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7685U - 除湿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7685U
CN214307685U CN202023279457.0U CN202023279457U CN214307685U CN 214307685 U CN214307685 U CN 214307685U CN 202023279457 U CN202023279457 U CN 202023279457U CN 214307685 U CN214307685 U CN 214307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air
box body
evaporato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94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lto Refriger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Alto Refriger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Alto Refriger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Alto Refriger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94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7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7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7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加热装置,包括基架,基架上设有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压缩机,冷媒出口和冷媒入口之间依次连接有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基架上设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具有第一进气口和排气口,第一进气口内设有蒸发器,第一箱体内设有促流风机、电加热组件和冷凝器,促流风机、电加热组件和冷凝器均设于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压缩机设于第一箱体的外侧。使用时,蒸发器将通过的空气降温、使水蒸气凝结以达到除湿的目的,然后冷凝器对降温后的空气加热到原有温度;需要把空气加热到比原空气更高的温度时,可启动电加热组件,则本实用新型能在除湿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除湿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除湿装置,如专利一种高温型热泵除湿机组(公开号:CN203404863U),其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将通过的空气降温、使水蒸气凝结以达到除湿的目的,然后冷凝器对降温后的空气进行加热。由于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大致相当于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冷凝器仅能把空气加热到原有温度,而不能把空气加热到比原空气更高的温度,因此现有的热泵除湿装置不能在除湿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热,不适用于同时需要除湿和加热的场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湿加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加热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压缩机,所述冷媒出口和所述冷媒入口之间依次连接有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基架上设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具有第一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内设有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促流风机、电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凝器,所述促流风机、所述电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凝器均设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加热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使用时,蒸发器将通过的空气降温、使水蒸气凝结以达到除湿的目的,然后冷凝器对降温后的空气加热到原有温度;需要把空气加热到比原空气更高的温度时,可启动电加热组件,电加热组件对第一箱体内的空气输入了额外的热量,则本实用新型能在除湿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热;空压机设置在第一箱体外,防止气流冲刷侵蚀空压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盖设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上。防止杂物掉入进气口,防止杂物堵塞蒸发器和冷凝器上的气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层叠设置。蒸发器和冷凝器互相支撑,蒸发器和冷凝器不易倾倒,结构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促流风机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产生的风压较大,能把除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远离除湿加热装置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作用范围更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收集槽,所述蒸发器竖向设置,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设于所述收集槽内。蒸发器处会凝结出液态水,收集槽能收集这部分液态水,防止液态水流淌到电器部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槽的槽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第一箱体的箱壁。这样收集槽处收集的液态水能从排水管排出到第一箱体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PTC发热体。PTC发热体的安全性能较高,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器旁侧设有第一平面,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平面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三个PTC发热体,所述PTC发热体呈条状,所有所述PTC发热体均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内,所有所述PTC发热体互相平行设置,所有所述PTC发热体依次间隔设置。气流横向流经第一平面时能得到均匀的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促流风机之间,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促流风机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二进气口上设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二阀门。使用时,可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热泵系统、关闭电加热组件、启动促流风机,此时气流能从第二进气口直接流动到右下腔部、然后从排气口排出,风阻较小,本实用新型能起空气过滤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以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方位为左方,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前侧或后侧。使用时第一箱体的右侧壁能靠在墙壁上,节约室内空间,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加热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加热装置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加热装置的热泵系统原理图。
附图中:
100-基架;110-PTC发热体;120-压缩机;130-节流装置;140-蒸发器;150-冷凝器;200-第一箱体;210-排气口;220-第一进气口;221-第一过滤器;230-促流风机;241-第二过滤器;242-第二阀门;260-收集槽;261-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加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加热装置,包括基架100,基架100上设有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压缩机120,冷媒出口和冷媒入口之间依次连接有冷凝器150、节流装置130和蒸发器140;基架100上设有第一箱体200,第一箱体200具有第一进气口220和排气口210,第一进气口220内设有蒸发器140,第一箱体200内设有促流风机230、电加热组件和冷凝器150,促流风机230、电加热组件和冷凝器150均设于进气口和排气口210之间;压缩机120设于第一箱体200的外侧。
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箱体200设于基架100的顶部,第一进气口220设于第一箱体200的左侧,排气口210设于第一箱体200的顶部,蒸发器140、冷凝器150、电加热组件和促流风机230依次设置于进气口与排气口210之间,气流能从进气口进入,然后依次经过蒸发器140、冷凝器150和促流风机230后从排气口210排出,其中,冷凝器150、电加热组件和促流风机230的位置可调换,气流经过蒸发器140后能顺次经过冷凝器150、电加热组件和促流风机230三者即可;促流风机230可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电加热组件可为金属电热丝;压缩机120、气液分离器、油气分离器等部件可设于第一箱体200的前方、后方或下方等位置,空气流限制在第一箱体200内,空压机等部件设置在第一箱体200外,防止气流冲刷空压机等部件,防止气流冲刷侵蚀空压机等部件;基架100可为底座,也可为第一箱体200的骨架,还可为具有双层结构的双层架,第一箱体200设置在位于上侧的一层、空压机设置在位于下侧的一层;促流风机230能使湿空气从进气口进入第一箱体200内部、然后从排气口210排出;节流装置130可为膨胀阀。
使用时,蒸发器140将通过的空气降温、使水蒸气凝结以达到除湿的目的,然后冷凝器150对降温后的空气加热到原有温度;需要把空气加热到比原空气更高的温度时,可启动电加热组件,电加热组件对第一箱体200内的空气输入了额外的热量,则本实用新型能在除湿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200上设有第一过滤器221,第一过滤器221盖设于第一进气口220上。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221,防止杂物掉入进气口,防止杂物堵塞蒸发器140和冷凝器150上的气流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140和冷凝器150层叠设置。参照图1,蒸发器140和冷凝器150左右层叠,这样蒸发器140和冷凝器150互相支撑,蒸发器140和冷凝器150都不易倾倒,结构稳定,而且结构紧凑,节约空间,减少除湿加热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生产运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促流风机230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产生的风压较大,能把除湿和加热后的空气送至远离除湿加热装置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作用范围更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200内设有收集槽260,蒸发器140竖向设置,蒸发器140的底部设于收集槽260内。气流从收集槽260的上方横向穿过蒸发器140,蒸发器140处会凝结出液态水,收集槽260能收集这部分液态水,防止液态水流淌到电器部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收集槽260的槽壁上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261,排水管261贯穿第一箱体200的箱壁。参照图2,排水管261设于收集槽260的后侧,排水管261由前至后贯穿第一箱体200的后侧壁后伸出到第一箱体200的外侧,这样收集槽260处收集的液态水能从排水管261排出到第一箱体200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PTC发热体110。PTC发热体110的安全性能较高,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的现象,防止引起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150旁侧设有第一平面,蒸发器140、冷凝器150和第一平面依次层叠设置,加热组件包括三个PTC发热体110,PTC发热体110呈条状,所有PTC发热体110均设于第一平面内,所有PTC发热体110互相平行设置,所有PTC发热体110依次间隔设置。蒸发器140、冷凝器150和第一平面都竖向设置,蒸发器140、冷凝器150和第一平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三个PTC发热体110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也可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则三个PTC发热体110均匀设置在气流的流通面上,气流横向流经第一平面时能得到均匀的加热;三个PTC发热体110可直接连接到第一箱体200的内壁上、也可设置在一个安装架上,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150设于蒸发器140与促流风机230之间,第一箱体200上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设于促流风机230于冷凝器150之间;第二进气口上设有第二过滤器241和第二阀门242。第一进气口220设于第一箱体200的左侧,第二进气口设于第一箱体200的右后侧,排气口210设于第一箱体200的顶部,蒸发器140、冷凝器150和电加热组件层叠设置在第一箱体200的左下腔部,则第一箱体200的右下腔部留空;使用时,可关闭第二阀门242、启动热泵系统、启动电加热组件、启动促流风机230,此时气流能从第一进气口220进入、流经蒸发器140、冷凝器150和电加热组件后流动到右下腔部、再从排气口210排出,本实用新型起除湿和加热的作用;也可打开第二阀门242、关闭热泵系统、关闭电加热组件、启动促流风机230,此时气流能从第二进气口直接流动到右下腔部、然后从排气口210排出,风阻较小,本实用新型能起空气过滤的作用;第二阀门242可为蝶阀、百叶阀或其他合适的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口210设于第一箱体200的顶部,以第一进气口220位于第一箱体200的方位为左方,第二进气口设于第一箱体200的前侧或后侧。这样第一箱体200的右侧壁没有设置进气口或排气口210,则使用时第一箱体200的右侧壁能靠在墙壁上,节约室内空间,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具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压缩机,所述冷媒出口和所述冷媒入口之间依次连接有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基架上设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具有第一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内设有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促流风机、电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凝器,所述促流风机、所述电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凝器均设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盖设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流风机为离心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收集槽,所述蒸发器竖向设置,所述蒸发器的底部设于所述收集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的槽壁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第一箱体的箱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PTC发热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旁侧设有第一平面,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第一平面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三个PTC发热体,所述PTC发热体呈条状,所有所述PTC发热体均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内,所有所述PTC发热体互相平行设置,所有所述PTC发热体依次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促流风机之间,所述第一箱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促流风机于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二进气口上设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二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以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方位为左方,所述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前侧或后侧。
CN202023279457.0U 2020-12-29 2020-12-29 除湿加热装置 Active CN214307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9457.0U CN214307685U (zh) 2020-12-29 2020-12-29 除湿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9457.0U CN214307685U (zh) 2020-12-29 2020-12-29 除湿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7685U true CN214307685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19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9457.0U Active CN214307685U (zh) 2020-12-29 2020-12-29 除湿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7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7355U (zh) 新型除湿装置
CN206160307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6403063B (zh) 窗式空调器
CN114264005A (zh) 空调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4307685U (zh) 除湿加热装置
CN107062446B (zh) 风道结构、除湿机和除湿方法
CN107447471A (zh) 热泵系统的基座和用于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热泵系统
CN214307684U (zh) 热泵除湿加热机组
CN112361475A (zh)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除湿机
CN217817106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7876180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4974086U (zh) 一种温湿度试验箱
CN114110852A (zh) 空调烟机
CN212390515U (zh) 冷凝器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CN211854411U (zh) 接水盘、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746576U (zh) 热泵除湿机组
CN106322478A (zh) 烟机空调室内机及烟机空调
CN113959016A (zh) 冷凝器组件和便携式空调器
CN216716448U (zh) 空调烟机
KR20000000869U (ko) 패키지 에어컨의 실내기
CN218672421U (zh) 一种移动式空调机
CN217441751U (zh) 油烟抽吸装置
CN219550682U (zh)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11119739U (zh) 一种车库防结露除湿装置
CN219640378U (zh) 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