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5250U -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5250U
CN214315250U CN202120666131.9U CN202120666131U CN214315250U CN 214315250 U CN214315250 U CN 214315250U CN 202120666131 U CN202120666131 U CN 202120666131U CN 214315250 U CN214315250 U CN 214315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resistor
pin
emitting diod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61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dl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dl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dl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dl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61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5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5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5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属于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的辅助部件技术领域。包括一盒体,所述的盒体的盒腔内设有一控制基板及一电池,所述的控制基板上设有主微处理器单元、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按键对码单元、升压DC‑DC转换单元、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以及直流电机驱动单元,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升压DC‑DC转换单元、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以及直流电机驱动单元分别与主微处理器单元电连接,盒体在上端构成有固定用的L型挂钩。优点:信号接收的传输距离长、响应速度快;可与智能家居无线网络平台联机,通用性强;由于盒体的体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减小在使用状态下定位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帘的内玻璃上的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的辅助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内置中空百叶窗是将百叶安装在中空玻璃内的一种新型的外遮阳产品,因具有良好的遮阳及保温隔热性能而备受青睐,其通过对百叶窗的帘片的偏转角度即翻转角度进行调节,能够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遮阳效果并且保护隐私,此外百叶窗帘片内置设计,能够免受尘杂沾污进而摆脱了清洁的烦恼。现有内置中空百叶窗大多通过手动磁力控制和电动控制来操控帘片的翻转与百叶帘的升降。
然而,随着社会对节能绿色、全自动智能产品的广泛深入推广,内置中空百叶窗也越来越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手动磁力型由于操作繁琐、故障较多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人们由于科技的进步而追求的高质量生活的要求。
电动驱动的百叶窗通过对电机的工作状态例如正转或反转、转动的程度等进行有效控制来实现百叶帘的依需升降以及实现帘片的依需翻转,在该控制过程中必须要有一结构相对合理的控制机构予以保障,该控制机构通常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两个部分组成,由接收装置接收发射装置所发射的信号而达到控制电机工作的目的。
近年来针对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出现了多种接收装置,基本是通过红外、蓝牙方式来实现与发射装置的无线通信功能。上述通信连接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传输距离短、响应速度慢,无法穿过障碍物或很大角度进行接收,且不能满足智能家居网络系统平台的需求,同时无法实现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精准多角度调光功能,因而给广大用户及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对于上述存在问题,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距离长,响应速度快,可实现百叶的精准多角度调光,且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包括一盒体,所述的盒体的盒腔内设有一控制基板及一电池,所述的电池与控制基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基板上设有主微处理器单元、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按键对码单元、升压DC-DC转换单元、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以及直流电机驱动单元,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升压DC-DC转换单元、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以及直流电机驱动单元分别与主微处理器单元电连接,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用于为控制基板提供电源,盒体在上端构成有固定用的L型挂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稳压芯片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其中,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采用TP4056,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CE脚、VCC脚共同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以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STDBY脚,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CHRG脚,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PROG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BAT脚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以及稳压芯片U2的VOUT脚连接,稳压芯片U2的VIN脚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及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并构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池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2的GND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及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并构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电池的负极,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TEMP脚接直流电源VDD,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及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GND脚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还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一端,充电接口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的控制基板的右端,所述的盒体在右端端面上且对应充电接口开设有充电插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包括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六电容C6及第七电容C7,所述的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分别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的I/0接口,用于输入使用者的按键操作输入,其中第一按键K1控制百叶上升,所述的第二按键K2用于控制百叶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压DC-DC转换单元包括DC-DC转换器U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感L1、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以及二极管D1,其中DC-DC转换器U3采用FP6293,DC-DC转换器U3的FB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及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DC-DC转换器U3的EN脚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及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DC-DC转换器U3的VCC脚、LX脚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CC,DC-DC转换器U3的OC脚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DC-DC转换器U3的PGND脚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包括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晶振Y1及天线ANT,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采用CMT2218B,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SCLK脚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及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CLK脚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及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RFO脚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GND脚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天线ANT,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MOSI脚连接第三电感L3的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CSN脚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DATA1~DATA6脚分别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XI脚连接晶振Y1的一端及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XO脚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及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及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直流电机驱动单元包括直流电机驱动器U5、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以及电机接口,其中直流电机驱动器U5采用PT5126A,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INA脚、INB脚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VCC脚与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及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CC,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VM脚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电机接口设置在所述的控制基板的右端,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OUTA脚、OUTB脚连接该电机接口,所述的盒体在右端端面上且对应电机接口开设有电机插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接口为磁吸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基板上还包括有运行指示单元,所述的运行指示单元包括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以及第十二电阻R12,其中,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用于百叶上升运行指示,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用于百叶下降运行指示,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主微处理器单元,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的负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的正极及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的正极共同接直流电源VDD,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1发射极共同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盒体的右端前侧设置有一向上操作按钮和一向下操作按钮,向上操作按钮对应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中的第一按键K1,向下操作按钮对应第二按键K2,盒体在前侧面上结合有一面板,在该面板的右端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向上操作按钮和向下操作按钮的位置设有向上操作按钮让位孔和向下操作按钮让位孔,盒体的后侧还配设有一盖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信号接收的传输距离长、响应速度快;可与智能家居无线网络平台联机,通用性强;由于盒体的体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减小在使用状态下定位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帘的内玻璃上的面积;由于在使用时只要对向上、向下操作按钮进行按压操即可实现百叶帘的升降或帘片的内外翻转,因而操作十分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基板的电路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基板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盒腔、12.充电插口、13.电机插口、14.向上操作按钮、15.向下操作按钮、16.面板、161.向上操作按钮让位孔、162.向下操作按钮让位孔、17.盖板、18. L型挂钩;2.控制基板、20.主微处理器单元、21.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1.充电接口、212.锂电池电源输入接口、22.按键对码单元、23.升压DC-DC转换单元、24.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5.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1.电机接口、26.运行指示单元;3.电池;4.挂板、4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包括一盒体1,所述的盒体1的盒腔11内设有一控制基板2及一电池3,所述的电池3采用锂电池,其设置在控制基板2的左侧,与控制基板2电连接进行供电。所述的控制基板2上设有主微处理器单元20、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按键对码单元22、升压DC-DC转换单元23、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22、升压DC-DC转换单元23、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以及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分别与主微处理器单元20电连接,主微处理器单元20从按键对码单元22接收使用者的按键操作输入,判断按键通断状态,做出相应处理。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22有双重功能:一是操控百叶帘的上升、下降,二是可实现与对应发射装置对码的便捷功能,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和发射装置对码配对,即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与发射装置处于同一频道时,两者实现通信,发射装置能对接收装置进行无线遥控操作,由发射装置实现对内置叶片的上升、下降或精准多角度调光操作。按键对码单元22接收使用者的按键操作输入并传递给主微处理器单元20,主微处理器单元20转换为控制信号并发送给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或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由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直接驱动电机运转以完成对百叶帘的操作,或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与发射装置的无线通信,由发射装置控制百叶帘的上升、下降或翻转等。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用于为控制基板2提供工作电源。盒体1在前侧面上结合有一面板16,在后侧还配设有一盖板17,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盖板17可将盒体1连同设置其盒腔11内的控制基板2及电池3借助于胶粘剂粘固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内玻璃朝向建筑物室内的一侧,安装方便且占用空间少。
请参阅图3并结合图1和图2,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图上U6)是该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的核心部件,用于信号采集、信息处理等,本实施例采用低功耗16位MCU,型号为STM8L051F3,该MCU自带闪存(Flash)、可擦写存储器(EEPROM),可存储控制软件和设备控制信息。
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稳压芯片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以及充电接口211。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采用TP4056,采用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线性充电器。充电电压固定于4.2V,而充电电流可通过第一电阻R1进行外部设置。当充电电流在达到最终浮充电压之后降至设定值1/10 时,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 将自动终止充电循环。当输入电压(锂电池或USB充电电源)被拿掉时,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自动进入一个低电流状态,将电池漏电流降至 2uA以下。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在有电源时也可置于停机模式,而将供电电流降至 55uA。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的输入端及接地端通过一锂电池电源输入接口212与所述的电池3实现电连接。所述的锂电池电源输入接口212采用2.0插件接口,可靠性高且电损耗少。所述的充电接口211设置在所述的控制基板2的右端,所述的盒体1在右端端面上且对应充电接口211开设有充电插口1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插口12采用通用USB Type-C口,体积小、可用带USB Type-C口的手机充电器应急充电。当然充电插口12采用其他相关接口也是可以的。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用于指示充电状态。
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22包括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六电容C6及第七电容C7,所述的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分别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的I/0接口PB6、PB7脚,用于输入使用者的按键操作输入,由主微处理器单元20判断按键通断状态,做出相应处理。第一按键K1控制百叶上升,所述的第二按键K2用于控制百叶下降。所述的盒体1的右端前侧设置有一向上操作按钮14和一向下操作按钮15,向上操作按钮14对应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22中的第一按键K1,向下操作按钮15对应第二按键K2,盒体1在面板16的右端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向上操作按钮14和向下操作按钮15的位置设有向上操作按钮让位孔161和向下操作按钮让位孔162。
所述的升压DC-DC转换单元23包括DC-DC转换器U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感L1、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以及二极管D1,其中DC-DC转换器U3采用电流模式的升压型,型号为FP6293。升压DC-DC转换单元23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的PD0脚,实现将锂电池电源供电输入电压DC3.7V转换输出控制至电机端的电压DC12V。
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包括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晶振Y1及天线ANT,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采用CMT2218B。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通过天线ANT,采用射频技术与发射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信号接收的传输距离长、响应速度快。
所述的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包括直流电机驱动器U5、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以及电机接口251,其中直流电机驱动器U5采用PT5126A,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INA脚、INB脚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的PC5、PC6脚。该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的功能特点在于:单H桥输出,可推动直流有刷电机;支持滑行、正转、反转与刹车模式;通道最大输出电流2.8A;宽工作电压范围从3V到24V;低开关导通电阻0.51(HS+LS);低耗能待机模式;具有欠压与过热保护。电机接口251设置在所述的控制基板2的右端,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OUTA脚、OUTB脚连接该电机接口251,所述的盒体1在右端端面上且对应电机接口251开设有电机插口1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接口251为磁吸接口,可靠性高且方便接拆线头。电机插口13与外部电机控制线连接,由电机驱动百叶完成相应操作。
所述的控制基板2上还包括有运行指示单元26,所述的运行指示单元26包括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以及第十二电阻R12,其中,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用于百叶上升运行指示,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用于百叶下降运行指示。
当操作者对向上操作按钮14按压时,触及控制基板2上的第一按键K1,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处理按键信息后输出给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由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驱动电机工作,最终百叶帘向上升起或使其帘片向上翻转;当对向下操作按钮15按压时,触及控制基板2上的第二按键K2,按前述相反方式而使百叶帘向下位移或使其帘片向下翻转。所述的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具有双重功能,其一是实现百叶帘上升、下降,其二是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同时按下(6S),且按第一按键K1一次,可实现与对应发射装置对码的便捷功能或清除接收芯片上所有存储的已接收数据。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的功能设定由主微处理器单元20完成,此为现有技术,省略具体赘述。
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所述的盒体1还具有固定用的L型挂钩1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L型挂钩18设有一对,在盒体1的上端且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固定安装时,该L型挂钩18与挂板4配合使用,所述的挂板4挂设在窗框上,挂板4上对应L型挂钩18开设有卡槽41,盒体1通过L型挂钩18与卡槽41的适配安装固定至窗框上。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包括一盒体(1),所述的盒体(1)的盒腔(11)内设有一控制基板(2)及一电池(3),所述的电池(3)与控制基板(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基板(2)上设有主微处理器单元(20)、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按键对码单元(22)、升压DC-DC转换单元(23)、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以及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22)、升压DC-DC转换单元(23)、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以及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分别与主微处理器单元(20)电连接,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用于为控制基板(2)提供电源,盒体(1)在上端构成有固定用的L型挂钩(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稳压芯片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其中,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采用TP4056,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CE脚、VCC脚共同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以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STDBY脚,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CHRG脚,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PROG脚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BAT脚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以及稳压芯片U2的VOUT脚连接,稳压芯片U2的VIN脚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及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并构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池(3)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稳压芯片U2的GND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及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并构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电池(3)的负极,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TEMP脚接直流电源VDD,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及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1的GND脚共同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单元(21)还包括充电接口(211),充电接口(2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一端,充电接口(2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充电接口(211)设置在所述的控制基板(2)的右端,所述的盒体(1)在右端端面上且对应充电接口(211)开设有充电插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22)包括第一按键K1、第二按键K2、第六电容C6及第七电容C7,所述的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分别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的I/0接口,用于输入使用者的按键操作输入,其中第一按键K1控制百叶上升,所述的第二按键K2用于控制百叶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DC-DC转换单元(23)包括DC-DC转换器U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感L1、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以及二极管D1,其中DC-DC转换器U3采用FP6293,DC-DC转换器U3的FB脚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及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DC-DC转换器U3的EN脚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及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并共同连接至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DC-DC转换器U3的VCC脚、LX脚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CC,DC-DC转换器U3的OC脚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DC-DC转换器U3的PGND脚共同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4)包括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晶振Y1及天线ANT,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采用CMT2218B,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SCLK脚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及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CLK脚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及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RFO脚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GND脚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天线ANT,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MOSI脚连接第三电感L3的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CSN脚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DATA1~DATA6脚分别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XI脚连接晶振Y1的一端及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无线射频接收芯片U4的XO脚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及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及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机驱动单元(25)包括直流电机驱动器U5、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以及电机接口(251),其中直流电机驱动器U5采用PT5126A,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INA脚、INB脚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VCC脚与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及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CC,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VM脚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电机接口(251)设置在所述的控制基板(2)的右端,直流电机驱动器U5的OUTA脚、OUTB脚连接该电机接口(251),所述的盒体(1)在右端端面上且对应电机接口(251)开设有电机插口(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接口(251)为磁吸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基板(2)上还包括有运行指示单元(26),所述的运行指示单元(26)包括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以及第十二电阻R12,其中,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用于百叶上升运行指示,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用于百叶下降运行指示,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主微处理器单元(20),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主微处理器单元(20),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的负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第五发光二极管LED5的正极及第六发光二极管LED6的正极共同接直流电源VDD,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三极管Q1发射极共同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1)的右端前侧设置有一向上操作按钮(14)和一向下操作按钮(15),向上操作按钮(14)对应所述的按键对码单元(22)中的第一按键K1,向下操作按钮(15)对应第二按键K2,盒体(1)在前侧面上结合有一面板(16),在该面板(16)的右端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向上操作按钮(14)和向下操作按钮(15)的位置设有向上操作按钮让位孔(161)和向下操作按钮让位孔(162),盒体(1)的后侧还配设有一盖板(17)。
CN202120666131.9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Active CN214315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6131.9U CN21431525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6131.9U CN21431525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5250U true CN21431525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7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6131.9U Active CN21431525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5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5877B2 (en) Solar-powered window covering automation system
CN204126526U (zh) 一种可遥控的百叶窗
CN214315250U (zh)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CN104278941B (zh) 一种可遥控的百叶窗
CN205103573U (zh) 变频器按键控制机构
CN208170251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
CN201803264U (zh) 太阳能台灯
CN210807731U (zh) 一种触发式led灯控制器
CN208740609U (zh) 一种太阳能窗帘
CN204877227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帘
CN204332724U (zh) 一种蓝牙无线控制的墙壁开关盒
CN202261983U (zh) 家庭无线led照明控制系统
CN205135355U (zh)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智能电动百叶玻璃窗
CN201662963U (zh) 一种超薄led户外点焦屏
CN105003188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帘
CN216134453U (zh)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CN219691190U (zh) 一种遥控式可外接供电的多功能百叶遮阳棚
CN204877226U (zh) 一种智能化窗帘控制系统
CN205017485U (zh) 一种太阳能遥控器
CN212438198U (zh) 一种太阳能窗帘控制系统
CN208122621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控制化窗户
CN203084917U (zh) 一种遥控器
CN217090286U (zh) 一种电动窗帘
CN201364710Y (zh) 一种led户外点焦屏
CN213094540U (zh) 用于控制灯具的一体式供电遥控器以及应用有该遥控器的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