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7620U -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7620U
CN214307620U CN202023046377.0U CN202023046377U CN214307620U CN 214307620 U CN214307620 U CN 214307620U CN 202023046377 U CN202023046377 U CN 202023046377U CN 214307620 U CN214307620 U CN 214307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ixedly connected
dissipation plate
air inlet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63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大伟
程双
武加耀
葛飞
陆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Nbwa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Nbwa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Nbwa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Nbwa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63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7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7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7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包括外机壳体,所述外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外表面且位于外机壳体内腔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垂直散热板,所述外机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机,通过在外机壳体的内部设置吹风盒,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置物盒,将置物盒的内部放置易挥发的冷却液,通过打开电磁控制阀使得冷却液进入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内部,并通过电动风扇将冷却液经通风块上的吹风口吹至两个垂直散热板之间,从而将垂直散热板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旋转的吹风扇叶将其吹出,通过此结构能够对散热板进行快速的冷却,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热泵热水器就是利用逆卡诺原理,通过介质,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的水里的设备。热泵装置,可以使介质(冷媒)相变,变成比低温热源更低,从而自发吸收低温热源热量;回到压缩机后的介质,又被压缩成高温(比高温的水还高)高压气体,从而自发放热到高温热源;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搬运”热量到高温热源。
目前热泵热水器外机中的散热板仅通过吹风扇叶旋转的方式将热量带走,这种方式不仅难以效率较低,而且由于热泵热水器长时间的工作,大量的热量会被散热板吸收,难以通过气流的方式带走,对外机壳体内壁侧面的散热板只有少量的气流吹至两个散热板之间,散热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散热板吸收的热量进行排除,并改善侧面散热板冷却效果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包括外机壳体,所述外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外表面且位于外机壳体内腔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垂直散热板,所述外机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吹风扇叶,所述外机壳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吹风盒,所述吹风盒内腔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所述吹风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块,所述通风块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斜槽,所述吹风盒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吹风口,并且吹风口的位于斜槽的一侧,所述外机壳体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有置物盒,所述置物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贯穿置物盒并延伸至置物盒的外部,所述置物盒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底端贯穿置物盒并延伸至置物盒的内部,并且第二进气管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外机壳体和置物盒并延伸至置物盒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置物盒的底部均贯穿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外机壳体并延伸至外机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快速连接头,所述快速连接头的内表面与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与第二进气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外表面和第二进气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外机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且位于垂直散热板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位于外机壳体底部的固定套和位于置物盒顶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套内壁的两侧均贯穿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并且滑动杆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与限位槽的外表面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顶部的两侧均设置为弧面,所述限位块底部的两侧均设置为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管道的外表面且位于外机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位于循环管道外表面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均为的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一侧与第二散热板的一侧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外机壳体的内部设置吹风盒,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置物盒,将置物盒的内部放置易挥发的冷却液,通过打开电磁控制阀使得冷却液进入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内部,并通过电动风扇将冷却液经通风块上的吹风口吹至两个垂直散热板之间,从而将垂直散热板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旋转的吹风扇叶将其吹出,通过此结构能够对散热板进行快速的冷却,易于推广。
2、通过设置固定套和固定块,配合固定套的滑动杆和拉板一侧的弹簧,再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之间的配合关系,能够将置物盒进行快速的拆卸,同时固定块的两侧和限位块的底部设置为斜面便于将固定套和固定块进行快速的连接,通过此结构能够快速的添加冷却液。
3、通过在侧面的循环管道上设置倾斜的第一散热板和倾斜的第二散热板,能够使得吹风扇叶将吹出的气流更多的进入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从而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此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机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置物箱和吹风盒内部结构的主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风块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的外部结构俯视图。
图中:1、外机壳体;2、循环管道;3、垂直散热板;4、支撑架;5、电动机;6、吹风扇叶;7、吹风盒;8、电动风扇;9、通风块;10、斜槽;11、吹风口;12、连接组件;121、固定套;122、固定块;123、连接套;124、滑动杆;125、拉板;126、弹簧;127、限位块;128、限位槽;13、置物盒;14、第一进气管;15、第二进气管;16、连接管;17、快速连接头;18、电磁控制阀;19、进气口;20、温度检测器;21、散热组件;211、第一散热板;212、第二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包括外机壳体1,外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循环管道2,循环管道2的外表面且位于外机壳体1内腔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垂直散热板3,外机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电动机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动机5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吹风扇叶6,外机壳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吹风盒7,吹风盒7内腔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8,电动风扇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该电动风扇8能够将挥发的冷却液抽吹风盒7的内部,并将其通过斜槽10和吹风口11吹出,吹风盒7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块9,通风块9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斜槽10,吹风盒7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吹风口11,位于背面的吹风口11吹出的风部分吹至两个垂直散热板3之间,位于正面的吹风口11吹出的风吹至外机壳体1内部的中间部位,并且吹风口11的位于斜槽10的一侧,外机壳体1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12固定连接有置物盒13,置物盒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4,第一进气管14的一端贯穿置物盒13并延伸至置物盒13的外部,置物盒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5,第二进气管15的底端贯穿置物盒13并延伸至置物盒13的内部,并且第二进气管15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外机壳体1和置物盒13并延伸至置物盒13的内部,两个置物盒13的底部均贯穿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一端贯穿外机壳体1并延伸至外机壳体1的外部,第一进气管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快速连接头17,快速连接头17的内表面与连接管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管16的外表面与第二进气管1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阀18,第一进气管14的外表面和第二进气管1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进气口19,外机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且位于垂直散热板3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20,温度检测器20用于检测其内部温度变化,当温度开始升高时,打开电磁控制阀18,使得挥发的冷却液能够进入吹风盒7的内部,此处的冷却液可采用酒精,连接组件12包括位于外机壳体1底部的固定套121和位于置物盒13顶部的固定块122,固定套121内壁的两侧均贯穿有连接套123,连接套12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24,滑动杆1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25,并且滑动杆124外表面套设有弹簧126,弹簧126的一端与拉板125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动杆1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7,固定块122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28,限位槽128的内表面与限位槽128的外表面相适配,固定块12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为弧面,当向上推动置物盒13时,固定块122上的斜面与限位块127上的斜面相接触,从而使得两个限位块127向相对远离的一侧进行运动,限位块127底部的两侧均设置为弧面,循环管道2的外表面且位于外机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组件21,散热组件21包括位于循环管道2外表面的第一散热板211和第二散热板212,第一散热板211和第二散热板212均为的倾斜设置,第一散热板211的一侧与第二散热板212的一侧相接触。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快速连接头17将第一进气管14和连接管16断开连接,然后拉动拉板125拉动固定套121内的滑动杆124,使得滑动杆124在连接套123的内表面滑动,直至限位块127从限位槽128的内部取出,此时弹簧126被拉伸,再将置物盒13取下沿着第二进气管15的贯穿处取下,并从贯穿处倒入易挥发冷却液,再将置物盒13上的固定块122对准固定套121的内表面,并用力按下,使得固定块122两侧的弧面与限位块127的弧面相接触,并推动两个限位块127向相对远离的一侧进行运动,此时弹簧126被再次拉伸,当限位块127滑动至限位槽128处,在弹簧126的作用下,限位块127插入限位槽128的内部,从而将置物盒13进行限位;
热泵热水器外机进行启动时,电动机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吹风扇叶6进行转动,从而将位于两个垂直散热板3之间的部分热量带走,同时冷却液进行挥发,并通过电动风扇8将挥发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进气管14和第二进气管15以及进气口19进入吹风盒7的内部,并从通风块9上的斜槽10吹至两个垂直散热板3之间,从而将垂直散热板3表面的热量吸收,并通过吹风扇叶6吹至外界;
吹风扇叶6进行转动产生的部分气流,从第一散热板211的一侧进行吹入并带走第一散热板211和第二散热板212之前的热量,同时还有部分气流从第一散热板211和第二散热板212之间吹入,并将第一散热板211另一侧的热量吹走。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包括外机壳体(1),所述外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循环管道(2),所述循环管道(2)的外表面且位于外机壳体(1)内腔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垂直散热板(3),所述外机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吹风扇叶(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吹风盒(7),所述吹风盒(7)内腔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8),所述吹风盒(7)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风块(9),所述通风块(9)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斜槽(10),所述吹风盒(7)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吹风口(11),并且吹风口(11)位于斜槽(10)的一侧,所述外机壳体(1)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12)固定连接有置物盒(13),所述置物盒(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4),所述第一进气管(14)的一端贯穿置物盒(13)并延伸至置物盒(13)的外部,所述置物盒(1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15),所述第二进气管(15)的底端贯穿置物盒(13)并延伸至置物盒(13)的内部,并且第二进气管(15)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外机壳体(1)和置物盒(13)并延伸至置物盒(1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置物盒(13)的底部均贯穿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一端贯穿外机壳体(1)并延伸至外机壳体(1)的外部,所述第一进气管(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快速连接头(17),所述快速连接头(17)的内表面与连接管(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6)的外表面与第二进气管(1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阀(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4)的外表面和第二进气管(15)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进气口(19),所述外机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且位于垂直散热板(3)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2)包括位于外机壳体(1)底部的固定套(121)和位于置物盒(13)顶部的固定块(122),所述固定套(121)内壁的两侧均贯穿有连接套(123),所述连接套(12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24),所述滑动杆(1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25),并且滑动杆(124)外表面套设有弹簧(126),所述弹簧(126)的一端与拉板(12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7),所述固定块(122)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28),所述限位槽(128)的内表面与限位槽(128)的外表面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2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为弧面,所述限位块(127)底部的两侧均设置为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2)的外表面且位于外机壳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组件(21),所述散热组件(21)包括位于循环管道(2)外表面的第一散热板(211)和第二散热板(212),所述第一散热板(211)和第二散热板(212)均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散热板(211)的一侧与第二散热板(212)的一侧相接触。
CN202023046377.0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Active CN214307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6377.0U CN214307620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6377.0U CN214307620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7620U true CN21430762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5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6377.0U Active CN214307620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7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9019A (zh) * 2020-12-16 2021-04-09 马鞍山市博浪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9019A (zh) * 2020-12-16 2021-04-09 马鞍山市博浪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07620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
CN213235377U (zh) 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散热装置
CN211827143U (zh) 一种面向云制造应用的数据处理设备
CN21150863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柜
CN112629019A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外机散热板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214436449U (zh) 一种游戏机散热底座
CN215897045U (zh) 一种带温度检测调节的配电柜
CN214038730U (zh) 一种计算机区块链服务器机房降温装置
CN209449143U (zh) 一种大功率电磁加热控制柜
CN211625411U (zh) 一种电热式热空气能暖气设备
CN203352007U (zh) 一种采用热管自冷散热的箱式光伏逆变站结构
CN208370084U (zh) 一种电源模块
CN112629170A (zh) 一种大型冷冻式干燥机
CN206558644U (zh) 一种控温电池箱
CN218678157U (zh) 一种便于调温的封闭式电柜箱
CN219660238U (zh) 一种用于充电桩水冷、风冷散热防护装置
CN220754516U (zh) 一种新型可散热型永磁电机
CN219372983U (zh)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的混合降温装置
CN208370099U (zh) 一种自动散热的电子通信机箱
CN210398974U (zh) 一种锅炉送风系统
CN211099084U (zh) 一种试验箱压缩机冷却结构
CN218275765U (zh) 一种节能型紧凑变电站
CN211503556U (zh) 一种玫瑰花冠真空微波烘干设备
CN216278044U (zh) 一种蒸汽轮机散热保护用冷却装置
CN113985995B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接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