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7417U - 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7417U
CN214287417U CN202022363949.1U CN202022363949U CN214287417U CN 214287417 U CN214287417 U CN 214287417U CN 202022363949 U CN202022363949 U CN 202022363949U CN 214287417 U CN214287417 U CN 214287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flue gas
inlet
flue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39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宝会
徐党旗
靳楠
张超
敬小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639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7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7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7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包括原烟气入口烟道、低低温烟冷器、超低温烟冷器、吸附系统及静烟气出口烟道;原烟气入口烟道的出口依次经低低温烟冷器及超低温烟冷器与吸附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吸附系统的出口与静烟气出口烟道相连通,该装置能够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脱除,同时脱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烟气污染物脱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更严格的污染物超低排放限值,要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50mg/m3(标态,干基,6%O2)、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35mg/m3(标态,干基,6%O2)。目前,国内外大型火电机组普遍采用SCR或SNCR+SCR脱硝工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脱硝工艺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运行成本高,要消耗大量的氨或尿素;二是催化剂寿命期后产生的废弃物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处理困难;三是脱硝效率最高只有94%,对于有更高效率要求的机组无法满足要求。
脱硫工艺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要消耗大量的石灰石,石灰石采运过程对环境在成破环;二是随着产业进步,该工艺方案产生的副产品石膏利用率越来越低,存储成为企业的负担;三是运行电耗高,四是不能将二氧化硫完全脱除。
另外,目前的脱硝、脱硫工艺完全独立设计,占地面积大,投资高,协同脱除效率非常低,更无法脱除烟气中的三氧化硫、汞等有害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该装置能够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脱除,同时脱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包括原烟气入口烟道、低低温烟冷器、超低温烟冷器、吸附系统及静烟气出口烟道;原烟气入口烟道的出口依次经低低温烟冷器及超低温烟冷器与吸附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吸附系统的出口与静烟气出口烟道相连通。
还包括入口烟气切换门及出口烟气切换门;吸附系统还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设置于第一吸附塔内的第一活性吸附床、设置于第二吸附塔内的第二活性吸附床以及用于对第一活性吸附床及第二活性吸附床进行解析的解析系统;
超低温烟冷器出口与入口烟气切换门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的第一个出口与第一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的第二个出口与第二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一吸附塔的出口与出口烟气切换门的第一个入口相连通,第二吸附塔的出口与出口烟气切换门的第二个入口相连通,出口烟气切换门的出口与静烟气出口烟道相连通。
入口烟气切换门的第一个出口经第一入口连接烟道与第一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的第二个出口经第二入口连接烟道与第二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
第一入口连接烟道内设置有第一均流板,第二入口连接烟道内设置有第二均流板。
第一吸附塔的出口经第一出口连接烟道与出口烟气切换门的第一个入口相连通,第二吸附塔的出口经第二出口连接烟道与出口烟气切换门的第二个入口相连通。
出口烟气切换门的出口经烟气再热器与静烟气出口烟道相连通。
还包括用于对低低温烟冷器进行冲洗的冲洗系统以及用于对冲洗废水进行处理的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在具体操作时,通过低低温烟冷器及超低温烟冷器采用烟气余热回收及超低温烟气技术将烟气温度降低至环境温度以下,同时实现对烟气中有害物质的预脱除,然后通过吸附系统采用超低温活性吸附技术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汞等有害物质吸附脱除,以实现烟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汞等有害物质零排放的目标,脱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且投资成本低。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吸附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采用双塔设计,在使用时,其中一个吸附塔处于运行模式,另一个吸附塔处于解析模式,以实现烟气的连续脱除处理,同时实现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汞等有害物质的解析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原烟气入口烟道、2为静烟气出口烟道、3为低低温烟冷器、4为超低温烟冷器、5为入口烟气切换门、6为第一入口连接烟道、7为第一吸附塔、8为第二吸附塔、9为第一均流板、10为第二均流板、11为第一活性吸附床、12为第二活性吸附床、13为第一出口连接烟道、14为出口烟气切换门、15为烟气再热器、16为冲洗系统、17为废水处理系统、18为解析系统、19为第二入口连接烟道、20为第二出口连接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包括原烟气入口烟道1、低低温烟冷器3、超低温烟冷器4、吸附系统及静烟气出口烟道2;原烟气入口烟道1的出口依次经低低温烟冷器3及超低温烟冷器4与吸附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吸附系统的出口与静烟气出口烟道2相连通。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对低低温烟冷器3进行冲洗的冲洗系统16以及用于对冲洗废水进行处理的废水处理系统1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入口烟气切换门5及出口烟气切换门14;吸附系统还包括第一吸附塔7、第二吸附塔8、设置于第一吸附塔7内的第一活性吸附床11、设置于第二吸附塔8内的第二活性吸附床12以及用于对第一活性吸附床11及第二活性吸附床12进行解析的解析系统18;超低温烟冷器4出口与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第一个出口与第一吸附塔7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第二个出口与第二吸附塔8的入口相连通,第一吸附塔7的出口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第一个入口相连通,第二吸附塔8的出口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第二个入口相连通,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出口与静烟气出口烟道2相连通,其中,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出口经烟气再热器15与静烟气出口烟道2相连通。
具体的,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第一个出口经第一入口连接烟道6与第一吸附塔7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第二个出口经第二入口连接烟道19与第二吸附塔8的入口相连通,其中,第一入口连接烟道6内设置有第一均流板9,第二入口连接烟道19内设置有第二均流板10;第一吸附塔7的出口经第一出口连接烟道13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第一个入口相连通,第二吸附塔8的出口经第二出口连接烟道20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第二个入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在具体工作时,经过除尘后的原烟气通过原烟气入口烟道1后进入低低温烟冷器3中进行冷却,对原烟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进行预脱除,同时对原烟气进行降温,然后再进入到超低温烟冷器4中对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进行进一步脱除,同时脱除烟气中的水分,并对烟气进行进一步降温,降温后的烟气再均流后进入到吸附系统中进行吸附脱除处理,最后经烟气再热器15加热后经静烟气出口烟道2排入烟囱后排放,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活性吸附床11与第二活性吸附床12轮流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汞等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以实现以上有害物质的全部吸附,实现近零排放。
另外,通过冲洗系统16对低低温烟冷器3中的冷凝废酸及烟尘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废水处理系统17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吸附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塔7及第二吸附塔8,采用方形双塔设计,在使用时,其中一个吸附塔处于运行模式,另一个吸附塔处于解析模式,以实现烟气的连续脱除处理,当第一吸附塔7处于运行模式时,即第一吸附塔7内的第一活性吸附床11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时,此时,第二吸附塔8处于解析模式,即第二吸附塔8中的第二活性吸附床12通过解析系统18进行解析;当第二吸附塔8处于运行模式时,即第二吸附塔8内的第二活性吸附床12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时,此时,第一吸附塔7处于解析模式,即第一吸附塔7中的第一活性吸附床11通过解析系统18进行解析。
本实用新型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燃煤锅炉污染物脱除工艺,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不但可以完全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还能够完全脱除三氧化硫及汞等有害物质,运行操作方便,经济实用,适用大型火电机组的烟气治理升级改造,在火电厂推广具有很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以上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烟气入口烟道(1)、低低温烟冷器(3)、超低温烟冷器(4)、吸附系统及静烟气出口烟道(2);原烟气入口烟道(1)的出口依次经低低温烟冷器(3)及超低温烟冷器(4)与吸附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吸附系统的出口与静烟气出口烟道(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口烟气切换门(5)及出口烟气切换门(14);吸附系统还包括第一吸附塔(7)、第二吸附塔(8)、设置于第一吸附塔(7)内的第一活性吸附床(11)、设置于第二吸附塔(8)内的第二活性吸附床(12)以及用于对第一活性吸附床(11)及第二活性吸附床(12)进行解析的解析系统(18);
超低温烟冷器(4)出口与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第一个出口与第一吸附塔(7)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第二个出口与第二吸附塔(8)的入口相连通,第一吸附塔(7)的出口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第一个入口相连通,第二吸附塔(8)的出口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第二个入口相连通,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出口与静烟气出口烟道(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第一个出口经第一入口连接烟道(6)与第一吸附塔(7)的入口相连通,入口烟气切换门(5)的第二个出口经第二入口连接烟道(19)与第二吸附塔(8)的入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口连接烟道(6)内设置有第一均流板(9),第二入口连接烟道(19) 内设置有第二均流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吸附塔(7)的出口经第一出口连接烟道(13)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第一个入口相连通,第二吸附塔(8)的出口经第二出口连接烟道(20)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第二个入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出口烟气切换门(14)的出口经烟气再热器(15)与静烟气出口烟道(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低低温烟冷器(3)进行冲洗的冲洗系统(16)以及用于对冲洗废水进行处理的废水处理系统(17)。
CN202022363949.1U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Active CN214287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3949.1U CN214287417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3949.1U CN214287417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7417U true CN214287417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3949.1U Active CN214287417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7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74666U (zh) 一种微波诱导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处理系统
CN104162352B (zh) 一种玻璃窑炉烟气除尘、脱硝、脱硫一体化处理工艺
CN103007679B (zh) 一种污染物脱除工艺/吸附剂再生工艺可切换的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5145971U (zh) 一种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系统
CN102936651A (zh) 一种烧结同时脱硫脱硝系统及其脱硫脱硝的方法
CN104759192A (zh) 一种低成本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
CN212915058U (zh) 一种低温移动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
CN103301749A (zh)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
CN112268293A (zh)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烟气活性焦净化系统及方法
WO2022033512A1 (zh) 近零排放型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系统及方法
CN205032070U (zh) 一种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
CN103706239B (zh) 基于吸附技术的低温回转式电站烟气脱硝系统
CN105536886A (zh) 一种砷中毒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CN111495111A (zh) 一种低温固定床一体化吸附脱硫脱硝系统
CN102909104B (zh)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的热处理再生方法及装置
CN210079219U (zh) 一种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的系统
CN204582930U (zh) 一种低成本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系统
CN107930396B (zh) 一种烧结烟气集中高效脱硫脱硝的方法
CN109985516A (zh) 一种水泥窑烟气脱硝脱汞脱硫系统及方法
CN203090746U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107930387A (zh) 一种焦炉烟气一体化脱硫脱硝系统
CN214287417U (zh) 一种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
CN202845023U (zh)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的热处理再生装置
CN205730893U (zh) 一种低温脱硝半干法脱硫除尘并保证烟囱热备的系统
CN205730894U (zh) 一种低温脱硝湿法脱硫除尘并保证烟囱热备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