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3589U - 一种板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3589U
CN214313589U CN202120500323.2U CN202120500323U CN214313589U CN 214313589 U CN214313589 U CN 214313589U CN 202120500323 U CN202120500323 U CN 202120500323U CN 214313589 U CN214313589 U CN 214313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ear seat
plate
elastic pressing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03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宫搏
梁思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u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u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u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u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003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3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3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3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端连接器。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壳、端子组和外壳,所述塑胶壳包括塑胶主体和后座,所述后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塑胶主体的后端;所述端子组安装在所述塑胶壳内,其前端凸出于所述塑胶主体表面形成传输端,后端向下弯折伸出所述后座形成焊接端;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塑胶主体外,并与所述后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壁设有第一弹性压片,底壁设有第二弹性压片;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的开设有破孔,所述破孔的宽度小于1mm;所述破孔靠近所述第一弹性压片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出焊板脚,所述焊板脚的脚宽大于1mm。本实用新型满足焊板脚脚宽需求,同时无需贴覆麦拉,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板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可依安装差异而分为用以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板端连接器以及用以连接于导线的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因具有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等优点,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到电子产品中。
目前,板端连接器上的破孔开设大小与焊板脚相适配,焊板脚多宽破孔即多宽,按照安规要求,破孔宽度大于1mm则需要贴麦拉,而焊板脚为满足焊板需求脚宽多超过1mm,从而会导致加工成本的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板端连接器上的破孔开设大小与焊板脚相适配,焊板脚多宽破孔即多宽,按照安规要求,破孔宽度大于1mm则需要贴麦拉,而焊板脚为满足焊板需求脚宽多超过1mm,从而会导致加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壳、端子组和外壳,其中:
所述塑胶壳包括塑胶主体和后座,所述后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塑胶主体的后端;
所述端子组安装在所述塑胶壳内,其前端凸出于所述塑胶主体表面形成传输端,后端向下弯折伸出所述后座形成焊接端;
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塑胶主体外,并与所述后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壁设有第一弹性压片,底壁设有第二弹性压片;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的开设有破孔,所述破孔的宽度小于1mm;所述破孔靠近所述第一弹性压片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出焊板脚,所述焊板脚的脚宽大于1mm。
更为具体的,所述焊板脚的脚宽为1.2mm,所述破孔的宽度为0.9mm。
更为具体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在所述破孔的上方还开设有加宽孔,所述加宽孔与所述破孔相连通;所述加宽孔靠近所述第一弹性压片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出与所述加宽孔相对应的加宽板,所述焊板脚由所述加宽板向外延伸形成。
更为具体的,所述后座的中部设有卡槽,且其两侧向外延伸出限位块;所述外壳两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限位槽,且其中部设有可弯折的卡勾;所述限位块嵌入与所述限位槽内时,将所述卡勾折入卡槽内使所述外壳与所述后座固定连接。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弹性压片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弯曲形成压板勾;所述第二弹性压片两端均与所述外壳连接,其中部凸起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部。
更为具体的,所述外壳的后端延伸出挡板,所述挡板覆于所述后座上。
更为具体的,所述塑胶主体上开设有多个加强槽。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板端连接器的技术效果为:
本申请中采用焊板脚的脚宽大于1mm,破孔的宽度小于1mm设计,焊板脚满足焊板的要求,破孔又不需要贴覆麦拉,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板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板端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板端连接器中塑胶壳和端子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塑胶壳;2—端子组;3—外壳;
101—塑胶主体;102—后座;103—卡槽;104—限位块;105—加强槽;
201—传输端;202—焊接端;
301—第一弹性压片;302—第二弹性压片;303—破孔;304—焊板脚;305—加宽孔;306—加宽板;307—限位槽;308—卡勾;309—压板勾;3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参阅图1~图3,一种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壳1、端子组2和外壳3,其中:
塑胶壳1包括塑胶主体101和后座102,后座102固定连接在塑胶主体101的后端。
端子组2安装在塑胶壳1内,其前端凸出于塑胶主体101表面形成传输端201,后端向下弯折伸出后座102形成焊接端202。
外壳3套设在塑胶主体101外,并与后座102固定连接;外壳3的顶壁设有第一弹性压片301,底壁设有第二弹性压片302;外壳3的两侧对称的开设有破孔303,破孔303的宽度小于1mm;破孔303靠近第一弹性压片301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出焊板脚304,焊板脚304的脚宽大于1mm。
采用焊板脚304的脚宽大于1mm,破孔303的宽度小于1mm设计,焊板脚304满足焊板的要求,破孔303又不需要贴覆麦拉,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加工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焊板脚304的脚宽为1.2mm,破孔303的宽度为0.9mm。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外壳3的两侧在破孔303的上方还开设有加宽孔305,加宽孔305与破孔303相连通;加宽孔305靠近第一弹性压片301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出与加宽孔305相对应的加宽板306,焊板脚304由加宽板306向外延伸形成。通过加宽板306使焊板脚304与外壳3的连接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后座102的中部设有卡槽103,且其两侧向外延伸出限位块104;外壳3两侧设有与限位块104相对应的限位槽307,且其中部设有可弯折的卡勾308;限位块104嵌入与限位槽307内时,将卡勾308折入卡槽103内使外壳3与后座102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一弹性压片301一端与外壳3连接,另一端弯曲形成压板勾309;第二弹性压片302两端均与外壳3连接,其中部凸起延伸至外壳3的内部。通过第一弹性压片301和第二弹性压片302的将板端连接器与外部的接口卡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外壳3的后端延伸出挡板310,挡板310覆于后座102上;由挡板310对后座102起保护。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塑胶主体101上开设有多个加强槽105。加强槽105之间的部分形成加强筋结构,以增强塑胶主体101的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板端连接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端连接器上的破孔开设大小与焊板脚相适配,焊板脚多宽破孔即多宽,按照安规要求,破孔宽度大于1mm则需要贴麦拉,而焊板脚为满足焊板需求脚宽多超过1mm,从而会导致加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胶壳、端子组和外壳,其中:
所述塑胶壳包括塑胶主体和后座,所述后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塑胶主体的后端;
所述端子组安装在所述塑胶壳内,其前端凸出于所述塑胶主体表面形成传输端,后端向下弯折伸出所述后座形成焊接端;
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塑胶主体外,并与所述后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壁设有第一弹性压片,底壁设有第二弹性压片;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的开设有破孔,所述破孔的宽度小于1mm;所述破孔靠近所述第一弹性压片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出焊板脚,所述焊板脚的脚宽大于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板脚的脚宽为1.2mm,所述破孔的宽度为0.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在所述破孔的上方还开设有加宽孔,所述加宽孔与所述破孔相连通;所述加宽孔靠近所述第一弹性压片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出与所述加宽孔相对应的加宽板,所述焊板脚由所述加宽板向外延伸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的中部设有卡槽,且其两侧向外延伸出限位块;所述外壳两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限位槽,且其中部设有可弯折的卡勾;所述限位块嵌入与所述限位槽内时,将所述卡勾折入卡槽内使所述外壳与所述后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压片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弯曲形成压板勾;所述第二弹性压片两端均与所述外壳连接,其中部凸起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端延伸出挡板,所述挡板覆于所述后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上开设有多个加强槽。
CN202120500323.2U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板端连接器 Active CN214313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0323.2U CN214313589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板端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0323.2U CN214313589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板端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3589U true CN214313589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0323.2U Active CN214313589U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板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3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20508A1 (zh) Usb插座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1112707Y (zh) 电连接器
US8206177B2 (en) HDMI connector structure
CN214313589U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
CN214313635U (zh) 一种端子双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CN211320489U (zh) 一种高清多媒体接口转接头
CN201113078Y (zh) 电连接器
CN109348611B (zh) 电池保护板
CN216055269U (zh) 一种防溢胶Type-C连接器
CN212625958U (zh) 电池保护板、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12162155U (zh) 一种全功能type-c母座
CN210040704U (zh) 一种胶盒和端子分离的网络连接器
CN202076644U (zh) 卡连接器
CN210692839U (zh) Usb插头
CN209929532U (zh) 一种插片端子及含有其的胶芯组合件
CN214411600U (zh) 一种usb插座
CN214313636U (zh) 一种高频板端连接器
CN213602038U (zh) 侧插式usb连接器
CN213341011U (zh) 一种侧插的数据插头及数据线
CN214313775U (zh) 一种距中沉板usb插座
CN212968185U (zh) 一种a母沉板大电流电连接器
CN217009624U (zh) 一种卧式Type-C母座
CN214957412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usb沉板式母头连接器
CN217641841U (zh) 一种用于防水母座的端子结构
CN219698015U (zh) 贴片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