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4453U -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4453U
CN216134453U CN202121852616.3U CN202121852616U CN216134453U CN 216134453 U CN216134453 U CN 216134453U CN 202121852616 U CN202121852616 U CN 202121852616U CN 216134453 U CN216134453 U CN 216134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ight energy
base
receive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26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扬礼
宋维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ns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ns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ns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ns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26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4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4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4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底座机构以及光能发电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接收器壳体、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外置充电接口模块以及第一导电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模块以及通信模块设于所述接收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电模块固设于所述接收器壳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外壳以及固设于所述底座外壳上的第二导电模块,所述第二导电模块与所述光能发电机构以及遮阳帘的电机电性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遮阳帘控制器存在厚度过后以及使用不够便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遮阳帘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办公和居住环境的调光工具,遮阳帘具有遮光挡阳的作用,已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通过改变叶片的倾斜角度,调节室内光照强度,具有通风良好,价格低廉的优点。
现有的遮阳帘控制器大多数外观平淡,而且整体厚度过于臃肿,应用范围亦受限制且系统性能不突出;且大多数控制器采用锂电池供电,需要经常更换电池,当锂电池电量不足时,无法及时获知其状态,导致用户不能正常使用遮阳帘,使用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能够解决现有遮阳帘控制器存在厚度过后以及使用不够便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应用于遮阳帘,包括控制机构、底座机构以及光能发电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接收器壳体、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外置充电接口模块以及第一导电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模块以及通信模块设于所述接收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电模块固设于所述接收器壳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外壳以及固设于所述底座外壳上的第二导电模块,所述第二导电模块与所述光能发电机构以及遮阳帘的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壳体包括接收器面盖和接收器底盖,所述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均设于所述接收器面盖和接收器底盖所围成的腔体内;所述接收器面盖和接收器底盖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导电模块设于所述接收器底盖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面盖上嵌设有至少两个触摸按键,所述触摸按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底盖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固定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接收器底盖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电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外壳包括底座上壳和底座下壳;所述底座上壳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电模块设于所述底座上壳和底座下壳所围成的腔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于所述底座上壳的外表面;所述底座下壳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导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光能发电机构以及遮阳帘的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底座上壳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与所述底座机构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模块为导电铁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模块为弹簧针。
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源、电压监测单元、提醒单元、电压转换单元;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压监测单元、第一导电模块、外置充电接口模块均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提醒单元以及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提醒单元和电压检测单元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三滤波电容以及第四滤波电容;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为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容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为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三滤波电容接地;所述第二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并联,所述第四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并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光能发电机构进行光伏发电,再经过第一导电模块以及第二导电模块给所述供电模块进行充电,另外,在较常雨季时因光能发电机构所发电量较少,用户可以通过外部充电器与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给所述供电模块充电,以维持控制机构的正常使用;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模块以及第二导电模块与遮阳帘的电机电性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电机,从而控制遮阳帘的运行状态(上翻叶、下翻叶、上行或者下行);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手机等移动端)与所述控制机构中的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实现对遮阳帘的远程操控。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遮阳帘控制器存在厚度过后以及使用不够便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机构和底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机构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机构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压转换单元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应用于遮阳帘,包括控制机构1、底座机构2以及光能发电机构3;所述控制机构1包括接收器壳体11、控制模块12、通信模块13、供电模块14、外置充电接口模块15以及第一导电模块16,所述控制模块12、供电模块14以及通信模块13设于所述接收器壳体11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电模块16固设于所述接收器壳体11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控制模块12以及供电模块14电性连接,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15与所述供电模块14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13与所述供电模块14以及控制模块12电性连接;所述底座机构2包括底座外壳21以及固设于所述底座外壳21上的第二导电模块22,所述第二导电模块22与所述光能发电机构3以及遮阳帘的电机4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导电模块为导电铁片,所述第二导电模块为弹簧针,但均不限于此;单片机集成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器等诸多部件,实现对信号的处理、数据存储等诸多功能。比如运算器中就包含了大量比较电路,可以对接收的信号指令进行逻辑运算处理。优选地,上述单片机可以采用的型号包括但不限于PIC12F615。
本实用新型,通过光能发电机构3进行光伏发电,再经过第一导电模块16以及第二导电模块22给所述供电模块14进行充电,另外,在较常雨季时因光能发电机构所发电量较少,用户可以通过外部充电器与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15给所述供电模块14充电,以维持控制机构1的正常使用;所述控制模块12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模块16以及第二导电模块22与遮阳帘的电机4电性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电机,从而控制遮阳帘的运行状态(上翻叶、下翻叶、上行或者下行);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手机等移动端)与所述控制机构1中的通信模块14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实现对遮阳帘的远程操控。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遮阳帘控制器存在厚度过后以及使用不够便利的问题。
如图3~4所示,所述接收器壳体11包括接收器面盖111和接收器底盖112,所述控制模块12、通信模块13以及供电模块14均设于所述接收器面盖111和接收器底盖112所围成的腔体内;所述接收器面盖111和接收器底盖112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113,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15设于所述第一开口113处;所述第一导电模块16设于所述接收器底盖112的外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控制机构1的厚度,在所述接收器面盖111和接收器底盖112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113,以供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放置。
优选地,所述接收器面盖111上嵌设有至少两个触摸按键114,所述触摸按键114与所述控制模块12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接收器面盖111上嵌设至少两个触摸按键114,以方便用户通过触摸所述触摸按键114对遮阳帘进行控制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器底盖112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115,所述第一安装槽115用于固定所述供电模块14,所述接收器底盖11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116,所述第二安装槽116上设有第一通孔117,所述第一导电模块16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6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7与所述供电模块14以及控制模块12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控制机构的厚度,所述第一导电模块16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6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7与所述供电模块14以及控制模块1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115用于固定所述供电模块14。
如图1和5所示,所述底座外壳21包括底座上壳211和底座下壳212;所述底座上壳211上设有第二通孔213,所述第二导电模块22设于所述底座上壳211和底座下壳212所围成的腔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13伸出于所述底座上壳211的外表面;所述底座下壳212上设有第二开口214,所述第二导电模块22通过所述第二开口214与所述光能发电机构3以及遮阳帘的电机4电性连接。
如图2和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槽116上设有第一卡槽118和第二卡槽119,所述底座上壳211上设有第一卡扣215和第二卡扣216,所述第一卡扣215与第一卡槽118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扣216与第二卡槽119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1通过第一卡槽118、第二卡槽119、第一卡扣215以及第二卡扣216与所述底座机构2活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1通过所述第一卡扣215和第二卡扣216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118和第二卡槽119中,并可以左右移动以调整至合适的位置,给安装时带来良好的收边效果。
如图4和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14包括可充电电源141、电压监测单元142、提醒单元143、电压转换单元144;所述电压转换单元144的输入端、电压监测单元142、第一导电模块16、外置充电接口模块15均与所述可充电电源141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144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2、提醒单元143以及通信模块13电性连接,所述提醒单元143和电压检测单元142均与所述控制模块12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压监测单元142、提醒单元143、电压转换单元144、控制模块12以及通信模块13设于一块PCB板17上;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电压监测单元142监测所述可充电电源141的电压值,并得出所述可充电电源141的剩余电量,当所述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时,通过所述提醒单元进行低电提醒,并同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给用户发送充电或更换操作;通过所述电压转换单元获得适合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电压。
如图7所示,优选地,所述电压转换单元144包括电压转换芯片1441、第一滤波电容1442、第二滤波电容1443、第三滤波电容1444以及第四滤波电容1445;所述电压转换芯片1441的输入端为所述电压转换单元144的输入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容1442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1441的输出端为所述电压转换单元144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三滤波电容1444接地;所述第二滤波电容1443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1442并联,所述第四滤波电容1445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1444并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电压转换芯片1441获得适合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容1442、第二滤波电容1443、第三滤波电容1444以及第四滤波电容1445滤除电路中的杂波,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一.两种充电方式:普通Type-C充电头以及光能板充电;
①普通Type-C充电:使用手机充电线即可随时随地进行充电;
②光能板充电:备有充电底座连接光能板,只需将光动系统放置到充电座上即可;
二.蓝牙连接光动遮阳帘达到控制效果;
三.系统属于手感型按键控制,控制面板上有两个手感型按键;
①上行键:短按按键控制窗帘翻叶,长按按键3秒控制窗帘上行;
②下行建:短按按键控制窗帘翻叶,长按按键3秒控制窗帘下行;
四.结构简易,采用卡扣的方式使得面盖和底盖轻松扣合;
五.控制系统没电时可放回原位(底座)进行充电;使用弹簧针进行导电,从而实现充电功能;
六.控制系统与底座采用卡扣的方式连接,易拆易装,且不易掉落;
七.底座可随意安装固定,或粘贴在玻璃上;或在型材上开一小孔,后使用螺丝进行固定;
八.当控制系统悬挂于底座上时,可进行左右滑动调节位置,用于给安装时带来收边的效果,且不会影响导电性能;
九.PCB主板集成度高,工艺要求更严谨,性能更加稳定出色和智能化;
十.采用锂离子电池,质量好安全性能高,储存容量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十一.操作方式便捷易懂;系统使用生命周期长,且维修保养成本低方法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调试方法如下,但不限于此:
第一步:撕开光能电池板背面3M双面胶;
第二步:将光能电池板贴在中空玻璃外侧边框,光能电池板粘贴后需用玻璃胶加固四周(建议:一个季度清洁一次光能电池板表面,避免灰尘堆积,影响光能电池板供电效率);
第三步:
方法一①如安装在型材上,需在型材上开孔,光能板电源线及电机线在装配孔内贯穿;
②将底座的端子线与光能板电源线连接和电机线连接好;
③电源线连接好后,使用两颗十字平头自攻螺丝将底座固定在型材上,使得底座能将装配孔遮挡住;
方法二①如安装在玻璃上,型材无需开孔,底座盖背面贴上3M双面不干胶,粘贴在靠近右边窗框的位置上,无需螺丝固定;
②将电源线以及电机线引入窗框型材内,后续打上玻璃胶进行遮挡即可;
第四步:将已经对好码的控制面板与控制面板后盖装配好;
第五步:安装完成,可以进行调试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应用于遮阳帘,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底座机构以及光能发电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接收器壳体、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外置充电接口模块以及第一导电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模块以及通信模块设于所述接收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电模块固设于所述接收器壳体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外壳以及固设于所述底座外壳上的第二导电模块,所述第二导电模块与所述光能发电机构以及遮阳帘的电机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壳体包括接收器面盖和接收器底盖,所述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均设于所述接收器面盖和接收器底盖所围成的腔体内;
所述接收器面盖和接收器底盖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外置充电接口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
所述第一导电模块设于所述接收器底盖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面盖上嵌设有至少两个触摸按键,所述触摸按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底盖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固定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接收器底盖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电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供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壳包括底座上壳和底座下壳;
所述底座上壳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电模块设于所述底座上壳和底座下壳所围成的腔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于所述底座上壳的外表面;
所述底座下壳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导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光能发电机构以及遮阳帘的电机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底座上壳上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通过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卡扣以及第二卡扣与所述底座机构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模块为导电铁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模块为弹簧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源、电压监测单元、提醒单元、电压转换单元;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压监测单元、第一导电模块、外置充电接口模块均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提醒单元以及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提醒单元和电压检测单元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三滤波电容以及第四滤波电容;
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为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电容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为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并通过所述第三滤波电容接地;
所述第二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并联,所述第四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并联。
CN202121852616.3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134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2616.3U CN216134453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2616.3U CN216134453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4453U true CN216134453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9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2616.3U Active CN216134453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4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62809A1 (en) Solar-powered window covering automation system
CN216134453U (zh) 一种光能驱动遮阳控制装置
CN201927130U (zh) 太阳能多功能无线门铃
CN208654587U (zh) 一种光线传感器及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
CN217712369U (zh) 一种光伏遮阳一体板装置
CN210204378U (zh) 一种电动窗帘轨道以及电机机组
CN217354197U (zh) 独立光伏智能窗帘系统
CN113342184B (zh) 一种光伏供电驱动的蓝牙键盘
CN216076851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液晶膜建筑窗户
CN209637289U (zh) 一种智慧公交站台
CN213282505U (zh) 一种新型低功率智能控制的窗帘设备
CN212878233U (zh) 一种时间智能管理书桌
CN204517750U (zh) 室内安全太阳能应急电源
CN211128290U (zh) 一种智能面板的控制装置
CN210105508U (zh) 一种智能蓝牙挂锁控制装置及智能蓝牙挂锁
CN215120244U (zh) 一种用于电动帘的单控电路
CN215949318U (zh) 一种语音控制的中空百叶窗
CN21996109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拉珠窗帘控制器
CN211422477U (zh) 电动防晒装置的驱动控制部件
CN214315250U (zh) 一种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用低功耗无线接收装置
CN201278092Y (zh) 室内用太阳能石英钟
CN214406427U (zh) 遥控器及空调
CN217269904U (zh) 一种免布线的电动百叶窗智能控制盒
CN205017485U (zh) 一种太阳能遥控器
CN210610797U (zh) 一种电子灭蝇窗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