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0268U -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0268U
CN214280268U CN202023125522.4U CN202023125522U CN214280268U CN 214280268 U CN214280268 U CN 214280268U CN 202023125522 U CN202023125522 U CN 202023125522U CN 214280268 U CN214280268 U CN 214280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iece
insulating
insulating casing
insula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55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55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0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0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0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包括PCB板、绝缘壳以及设置在绝缘壳内部的端子,所述端子通过软连接与PCB板连通,所述软连接为软性一体化的导电介子,所述绝缘壳内还设置有推位件和定位件,所述推位件与定位件配合实现软连接端子在绝缘壳内的固定。在绝缘壳的内部设置了用于将端子固定在内部的推位件和定位件,通过推位件和定位件在绝缘壳内与绝缘壳的相互配合,为插入过程中的端子提供反向支撑力,保证了端子在插入相配合位置时推动端子将端子插到位,以保证公母端配合到位,提升了公母两端的接触稳定性,避免了连接器因接触问题导致的火灾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PCB板连接的端子,尤其是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PCB板常用于电子设备中,在使用时需要与其他元件进行连接,为了便于连接,一般会在PCB板上设置连接端子来对PCB板与其他元件进行连接,一般是在PCB板上设置连接端子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有一些端子与PCB板之间采用软连接的连接方式,采用软连接进行端子与PCB板连接时,由于软连接容易出现弯折,直接与软连接进行连接的端子无法固定,导致金属端子被插入绝缘体时无法受力,以致端子无法插入到位,引起接触不良甚至引起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软连接的端子与PCB板之间设置推位件和定位件来固定端子,使端子能够承受插入时反向受力的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包括PCB板、绝缘壳以及设置在绝缘壳内部的端子,所述端子通过软连接与PCB板连通,所述软连接为软性一体化的导电介子,所述绝缘壳内还设置有推位件和定位件,所述推位件与定位件配合实现软连接端子在绝缘壳内的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件、推位件依次连接,固定在绝缘壳与PCB板连接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推位件的一端抵在端子与绝缘壳的连接处,所述定位件的一端抵在绝缘壳与PCB板的连接处,所述推位件的另一端与定位件的另一端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推进件呈圆形设置,包括抵在绝缘壳处的抵位部、连接定位件的插杆以及设置在中部的连接孔,所述抵位部和插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孔用于插入端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包括抵在PCB板上的定位部和连接推位件的插管,所述定位部的中心还设置有供导电介子穿过的通孔,所述推位件的插杆插入至插管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壳设有两个,包括第一绝缘壳和第二绝缘壳,所述第一绝缘壳和第二绝缘壳通过组装绝缘壳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壳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中部插接管和设置在中部插接管周边的卡扣;所述第二绝缘壳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插接管和设置在插接管两侧的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一绝缘壳内,第二端子设置在第二绝缘壳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对应第一端子设置有第一推位件和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绝缘壳内对应第二端子设置有第二推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连接结构在绝缘壳的内部设置了用于将端子固定在内部的推位件和定位件,通过推位件和定位件在绝缘壳内与绝缘壳的相互配合,为插入过程中的端子提供反向支撑力,保证了端子在插入相配合位置时推动端子将端子插到位,以保证公母端配合到位,提升了公母两端的接触稳定性,避免了连接器因接触问题导致的火灾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绝缘壳;11、第一绝缘壳;12、第二绝缘壳;2、端子;21、第一端子;22、第二端子;3、推位件;31、抵位部;32、插接部;4、定位件;41、定位部;42、插管;5、PCB板;6、导电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2连接结构,包括PCB板5、绝缘壳1以及设置在绝缘壳1内部的端子2,所述端子2通过软连接与PCB板5连通,所述软连接为软性一体化的导电介子6。采用软连接结构代替压线连接结构,避免了压线结构和线材的组装,减少了生产工序,节省了连接结构所占的空间。但是在PCB板5与端子2之间采用软连接时,由于端子2没有直接固定在绝缘壳1上,绝缘壳1带动端子2插入相对应的端口时,端子2受到反向的摩擦力,会向后移动,设置在端子2尾部的软连接支撑性差,在端子2受力后很容易产生弯折,导致端子2向后移动。因此,所述绝缘壳1内还设置有推位件3和定位件4,所述推位件3与定位件4配合实现软连接端子2在绝缘壳1内的固定。所述定位件4、推位件3依次连接,固定在绝缘壳1与PCB板5连接形成的空间内,绝缘壳1空心设置,且在边缘设置有与PCB板5固定连接的边缘,二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推位件3的一端抵在端子2与绝缘壳1的连接处,所述定位件4的一端抵在绝缘壳1与PCB板5的连接处,所述推位件3的另一端与定位件4的另一端相接触。将定位件4和推位件3设置在绝缘壳1内,且在绝缘壳1内与绝缘壳1两端的内部接触,在绝缘壳1内部形成固定连接,设置在推位件3上的端子2同时被固定,在端子2插入的过程中为端子2提供反向支撑力,保证了端子2在插入相配合位置时推动端子2将端子2插到位,以保证公母端配合到位,提升了公母两端的接触稳定性,避免了连接器因接触问题导致的火灾发生。
所述端子2推进件呈圆形设置,包括抵在绝缘壳1处的抵位部31、连接定位件4的插杆以及设置在中部的连接孔,所述抵位部31和插接部3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孔用于插入端子2。低位部的半径大于绝缘壳1安装端子2的内径,内径较大的低位部别卡在绝缘壳1的内部,使固定在推位件3上的端子2不会划出绝缘壳1。所述定位件4包括抵在PCB板5上的定位部41和连接推位件3的插管42,所述定位部41的中心还设置有供导电介子6穿过的通孔,所述推位件3的插杆插入至插管42内。推位件3的定位部41分用于抵在PCB板5的表面,在PCB板5的表面对自身形成定位,从而对绝缘壳1内的推位件3和端子2形成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所述绝缘壳1设有两个,包括第一绝缘壳11和第二绝缘壳12,所述第一绝缘壳11和第二绝缘壳12通过组装绝缘壳1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壳1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中部插接管和设置在中部插接管周边的卡扣,第一插接结构的中部插管42插入到合适位置后,设置在中部插接管周围的卡扣与相对应的插接结构配合,将二者卡接;所述第二绝缘壳1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插接管和设置在插接管两侧的卡槽。第二插接结构的插接管上同样与相对应的插接结构配合,两个插接管相互插入后,设置在插接管侧边的插槽与对应的插接结构像配合,用于插接定位。
所述端子2包括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设置在第一绝缘壳11内,第二端子22设置在第二绝缘壳12内。所述第一绝缘壳11内对应第一端子21设置有第一推位件3和第一定位件4,所述第二绝缘壳12内对应第二端子22设置有第二推位件3和第二定位件4。两个推位件3和两个定位件4的结构相同,在两个绝缘壳1内同样起到对两个端子2的固定作用,防止两种插接结构在进行插接时端子2后移,导致插接结构接触不稳定,造成两个连接结构的安全性问题。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绝缘壳以及设置在绝缘壳内部的端子,所述端子通过软连接与PCB板连通,所述软连接为软性一体化的导电介子,所述绝缘壳内还设置有推位件和定位件,所述推位件与定位件配合实现软连接端子在绝缘壳内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推位件依次连接,固定在绝缘壳与PCB板连接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推位件的一端抵在端子与绝缘壳的连接处,所述定位件的一端抵在绝缘壳与PCB板的连接处,所述推位件的另一端与定位件的另一端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推进件呈圆形设置,包括抵在绝缘壳处的抵位部、连接定位件的插杆以及设置在中部的连接孔,所述抵位部和插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孔用于插入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抵在PCB板上的定位部和连接推位件的插管,所述定位部的中心还设置有供导电介子穿过的通孔,所述推位件的插杆插入至插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设有两个,包括第一绝缘壳和第二绝缘壳,所述第一绝缘壳和第二绝缘壳通过组装绝缘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壳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中部插接管和设置在中部插接管周边的卡扣;所述第二绝缘壳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插接管和设置在插接管两侧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一绝缘壳内,第二端子设置在第二绝缘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壳内对应第一端子设置有第一推位件和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绝缘壳内对应第二端子设置有第二推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CN202023125522.4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Active CN214280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5522.4U CN21428026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5522.4U CN21428026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0268U true CN214280268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80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5522.4U Active CN214280268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0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1091A (en) Connection system for blind m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lications
JP525045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588443B2 (en)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111728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9853403B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female connector and male connector
CN201285966Y (zh) 电源连接器组件
JP282475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H08255658A (ja) 雄型コンタクト、雌型コンタクトおよび一対の嵌合コンタクト
CN214280268U (zh) 一种设置有推进器的端子连接结构
US6540551B1 (en)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040147145A1 (en) Straddle-mount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0744234U (zh) 一种正反插usb插头
CN114976795A (zh) 一种公母同体的自耦合连接器
CN21098500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0957070U (zh) 一种插接导电端子及插接浮动式连接器
CN110391562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TW202130050A (zh) 電連接器
CN220873885U (zh) 一种侧方限位防脱管内安装连接器
CN214227206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防斜插连接器
CN219874104U (zh) 排针型连接器
CN215896784U (zh) 一种高速连接器
CN219513369U (zh) 一种fpc转接式防水连接器
CN220155914U (zh) 一种接线器
CN216529430U (zh) 一种浮动式板对板连接器及其母座
CN218569322U (zh) 公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