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3097U - 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3097U
CN214313097U CN202022990616.1U CN202022990616U CN214313097U CN 214313097 U CN214313097 U CN 214313097U CN 202022990616 U CN202022990616 U CN 202022990616U CN 214313097 U CN214313097 U CN 214313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handle
shell
rocker arm
auxiliar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06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广
周长青
葛伟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906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3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3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3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包括摇臂和辅助触头,摇臂与手柄联动,辅助触头的一端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电连接,手柄的运动通过摇臂使辅助触头闭合或断开;手柄带动断路器合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闭合,手柄带动断路器分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断开,此时若存在断路器的进线端与出线端接反、或者电源端与负载端反接线的情况,线路板的取电线也会通过辅助触头的断开而会失电,保证用电安全。

Description

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具备电力电子功能的单相或三相断路器,如具有剩余电流检测、故障电弧检测、过电压检测、欠电压检测等功能,其接线端子必须标明进/出线端或者电源/负载端,因为断路器内部线路板通常从出现端或负载端取电,当断路器断开时,线路板的取电线也随主触头的断开而失电。
但是,当断路器因人为误操作导致进/出线端或者电源/负载端反接线,当断路器断开时,线路板的取电线处仍与馈电线路相连而处于高电位。此时,如果馈电线路发生过压、雷电流等故障,线路板将承受过压、雷电流等的冲击而损坏,导致断路器的电力电子功能失效,进一步影响用户的人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性能安全稳定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枢转连接于壳体顶部的手柄,安装于壳体内且与手柄联动的操作机构,以及主触头;
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手柄一侧的摇臂和安装于壳体内的辅助触头,所述摇臂与手柄联动,所述辅助触头的一端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电连接,手柄的运动通过摇臂使辅助触头闭合或断开;
所述手柄带动断路器合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闭合,所述手柄带动断路器分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断开。
优选地,还包括电磁组件,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分别安装于壳体的两侧;
所述手柄、电磁组件和操作机构位于壳体内上部,线路板位于壳体内靠近第二接线端子一侧,所述手柄、电磁组件位于操作机构的一侧,电磁组件位于手柄的下方,辅助触头位于手柄和电磁组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辅助触头包括固定于壳体内的弹性元件和导电元件,所述手柄带动摇臂触发弹性元件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解除弹性形变从而与导电元件接通或断开。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所述导电元件为导电板,导电板与线路板电连接,扭簧包括扭簧主体与扭簧主体延伸出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第一延伸臂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第二延伸臂与摇臂接触配合,手柄带动摇臂触发第二延伸臂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解除弹性形变从而与导电板接通或断开。
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臂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弯折端,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弯折端与摇臂接触配合。
优选地,所述摇臂设有与壳体接触配合的挡弧结构,断路器分闸或合闸时,挡弧结构挡住从手柄与壳体的缝隙喷出的电弧。
所述挡弧结构包括摇臂的端部向一侧凸出设置的第一挡块和向另一侧凸出设置的第二挡块,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的厚度与断路器内腔的厚度相匹配;
断路器合闸时,第一挡块与壳体接触配合,遮挡住手柄和壳体一侧的缝隙;断路器分闸时,第二挡块与壳体接触配合,遮挡住手柄和壳体另一侧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摇臂包括摇臂本体和摇臂本体向一侧延伸设置的摇臂远端,摇臂通过摇臂本体枢接于手柄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别设于摇臂远端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座上凸出设有用于固定扭簧主体的固定柱,所述扭簧通过扭簧主体套装于固定柱上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导电板的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凸出设有凹字形的固定凸起,固定凸起的中部形成所述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包括摇臂和辅助触头,摇臂与手柄联动,摇臂使辅助触头闭合或断开,辅助触头的一端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电连接;手柄带动断路器合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闭合,手柄带动断路器分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断开,此时若存在断路器的进线端与出线端接反、或者电源端与负载端反接线的情况,线路板的取电线也会通过辅助触头的断开而会失电,保证用电安全。
此外,摇臂上还设有与壳体接触配合的挡弧结构,断路器分闸或合闸时,挡弧结构挡住从手柄与壳体的缝隙喷出的电弧,提高用户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电气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摇臂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摇臂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7,枢转连接于壳体7顶部的手柄6,安装于壳体7内且与手柄联动的操作机构4,以及主触头;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手柄6一侧的摇臂9和安装于壳体7内的辅助触头10,摇臂9与手柄6联动,辅助触头10的一端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5电连接,手柄6的运动通过摇臂9使辅助触头10闭合或断开;手柄6带动断路器合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10闭合,手柄6带动断路器分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10断开。
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包括摇臂和辅助触头10,摇臂与手柄联动,摇臂使辅助触头闭合或断开,辅助触头10的一端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电连接;手柄带动断路器合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10闭合,手柄带动断路器分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10断开,此时若存在断路器的进线端与出线端接反、或者电源端与负载端反接线的情况,线路板的取电线也会通过辅助触头10的断开而会失电,保证用电安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断路器还包括电磁组件,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8,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8分别安装于壳体7的两侧,电磁组件与辅助触头10的一端连接,电磁组件同时与第一接线端子1连接;手柄6、电磁组件和操作机构位于壳体7内上部,线路板5位于壳体7内靠近第二接线端子8一侧,手柄6、电磁组件位于操作机构的一侧,电磁组件位于手柄6的下方,辅助触头10位于手柄6和电磁组件之间,线路板5通过取电线21与辅助触头10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内部结构布局紧凑。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断路器还包括灭弧机构,灭弧机构包括灭弧室,灭弧室设置在电磁组件的下方,灭弧室的入口侧对应主触头的动触头和静触头设置,灭弧室的出口侧对应第一接线端子1设置,静触头安装在磁轭11上,动触头与操作机构4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电器原理图。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可以为一种带电力电子功能的单相或三相断路器,如具有剩余电流检测、故障电弧检测、过电压检测、欠电压检测等功能,内部至少包含一块线路板5,其每一相线极(L极)至少包含第一接线端子1、一对主触头、手柄6(电气原理图中未画出)、与手柄6传动连接的操作机构4、第二接线端子8及一对辅助触头10。
如图1所示,辅助触头10的一端与L极的第一接线端子1电气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5的L极取电线电气连接。特别地,断路器的中性极(N极)主回路是可开断的,当然,可根据断路器产品的设计需要,N极主回路也可以是直通的。线路板5连接N极的取电线是直通的,当然,可根据断路器产品的设计需要,在N极取电线上也可额外增加一个辅助触头10。
如图1所示,通过手柄6与摇臂9运动使辅助触头10闭合或断开,当断路器的手柄6合闸时,辅助触头10闭合;手柄6分闸时,辅助触头10断开。以下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若第一接线端子1为进线端或电源端时,线路板5的L极取电线至馈电线路的电气路径中包含辅助触头10,当断路器为分闸状态时,辅助触头10断开,线路板5的L极取电线在物理上是与馈电线路断开的,N极取电钱的电压为0V或者也是断开的(N极取电线也设置有辅助触头10)。
若第二接线端子8为进线端或电源端时,线路板5的L极取电线至馈电线路的电气路径中包含主触头和辅助触头10,当断路器为分闸状态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10都断开,线路板5的L极取电线在物理上与馈电线路是断开的,N极取电钱的电压为0或者也是断开的(N极是可开断中性极或N极取电线也设置有辅助触头10)。
因此,实现了断路器进/出线端或者电源/负载端反接线时,线路板5的L极取电线仍在物理上与馈电线路断开,确保线路板5不受过压、雷电流等的冲击而损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辅助触头10的结构。辅助触头10包括固定于壳体7内的弹性元件和导电元件,手柄6带动摇臂9触发弹性元件发生弹性形变与导电元件接通或断开。弹性元件结构类型可以为弹簧、簧片等,导电元件的结构类型可以是导电轴、导电板等,以导电板为例,包括导电板本体和线路板相线取电线的一端。
可选地,弹性元件为扭簧3,导电元件为导电板2,导电板2与线路板5电连接,扭簧3包括扭簧主体33与扭簧主体33延伸出的第一延伸臂31和第二延伸臂32;第一延伸臂31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第二延伸臂32与摇臂9接触配合,手柄6带动摇臂9触发第二延伸臂32发生弹性形变与导电板2接通或断开。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组件包括线圈13,磁轭11和接线板12,线圈安装于磁轭11上,接线板12安装于线圈13下方,线圈13的一端与磁轭11连接,另一端与接线板12连接。磁轭11的另一端与扭簧3的第一延伸臂31,接线板12的另一端与第一接线端子1连接。
如图4、5所示,摇臂9的结构。摇臂9包括摇臂本体91和摇臂本体91向一侧延伸设置的摇臂远端92,摇臂9通过摇臂本体91枢接于手柄6的一侧;所述第二挡块922的端部向摇臂本体91的方向延伸设有一体成型的弹性臂923。摇臂远端92的两侧分别凸出设有第一挡块921和第二挡块922。第一挡块921和第二挡块922形成挡弧结构。断路器分闸或合闸时,挡弧结构挡住从手柄6与壳体7的缝隙喷出的电弧。摇臂上还设有与壳体接触配合的挡弧结构,断路器分闸或合闸时,挡弧结构挡住产生的电弧,防止电弧从手柄与壳体的缝隙中喷出,提高用户用电安全。
进一步,第一挡块921与第二挡块922的厚度与断路器内腔的厚度相匹配;断路器合闸时,第一挡块921与壳体7接触配合,遮挡住手柄6和壳体7一侧的缝隙;断路器分闸时,第二挡块922与壳体7接触配合,遮挡住手柄6和壳体7另一侧的缝隙。这样,无论断路器在合闸还是分闸时,挡弧结构都能挡住产生的电弧,防止电弧从手柄与壳体的缝隙喷出,提高用户用电安全。
如图2所示,壳体7的底座上凸出设有用于固定扭簧主体33的固定柱71,扭簧3通过扭簧主体33套装于固定柱71上固定于壳体7内。显然,扭簧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固定于底座内,例如,胶粘。第二延伸臂32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弯折端321,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弯折端321与摇臂9接触配合。
如图2所示,壳体7的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导电板2的固定槽72。具体地,底座上凸出设有凹字形的固定凸起,固定凸起的中部形成固定槽72。固定槽72用于固定导电板2,导电板2的结构稳定可靠。
以下结合图2、3说明辅助触头10和摇臂的动作过程。
如图3所示,通过手柄6带动摇臂9合闸后,摇臂9推压扭簧第二延伸臂32接触,扭簧第二延伸臂32在弹力作用下与导电板2接通,线路板5的相线极取电线沿着取电线21、导电板2、扭簧第二延伸臂32、扭簧第一延伸臂31、磁轭11、线圈13、接线板12的路径与上端子1相连取电。摇臂9接触壳体7,挡住从手柄与底座和盖的缝隙喷出的电弧。
如图2所示,通过手柄6带动摇臂9运动分闸后,摇臂9与扭簧第二延伸臂32分离,扭簧第二延伸臂32在弹力作用下与外壳固定柱73接触,扭簧第二延伸臂32与导电板2断开,从而使线路板5的相线极取电线与上端子1断开。摇臂接触壳体7,挡住从手柄与底座和盖的缝隙喷出的电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7),枢转连接于壳体(7)顶部的手柄(6),安装于壳体(7)内且与手柄联动的操作机构(4),以及主触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枢转连接于手柄(6)一侧的摇臂(9)和安装于壳体(7)内的辅助触头(10),所述摇臂(9)与手柄(6)联动,所述辅助触头(10)的一端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线路板(5)电连接,手柄(6)的运动通过摇臂(9)使辅助触头(10)闭合或断开;
所述手柄(6)带动断路器合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10)闭合,所述手柄(6)带动断路器分闸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10)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组件,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8),第一接线端子(1)和第二接线端子(8)分别安装于壳体(7)的两侧;
所述手柄(6)、电磁组件和操作机构位于壳体(7)内上部,线路板(5)位于壳体(7)内靠近第二接线端子(8)一侧,所述手柄(6)、电磁组件位于操作机构的一侧,电磁组件位于手柄(6)的下方,辅助触头(10)位于手柄(6)和电磁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头(10)包括固定于壳体(7)内的弹性元件和导电元件,所述手柄(6)带动摇臂(9)触发弹性元件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解除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弹性元件与导电元件接通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3),所述导电元件为导电板(2),导电板(2)与线路板(5)电连接,扭簧(3)包括扭簧主体(33)与扭簧主体(33)延伸出的第一延伸臂(31)和第二延伸臂(32);第一延伸臂(31)与断路器一侧的接线端子电连接,第二延伸臂(32)与摇臂(9)接触配合,手柄(6)带动摇臂(9)触发第二延伸臂(32)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解除弹性形变从而与导电板(2)接通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臂(32)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弯折端(321),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弯折端(321)与摇臂(9)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9)设有与壳体(7)接触配合的挡弧结构,断路器分闸或合闸时,挡弧结构挡住从手柄(6)与壳体(7)的缝隙喷出的电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弧结构包括摇臂(9)的端部向一侧凸出设置的第一挡块(921)和向另一侧凸出设置的第二挡块(922),第一挡块(921)与第二挡块(922)的厚度与断路器内腔的厚度相匹配;
断路器合闸时,第一挡块(921)与壳体(7)接触配合,遮挡住手柄(6)和壳体(7)一侧的缝隙;断路器分闸时,第二挡块(922)与壳体(7)接触配合,遮挡住手柄(6)和壳体(7)另一侧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9)包括摇臂本体(91)和摇臂本体(91)向一侧延伸设置的摇臂远端(92),摇臂(9)通过摇臂本体(91)枢接于手柄(6)的一侧;所述第一挡块(921)和第二挡块(922)分别设于摇臂远端(92)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的底座上凸出设有用于固定扭簧主体(33)的固定柱(71),所述扭簧(3)通过扭簧主体(33)套装于固定柱(71)上固定于壳体(7)内;所述壳体(7)的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导电板(2)的固定槽(7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凸出设有凹字形的固定凸起,固定凸起的中部形成所述固定槽(72)。
CN202022990616.1U 2020-12-14 2020-12-14 断路器 Active CN214313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0616.1U CN214313097U (zh) 2020-12-14 2020-12-14 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0616.1U CN214313097U (zh) 2020-12-14 2020-12-14 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3097U true CN214313097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5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0616.1U Active CN214313097U (zh) 2020-12-14 2020-12-14 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3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13097U (zh) 断路器
CN212783318U (zh) 断路器
CN217009102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7061822U (zh) 一种试验按钮回路装置和断路器
CN213519824U (zh) 断路器
CN216015257U (zh) 一种低压智能断路器
CN212695091U (zh)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CN212676186U (zh) 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CN111627777A (zh) 一种断路器
KR100919208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
CN217485323U (zh) 一种引弧装置和断路器
CN212783282U (zh)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CN212783283U (zh)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CN212161739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2783331U (zh) 一种紧凑型重合闸断路器
CN217606032U (zh) 断路器的漏电试验电路及断路器
CN218456049U (zh) 漏电测试模块和断路器
CN214898308U (zh) 一种无极性直流断路器
CN218471831U (zh) 真空接触器
CN215266168U (zh) 断路器
EP4318519A1 (en) Test button loop device and circuit breaker
CN213936077U (zh) 漏电断路器可正反接线装置
CN219873376U (zh) 一种漏电保护模块的试验结构
CN220710223U (zh) 一种小型漏电断路器
CN218548346U (zh) 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