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7506U - 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7506U
CN214297506U CN202120268091.2U CN202120268091U CN214297506U CN 214297506 U CN214297506 U CN 214297506U CN 202120268091 U CN202120268091 U CN 202120268091U CN 214297506 U CN214297506 U CN 214297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oil
main pipe
heat tr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80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婷婷
李晶
董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yu Pressure Vess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yu Pressure Vess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yu Pressure Vess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yu Pressure Vess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80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7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7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7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包括罐体和伴热管,罐体左侧上端设有进油口,罐体右侧上端设有出油口,所述伴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分水管;所述进水总管的进水端位于出油口处,所述出水总管的出水端位于进油口处,所述分水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分水管由短管和旋转轴间接分布组成,所述旋转轴和短管之间通过筒体连接;所述进水总管的上端头通过支撑架连接旋转电机,进水总管设置在出油口处,出水总管设置在进油口处,与油流向成逆流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旋转,进而使旋转轴带动腔体旋转,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罐在室外放置时,冬天低气温情况下,内部柴油会出现凝固及流通不畅的情况,此时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解决办法是给储油罐加热,目前,储油罐的加热设备是燃气加热设备,用天然气将介质(水加防冻液)加热到90℃~95℃,通过辅设在储油罐外壁的管道将储油罐内的原油加热,这种储油罐的伴热装置,占地面积很大,一次加热时间在5小时左右,燃气消耗量很大,能源浪费严重,为此,制造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包括罐体和伴热管,罐体左侧上端设有进油口,罐体右侧上端设有出油口,所述伴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分水管;所述进水总管的进水端位于出油口处,所述出水总管的出水端位于进油口处,所述分水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分水管由短管和旋转轴间接分布组成,所述旋转轴和短管之间通过筒体连接;所述进水总管的上端头通过支撑架连接旋转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具体内部电路结构已是本领域公开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旋转杆上端,第一旋转杆下端设有两个第一锥形齿轮,两个第一锥形齿轮分别对应两个分水管;分水管内部设有第二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左端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旋转杆上设有与短管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杆;旋转轴内设有圆形隔板,圆形隔板上设有多个位于旋转轴外部的直状隔板,旋转轴上还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下侧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通孔与旋转轴内部连通,所述直状隔板位于腔体内部;所述圆形隔板上设有与第二旋转杆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密封条,在旋转轴旋转时提高密封程度,避免水进入罐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上均设有防水涂层,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进水总管设置在出油口处,出水总管设置在进油口处,与油流向成逆流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2.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旋转,进而使旋转轴带动腔体旋转,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油口,3.出油口,4.进水总管,5.出水总管,6.分水管,7.短管,8.旋转轴,9.筒体,10.支撑架,11.旋转电机,12.第一旋转杆,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旋转杆,15.支撑杆,16.圆形隔板,17.直状隔板,18.腔体,19.第一通孔,20.第二通孔,21.第二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包括罐体1和伴热管,罐体1左侧上端设有进油口2,罐体1右侧上端设有出油口3,所述伴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水总管4、出水总管5、分水管6;所述进水总管4的进水端位于出油口3处,所述出水总管5的出水端位于进油口2处,所述分水管6由短管7和旋转轴8间接分布组成,所述旋转轴8和短管7之间通过筒体9连接;所述分水管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水总管4的上端头通过支撑架10连接旋转电机11,所述的旋转电机11的具体内部电路结构已是本领域公开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旋转杆12上端,第一旋转杆12下端设有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3,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3分别对应两个分水管6;分水管6内部设有第二旋转杆14,第二旋转杆14左端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3配合使用的第二锥形齿轮21,旋转电机11可带动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4旋转;所述第二旋转杆14上设有与短管7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杆15,使多个短管7的高度相同;旋转轴8内设有圆形隔板16,圆形隔板16上设有多个位于旋转轴8外部的直状隔板17,旋转轴8上还设有腔体18,所述腔体18下侧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通孔19与旋转轴8内部连通,所述直状隔板17位于腔体18内部,当分水管6进水时,水通过旋转轴8左侧的第一通孔19进入腔体18内部,绕直状隔板17后通过右侧的第一通孔19进入下一个短管7中;所述圆形隔板16上设有与第二旋转杆14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20,第二旋转杆14旋转时可带动圆形隔板16旋转,进而使旋转轴8、腔体18进行旋转,增加换热效率。
所述筒体9内部设有密封条,在旋转轴8旋转时提高密封程度,避免水进入罐体1内部。
所述第一旋转杆12、第二旋转杆14、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21上均设有防水涂层,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热水进入进水总管4后,依次进入两个分水管6中,水通过旋转轴8左侧的第一通孔19进入腔体18内部,绕直状隔板17后通过右侧的第一通孔19进入下一个短管7中,扩大了水的流程,因此提升了换热效果。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包括罐体(1)和伴热管,罐体(1)左侧上端设有进油口(2),罐体(1)右侧上端设有出油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水总管(4)、出水总管(5)、分水管(6);所述进水总管(4)的进水端位于出油口(3)处,所述出水总管(5)的出水端位于进油口(2)处,所述分水管(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分水管(6)由短管(7)和旋转轴(8)间接分布组成,所述旋转轴(8)和短管(7)之间通过筒体(9)连接;所述进水总管(4)的上端头通过支撑架(10)连接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旋转杆(12)上端,第一旋转杆(12)下端设有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3),两个第一锥形齿轮(13)分别对应两个分水管(6);分水管(6)内部设有第二旋转杆(14),第二旋转杆(14)左端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3)配合使用的第二锥形齿轮(21);所述第二旋转杆(14)上设有与短管(7)相配合使用的支撑杆(15);旋转轴(8)内设有圆形隔板(16),圆形隔板(16)上设有多个位于旋转轴(8)外部的直状隔板(17),旋转轴(8)上还设有腔体(18),所述腔体(18)下侧左右两端均通过第一通孔(19)与旋转轴(8)内部连通,所述直状隔板(17)位于腔体(18)内部;所述圆形隔板(16)上设有与第二旋转杆(14)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9)内部设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杆(12)、第二旋转杆(14)、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21)上均设有防水涂层。
CN202120268091.2U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Active CN214297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8091.2U CN214297506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8091.2U CN214297506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7506U true CN214297506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8091.2U Active CN214297506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7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4838U (zh) 烟气废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6707945U (zh) 一种风机发电机组的散热系统
CN201196494Y (zh) 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4297506U (zh) 一种地埋式油罐伴热装置
JP3241267U (ja) クーラー用熱交換装置
CN208620883U (zh) 一种可转动的夹套式相变储能蓄热器
CN216554093U (zh) 一种用于固定式内燃发电机组的蒸发冷却器
CN216426765U (zh) 臭氧制备系统
CN201348465Y (zh) 冷凝器自动清洗系统
CN210425216U (zh) 一种电热型相变蓄热换热器
CN210321318U (zh) 适于水电站闭式循环技术供水系统的管式换热器
WO2022174571A1 (zh) 一种基于搅拌制热的垂直轴式风力机供蓄热系统
CN112179178B (zh) 一种节能换热设备
CN21160524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换热装置
CN203466684U (zh) 机械主轴的定子冷却结构
CN206256955U (zh) 汽车发动机水箱空气冷却装置
CN202054818U (zh) 啤酒生产工艺中的空压机软化水循环系统
CN206533344U (zh) 循环水冷式光伏电站
CN212006839U (zh) 一种高效节能壳管换热设备
CN205026976U (zh) 一种强化对流换热的太阳能集热器联箱
CN208075630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冷却器
CN204555767U (zh) 一种均匀散热的废热回收装置
CN206256957U (zh) 汽车发动机水箱的快速冷却装置
CN215984046U (zh) 一种冷却器换热装置
CN204881170U (zh) 一种进料隔热型高效相变储热介质熔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