所述下立墙之间设有配合的铰接结构,所述下立墙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侧立墙铰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侧立墙、所述上立墙和所述下立墙之间设有配合的展开固定结构,所述展开固定结构能够使所述上立墙和所述下立墙之间的铰接结构止转。
优选地,所述侧立墙包括:右立墙,所述右立墙铰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展开固定结构包括:
设置于前侧所述上立墙下部的右边角的第一带孔连接块;
设置于前侧所述下立墙上部的右边角,且与所述第一带孔连接块左右对位的第二带孔连接块;
设置于所述右立墙的前部,且与所述第一带孔连接块和所述第二带孔连接块均左右对位的第二螺纹固定块;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孔连接块和所述第二带孔连接块,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固定块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栓。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右前下立柱和右后下立柱;
所述右立墙的中下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右前下立柱与所述右后下立柱之间。
优选地,所述右前下立柱和所述右后下立柱的上部均设有右下立柱孔;
所述右立墙的中下前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右前下立柱的右下立柱孔配合的右前滑动轴,所述右立墙的中下后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右后下立柱的右下立柱孔配合的右后滑动轴。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左前下立柱、左后下立柱、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
所述前上横梁连接在所述左前下立柱与所述右前下立柱之间,所述后上横梁连接在所述左后下立柱与所述右后下立柱之间;
所述前上横梁右侧的后端设有用于同所述右前滑动轴配合的前滑槽,所述后上横梁右侧的前端设有用于同所述右后滑动轴配合的后滑槽,所述前滑槽和所述后滑槽的长度等于所述右前滑动轴或所述右后滑动轴到所述右立墙下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侧立墙还包括:左立墙,所述左立墙铰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左前下立柱和所述左后下立柱的上部均开设有左下立柱孔;
所述左立墙下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同所述左下立柱孔配合的旋转孔,前侧的所述旋转孔通过第一连接销与所述左前下立柱的左下立柱孔连接,后侧的所述旋转孔通过第二连接销与所述左后下立柱的左下立柱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铰接结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上立墙下部的单耳板,所述单耳板开设有单耳板销孔;
设置于所述下立墙上部,且左右对位在所述单耳板两侧的双耳板,所述双耳板均开设有双耳板销孔;
用于连接所述单耳板销孔与所述双耳板销孔的转动销。
优选地,所述房顶包括:左侧上立柱和右侧上立柱;所述左侧上立柱和所述右侧上立柱均设有上立柱孔;
所述上立墙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同所述上立柱孔配合的上立墙孔,左侧的所述上立墙孔通过第三连接销与所述左侧上立柱的上立柱孔连接,右侧的所述上立墙孔通过第四连接销与所述右侧上立柱的上立柱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左侧下立柱和右侧下立柱;所述左侧下立柱和所述右侧下立柱的上部均设有下立柱孔;
所述下立墙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同所述下立柱孔配合的下立墙孔,左侧的所述下立墙孔通过第五连接销与所述左侧下立柱的下立柱孔连接,右侧的所述下立墙孔通过第六连接销与所述右侧下立柱的下立柱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房顶、所述上立墙、所述下立墙、所述底座和所述侧立墙包括:
框架;
安装于所述框架的瓦楞板。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野营房中,在展开安装时通过展开固定结构的安装,便可实现了折叠野营房四面墙体的直立与固定;在拆卸折叠时只需通过展开固定结构的拆除,便可实现了折叠野营房四面墙体向内的叠合,如此一来,则在野营房展开应用时无需对家具及电路重新铺设,同样地,在野营房折叠时无需对家具及电路重新拆除,从而实现了家具、电路的免拆装功能,达到了展开即可使用的效果,不仅减少了家具与电路的重新安装与拆卸造成的耗材损失,而且还有助于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野营房折叠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野营房展开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A;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野营房展开状态的右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B;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野营房的底座与左、右立墙正面组合示意图。
其中,1为房顶,11为左侧上立柱,12为型钢框架,13为瓦楞顶板,14为带孔吊耳;2为上立墙,21为型钢框架,22为上瓦楞立板,23为单耳板,24为第一带孔连接块;3为下立墙,31为型钢框架,32为下瓦楞立板,33为双耳板,34为第二带孔连接块;4为底座,41为左前下立柱,42为吊杠,43为型钢框架,44为前上横梁,45为瓦楞板,46为前滑槽;5为左立墙,51为第一螺纹固定块,52为旋转孔;6为右立墙,61为第二螺纹固定块,62为定位孔,63为右前滑动轴;7为第四连接销;8为转动销;9为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野营房,其目的在于降低运输尺寸的同时,实现野营房折叠状态不需要室内家具如床、柜子及桌子等基本应用家具及电路的拆除,营房展开应用时也不需要对家具及电路重新铺设,从而避免传统折叠房运输与使用过程中重新安装与拆除室内家具、电路的不便与耗材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野营房,如图1所示,包括:房顶1、底座4、正立墙和侧立墙;
正立墙包括:上立墙2和下立墙3;
上立墙2铰接于房顶1,上立墙2与下立墙3之间设有配合的铰接结构,下立墙3铰接于底座4,侧立墙铰接于底座4;
侧立墙、上立墙2和下立墙3之间设有配合的展开固定结构,展开固定结构能够使上立墙2和下立墙3之间的铰接结构止转。
在本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正立墙包括:前立墙和后立墙,前立墙和后立墙均包括:上立墙2和下立墙3;侧立墙包括:左立墙5和右立墙6,具体详情可见下文。此外,本方案在折叠时,首先将展开固定结构拆除,然后向内转动放下侧立墙(左立墙5和右立墙6),最后再将上立墙2、下立墙3随着与之相连的房顶1一同下放,以实现上立墙2与下立墙3向内叠合在一起。另外,家具和电路均安装于底座4内。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野营房中,在展开安装时通过展开固定结构的安装,便可实现了折叠野营房四面墙体的直立与固定;在拆卸折叠时只需通过展开固定结构的拆除,便可实现了折叠野营房四面墙体向内的叠合,如此一来,则在野营房展开应用时无需对家具及电路重新铺设,同样地,在野营房折叠时无需对家具及电路重新拆除,从而实现了家具、电路的免拆装功能,达到了展开即可使用的效果,不仅减少了家具与电路的重新安装与拆卸造成的耗材损失,而且还有助于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本方案中,如图4所示,侧立墙包括:右立墙6,右立墙6铰接于底座4;
如图5所示,展开固定结构包括:
设置于前侧上立墙2下部的右边角的第一带孔连接块24;
设置于前侧下立墙3上部的右边角,且与第一带孔连接块24左右对位的第二带孔连接块34;
设置于右立墙6的前部,且与第一带孔连接块24和第二带孔连接块34均左右对位的第二螺纹固定块61;
用于连接第一带孔连接块24和第二带孔连接块34,并与第二螺纹固定块61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栓9。即为在右立墙6前部、前侧上立墙2与前侧下立墙3对接处之间增设了展开锁紧结构,以保持右立墙6与前侧上、下立墙之间的展开直立状态,本方案如此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紧凑和止转性能好等特点。当然,右立墙6后部与后侧上、下立墙对接处的右后展开锁紧结构,包括左立墙5与上、下立墙对接处的左侧展开锁紧结构,其两者均与上述的展开锁紧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底座4包括:右前下立柱和右后下立柱;
右立墙6的中下部可转动设置于右前下立柱与右后下立柱之间。在本方案中,底座4的右部为开口结构;即为通过右立墙6的中下部的转动设计,以实现底座4的右部的敞开与闭合,从而方便家具及电路在底座4内的安装。
再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右前下立柱和右后下立柱的上部均设有右下立柱孔;
右立墙6的中下前部设有用于同右前下立柱的右下立柱孔配合的右前滑动轴63,右立墙6的中下后部设有用于同右后下立柱的右下立柱孔配合的右后滑动轴。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在折叠时,实现右立墙6中下部前后两侧绕转动轴向室内方向转动的效果,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转动自如等特点。
再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底座4还包括:左前下立柱41、左后下立柱、前上横梁44和后上横梁;
前上横梁44连接在左前下立柱41与右前下立柱之间,后上横梁连接在左后下立柱与右后下立柱之间;
前上横梁44右侧的后端设有用于同右前滑动轴63配合的前滑槽46,后上横梁右侧的前端设有用于同右后滑动轴配合的后滑槽,前滑槽46和后滑槽的滑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前滑槽46和后滑槽的长度等于右前滑动轴63或右后滑动轴到右立墙6下部的距离。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实现右立墙6的水平折叠移动,以使得右立墙6的下部与底座4的右端口平齐,以保证底座4的外观性。当然,为了实现右立墙6顺利由转动状态切换至滑动状态,相应地,右前下立柱的后端设有所述右下立柱孔,右后下立柱的前端设有所述右下立柱孔,而且右下立柱孔的孔深与前滑槽46或后滑槽的槽深相等。
具体地,如图6所示,侧立墙还包括:左立墙5,左立墙5铰接于底座4;
左前下立柱41和左后下立柱的上部均开设有左下立柱孔;
左立墙5下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同左下立柱孔配合的旋转孔52,前侧的旋转孔52通过第一连接销与左前下立柱41的左下立柱孔连接,后侧的旋转孔52通过第二连接销与左后下立柱的左下立柱孔连接。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在折叠时,实现左立墙5下部前后两侧绕连接销向室内方向转动的效果,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铰接稳定性好等特点。
在本方案中,如图3所示,铰接结构包括:
设置于上立墙2下部的单耳板23,单耳板23开设有单耳板销孔;
设置于下立墙3上部,且左右对位在单耳板23两侧的双耳板33,双耳板33均开设有双耳板销孔;
用于连接单耳板销孔与双耳板销孔的转动销8。即为通过转动销8将上立墙2的单耳板23与下立墙3的双耳板33连接在一起,以便于在折叠时上立墙2与下立墙3的对接处绕转动销8转动,以达到上立墙2与下立墙3向室内方向叠合的效果。本方案的铰接结构如此设计,而且还具有结构简便、转动范围大等特点。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房顶1包括:左侧上立柱11和右侧上立柱;左侧上立柱11和右侧上立柱均设有上立柱孔;
上立墙2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同上立柱孔配合的上立墙孔,左侧的上立墙孔通过第三连接销与左侧上立柱11的上立柱孔连接,右侧的上立墙孔通过第四连接销7与右侧上立柱的上立柱孔连接。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在折叠时,实现上立墙2上部左右两侧绕连接销向室内方向转动的效果,而且还具有结构紧凑,铰接稳定性好等特点。
再进一步地,底座4包括:左侧下立柱和右侧下立柱;左侧下立柱和右侧下立柱的上部均设有下立柱孔;
下立墙3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同下立柱孔配合的下立墙孔,左侧的下立墙孔通过第五连接销与左侧下立柱的下立柱孔连接,右侧的下立墙孔通过第六连接销与右侧下立柱的下立柱孔连接。本方案如此设计,同样地,以便于在折叠时,实现下立墙3下部左右两侧绕连接销向室内方向转动的效果,且还具有结构紧凑,铰接稳定性好等特点。
在本方案中,房顶1、上立墙2、下立墙3、底座4和侧立墙包括:
框架,以此作为各大墙体的骨架;
安装于框架的瓦楞板,以此作为各大墙体的基板。即为本方案中的各大墙体均由骨架和基板装配而成,以保证了野营房的结构强度,而且本方案采用瓦楞板作为安装基板,有助于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提前下,实现了野营房的轻量化设计。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家具、电路免拆装功能的折叠野营房,用于野外钻井队使用,实现降低运输尺寸及费用,避免现场家具、电路的铺设,从而实现展开即可使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家具、电路免拆装功能的折叠野营房,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带孔下立柱、吊杠、型钢框架、上横梁、瓦楞板,左侧下立柱设置与左立墙旋转孔相对应的孔,右侧下立柱设置与右立墙定位孔相对应的孔,上横梁右端设置水平方向的滑槽,同时下立柱设置与下立墙连接孔。最终底座形成右侧与顶部敞开其它部分封闭的具有一定高度空间的存储盒子结构,家具及电路固定摆放在这个空间内。其中,滑槽用于实现右立墙的水平折叠移动。
左立墙,所述左立墙,设置有螺纹固定块、旋转孔,通过连接销将左立墙旋转孔与底座左侧下立柱旋转孔连接,折叠时左立墙围绕连接销向室内方向的转动。
右立墙,所述右立墙,设置有螺纹固定块、定位孔、滑动轴,通过滑动轴将右立墙与底座滑槽连接,折叠时右立墙围滑动轴在滑槽内向室内方向转动与移动。即为右立墙还设置有滑动轴,用于实现右立墙围绕此轴的转动,同时实现在底座滑槽内水平移动。
房顶,所述房顶设置有带孔上立柱、型钢框架、瓦楞顶板、带孔吊耳。
上立墙,所述上立墙设置有型钢框架、上瓦楞立板、单耳板,通过连接销与房顶带孔上立柱连接,折叠时上立墙围绕连接销向室内方向的转动。
下立墙,所述下立墙设置有型钢框架、下瓦楞立板、双耳板,通过连接销与底座带孔下立柱连接,折叠时下立墙围绕连接销向室内方向的转动。
通过转动销将上立墙单耳板与下立墙双耳板连接在一起,折叠时上、下立墙连接处围绕转动销转动,同时向室内方向叠合在一起,展开时上、下立墙运动与之相反。
在上述的折叠野营房中,所述上、下立墙连接处两端分别设置有带孔连接块,连接块厚度略小于上下立墙厚度一半,营房展开时上、下立墙的带孔连接块叠合在一起,同时上、下立墙带孔固定块的孔与左、右立墙螺纹固定块的螺纹孔位置相对应,通过螺栓依次将上下立墙与左右立墙进行固定在一起,从而保持折叠营房四面墙体的直立状态;折叠时首先将螺栓拆除,然后分别向内转动左、右立墙,最后上、下立墙随着与之相连的房顶下放实现上下立墙向内叠合在一起。
优选地,在上述的折叠野营房中,所述底座滑槽长度L1大于右立墙定位孔距离L2,用于右立墙的水平折叠移动。
优选地,在上述的折叠野营房中,所述底座上的型钢框架和上横梁之间有一定空间H1,H1值优选600mm,满足室内家具、电路的安装。
优选地,在上述的折叠野营房中,所述上下立墙高度为1000mm,折叠前的总高度H为3000mm,折叠后的总高度h为1000mm。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家具、电路免拆装功能的折叠野营房,包括:房顶1、上立墙2、下立墙3、底座4、左立墙5、右立墙6、连接销、转动销8、固定螺栓9;上立墙2通过连接销与房顶连接,通过转动销8与下立墙3连接;下立墙3及左立墙5通过连接销与底座连接;右立墙6通过滚动轴与底座滑槽连接;上、下立墙与左、右立墙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带空间的盒子结构的底座4内进行床、桌、椅、柜子的固定及电路铺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家具、电路免拆装功能的折叠野营房折叠时,首先将室内与营房折叠干涉部件进行整理,将起重设备吊绳与房顶1带孔吊耳14连接,使吊绳保持拉紧状态,然后取出左立墙5与上、下立墙间的固定螺栓9,从而解除上立墙2、下立墙3与侧立墙的连接,将左立墙5向室内方向绕转动销8旋转至底座上横梁齐平,进一步取出右立墙6与上、下立墙间的固定螺栓9,与底座4之间的连接销,将右立墙6向室内方向绕滑动轴旋转,同时顺底座滑槽向室内移动,至底部与底座4右端齐平,最后缓慢下放吊绳,在重力作用下房顶1向下移动,带动上立墙2围绕其与房顶带孔上立柱之间的连接销转动,由于上立墙单耳板23与下立墙双耳板33之间通过转动销8连接在一起,并围绕其转动,同时带动下立墙3围绕其与底座带孔下立柱之间的连接销转动,由于制作中保证房顶1四角带孔上立柱与底座四角带孔下立柱位置一致,上立柱与下立柱上下叠合在一起时形成的空间略大于上、下立墙叠合在一起的厚度,因此当房顶带孔立柱下面与底座带孔下立柱上面接触时,此时上立墙2与下立墙3也完成折叠,折叠工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野营房展开时,首先将起重设备吊绳与房顶1的带孔吊耳14连接,缓慢起吊,直至上立墙2与下立墙3形成竖直状态,然后向外推出右立墙6到底座滑槽最外端,同时向上翻转,直至与底座4之间的连接销顺利安装,之后安装右立墙6与上、下立墙间的固定螺栓9,进一步将左立墙5向室上翻转至竖直位置,直至左立墙5与上、下立墙间的固定螺栓9安装完成,最后将室内与营房部件进行整理,展开工作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家具、电路免拆装功能的折叠野营房包括底座、房顶、上下及左右立墙、连接销、旋转销和固定螺栓,房顶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带孔立柱,用于立墙的连接与旋转,左、右立墙上设置有螺纹固定块用于营房展开后与立墙带孔固定块的螺栓连接,独特的带滑槽的底座设计满足了右立墙的整体转动与平动功能。底座具有一定空间盒子结构,工厂提前将家具及电路安装于营房底座内,实现折叠时室内家具如床、桌子、柜子及电路的存放功能,避免展开与折叠过程进行家具与电路的重新安装与拆卸造成的耗材损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家具、电路免拆装功能的折叠野营房真正实现展开即用,折叠即运输,无需考虑家具及电路安装与拆卸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家具、电路免拆装功能的折叠野营房,包括:房顶、底座、上立墙、下立墙、左立墙、右立墙、连接销、转动销和固定螺栓;房顶与底座分别设置有与上下立墙连接用上带孔立柱,折叠后叠合在一起,起到保护立墙作用;立墙设置有连接孔,通过旋转销钉分别于底座与房顶连接,实现折叠,左、右立墙设置有螺纹固定块,通过固定螺栓实现上、下立墙的固定;底座具有一定高度空间敞口盒子结构,内部空间用于固定摆放室内家具及电路设施。由于营房具有一定高度空间的底座结构设计,实现内部家具、电路工厂提前安装,避免现场再安装与拆卸施工造成的材料损耗与额外的拆装工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由于折叠设计实现运输尺寸降低。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房顶(1)、底座(4)、正立墙和侧立墙;
所述正立墙包括:上立墙(2)和下立墙(3);
所述上立墙(2)铰接于所述房顶(1),所述上立墙(2)与所述下立墙(3)之间设有配合的铰接结构,所述下立墙(3)铰接于所述底座(4),所述侧立墙铰接于所述底座(4);
所述侧立墙、所述上立墙(2)和所述下立墙(3)之间设有配合的展开固定结构,所述展开固定结构能够使所述上立墙(2)和所述下立墙(3)之间的铰接结构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墙包括:右立墙(6),所述右立墙(6)铰接于所述底座(4);
所述展开固定结构包括:
设置于前侧所述上立墙(2)下部的右边角的第一带孔连接块(24);
设置于前侧所述下立墙(3)上部的右边角,且与所述第一带孔连接块(24)左右对位的第二带孔连接块(34);
设置于所述右立墙(6)的前部,且与所述第一带孔连接块(24)和所述第二带孔连接块(34)均左右对位的第二螺纹固定块(61);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孔连接块(24)和所述第二带孔连接块(34),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固定块(61)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右前下立柱和右后下立柱;
所述右立墙(6)的中下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右前下立柱与所述右后下立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下立柱和所述右后下立柱的上部均设有右下立柱孔;
所述右立墙(6)的中下前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右前下立柱的右下立柱孔配合的右前滑动轴(63),所述右立墙(6)的中下后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右后下立柱的右下立柱孔配合的右后滑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还包括:左前下立柱(41)、左后下立柱、前上横梁(44)和后上横梁;
所述前上横梁(44)连接在所述左前下立柱(41)与所述右前下立柱之间,所述后上横梁连接在所述左后下立柱与所述右后下立柱之间;
所述前上横梁(44)右侧的后端设有用于同所述右前滑动轴(63)配合的前滑槽(46),所述后上横梁右侧的前端设有用于同所述右后滑动轴配合的后滑槽,所述前滑槽(46)和所述后滑槽的长度等于所述右前滑动轴(63)或所述右后滑动轴到所述右立墙(6)下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墙还包括:左立墙(5),所述左立墙(5)铰接于所述底座(4);
所述左前下立柱(41)和所述左后下立柱的上部均开设有左下立柱孔;
所述左立墙(5)下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同所述左下立柱孔配合的旋转孔(52),前侧的所述旋转孔(52)通过第一连接销与所述左前下立柱(41)的左下立柱孔连接,后侧的所述旋转孔(52)通过第二连接销与所述左后下立柱的左下立柱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上立墙(2)下部的单耳板(23),所述单耳板(23)开设有单耳板销孔;
设置于所述下立墙(3)上部,且左右对位在所述单耳板(23)两侧的双耳板(33),所述双耳板(33)均开设有双耳板销孔;
用于连接所述单耳板销孔与所述双耳板销孔的转动销(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1)包括:左侧上立柱(11)和右侧上立柱;所述左侧上立柱(11)和所述右侧上立柱均设有上立柱孔;
所述上立墙(2)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同所述上立柱孔配合的上立墙孔,左侧的所述上立墙孔通过第三连接销与所述左侧上立柱(11)的上立柱孔连接,右侧的所述上立墙孔通过第四连接销(7)与所述右侧上立柱的上立柱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左侧下立柱和右侧下立柱;所述左侧下立柱和所述右侧下立柱的上部均设有下立柱孔;
所述下立墙(3)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同所述下立柱孔配合的下立墙孔,左侧的所述下立墙孔通过第五连接销与所述左侧下立柱的下立柱孔连接,右侧的所述下立墙孔通过第六连接销与所述右侧下立柱的下立柱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野营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1)、所述上立墙(2)、所述下立墙(3)、所述底座(4)和所述侧立墙包括:
框架;
安装于所述框架的瓦楞板。
CN202022886754.5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折叠野营房 Active CN214329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6754.5U CN214329284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折叠野营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6754.5U CN214329284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折叠野营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9284U true CN214329284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98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86754.5U Active CN214329284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折叠野营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92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8921A (zh) * 2021-10-30 2022-03-0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小跨度门式刚架四坡屋面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8921A (zh) * 2021-10-30 2022-03-0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小跨度门式刚架四坡屋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57048U (zh) 折疊屋
CN211396515U (zh) 一种门窗施工平台
CN212026612U (zh) 一种板件铰接体及含有其的折叠箱式房
CN214329284U (zh) 一种折叠野营房
CN110777942A (zh) 一种可展开式的集装箱房屋
CN211622744U (zh) 折叠式私密仓
CN214834578U (zh) 一种铝模脚手架
CN205276475U (zh) 折叠式移动房
CN110700637A (zh) 折叠式私密仓
CN201518891U (zh) 中间翻拉伸桌
WO2010061301A1 (en) Portable collapsible building structure
KR101173657B1 (ko) 공간활용을 높인 기능성 이동식 포장마차
CN113529965A (zh) 一种板件铰接体及含有其的折叠箱式房
CN116044013A (zh) 一种滑绳式折叠箱房
CN21529164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CN213696257U (zh) 一种储物栏
CN213820266U (zh) 一种可伸缩的便携式桌子
CN214423228U (zh) 市政公用工程便携式警示牌
CN212641900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装饰用吊顶结构
CN112942897A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8092214B (zh) 一种固定于土建平台上可翻转的堆顶电缆桥架
CN112695890A (zh) 一种折叠式箱式房及其使用方法
CN215368609U (zh) 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多功能脚手架
CN213333479U (zh) 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屏幕支架
CN219411982U (zh) 一种拼接型装配式房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