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8350U - 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8350U
CN214328350U CN202023217783.9U CN202023217783U CN214328350U CN 214328350 U CN214328350 U CN 214328350U CN 202023217783 U CN202023217783 U CN 202023217783U CN 214328350 U CN214328350 U CN 214328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structure
prefabricated
curb
drainage
precas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177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奇
冯鑫
冯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177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8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8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8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面上设有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和透水结构部,其中: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侧设有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二侧设有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所述透水结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之间。所述铺设路面由多块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构成。本实用新型提高路面施工的工业化程度,节约人工,利于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政排水系统主要分为四项内容,包括机动车道部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部分、绿化部分和配套设施。本申请主要针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部分。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具体实施方案不同。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一般和主路做法相同,即面层为沥青,结构为普通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或水泥稳定碎石。人行道主要面层为透水混凝土或透水砖,基层为水泥砂;或与非机动车道相同,采用透水沥青和水泥稳定土构造。
第一,施工过程复杂,现有排水系统从基层到买层处理均需现场施工,需要先进行基层处理,,而后在进行面层施工,透水砖需要人工逐块铺设,施工时间长,效率低,且不环保;第二,沥青路面构造水泥稳定层需要压路机设备静压且需要施工空间,施工成本高;第三,基层为砂石的透水砖路面使用抗荷载能力差,使用寿命低,需要频繁维修;基层为水泥砂浆层的透水能力差,使透水砖无法发挥原有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保持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面上设有: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侧设有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二侧设有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透水结构部,所述透水结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之间。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排水孔为圆形,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10cm~15cm;
所述排水孔为方形,所述排水孔的边长为10cm~15cm。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相邻两个的排水孔边缘的距离为30cm~60cm。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透水结构部的材料为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鹅卵石或树脂胶砂。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厚度为30cm~100cm之间;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高度为30cm~100cm之间;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高度相等;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透水结构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高度相等;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水结构部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之间的距离为100cm~200cm。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侧面上设有预留埋件;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在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侧面上设有预留埋件。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梯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为长方体,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为长方体,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一侧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一侧形成一整体,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二侧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二侧形成一整体;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与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平行设置。
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
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的弧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一侧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的弧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二侧的弧度相匹配。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铺设路面,所述铺设路面由多块上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构成,所述铺设路面的上表面由多块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上表面、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上表面与透水结构部的上表面构成,所述路面的上表面为一平面;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透水结构部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通过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技术,使路面构造施工转至预制构件工厂中,通过工厂预制代替现场施工,减少现场施工工序;提高路面施工的工业化程度,节约人工,利于环保;另外,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一体化构造抗荷载能力强,提高路面使用寿命;能够根据待铺路面的形状,改变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形状,实现待铺路面方案灵活多变,可通过修改设计方案适应不同使用场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的第一面上设有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和透水结构部3,其中: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的第一侧设有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的第二侧设有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所述透水结构部3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结构部3的材料为透水沥青。水可以从所述透水结构部3的上部流至下部,并从下部流出。从而使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表面上不会产生积水。
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一体化设置,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抗载荷能力强于透水结构部3(即本实施例中的透水沥青),从而,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起到骨架支撑的作用。
作为可以变化的实施方式,所述透水结构部3的材料还可以是透水混凝土,或者为透水砖,或者设置在固定形状笼子中的鹅卵石,或树脂胶砂。所述透水结构部3的具体材料,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为了进一步实现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透水性,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4,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4。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上设有五个排水孔4,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上设有两个排水孔4,在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上设有两个排水孔4。
进一步地,为了快速实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中的水分的排出,所述所述排水孔4为圆形,所述排水孔4的孔径10cm~15cm。
作为可以变化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孔4为方形,所述排水孔4的边长为10cm-15cm。
所述排水孔4的形状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水孔4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0cm~60cm就不会影响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强度,也能实现排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在工厂制造,从而能够简化非机动车和人行道路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保持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第二,减少施工现场用工,降低施工成本;第三,通过透水结构部3保持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透水性,通过设置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起到骨架支撑作用,能够延长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通过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技术,使路面构造施工转至预制构件工厂中,通过工厂预制代替现场施工,减少现场施工工序;提高路面施工的工业化程度,节约人工,利于环保;另外,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一体化构造抗荷载能力强,提高路面使用寿命;能够根据待铺路面的形状,改变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形状,实现待铺路面方案灵活多变,可通过修改设计方案适应不同使用场景。
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先一体化制备出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部,然后在制备出透水结构部3。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的第一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梯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为长方体,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为长方体,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底端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一侧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底端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一侧形成一整体,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底端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二侧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底端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二侧形成一整体;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与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透水功能和复合相应的强度要求,相邻的两个排水孔4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0cm~60cm。
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的厚度为30cm~100cm之间;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高度为30cm~100cm之间;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高度相等;所述透水结构部3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水结构部3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在外观上是一个长方体,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长方体的左右两侧的侧面和下底面上设有排水孔4。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强度,并且便于施工,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之间的距离为100cm~200cm。也就是说,所述透水结构部的宽度为100cm~200cm。
当然,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之间的距离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在铺设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时,仅需要将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排列整齐即可(如地砖的使用方式)。
作为可以变化的实施方式,为了提高相邻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连接效果,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侧面上设有预留埋件,在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侧面上设有预留埋件。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焊接相邻的预留埋件即可以实现将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的第一面为梯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设置在所述梯形的上底处,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设置在所述梯形的下底处,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与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平行设置。图4示出了两块本实施例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的第一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底端的弧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一侧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底端的弧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1第二侧的弧度相匹配。图5示出了两块本实施例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路面实施例
一种铺设路面,所述铺设路面由多块上述实施例中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构成,所述铺设路面的上表面由多块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的上表面、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的上表面与透水结构部3的上表面构成,所述铺设路面的上表面为一平面;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1紧密接触;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22紧密接触;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透水结构部3紧密接触。这种具体是通过铺设的方式设置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以形成铺设路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紧密接触时,相邻的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10mm之间。
作为可以变化的实施方式,相邻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还可以通过预留埋件焊接的形式进行固定连接。
通过铺设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使铺设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排水性能;另外,可根据具体条件通过不同设计方案,制备不同形状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以适应不同形状路面的铺设,具体可拼装成直线路和弧形路等路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面上设有:
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侧设有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
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二侧设有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
透水结构部,所述透水结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孔为圆形,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10cm~15cm;
所述排水孔为方形,所述排水孔的边长为10cm~1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水孔边缘的距离为30cm~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水结构部的材料为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鹅卵石或树脂胶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厚度为30cm~100cm之间;
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高度为30cm~100cm之间;
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高度相等;
所述透水结构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高度相等;
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水结构部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之间的距离为100cm~200cm;
在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侧面上设有预留埋件;
在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侧面上设有预留埋件。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梯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为长方体,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为长方体,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一侧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一侧形成一整体,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的长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二侧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二侧形成一整体;
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与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的第一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的弧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一侧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底端的弧度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底部第二侧的弧度相匹配。
10.一种铺设路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铺设路面由多块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水预制路面构件构成,所述铺设路面的上表面由多块所述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上表面、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的上表面与透水结构部的上表面构成,所述铺设路面的上表面为一平面;
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一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
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第二预制混凝土结构路缘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
相邻两个排水预制路面构件的透水结构部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
CN202023217783.9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Active CN214328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7783.9U CN21432835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7783.9U CN21432835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8350U true CN214328350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90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17783.9U Active CN214328350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8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9145B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的铺装方法
US20110064517A1 (en) Reinforced pervious concrete
CN103669147A (zh) 一种透水地面的铺装方法及其铺装的透水铺装结构
CN204875442U (zh) 人行道地砖及人行道
CN110042723B (zh) 全预制拼装式透水道路的施工方法
CN103669167A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108589459B (zh) 海绵城市可组装式聚氨酯生态景观道路及施工方法
CN112211056B (zh) 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109972475A (zh) 一种生态透水铺装结构
KR101256341B1 (ko) 길어깨 보호수단을 갖는 도로 경계 이음부 설치 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과, 도로 경계 이음부 설치용 콘크리트 도로포장장치의 사이드 폼 성형장치
CN214328350U (zh) 一种排水预制路面构件和铺设路面
CN111304989A (zh) 一种稳固型生态透水路面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83907A (zh) 一种装配式自排水人行道
CN211713563U (zh) 一种用于路面砖体铺设固定装置
CN106996063A (zh) 一种透水道路的路面结构
CN107829347B (zh) 用于城市天然草皮的人行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713548U (zh) 一种稳固型生态透水路面
CN219297879U (zh) 一种透水铺砌路面结构
RU2357037C2 (ru) Способ и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возведения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й дороги с твердым покрытием
CN217710186U (zh) 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性人行道
CN110924263A (zh) 一种透水生态砖固定装置及铺设方法
KR200190054Y1 (ko) 폐타이어를 이용한 포장도로
CN205171322U (zh) 一种透水板
CN111593628B (zh) 多功能自紧固透水环保绿化砖
KR101335742B1 (ko) 길어깨 보호수단을 갖는 도로 경계 이음부 설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