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0706U -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0706U
CN214290706U CN202120243986.0U CN202120243986U CN214290706U CN 214290706 U CN214290706 U CN 214290706U CN 202120243986 U CN202120243986 U CN 202120243986U CN 214290706 U CN214290706 U CN 214290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sliding
ro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439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Hongtong Machien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Hongtong Machien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Hongtong Machien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Hongtong Machien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439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0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0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0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号固定板,一号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模板,一号模板的顶部开设有一号模具槽,底座的顶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缸,一号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浇铸成型后的差速器壳体进行自动顶出,从而方便拿取,能够对顶出后的差速器壳体进行自动拿取,从而有效的防止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对夹紧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夹取不同大小的差速器壳体,提升实用性,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在汽车差速器壳体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对汽车差速器壳体进行浇铸生产,然而目前现有的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仍然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对浇铸成型后的差速器壳体进行拿取,不仅操作费时费力,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成型的差速器壳体虽然已经经过降温处理,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高温,可能烫伤工作人员,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号固定板,所述一号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模板,所述一号模板的顶部开设有一号模具槽,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所述二号固定板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部且位于顶板与二号固定板之间套有一号弹簧,所述二号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模板,所述二号模板的底部开设有二号模具槽,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传送机,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靠近底座的一侧设有拿取机构,所述二号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浇铸口。
优选的,所述一号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槽体,所述一号模板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槽体,所述二号槽体的对应两侧边且位于一号模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一号槽体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部且位于一号槽体与升降板之间套有二号弹簧,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的上方且位于二号槽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磁铁磁性相反,所述一号模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顶杆配合使用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三号固定板,所述三号固定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三号固定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气缸,所述二号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拿取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三号气缸,所述三号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的下方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板,两个所述传动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与导向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滑动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旋钮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与夹紧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缓冲滑槽,两个所述缓冲滑槽内部滑动连接缓冲滑板,所述缓冲滑板通过缓冲滑杆与一号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滑板与缓冲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四号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一号气缸、电磁铁、二号气缸、电机、三号气缸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一号槽体、二号槽体、顶杆、升降板、升降杆、二号弹簧、磁铁与电磁铁,能够实现对浇铸成型后的差速器壳体进行自动顶出,从而方便拿取,通过设置的外壳、三号气缸、推动板、传动板、传动杆、连接杆、滑动板、夹紧板与橡胶垫片,能够实现对顶出后的差速器壳体进行自动拿取,从而有效的防止工作人员被烫伤,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旋钮、丝杆与移动滑块,能够实现对夹紧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夹取不同大小的差速器壳体,提升实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号固定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一号固定板;3、一号模板;4、一号模具槽;5、固定杆;6、顶板;7、一号气缸;8、二号固定板;9、一号弹簧;10、二号模板;11、二号模具槽;12、调节机构;13、传送机;14、拿取机构;15、一号槽体;16、二号槽体;17、顶杆;18、升降板;19、升降杆;20、二号弹簧;21、磁铁;22、电磁铁;23、密封圈;24、三号固定板;25、二号气缸;26、调节滑块;27、调节滑杆;28、电机;29、外壳;30、三号气缸;31、推动板;32、传动板;33、传动杆;34、连接杆;35、滑动板;36、夹紧板;37、橡胶垫片;38、导向滑槽;39、导向滑杆;40、三号弹簧;41、旋钮;42、丝杆;43、移动滑块;44、缓冲滑槽;45、缓冲滑板;46、缓冲滑杆;47、四号弹簧;48、控制面板;49、浇铸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号固定板2,一号固定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模板3,一号模板3的顶部开设有一号模具槽4,底座1的顶部通过固定杆5固定连接有顶板6,顶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缸7,便于对差速器壳体进行浇铸;一号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8,二号固定板8与固定杆5滑动连接,固定杆5的外部且位于顶板6与二号固定板8之间套有一号弹簧9,二号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模板10,二号模板10的底部开设有二号模具槽11,底座1的一侧设有调节机构12,调节机构12的顶部远离底座1的一侧设有传送机13,调节机构12的顶部靠近底座1的一侧设有拿取机构14,二号固定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浇铸口49,便于对差速器壳体进行浇铸。
进一步的,一号固定板2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槽体15,一号模板3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槽体16,二号槽体16的对应两侧边且位于一号模板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杆17,顶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8,升降板18与一号槽体15滑动连接,升降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19,升降杆19的外部且位于一号槽体15与升降板18之间套有二号弹簧20,升降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铁21,磁铁21的上方且位于二号槽体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2,电磁铁22与磁铁21磁性相反,一号模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顶杆17配合使用的密封圈23,便于对浇铸成型后的差速器壳体进行自动顶出。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12包括三号固定板24,三号固定板24与底座1固定连接,三号固定板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气缸25,二号气缸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滑块26,调节滑块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滑杆27,调节滑杆2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8,便于对浇铸成型后的差速器壳体进行自动拿取。
进一步的,拿取机构14包括外壳29,外壳29与电机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外壳2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三号气缸30,三号气缸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31,推动板31与外壳29滑动连接,推动板31的下方且位于外壳29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板32,两个传动板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传动杆33,传动杆33与推动板31固定连接,传动板3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34固定连接有滑动板35,滑动板35与外壳29滑动连接,滑动板35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夹紧板36,夹紧板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37,便于对顶出后的差速器壳体进行自动拿取。
进一步的,传动板32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滑槽38,导向滑槽3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滑杆39,导向滑杆39与导向滑槽38之间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40,便于对传动板32滑动时的稳定性进行提升。
进一步的,滑动板35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旋钮41,滑动板3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42,丝杆42与旋钮41固定连接,丝杆4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滑块43,移动滑块43与夹紧板36固定连接,便于对夹紧板36的位置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底座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缓冲滑槽44,两个缓冲滑槽44内部滑动连接缓冲滑板45,缓冲滑板45通过缓冲滑杆46与一号固定板2固定连接,缓冲滑板45与缓冲滑槽44之间固定连接有四号弹簧47,便于对一号固定板2进行缓冲。
进一步的,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8,一号气缸7、电磁铁22、二号气缸25、电机28、三号气缸30均与控制面板48电性连接,便于控制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底座1外部的控制面板48启动顶板6顶部的一号气缸7,使得一号气缸7通过二号固定板8带动二号模板10在固定杆5的外部向下滑动,直至二号模板10与一号模板3结合,同时一号模板3通过一号固定板2带动缓冲滑杆46与缓冲滑板45对四号弹簧47进行挤压,从而在四号弹簧47的弹力作用下,对一号固定板2进行缓冲,随后通过二号固定板8顶部的浇铸口49浇入液体金属,直至液态金属灌满一号模具槽4与二号模具槽11,差速器壳体冷却成型后,一号气缸7带动二号模板10向上移动,启动电磁铁22,使得电磁铁22对磁铁21进行吸引,从而在升降杆19的配合下通过升降板18带动顶杆17向上移动,从而将成型后的差速器壳体自动顶出一号模具槽4,启动二号气缸25,使得二号气缸25带动调节滑块26与调节滑杆27向靠近底座1的方向滑动,同时启动三号气缸30,使得三号气缸30带动推动板31向远离三号气缸30的方向滑动,同时在传动杆33与传动板32的配合下通过连接杆34带动滑动板35与夹紧板36滑动,从而对顶出的差速器壳体进行自动夹取,再次启动二号气缸25,从而带动夹取状态下的差速器壳体向远离底座1的方向滑动,随后启动电机28,使得电机28带动夹取状态下的差速器壳体移动到传送机13的上方,随后在启动三号气缸30使得夹紧板36不再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夹取,此时差速器壳体掉落到传送机13上,完成自动拿取,操作简单且自动,有效的避免了成型后的差速器壳体烫伤工作人员的情况发生,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丝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丝,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丝,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号固定板(2),所述一号固定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模板(3),所述一号模板(3)的顶部开设有一号模具槽(4),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固定杆(5)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气缸(7),所述一号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8),所述二号固定板(8)与固定杆(5)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5)的外部且位于顶板(6)与二号固定板(8)之间套有一号弹簧(9),所述二号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模板(10),所述二号模板(10)的底部开设有二号模具槽(11),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调节机构(12),所述调节机构(12)的顶部远离底座(1)的一侧设有传送机(13),所述调节机构(12)的顶部靠近底座(1)的一侧设有拿取机构(14),所述二号固定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浇铸口(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固定板(2)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槽体(15),所述一号模板(3)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槽体(16),所述二号槽体(16)的对应两侧边且位于一号模板(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杆(17),所述顶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8),所述升降板(18)与一号槽体(15)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19),所述升降杆(19)的外部且位于一号槽体(15)与升降板(18)之间套有二号弹簧(20),所述升降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磁铁(21),所述磁铁(21)的上方且位于二号槽体(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2),所述电磁铁(22)与磁铁(21)磁性相反,所述一号模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顶杆(17)配合使用的密封圈(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2)包括三号固定板(24),所述三号固定板(24)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三号固定板(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气缸(25),所述二号气缸(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滑块(26),所述调节滑块(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滑杆(27),所述调节滑杆(2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拿取机构(14)包括外壳(29),所述外壳(29)与电机(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9)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三号气缸(30),所述三号气缸(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31),所述推动板(31)与外壳(29)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31)的下方且位于外壳(29)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板(32),两个所述传动板(3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传动杆(33),所述传动杆(33)与推动板(3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3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34)固定连接有滑动板(35),所述滑动板(35)与外壳(29)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35)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夹紧板(36),所述夹紧板(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32)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滑槽(38),所述导向滑槽(3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滑杆(39),所述导向滑杆(39)与导向滑槽(38)之间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5)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旋钮(41),所述滑动板(3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42),所述丝杆(42)与旋钮(4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滑块(43),所述移动滑块(43)与夹紧板(36)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缓冲滑槽(44),两个所述缓冲滑槽(44)内部滑动连接缓冲滑板(45),所述缓冲滑板(45)通过缓冲滑杆(46)与一号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滑板(45)与缓冲滑槽(44)之间固定连接有四号弹簧(4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8),所述一号气缸(7)、电磁铁(22)、二号气缸(25)、电机(28)、三号气缸(30)均与控制面板(48)电性连接。
CN202120243986.0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Active CN214290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3986.0U CN214290706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3986.0U CN214290706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0706U true CN214290706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3986.0U Active CN214290706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07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9485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广联航空(晋城)有限公司 一种铸铝件加工用定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9485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广联航空(晋城)有限公司 一种铸铝件加工用定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09485B (zh) * 2021-12-27 2023-10-20 广联航空(晋城)有限公司 一种铸铝件加工用定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90706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件用模具
CN114477723B (zh) 一种玻璃瓶生产用压制成型机
CN210549757U (zh) 一种可调节位置角度的夹持头
CN210590309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CN210705786U (zh) 一种新型汽车零配件注塑模具
CN210648434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板式模具
CN210061857U (zh) 一种用于环保设备密封圈生产的注塑模具
CN213437146U (zh) 一种倾注式铸造装置
CN212446191U (zh) 一种汽车车灯反射镜注塑模具
CN216230488U (zh) 一种具有快速下料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1492576U (zh) 一种带有锁定设备的注塑模具
CN213350735U (zh) 一种铝合金锭浇筑装置
CN214324088U (zh) 一种实现注塑件温度快速变化的冷热水交换设备
CN213224202U (zh) 一种便于调节型腔的铸件模具
CN114379009A (zh) 一种可批量生产零部件的注塑模具
CN215849397U (zh) 一种防止产品变形的注塑模具
CN219706041U (zh) 一种塑料瓶吹塑成形的辅助装置
CN217777620U (zh) 一种汽车外壳零件快速成型模具
CN212736927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辅助装置
CN113798449B (zh) 一种铸锭设备
CN217777308U (zh) 一种用于耐火材料制品的浇注装置
CN212704332U (zh) 一种方便下料的金属铸造模具
CN213916004U (zh) 一种组合式阀体铸造模具
CN207954547U (zh) 自动取料装置
CN215849431U (zh) 一种具有固定机构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