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4457U - 风扇及网罩组件 - Google Patents
风扇及网罩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04457U CN214304457U CN202120099301.XU CN202120099301U CN214304457U CN 214304457 U CN214304457 U CN 214304457U CN 202120099301 U CN202120099301 U CN 202120099301U CN 214304457 U CN214304457 U CN 2143044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 mesh enclosure
- connecting hole
- groove
-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及网罩组件,网罩组件包括第一网罩及第二网罩,第一网罩设置于第二网罩上,以使第一网罩的第一配合部设置于第二配合部与限位部之间,利用第二配合部与限位部的配合,能够有效限制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向径向方向上的变形,以使第二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小,保证第一网罩与第二网罩在径向方向的配合的稳定性。同时第一网罩上的卡位部卡设于限位部的限位槽,利用限位槽与卡位部卡设,能够进一步限制第一网罩相对于第二网罩沿轴向方向及周向方向的运动,进一步保证第一网罩设置在第二网罩上的稳定性,保证设置于第二网体与第一网体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的风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风扇及网罩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扇在安装过程中,一般将风叶安装在后网罩中,然后将前网罩盖设于后网罩上,听通过螺钉等锁紧结构将前网罩固定在后网罩上,以使风叶安装于后网罩与前网罩之间。然而,由于后网罩与前网罩在径向方向的尺寸较大,进而导致后网罩或前网罩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容易变形,导致后网罩与前网罩安装稳定性差,进而影响风叶安装在后网罩与前网罩之间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后网罩或前网罩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容易变形,导致后网罩与前网罩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风扇及网罩组件,该风扇及网罩组件可以达到提高后网罩与前网罩的安装稳定性,降低后网罩与前网罩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变形对安装稳定性影响的技术效果。
一种网罩组件,所述网罩组件包括第一网罩及第二网罩,所述第一网罩包括第一网体、第一配合部及卡位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网体边缘处;所述第二网罩包括第二网体、第二配合部及限位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在沿所述第二网体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网体边缘处,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卡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以使所述卡位部能够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二网体与所述第一网体能够围成用于安装风叶的收容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网体的周向方向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限位槽的方向趋于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板状结构,且开设有所述限位槽部分的所述限位部向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方向弯折,以使开设有所述限位槽部分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沿所述径向方向的厚度之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和/或者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的朝向和/或背向于所述第二网罩的内壁上设置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能够抵接于所述卡位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位部围绕所述第一网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与所述卡位部的数量相匹配,且每一所述卡位部能够对应卡设于一所述限位部上的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卡位部沿所述第一网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二网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导向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卡开设于所述导向部上,所述导向部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连通;或者
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导向部上,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导向槽的底壁上,所述导向部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一配合部背向于所述第一网体的一侧形成插入口;若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背向于所述第二网体的一侧形成插入口;
其中,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插入口相邻的内壁倾斜设置形成为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插入口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罩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背向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或者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背向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环状结构,环状的所述第一配合部围设于所述第一网体的边缘处;和/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环状结构,环状的所述第二配合部围设于所述第二网体的边缘处。
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叶及如上所述的网罩组件,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为落地扇。
上述风扇及网罩组件,将第一网罩设置于第二网罩上,以使第一网罩的第一配合部设置于第二配合部与限位部之间,利用第二配合部与限位部的配合,能够有效限制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向径向方向上的变形,以使第二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小,保证第一网罩与第二网罩在径向方向的配合的稳定性。同时第一网罩上的卡位部卡设于限位部的限位槽,利用限位槽与卡位部卡设,能够进一步限制第一网罩相对于第二网罩沿轴向方向及周向方向的运动,进一步保证第一网罩设置在第二网罩上的稳定性,保证设置于第二网体与第一网体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的风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网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第二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罩与安装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网罩组件,100、第一网罩,110、第一网体,120、第一配合部,130、卡位部,132、卡位槽,134、支撑筋,140、第一连接孔,150、导向槽,152、插入口,154、导向面,160、支撑部,170、安装孔,180、卡槽,190、第二限位结构,200、第二网罩,210、第二网体,220、第二配合部,230、限位部,231、限位槽,232、紧固凸起,240、加强筋,250、阻挡部,260、第二连接孔,270、导向部,300、安装件,310、第一安装部,320、第二安装部,322、驱动孔,330、卡勾,340、第一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风扇,风扇包括风叶及网罩组件10,风叶设置于网罩组件10内,并能够在网罩组件10内转动。
参阅图2至图6,具体地,网罩组件10包括第一网罩100及第二网罩200,所述第一网罩100包括第一网体110、第一配合部120及卡位部130,所述第一配合部120设置于所述第一网体110边缘处。所述第二网罩200包括第二网体210、第二配合部220及限位部230,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与所述限位部230在沿所述第二网体210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网体210边缘处,所述限位部230上开设有限位槽231,所述第一配合部120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与所述限位部230之间,所述卡位部130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20朝向所述限位部230的一侧,以使所述卡位部130能够卡设于所述限位槽231内,所述第二网体210与所述第一网体110能够围成用于安装风叶的收容空间。
上述风扇及网罩组件10,将第一网罩100设置于第二网罩200上,以使第一网罩100的第一配合部12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20与限位部230之间,利用第二配合部220与限位部230的配合,能够有效限制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形,以使第二配合部220与第二配合部220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小,保证第一网罩100与第二网罩200在径向方向上配合的稳定性。同时第一网罩100上的卡位部130卡设于限位部230的限位槽231,利用限位槽231与卡位部130卡设,能够进一步限制第一网罩100相对于第二网罩200沿轴向方向及周向方向的运动,进一步保证第一网罩100设置在第二网罩200上的稳定性,保证设置于第二网体210与第一网体110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的风叶的稳定性。
参阅图2及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20为环状结构,环状的所述第一配合部120围设于所述第一网体110的边缘处。具体地,第一配合部120的一环形边设置于第一网体110的边缘处,卡位部130设置于第一配合部120的内环面上或外环面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为环状结构,环状的所述第二配合部220围设于所述第二网体210的边缘处。具体地,第二配合部220的一环形边设置于第二网体210的边缘处,所述限位部23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20的内环面的一侧或外环面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均为环状结构。限位部23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20的外环面的一侧,此时第一配合部120能够套设于第二配合部220外侧;或者,限位部23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20的内环面的一侧,此时第一配合部120能够套设于第二配合部220内侧。通过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网罩100与第二网罩200装配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230还可以为环状结构,限位部23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20的内环面的一侧或外环面的一侧。在另一实施例中,限位部230还可以为板状结构,板状的限位部23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20的内环面的一侧或外环面的一侧。
一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13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位部130围绕所述第一网体110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20上;所述限位部230的数量与所述卡位部130的数量相匹配,且每一所述卡位部130能够对应卡设于一所述限位部230上的限位槽231内。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卡位部130与限位部230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利用卡位部130与限位部230配合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在径向方向上变形的可能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卡位部130的数量为六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卡位部13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其他数目个。
具体地,不同的卡位部130围绕所述第一网体1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以保证卡位部130与限位部230配合的均匀性。
参阅图3及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231的朝向和/或背向于所述第二网罩200的内壁上设置紧固凸起232,所述紧固凸起232能够抵接于所述卡位部130上。通过在限位槽231的内壁上设置紧固凸起232抵接于卡位部130,能够有效提高卡位部130卡设于限位槽231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31朝向第二网体210的内壁上设置有紧固凸起232。
具体地,所述卡位部130的外壁上形成有卡位槽132,所述紧固凸起232能够卡设于所述卡位槽132内。利用卡位槽132与紧固凸起232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卡位部130在限位槽231内卡设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卡位部130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筋134,相邻两个支撑筋134之间形成卡位槽132。通过设置支撑筋134能够提高卡位部130的结构强度,提高在第一配合部120上设置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形成卡位槽132,以便于紧固凸起232限位于相邻两个支撑筋13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卡位槽1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紧固凸起2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每一紧固凸起232能够对应穿设于一卡位槽132内,以提高卡位部130在限位槽231内卡设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网体210的周向方向上,所述限位部23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限位槽231的方向趋于增大。在安装时,以使卡位部130对位于第二配合部220与限位部230间距较大的位置处,进而便于第一配合部120与卡位部130能够插设于第二配合部220与限位部230之间,使得第一配合部120带动卡位部130向朝向限位槽231的方向转动,使得卡位部130能够逐渐挤入到限位槽231内并插设于限位槽231内。
可选地,位于限位槽231一侧的限位部230与第二配合部220之间的间距,向远离限位槽231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安装时,可以将卡位部130位于限位部230与第二配合部220间距较大的位置,便于第一配合部120与卡位部130能够稳定插设于第一配合部120与限位部230之间。
可选地,靠近限位槽231的限位部230与第二配合部220之间的间距部分,向远离限位槽231的方向逐渐增大。而远离限位槽231的限位部230与第二配合部220之间的间距部分还可以等距设置。只要能够便于第一配合部120卡位部130穿设于第二配合部220与限位部230之间即可。
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30为板状结构,且开设有所述限位槽231的部分的所述限位部230向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方向弯折,以使开设有所述限位槽231的部分限位部23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卡位部1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20沿径向方向的厚度之和。由于第一配合部120与卡位部13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20与限位部230之间,进而当卡位部130移动至与限位槽231对位的位置时,能够使得卡位部130有效穿设于限位槽231内,保证卡位部130卡设于限位槽231内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30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一侧和/或者所述第二配合部220朝向所述限位部23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240,所述加强筋240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20上。通过设置加强筋240不仅能够提高限位部230或第二配合部220的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提高第一配合部120设置在第二配合部220与限位部230之间的稳定性。具体地,加强筋240设置于位于限位槽231一侧的限位部230上,卡位部130能够由位于限位槽231另一侧的限位部230与第二配合部220之间的间隙卡设于限位槽23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筋240还可以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配合部220为环状结构,在未设置有限位部230的位置还可以设置有阻挡部250,阻挡部250与第二配合部220间隔设置,第一配合部120能够进一步夹设于阻挡部250与第二配合部220之间。通过设置阻挡部250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在径向方向的限位作用。卡位部130能够由阻挡部250与限位部230之间的间隙移动至限位部230与第二配合部220之间。
可选地,阻挡部250朝向第二配合部220的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240。加强筋240能够抵接于第一配合部120上。利用加强筋240能够进一步提高阻挡部250的结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部250还可以省略。
参阅图2、图4、图5及图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2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40,所述第一连接孔140与所述卡位部130沿所述第一网体11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22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60,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与所述限位部230沿所述第二网体21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孔260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40对应连通。在安装时,当卡位部130卡设于限位槽231内后,以使第二连接孔260与第一连接孔140对应连通,进而便于紧固螺钉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40与第二连接孔260内,将第一配合部120固定在第二配合部220上,以保证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连接的稳定性。
参阅图4及图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20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150,所述第一连接孔140开设于所述导向槽150的底壁上,所述第二配合部220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12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270,所述第二连接孔260卡开设于所述导向部270上,所述导向部270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150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40对应连通。在安装时,卡位槽132卡设于限位槽231内时,导向部270位于导向槽150内。通过设置导向槽150与导向部270的配合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导向槽150贯穿所述第一配合部120背向于所述第一网体110的一侧形成插入口152,所述导向槽150与所述插入口152相邻的内壁倾斜设置形成为导向面154,所述导向面154朝向所述插入口152设置。当导向部270能够由插入口152插设于导向槽150内,并利用导向面154提高导向部270插设于导向槽150内的稳定性及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20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270,所述第一连接孔140开设于所述导向部270上,所述第二配合部220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12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150,所述第二连接孔260开设于所述导向槽150的底壁上,所述导向部270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150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40对应连通。
具体地,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220背向于所述第二网体210的一侧形成插入口,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插入口相邻的内壁倾斜设置形成为导向面,所述导向面1朝向所述插入口设置。
一实施例中,网罩组件10还包括支撑部160,所述支撑部160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部160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20背向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的一侧或者所述支撑部160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20背向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20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140、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连通。由于第一配合部120与第二配合部220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较小,通过设置支撑部160能够为紧固螺钉供连接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60一体成型于第一配合部120上。
一实施例中,第一网罩100为前网罩,第二网罩200为后网罩。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网罩200为前网罩,第一网罩100为后网罩。
参阅图1及图8,一实施例中,网罩组件10还包括安装件300,安装件300安装于第一网罩100背向于第二网罩200的一侧,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300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风叶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转动。
具体地,所述安装件300包括第一安装部310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0上的第二安装部320,所述第二安装部320上开设有驱动孔322。所述第一网罩100上开设有安装孔170,所述第一安装部310与所述第一网罩100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卡勾330,另一者上开设有卡槽180,且所述第二安装部32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340,所述安装孔17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190,所述第二安装部320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70内,以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90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40限位配合,所述卡勾330卡设于所述卡槽180内。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孔322连接于所述风叶。
将安装件300的第二安装部320穿设于安装孔170内,能够使得第一限位结构340与第二限位结构190限位配合,避免第二安装部320在安装孔170内转动,起到装配防呆效果,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使得第一安装部310与第一网罩100通过卡勾330与卡槽180卡设,能够进一步限制安装件300向远离第一网罩100的方向活动,使得安装件300稳定装配到第一网罩100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为落地扇。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还可以为吊扇、台扇、壁扇、顶扇、空调扇等其他类型的风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3)
1.一种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组件包括:
第一网罩,所述第一网罩包括第一网体、第一配合部及卡位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网体边缘处;及
第二网罩,所述第二网罩包括第二网体、第二配合部及限位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在沿所述第二网体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网体边缘处,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卡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以使所述卡位部能够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二网体与所述第一网体能够围成用于安装风叶的收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网体的周向方向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限位槽的方向趋于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板状结构,且开设有所述限位槽部分的所述限位部向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方向弯折,以使开设有所述限位槽部分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卡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沿所述径向方向的厚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和/或者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朝向和/或背向于所述第二网罩的内壁上设置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能够抵接于所述卡位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位部围绕所述第一网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与所述卡位部的数量相匹配,且每一所述卡位部能够对应卡设于一所述限位部上的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卡位部沿所述第一网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第二网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导向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接孔卡开设于所述导向部上,所述导向部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连通;或者
所述第一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导向部上,所述第二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导向槽的底壁上,所述导向部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一配合部背向于所述第一网体的一侧形成插入口;若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所述导向槽贯穿所述第二配合部背向于所述第二网体的一侧形成插入口;
其中,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插入口相邻的内壁倾斜设置形成为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插入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背向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侧或者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背向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网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环状结构,环状的所述第一配合部围设于所述第一网体的边缘处;和/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环状结构,环状的所述第二配合部围设于所述第二网体的边缘处。
12.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风叶;及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网罩组件,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落地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99301.XU CN214304457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风扇及网罩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99301.XU CN214304457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风扇及网罩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04457U true CN214304457U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782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099301.XU Active CN214304457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风扇及网罩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04457U (zh) |
-
2021
- 2021-01-14 CN CN202120099301.XU patent/CN2143044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88457U (zh) |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EP1925889A2 (en) | Air distribution assembly | |
CN211476123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9579135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304457U (zh) | 风扇及网罩组件 | |
CN215170877U (zh) | 风扇及网罩组件 | |
CN110657568A (zh) | 接水盘和移动空调 | |
CN212565988U (zh) | 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214675990U (zh) | 安装支架、壳体、功能模块和电气设备 | |
CN106052059B (zh) | 空调室内机的格栅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15260136U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和柜式空调 | |
US7830662B2 (en) | Computer system with fan module | |
CN210241919U (zh) | 空调器的天线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9801640U (zh) | 面板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0317911U (zh) | 一种蜗壳固定板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5637541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2648209A (zh) | 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 | |
CN212902038U (zh) | 一种热水器及其面板安装结构 | |
CN214499482U (zh) | 风扇结构及风扇 | |
CN221040742U (zh) | 电抗器组件及空调器 | |
RU2694416C1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бампера и кузов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 |
CN213300267U (zh) | 天花机 | |
CN205232336U (zh) | 电视机 | |
CN214406270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7031568U (zh) | 空调壳体组件及移动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