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7469U - 一种新型氧化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氧化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27469U CN214327469U CN202022599825.3U CN202022599825U CN214327469U CN 214327469 U CN214327469 U CN 214327469U CN 202022599825 U CN202022599825 U CN 202022599825U CN 214327469 U CN214327469 U CN 2143274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 impeller
- reaction tank
- pusher
- compone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1000233866 Fungi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ammonia nh3 Chemical compound N.N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5 bio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81 coal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氧化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池、进水管、出水区、放空区和位于反应池中的曝气区与非曝气区,进水管连接于反应池底部,放空区与出水区均设置于反应池中部,且分布于反应池两端,出水区与进水管同端设置,反应池中部设置隔板,所述反应池中分布有第一推流器、第二推流器、第三推流器和第四推流器,第一推流器、第三推流器位于隔板同侧,第二推流器与第四推流器位于隔板另一侧。将本申请应用于污水处理,进一步丰富系统在低溶解氧状态下的生物菌密度,进一步提升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氧化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中通常会含有NH3-、NH4+,这些例子的存在会影响排放废水的总含氮量,总含氮量太高,则水体依富营养化,因此处理中需要进行脱单处理,脱氮最常用的一种设备就是氧化沟,氧化沟的反应池分为曝气区(硝化区)和非曝气区(反硝化区),曝气区溶解氧一般要求在3-5mg/L,非曝气区的溶解氧通常高于0.5mg/L,氧化沟内硝化反应充分,但反硝化区无法充分进行,总氮去除率一般只要40-50%。
处理过程中,混合效果较差,氧化沟表面经常可见黑色淤泥沉积;特别是弯道处流速缓慢,淤泥沉积更为严重。整体流速为0.15m/s,低于设计值0.3m/s;弯道处推力不够,容易堆积污泥;曝气分布不均匀,且气体扩散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氧化沟,以进一步丰富系统在低溶解氧状态下的生物菌密度,提升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氧化沟,包括反应池、进水管、出水区、放空区和位于反应池中的曝气区与非曝气区,进水管连接于反应池底部,放空区与出水区均设置于反应池中部,且分布于反应池两端,出水区与进水管同端设置,反应池中部设置隔板,所述反应池中分布有第一推流器、第二推流器、第三推流器和第四推流器,第一推流器、第三推流器位于隔板同侧,第二推流器与第四推流器位于隔板另一侧,且所述第一推流器、第四推流器位于进水管一端的反应池中,第二推流器、第三推流器位于放空区一端的反应池中;第一推流器与第二推流器结构相同,由多个推流器组件构成;第三推流器与第四推流器结构相同,由多个推流器组件构成。
本案中混合效果明显改善,氧化沟水面无淤泥沉积,而弯道处流速加快,污泥上翻,水面呈红褐色。在反应池的进水管、出水区两端处各设置两组推流器,当污水由进水管进入反应池后,整体水流速度明显提升,流速由0.35-0.4 m/s提升至0.6-0.7m/s,使水体循环量增大,水中氧气转移速率提高,曝气区面积可以减少,有机物在氧化沟内的停留时间也会相应缩短,曝气区的DO由3-4mg/L降低至0.3-0.5mg/L,而缺氧区的缺氧状态更加明显,空气中的氧气利用率大大提高,同等出水效果的情况下,鼓风成本下降约40%左右,风量节省显著,总氮下降3-4mg/L。
所述第一推流器、第二推流器均由五个推流器组件构成。更优选的,相邻两个推流器组件间距相同。
所述第三推流器、第四推流器均由三个推流器组件构成。更优选的,相邻两个推流器组件间距相同。
所述第一推流器、第二推流器均由五个推流器组件一构成,第三推流器、第四推流器均由三个推流器组件二构成,且推流器组件一高于推流器组件二。更优选的,推流器组件一的高度为5250mm,相邻推流器组件一的间距为3000mm;推流器组件二的高度为4550mm,相邻推流器组件二的间距为300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推流器的安装位置剖面图。
图中标号:1.反应池;2.推流器;21.第一推流器;22.第二推流器;23.第三推流器;24.第四推流器;2a.推流器组件一;2b.推流器组件二;3.进水管;4.出水区;5.放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一种新型氧化沟,结合图1,包括反应池1、进水管3、出水区4、放空区5和位于反应池1中的曝气区与非曝气区,进水管3位于反应池端部,将选菌池来水由反应池1底部输入,出水区4、放空区5均位于反应池1中部,且分居反应池1的两端,反应池1中部设置隔板,反应池1中分布有推流器2,即第一推流器21、第二推流器22、第三推流器23和第四推流器24,第一推流器21、第三推流器23位于隔板同侧,第二推流器22与第四推流器24位于隔板另一侧,且第一推流器21、第四推流器24位于出水区4一端的反应池1中,第二推流器22、第三推流器23位于放空区5一端的反应池1中;第一推流器21与第二推流器22结构相同,由多个推流器组件构成;第三推流器23与第四推流器24结构相同,由多个推流器组件构成。
在反应池1的两端处各设置两组推流器2,当污水(自选菌池来)由进水管3进入反应池1后,混合效果明显改善,氧化沟水面无淤泥沉积,而弯道处流速加快,污泥上翻,水面呈红褐色;而空气由鼓风进入氧气溶解于水中,当整体水流速度明显提升,流速由0.35-0.4m/s提升至0.6-0.7m/s,使水体循环量增大,由于氧转移效率提高,曝气区的面积可以减少,有机物在氧化沟内的停留时间也会相应缩短,曝气区的DO由3-4mg/L降低至0.3-0.5mg/L,而缺氧区的缺氧状态更加明显,空气中的氧气利用率大大提高,同等出水效果的情况下,鼓风成本下降约40%左右,风量节省显著,总氮下降3-4mg/L。
作为备选方案,推流器2距离出水区4一端的反应池池壁距离D1为3500mm,距离放空区5一端的反应池池壁距离D3为3000mm,推流器2的构成可采用两种形式:
(1)方式一:结合图2,第一推流器21、第二推流器22均由五个推流器组件构成,第三推流器23、第四推流器24均由三个推流器组件构成,这些推流器组件的间距D2相同,均为3000mm;相邻推流器组件在反应池1中呈高低错位设置。
(2)方式二:结合图2,第一推流器21、第二推流器22均由五个推流器组件一2a构成,第三推流器23、第四推流器24均由三个推流器组件二2b构成,且推流器组件一2a高于推流器组件二2b,推流器组件一2a的高度H1为5250mm,相邻推流器组件一的间距为3000mm;推流器组件二2b的高度H2为4550mm,相邻推流器组件二的间距为3000mm。
氧化沟在不同水平高度上流速差异明显,特别是在左拐角处从上到下均保持较低流速运行,且整体速度场分布不均匀,平均速度约为0.15m/s,使曝气区和非曝气区O2、活性污泥和污染物的传质效率降低,最终影响了COD、氨氮的生物降解效率。
从曝气区和非曝气区中心竖直切面的流场分布可以看出,曝气区底部流速过高,但受曝气区竖直方向上的气流影响,动量损失过大,直接造成曝气区域后部的流速急剧下降。而在非曝气区,由于左弯道处不能对整个流场进行动量补充,仅非曝气区的推流器来增加流速,显然平均流速仅为0.17m/s,且上下分层明显,不能进行有效混合以及防止活性污泥的沉降。
受气泡聚并、碰撞、破碎等因素的影响,气含率分布面积先有大到小,然后在接近水面区域受压力变化的影响逐渐扩大分布面积,在水面处分布面积达到最大。由于气体扩散速率受水流速度的影响较大,只要在曝气量能够满足整个氧化沟设计需氧量的情况下,提高曝气区的整体水流方向上的速度即可提升气体扩散速率。
曝气区和非曝气区在竖直方向上的气含率分布情况也存在差别:从两个区域的中心竖直切面上来看,曝气区的气含率分布受到推流器的影响较为显著,从底部到水面处的气含率分布面积由高到底最后再升高,而整个非曝气区的气含率基本为零。
本实施例上述方案中,设置四组推流器2:第一推流器21、第二推流器22、第三推流器23和第四推流器24,虽然氧化沟在不同水平高度上流速仍有差异,但已明显改善,流速普遍在0.6-0.7m/s附近,特别是非曝气区从下至上速度梯度过高的现象已有明显改善,利于活性污泥的有效停留。
从曝气区和非曝气区中心竖直切面的流场分布也可以看出,曝气区底部流速仍保持高速,有利于活性污泥向曝气区域的传输,更有利于后部速度的传输和空气的扩散。在非曝气区,由下而上速度梯度差也有较大改善,平均速度保持在0.28m/s,在不发生活性污泥沉降和充分混合的情况下,有利于活性污泥的停留,提高硝化与反硝化的效果。
高低错位设置(相邻各推流器组件,或每组推流器中的推流器组件)的推流器结构,气含率分布面积先减少然后缓慢增加,气体扩散速率明显优于常规氧化沟的状态,特别是曝气区气体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增加氧气利用率。即使在曝气量降低50%的情况下,处理效果也依旧优于常规氧化沟。
四组推流器作用下,反应池1中的整体水流速度明显提升,使水体循环量增大,有机物在氧化沟内的停留时间也会相应缩短,流场分布更均匀、气含率分布更有梯度,污泥浓度分布均匀,基本不出现死泥上浮和堆积现象,而且可实现低溶解氧状态下的稳定运行,可节省曝气风量50%以上,按40万吨水量计算,可节约吨水成本0.11元/吨,年预计节省1540万。
Claims (7)
1.一种新型氧化沟,包括反应池、进水管、出水区、放空区和位于反应池中的曝气区与非曝气区,进水管连接于反应池底部,放空区与出水区均设置于反应池中部,且分布于反应池两端,出水区与进水管同端设置,反应池中部设置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中分布有第一推流器、第二推流器、第三推流器和第四推流器,第一推流器、第三推流器位于隔板同侧,第二推流器与第四推流器位于隔板另一侧,且所述第一推流器、第四推流器位于进水管一端的反应池中,第二推流器、第三推流器位于放空区一端的反应池中;第一推流器与第二推流器结构相同,由多个推流器组件构成;第三推流器与第四推流器结构相同,由多个推流器组件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流器、第二推流器均由五个推流器组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相邻推流器组件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呈高低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流器、第四推流器均由三个推流器组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相邻推流器组件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呈高低错位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流器、第二推流器均由五个推流器组件一构成,第三推流器、第四推流器均由三个推流器组件二构成,且推流器组件一高于推流器组件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推流器组件一的高度为5250mm,相邻推流器组件一的间距为3000mm;推流器组件二的高度为4550mm,相邻推流器组件二的间距为30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99825.3U CN214327469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新型氧化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99825.3U CN214327469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新型氧化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27469U true CN214327469U (zh) | 2021-10-01 |
Family
ID=77894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59982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27469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新型氧化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274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9373A (zh) * | 2020-11-11 | 2021-03-12 |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 |
-
2020
- 2020-11-11 CN CN202022599825.3U patent/CN2143274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9373A (zh) * | 2020-11-11 | 2021-03-12 |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6740B (zh) | 一种污水二级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US20030024875A1 (en) | Bioreactor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 |
CN103936229A (zh) |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及工艺 | |
CN101973678A (zh) | 一种高氨氮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工艺 | |
CN210030168U (zh) | 处理污水的ebis微氧循环流工艺生化处理池 | |
CN214653942U (zh) | 一种运用于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立式a2o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0386724A (zh) | 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全流程处理系统与方法 | |
CN102358663A (zh) | 一种低do后置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 |
CN110386725A (zh) | 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全效处理系统与方法 | |
CN105084637B (zh) | 一种折流反硝化除磷及cod降解集成装置 | |
CN111646652A (zh) | 一种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生物脱氮装置 | |
CN107892437A (zh) |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的mbbr反应系统 | |
CN110386723A (zh) | 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自养处理系统与方法 | |
CN210457867U (zh) | 一种污水二级处理系统 | |
CN214327469U (zh) | 一种新型氧化沟 | |
CN213977157U (zh) | 一种多级循环垂直分区的污水脱氮除磷处理装置 | |
CN112479373A (zh) | 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 | |
CN217350914U (zh) | 一种自循环综合曝气污水处理池 | |
CN205398224U (zh) | 大回流低溶解氧膜生物反应装置 | |
CN115196748B (zh) | 一种升流式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5049050U (zh) |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单元效能强化深度减排装置 | |
CN111977797B (zh) | 一种AxOx同步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 |
CN210683345U (zh) | 一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 | |
CN209957474U (zh) | 一种基于a2/o工艺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8869375U (zh) | 具有自截留厌氧氨氧化细菌功能的一体式自养脱氮反应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