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6088U - 过滤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过滤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6088U
CN214316088U CN202120545038.2U CN202120545038U CN214316088U CN 214316088 U CN214316088 U CN 214316088U CN 202120545038 U CN202120545038 U CN 202120545038U CN 214316088 U CN214316088 U CN 214316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achine room
filtering
filter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50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琛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50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6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6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6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通风装置,应用于机房,该过滤通风装置包括过滤组件、空气驱动组件以及连通所述机房内外两侧的通风通道,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处,所述空气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气流在所述通风通道内流通,以过滤所述气流;其中,所述通风通道包括弯折的防水段,所述防水段被配置为改变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使所述气流中的水滞留在所述通风通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通风装置既能对机房进行过滤通风,又能防止雨水进入机房内部。

Description

过滤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机房是一种具有容置空间的防护设备,机房内部可以放置通信设备、电机、电池等需要防护的设备。
以通信基站机房为例,通信基站的机房内设有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工作时会散发大量热量。为使得通信设备正常工作,需要对通信设备进行降温。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机房上设置过滤通风装置,过滤通风装置包括开设通风口以及在通风口处设置过滤件。这样,既能使得机房内的空气进行流通,降低通信设备温度,又能避免通信设备内沉积灰尘。
然而,由于机房通常设置在室外,雨水也会经由通风口进入机房内部,导致通信设备受潮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通风装置,该装置既能对机房进行过滤通风,又能防止雨水进入机房内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通风装置,应用于机房,过滤通风装置包括过滤组件、空气驱动组件以及连通机房内外两侧的通风通道,过滤组件设置在通风通道处,空气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气流在通风通道内流通,以过滤气流;其中,通风通道包括弯折的防水段,防水段被配置为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以使气流中的水滞留在通风通道的内壁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水段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相连通的位置处的高度高于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的其他位置的高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通风装置包括导风筒和防护板;导风筒用于与机房固定相连,导风筒的内腔构成通风通道;防护板和过滤组件均与导风筒固定连接,且防护板设置在过滤组件的外侧,以对过滤组件形成防护,防护板上设有连通防护板内外两侧的通孔,通孔的内腔构成防水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与防护板间隔设置,且防护板与过滤组件之间形成混风间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筒的与混风间隙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置水以及灰尘的沉积槽,导风筒上还设有可开闭的排放孔,排放孔与沉积槽连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筒的位于机房内一端的端面与机房的内壁面平齐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和第一支撑件,过滤件的周向边缘与导风筒的内壁面连接,过滤件与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以支撑过滤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空气驱动组件设置在导风筒的内腔内;空气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风轮,风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与导风筒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通风装置的个数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机房的相对的两侧壁上;两个过滤通风装置中的一者用于向机房内导入冷空气,另一者用于从机房内导出热空气;其中,两个过滤通风装置的中心线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通风装置具有如下优点:过滤通风装置设置有连通机房内外两侧的通风通道,过滤组件设置在通风通道内,空气驱动组件驱动气流流经通风通道时,过滤组件会对气流进行过滤,避免外界异物进入机房内部。这样,对机房内部的设备进行降温的同时,又能对机房内部的设备形成防护。
并且,通风通道包括有防水段,防水段弯折设置,气流流经防水段时,防水段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向,气流可以直接冲击防水段的内壁面。这样,气流中的水也会冲击防水段的内壁面,水在自身重力下附着在防水段的内壁面上,也就是实现了水气分离,避免雨水进入机房内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通风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通风装置应用在机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过滤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过滤通风装置;
10:过滤组件;11:过滤件;111:卡接槽;12:第一支撑件;121:支撑杆;1211:卡接部;
20:空气驱动组件;21:电机;22:风轮;23:电机支撑座;
30:通风通道;31:防水段;311:第一弯折段;312:第二弯折段;
40:导风筒;
50:防护板;51:插接部;
60:混风间隙;
70:机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为了对机房内部的设备进行通风降温,通常在机房上开设通风口,并在通风口上设置过滤件,以过滤进入机房内的空气,这样,既能实现对设备的降温,又不会使机房内的设备沉积灰尘。然而,当机房设置在户外,雨水也会随气流进入机房内部,容易导致设备受潮或泡水。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过滤通风装置设置有连通机房内外两侧的通风通道,且通风通道包括防水段,防水段弯折设置,用于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这样,气流中的水可以撞击防水段的内壁面并附着在防水段的内壁面上,以实现水气分离,避免雨水进入机房内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通风装置应用在机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过滤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通风装置1,应用于机房70,参见图2所示,过滤通风装置1包括过滤组件10、空气驱动组件20以及连通机房70内外两侧的通风通道30,过滤组件10设置在通风通道30处,空气驱动组件20用于带动气流在通风通道30内流通,以过滤气流。其中,通风通道30包括弯折的防水段31,防水段31被配置为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以使气流中的水滞留在通风通道30的内壁上。参见图2所示,防水段31位于过滤组件10超外的一侧。
具体的,根据待防护的设备不同,机房70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待防护设备为电子设备时,机房70可以为金属机柜。当待防护设备为电池时,机房70可以为电池壳体。
本实施例以待防护设备为通信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相应的,机房70 为围在通信设备外的简易房或混凝土房屋等。
过滤通风装置1设置在机房70上,且连通机房70的内外两侧,以带动机房70内外两侧的空气流动,并对通信设备进行限温。相应的,机房 70上设有通风通道30,通风通道30连通机房70的内外两侧,以使机房 70内外两侧的空气实现相互流通。
另外,过滤通风装置1还设有过滤组件10以及空气驱动组件20,过滤组件10设置在通风通道30处。这样,气流在通风通道30内流通时,会流经过滤组件10,气流中的灰尘等异物会滞留在过滤组件10处,以避免异物进入机房70内部。
空气驱动组件20启动是可以带动气流流动。这样,可以有助于提高机房70与外部环境中的气体交换量,即有助于降低机房70内设备的温度。
其中,通风通道30包括防水段31,防水段31弯折设置,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向。这样,气流改变方向时,会在自身惯性作用下撞击防水段31 的内壁面。此时,气流中的气体改变方向后继续流动,气流中的液体会在附着并滞留在防水段31的内壁面上。即实现了水气分离,避免了雨水进入机房70内部。
防水段31可以构成通风通道30,即通风通道30均可以起到防水作用。为减小气流流动阻力,降低空气驱动组件20的功耗。或者,防水段31可以构成通风通道30的一部分。防水段31可以位于通风通道30的沿自身延伸方向的任意位置。
通风通道3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适于成型的形状。通风通道30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其中,防水段31可以具有不同的弯折形式。例如防水段31可以呈波浪形蜿蜒延伸。为减小气流流动阻力,降低空气驱动组件20功耗,可以减小防水段31的弯折次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水段3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弯折段311 和第二弯折段312,第一弯折段311和第二弯折段312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防水段31弯折一次。
当然,当第一弯折段311的延伸方向、第二弯折段312的延伸方向或者第一弯折段31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弯折段312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发生变化时,防水段31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在其他一些示例性中,第一弯折段311可以水平设置,第二弯折段312 垂直设置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此时,第一弯折段311和第二弯折段312 的夹角为90。气流在防水段31内转向时,气流会撞击第二弯折段312的内壁面,此时,水附着在第二弯折段312的内壁面上。当第二弯折段312 处的水聚积较多时,水可以从第一弯折段311的入口处排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弯折段311和第二弯折段312相连通的位置处的高度高于第一弯折段311和第二弯折段312的其他位置的高度。即第一弯折段311背离第二弯折段312的端口以及第二弯折段312背离第一弯折段311的端口均朝向倾斜向下的方向。
这样,即使机房70上有雨水滑落,雨水滑落过程中也不会经由防水段31进入机房70内部。且防水段31内分离出的水也可以沿第一弯折段 311或者第二弯折段312向下流动并排出防水段31,避免防水段31内部积水。
需要说明的是,通风通道30可以直接形成在机房70的侧壁上。可选的,为降低过滤通风装置1的检修成本,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滤通风装置1包括导风筒40和防护板50;导风筒40用于与机房70固定相连,导风筒40的内腔构成通风通道30;防护板50和过滤组件10均与导风筒40固定连接,且防护板50设置在过滤组件10的外侧,以对过滤组件10形成防护,防护板50上设有连通防护板50内外两侧的通孔,通孔的内腔构成防水段31。
导风筒40可以为筒状结构件,导风筒40的内腔构成通风通道30。相应的,机房70上设有贯穿的连接孔,导风筒40固定在连接孔处,以通过通风通道30连通机房70内外两侧。导风筒40可以为金属件,强度高,使用寿命较长。
导风筒40的通风通道30具有两端,第一端与机房70内部连通,第二端与机房70的外部环境连通。防护板50设置在导风筒40的第二端,过滤组件10设置在防护板50的朝向机房70内部的一侧。这样,防护板 50可以对过滤组件10形成防护,避免外物撞击过滤组件10。防护板50 也可以为金属件,强度较高。
防护板50上设有通孔,以供气流流通。通孔的内腔构成防水段31。通孔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多个通孔间隔设置。
每个防水段31的一端与机房70的外部环境连通,每个防水段31的另一端均与导风筒40的内腔连通。也就是说,防护板50通过设置弯折的防水段31实现了防止雨水进入机房70内部。且由于防水段31的孔面积之和小于防护板50的面积,也能减小雨水进入防水段31的概率。
防护板50可以设置在导风筒40的端口处,也可以设置在导风筒40 的靠近外部环境的一端,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防护板50可以与导风筒 4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检修防护板50以及内部的过滤组件10。示例性的,防护板50和导风筒40中的一者设有插接槽,另一者这有凸出的插接部51,通过插接部51和插接槽的插接实现防护板50以及导风筒40的相互定位。示例性的,参见图2所示,插接部51设置在防护板50上,相对应的,插接槽设置在导风筒40。当然,防护板50和导风筒40之间还设有螺栓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紧固件。
过滤组件10设置在防护板50的朝向机房70内部的内侧,用于对气流进行过滤。其中,过滤组件10可以贴装在防护板50的内侧面上。
考虑到各个通风通道30间隔设置,为提高过滤组件10的利用率,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过滤组件10与防护板50间隔设置,且防护板50与过滤组件10之间形成混风间隙60。
这样,经由多个防水段31的气流可以进入混风间隙60内,并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气流朝向过滤组件10一侧流动,并流经过滤组件10进入机房70内部。
此时,过滤组件10的整个过滤面均可以对气流进行过滤,过滤效率较高,避免出现过滤组件10只有与防护板50上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才能起到过滤功能的现象。
且当防护板50与过滤组件10之间设置有混风间隙60时,防护板50 的朝向混风间隙60的侧面可能会存积有水,过滤组件10的朝向混风间隙 60的侧面可能会存积有灰尘,水以及灰尘均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沉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筒40的与混风间隙6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置水以及灰尘的沉积槽(未示出)。这样,水以及灰尘均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积在沉积槽处,避免水或灰尘堵塞位于下部的部分防水段31。
沉积槽可以为形成在导风筒40内壁面上的凹槽,工作人员可以拆卸防护板50以清理沉积槽内沉积的水以及灰尘。可选的,导风筒40上还设有可开闭的排放孔(未示出),排放孔与沉积槽连通。排放孔连通导风筒 40内外两侧。这样,排放孔打开时,水以及灰尘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排出,操作方便。
其中,排放孔处可以设置弹性堵塞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封盖。
导风筒40的与机房70连通的第一端可以凸出机房70的内壁面。可选的,为便于机房70内部的空气流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筒40的位于机房70内一端的端面与机房70的内壁面平齐设置。这样,避免机房70内部因设置凸出的导风筒40形成气流不易流动的死角区域,有助于通过空气驱动组件20扰动并驱动机房70内部各个区域的空气进行流动。
当然,为有助于气流进入机房70内部以后进行扩散,或者引导气流从机房70内排出,导风筒40的位于机房70内一端的内壁面可以为锥形内壁面,且通风通道30的横截面尺寸从机房70外一侧到机房70内一侧逐渐增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10包括过滤件11和第一支撑件 12,过滤件11的周向边缘与导风筒40的内壁面连接,过滤件11与第一支撑件12固定连接,以支撑过滤件11。
具体的,过滤件11可以为过滤海绵。当然,过滤件11也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活性炭板等,只要能实现对气流的过滤即可,本实施例不对过滤件11的结构以及种类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为对气流进行过滤,过滤件11周向的外边缘与导风筒 40的内壁面固定连接,以避免未经过滤的气流进入机房70内部。
由于过滤件11硬度较小,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组件10 还包括第一支撑件12,第一支撑件12与过滤件11固定连接,以支撑过滤件11,避免过滤件11在气流的作用下变形或者脱离导风筒40。
第一支撑件12可以为杆状结构件,例如第一支撑件12包括两个垂直交叉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21。两个支撑杆121的两端均与导风筒40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支撑强度较高,且气流还可以通过连个支撑杆121之间的间隙通过,避免对气流形成较大的阻碍。当然,支撑杆121的个数也可以大于两个,以对过滤件11形成稳定的支撑。
为实现过滤件11与支撑杆121的定位,参见图3和图5所示,每个支撑杆121上均可以设置多个凸出的卡接部1211,参见图4所示,过滤件 11上对应设有供每个卡接部1211伸入的多个卡接槽111。同时,过滤件 11与支撑杆121之间还设有固定结构(未示出),例如,该固定结构可以为粘接件,这样过滤件11通过粘接件与支撑杆121粘接。本实施例不对过滤件11与支撑杆121之间的固定方式进行限定。
应当说明的是,空气驱动组件20可以设置在导风筒40的外部,例如空气驱动组件20设置在机房70内。
为便于气流流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空气驱动组件20设置在导风筒40的内腔内,参见图2所示,空气驱动组件20包括电机21和风轮22,风轮22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21与导风筒40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这样,空气驱动组件20可以有效的驱动气流从机房70外流动至机房 70内,或者从机房70内排出,空气驱动组件20对气流的驱动力较大,有助于提高气流的交换量,即可以有效地快速降低通信设备的温度。
且空气驱动组件20、过滤组件10以及防护板50均与导风筒40固定连接,可以实现过滤通风装置1的模块化设计,便于拆装维修,且适用于不同的机房70。
空气驱动组件20包括电机21和风轮22,电机21和风轮22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种类。例如,电机21可以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向。
风轮22可以设置在导风筒40内腔的轴线位置处,避免出现导风筒40 内的部分区域气流速度较小的状况。相对应的导风筒40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电机21的电机支撑座23(参见图2所示)。
为避免风轮22晃动,风轮22背离电机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未示出),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12固定连接,风扇的转轴可相对第二支撑件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通风装置1的个数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机房70的相对的两侧壁上;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中的一者用于向机房70内导入冷空气,另一者用于从机房70内导出热空气;其中,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的中心线错开设置。
这样,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中的空气驱动组件20可以同时开启,其中一个过滤通风组件用于向机房70内倒入低温的冷空气,低温的冷空气与机房 70内的热空气混合后发生热交换,以初步降低机房70内的空气温度。另一个过滤通风装置1用于引导机房70内的空气流动至机房70外部,即将机房 70内的热空气排放至机房70外部。
这样,降低机房70内的空气温度后,机房70内的空气处于流通状态,冷空气可以持续进入机房70内部,冷空气与机房70内的通信设备发生热交换,降低了通信设备的通读,且通过流动的冷空气实现持续为通信设备降温。
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可以分别设置在机房70的任意位置。例如,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可以相对设置并设置在机房70的相对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的中心线在机房70的相对的两侧错开设置。这样,进入机房70内部的冷空气会冲击机房70的侧壁并转向,也就是机房70内的冷空气流动性较好,冷空气与通信设备充分接触并热交换后才会排出机房70,提高了冷却效率。
可选的,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的整体可以错开设置。请参见图1所示,当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分别固定在机房70的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时,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的在第一侧壁上的投影不重叠。这样,导入机房70内的冷空气可以直接冲击机房70的内壁,提高了冷空气在机房内部的流动性,也提高了过滤通风装置1的冷却效率。
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可以沿竖直方向错开设置或者沿水平方向错开设置,本实施例不对两个过滤通风装置1的错开形式进行限制。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过滤通风装置,应用于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风装置包括过滤组件、空气驱动组件以及连通所述机房内外两侧的通风通道,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处,所述空气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气流在所述通风通道内流通,以过滤所述气流;
其中,所述通风通道包括弯折的防水段,所述防水段被配置为改变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以使所述气流中的水滞留在所述通风通道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段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相连通的位置处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其他位置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风装置包括导风筒和防护板;所述导风筒用于与所述机房固定相连,所述导风筒的内腔构成所述通风通道;
所述防护板和所述过滤组件均与所述导风筒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的外侧,以对所述过滤组件形成防护,所述防护板上设有连通所述防护板内外两侧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构成所述防水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防护板间隔设置,且所述防护板与所述过滤组件之间形成混风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的与所述混风间隙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容置水以及灰尘的沉积槽,所述导风筒上还设有可开闭的排放孔,所述排放孔与所述沉积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筒的位于所述机房内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机房的内壁面平齐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和第一支撑件,所述过滤件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连接,所述过滤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过滤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导风筒的内腔内;
所述空气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风轮,所述风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导风筒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滤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风装置的个数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房的相对的两侧壁上;两个所述过滤通风装置中的一者用于向所述机房内导入冷空气,另一者用于从所述机房内导出热空气;
其中,两个所述过滤通风装置的中心线错开设置。
CN202120545038.2U 2021-03-16 2021-03-16 过滤通风装置 Active CN214316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5038.2U CN214316088U (zh) 2021-03-16 2021-03-16 过滤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5038.2U CN214316088U (zh) 2021-03-16 2021-03-16 过滤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6088U true CN21431608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5038.2U Active CN214316088U (zh) 2021-03-16 2021-03-16 过滤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6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8539U (zh) 变电站的室内通风系统
CN111912040B (zh) 室外机及空调
US20230057893A1 (en) Heat dissipation cabine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0694584U (zh) 一种户外电气柜
CN214316088U (zh) 过滤通风装置
CN212299209U (zh) 室外机散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3784593A (zh) 一种拼装式散热柜及其工作方法
CN215269023U (zh) 一种bbu竖式机柜散热窗的防尘盒
CN212726044U (zh) 一种户外安装电气柜
CN209845615U (zh) 一种温控装置及系统
CN113784579A (zh) 一种循环散热结构及含有该结构的机柜
CN213960475U (zh) 一种可移动的具备散热防尘功能的电气柜
CN216930048U (zh) 一种工业网络交换机
CN218678018U (zh) 一种防尘防沙效果好的配电箱
CN110678017A (zh) 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箱
CN215528400U (zh) 一种设备动力柜散热机构
CN217131461U (zh) 全热交换器
CN216114389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112701600B (zh) 高功率密度户外供电机柜
CN218548559U (zh) 一种电池箱用散热装置
CN220292428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电疗机壳装置及电疗设备
CN212777841U (zh) 一种空调的电控盒
CN217469174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低压开关柜
CN219350979U (zh) 一种防尘电控柜
CN22015606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