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73079U -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73079U
CN214273079U CN202023205002.4U CN202023205002U CN214273079U CN 214273079 U CN214273079 U CN 214273079U CN 202023205002 U CN202023205002 U CN 202023205002U CN 214273079 U CN214273079 U CN 214273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late
groove
bottom plate
sid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50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海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ngy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ngy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ngy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ngy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50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73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73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73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配电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若干块侧板,若干块侧板依次首尾相连,底板盖合于若干块侧板的底部,顶板盖合于若干块侧板的顶部;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定位槽插接配合,顶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槽插接配合;底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第一定位组件锁合限位于第一定位槽内;顶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第二定位组件块锁合限位于第二定位槽内,本申请具有提升配电房的安装便捷性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房是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房分别与电网以及用户端相连,具有将电力从电网处接入用户端的作用,同时,配电房还具有对电流进行智能化控制、检测监控以及预警的功能,便于对电力进行分配和调控,减少电能浪费,体现节能理念。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配电房主要包括柜体以及安装于柜体内的电子元件,配电柜由多块板相互焊接固定而成,电子元件通常包括继电器、接触器以及开关等部件,通过电子元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形成控制电路,实现配电房的配电功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配电房通常摆放在野外环境,因野外的环境影响,配电房在野外环境的装配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预先在工厂对柜体进行预制,随即将预装好的配电柜运送至现场进行摆放,预装好的配电柜在运输时占用较大的空间体积,配电房的安装至野外的便捷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配电房的安装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若干块侧板,若干块所述侧板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底板盖合于若干块所述侧板的底部,所述顶板盖合于若干块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插接配合,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槽插接配合;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组件锁合限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块锁合限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定位槽的相互插接配合下,侧板与底板之间实现快速定位,另外,在第二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槽的相互插接配合下,侧板与顶板之间实现快速定位,此时柜体可实现初步快速拼装,随即在底板与侧板之间安装第一固定组件,且在侧板与顶板之间安装第二固定组件,可使第一定位组件锁合限位于第一定位槽内,并且第二定位块锁合限位于第二定位槽内,侧板分别与底板以及顶板相固定,过程快捷方便,实现柜体中底板、侧板以及顶板三者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柜体进行拆卸运输以及便于对柜体在野外进行搭建,柜体的安装便捷性得到提升。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限位杆分别贯穿所述底板以及相对两块侧板上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块以及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抵接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限位杆贯穿底板以及第一定位组件,底板以及第一定位组件得到在第一限位杆周向方向上的运动限位,使得第一定位组件限位于第一定位槽内,此时第一定位组件与底板实现相互锁合固定;同时,分别与底板相对两侧抵接的第一螺母以及第一限位块对第一限位杆的两端提供限位,使得第一限位杆在使用时不易脱离底板以及第一定位组件,结构稳定,第一固定组件的装配过程快捷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块以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贯穿所述顶板以及相对两块侧板上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块以及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与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抵接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限位杆贯穿顶板以及第二定位组件,顶板以及第二定位块得到在第二限位杆周向方向上的运动限位,使得第二定位组件限位于第二定位槽内,此时第二定位组件与底板实现相互锁合固定;同时,分别与顶板相对两侧抵接的第二螺母以及第二限位块对第二限位杆的两端提供限位,使得第二限位杆在使用时不易脱离顶板以及第二定位组件,结构稳定,第二固定组件的装配过程快捷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呈腰型块状设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腰型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嵌合于所述第一腰型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腰型槽的槽壁相贴合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限位块嵌入第一腰型槽时,第一限位块对第一限位杆施加防止转动的阻力,使得第一螺母在安装至第一限位杆时,第一限位杆可更为稳定且不易晃动,第一固定组件安装时的便捷性得到提升。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呈腰型块状设置,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二腰型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嵌合于所述第二腰型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腰型槽的槽壁相贴合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限位块嵌入第二腰型槽时,第二限位块对第二限位杆施加防止转动的阻力,使得第二螺母在安装至第二限位杆时,第二限位杆可更为稳定且不易晃动,第二固定组件安装时的便捷性得到提升。
优选的,所述底板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锚杆,所述锚杆用于嵌合于地基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可对底板进行加固,使得底板安装于野外地基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结构实用。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扣合导轨以及扣合槽,任一所述侧板上的所述扣合导轨嵌设于相邻所述侧板的所述扣合槽内,两块相邻所述侧板之间通过扣合导轨相互扣合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扣合导轨与扣合槽的相互扣合作用下,相邻两块侧板之间实现受力关联,柜体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提升,结构实用。
优选的,所述扣合导轨以及所述扣合槽均呈T字型设置,所述扣合槽的一端在所述侧板的表面开口,所述扣合导轨的端部与所述扣合槽相插接配合,所述扣合导轨的表面与所述扣合槽的槽壁相滑移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两块侧板进行相互安装时,可将扣合导轨的一端与扣合槽的端部对齐,随即将扣合导轨插接至扣合槽内,推动侧板,使得扣合导轨滑移至扣合槽内,此时在相互呈T型的扣接结构下,两块侧板实现相互扣合固定,过程方便快捷,结构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定位组件与第一定位槽以及第二定位组件与第二定位槽相互插接配合下,侧板分别与底板以及顶板快速定位,柜体可实现初步快速拼装,另外,在第一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组件的作用下,侧板分别与底板以及顶板相固定,过程快捷方便,同时实现柜体中底板、侧板以及顶板三者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柜体进行拆卸运输以及便于对柜体在野外进行搭建,柜体的安装便捷性得到提升;
2、锚杆可对底板进行加固,使得底板安装于野外地基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结构实用;
3、在扣合导轨以及扣合槽呈T型的扣接结构下,两块侧板实现相互扣合固定,柜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底板、侧板、顶板以及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侧板与底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侧板与顶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第一定位槽;12、第一通孔;13、第一腰型槽;2、顶板;21、第二定位槽;22、第三通孔;23、第二腰型槽;3、侧板;31、第一定位组件;311、第二通孔;32、第二定位组件;321、第四通孔;33、扣合导轨;34、扣合槽;4、锚杆;5、第一固定组件;51、第一限位杆;52、第一限位块;53、第一螺母;6、第二固定组件;61、第二限位杆;62、第二限位块;63、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参照图1,该建筑结构包括底板1、顶板2以及若干块侧板3,其中,底板1、顶板2以及侧板3三者均呈矩形板状设置;底板1沿水平方向设置,底板1用于摆放至野外的地基处,底板1用于对侧板3以及顶板2进行承托;侧板3沿竖直方向设置,侧板3设置于底板1上,若干块侧板3依次首尾相连,底板1盖合于若干块侧板3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侧板3的设置数量为四块,四块侧板3沿着底板1的外缘轮廓依次首尾相连,底板1的面积大于四块侧板3所形成的底面面积,底板1盖合于四块侧板3的底部,侧板3用于对电子元件提供安装位置,电子元件可安装于侧板3的内壁处;顶板2沿水平方向设置,顶板2设置于侧板3的顶部位置处,顶板2盖合于四块侧板3所形成的顶部开口,此时顶板2、侧板3以及底板1三者围设形成柜体,柜体的内部中空,柜体起到对电子元件进行围设防护的作用。
继续参照图1,进一步地,为提升底板1安装时的稳定性,底板1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个过孔,过孔内对应设置有锚杆4,锚杆4贯穿过孔,锚杆4可通过敲击的方式嵌入至地基内,此时锚杆4可对底板1进行加固,使得底板1安装于野外地基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
参照图2,为提升柜体的安装便捷性,侧板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31,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31包括第一定位凸块,第一定位凸块自侧板3的底面由内向外凸设形成,第一定位凸块呈长方体状设置,第一定位凸块沿着侧板3底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定位凸块与侧板3相一体连接;另外,底板1的上表面处自外向内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1,第一定位槽11的槽口形状呈矩形设置,第一定位槽11的轮廓尺寸与第一定位凸块的轮廓尺寸相适配,并且第一定位槽11的设置数量与第一定位凸块的设置数量相同,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11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定位组件31分别与四个第一定位槽11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当第一定位凸块插接至第一定位槽11内时,第一定位凸块的表面与第一定位槽11的槽壁相贴合抵接,此时底板1与侧板3之间实现相互拼接。
继续参照图2,底板1与侧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5,第一固定组件5用于将第一定位组件31锁合限位于第一定位槽11内,以实现底板1以及侧板3之间的相互固定。
具体的,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限位杆51、第一限位块52以及第一螺母53;其中,第一限位杆51呈圆杆状设置,底板1上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穿过位于底板1相对两侧的第一定位槽11,在此,第一通孔12分别与位于底板1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定位槽11相连通;另外,第一定位凸块上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311,当第一定位凸块插接于第一定位槽11内时,第一通孔12分别与两个第一定位组件31上的第二通孔311相连通,此时,将第一限位杆51穿设至第一通孔12以及第二通孔311内,使得第一限位杆51分别贯穿底板1以及相对两块侧板3上的第一定位组件31,在此,两个位于底板1相对两侧的第一定位组件31得到第一限位杆51的运动限位,使得第一定位组件31锁合限位于第一定位槽11内,使得两块呈相对设置的侧板3实现与底板1之间的固定连接。
另外,第一限位块52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杆51的一端,第一限位块52呈腰型块状设置,通常,第一限位块52与第一限位杆51相焊接固定。底板1的侧壁上自外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一腰型槽13,第一腰型槽13的开口轮廓尺寸与第一限位块52的外缘轮廓尺寸相适配,第一限位块52嵌合于第一腰型槽13内,并且第一限位块52与第一腰型槽13的槽壁相贴合抵接,此时第一腰型槽13对第一限位块52进行转动限位,进而限制第一限位杆51转动。
此外,第一限位杆51另一端的周面处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螺母53螺纹连接于第一限位杆51的另一端,通过旋紧第一螺母53,在第一腰型槽13对第一限位块52的转动限位下,第一螺母53朝向底板1的侧壁处移动,直至第一限位块52以及第一螺母53分别与底板1的相对两侧抵接限位,分别与底板1相对两侧抵接的第一螺母53以及第一限位块52对第一限位杆51的两端进行限位,使得第一限位杆51在使用时不易脱离底板1以及第一定位组件31,第一固定组件5实现固定安装,侧板3与底板1安装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并且侧板3与底板1之间的安装过程快捷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四块侧板3中包括两组呈相互正对设置的侧板3,在分别对两组相互正对的侧板3处安装第一定位组件31时,可调整两组第一定位组件31之间的高度位置,使得两组第一定位组件31相错开,以便于两组第一定位组件31实现安装。
参照图3,侧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32,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组件32包括第二定位凸块,第二定位凸块自侧板3的顶面由内向外凸设形成,第二定位凸块呈长方体状设置,第二定位凸块沿着侧板3顶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定位凸块与侧板3相一体连接;另外,顶板2的下表面处自外向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槽21,第二定位槽21的槽口形状呈矩形设置,第二定位槽21的轮廓尺寸与第二定位凸块的轮廓尺寸相适配,并且第二定位槽21的设置数量与第二定位凸块的设置数量相同,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槽21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定位组件32分别与四个第二定位槽21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当第二定位凸块插接至第二定位槽21内时,第二定位凸块的表面与第二定位槽21的槽壁相贴合抵接,此时顶板2与侧板3之间实现相互拼接。
继续参照图3,顶板2与侧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6,第二固定组件6用于将第二定位块锁合限位于第二定位槽21内,以实现顶板2以及侧板3之间的相互固定。
具体的,第二固定组件6包括第二限位杆61、第二限位块62以及第二螺母63;其中,第二限位杆61呈圆杆状设置,顶板2上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第三通孔22,第三通孔22穿过位于底板1相对两侧的第二定位槽21,此时第三通孔22分别与位于顶板2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定位槽21相连通;另外,第二定位凸块上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第四通孔321,当第二定位凸块插接于第二定位槽21内时,第三通孔22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块上的第四通孔321相连通,此时,将第二限位杆61穿设至第三通孔22以及第四通孔321内,使得第二限位杆61分别贯穿顶板2以及相对两块侧板3上的第二定位组件32,在此,两个位于顶板2相对两侧的第二定位组件32得到第二限位杆61的运动限位,使得第二定位组件32锁合限位于第二定位槽21内,使得两块呈相对设置的侧板3实现与顶板2之间的固定连接。
另外,第二限位块62固定连接于第二限位杆61的一端,第二限位块62呈腰型块状设置,通常,第二限位块62与第二限位杆61相焊接固定。顶板2的侧壁上自外向内凹陷设置有第二腰型槽23,第二腰型槽23的开口轮廓尺寸与第二限位块62的外缘轮廓尺寸相适配,第二限位块62嵌合于第二腰型槽23内,并且第二限位块62与第二腰型槽23的槽壁相贴合抵接,此时第二腰型槽23对第二限位块62进行转动限位,进而限制第二限位杆61转动。
此外,第二限位杆61的另一端的周面处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螺母63螺纹连接于第二限位杆61的另一端,通过旋紧第二螺母63,在第二腰型槽23对第二限位块62的转动限位下,第二螺母63朝向顶板2的侧壁处移动,直至第二限位块62以及第二螺母63分别与顶板2的相对两侧抵接限位,分别与底板1相对两侧抵接的第二螺母63以及第二限位块62对第二限位杆61的两端进行限位,使得第二限位杆61在使用时不易脱离顶板2以及第二定位组件32,第二固定组件6实现固定安装,侧板3与顶板2安装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并且侧板3与顶板2之间的安装过程快捷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四块侧板3中包括有两组相互正对的侧板3,在两组相互正对的侧板3处安装第二定位组件32时,可调整两组第二定位组件32之间的高度位置,使得两组第二定位组件32相错开,以便于两组第二定位组件32实现安装。
继续参照图3,为提升相邻两块侧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侧板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扣合导轨33以及扣合槽34,其中扣合导轨33以及扣合槽34均呈T字型设置,扣合导轨33沿着侧板3的竖向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扣合导轨33与侧板3之间一体连接;扣合槽34自外向内凹陷设置于侧板3与相邻侧板3相抵接的一侧表面处,扣合槽34沿着侧板3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扣合槽34的一端在侧板3的上表面开口,扣合槽34的另一端在侧板3的下表面处开口,扣合导轨33的端部与扣合槽34相插接配合,并且扣合导轨33的表面与扣合槽34的槽壁相滑移抵接,将任一侧板3的扣合导轨33的一端与相邻侧板3的扣合槽34的端部对齐,随即将扣合导轨33插接至扣合槽34内,推动侧板3,使得扣合导轨33滑移至扣合槽34内,此时在相互呈T型的扣接结构下,任一侧板3上的扣合导轨33嵌设于相邻侧板3的扣合槽34内,两块侧板3实现相互扣合固定,两块相邻侧板3之间在此通过扣合导轨33相互扣合定位,在扣合导轨33与扣合槽34的相互扣合作用下,相邻两块侧板3之间实现受力关联,柜体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对侧板3、底板1以及顶板2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定位组件31与第一定位槽11的相互插接,并将第二定位组件32与第二定位槽21的相互插接,底板1、侧板3与顶板2三者实现快速定位,此时柜体可实现初步快速拼装;随即在底板1与侧板3之间安装第一固定组件5,且在侧板3与顶板2之间安装第二固定组件6,可使第一定位组件31锁合限位于第一定位槽11内,并且第二定位块锁合限位于第二定位槽21内,侧板3分别与底板1以及顶板2相固定,过程快捷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包括底板(1)、顶板(2)以及若干块侧板(3),其特征在于:
若干块所述侧板(3)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底板(1)盖合于若干块所述侧板(3)的底部,所述顶板(2)盖合于若干块所述侧板(3)的顶部;
所述侧板(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31),所述侧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32),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1),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1)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1)插接配合,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21),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2)与所述第二定位槽(21)插接配合;
所述底板(1)与所述侧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5),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1)锁合限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1)内;
所述顶板(2)与所述侧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6),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用于将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2)锁合限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限位杆(51)、第一限位块(52)以及第一螺母(53);
所述第一限位杆(51)分别贯穿所述底板(1)以及相对两块侧板(3)上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31);
所述第一限位块(5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杆(51)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母(5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杆(5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块(52)以及所述第一螺母(53)分别与所述底板(1)的相对两侧抵接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包括第二限位杆(61)、第二限位块(62)以及第二螺母(63);
所述第二限位杆(61)分别贯穿所述顶板(2)以及相对两块侧板(3)上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2);
所述第二限位块(6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杆(61)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母(6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杆(6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块(62)以及所述第二螺母(63)分别与所述顶板(2)的相对两侧抵接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52)呈腰型块状设置,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第一腰型槽(13),所述第一限位块(52)嵌合于所述第一腰型槽(13)内,所述第一限位块(52)与所述第一腰型槽(13)的槽壁相贴合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62)呈腰型块状设置,所述顶板(2)上开设有第二腰型槽(23),所述第二限位块(62)嵌合于所述第二腰型槽(23)内,所述第二限位块(62)与所述第二腰型槽(23)的槽壁相贴合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个锚杆(4),所述锚杆(4)用于嵌合于地基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扣合导轨(33)以及扣合槽(34),任一所述侧板(3)上的所述扣合导轨(33)嵌设于相邻所述侧板(3)的所述扣合槽(34)内,两块相邻所述侧板(3)之间通过扣合导轨(33)相互扣合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导轨(33)以及所述扣合槽(34)均呈T字型设置,所述扣合槽(34)的一端在所述侧板(3)的表面开口,所述扣合导轨(33)的端部与所述扣合槽(34)相插接配合,所述扣合导轨(33)的表面与所述扣合槽(34)的槽壁相滑移抵接。
CN202023205002.4U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Active CN214273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5002.4U CN214273079U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5002.4U CN214273079U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73079U true CN214273079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8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5002.4U Active CN214273079U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730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7438A (zh) * 2022-06-02 2022-08-02 嘉兴市恒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平移式箱式变电站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7438A (zh) * 2022-06-02 2022-08-02 嘉兴市恒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平移式箱式变电站安装方法
CN114837438B (zh) * 2022-06-02 2024-04-09 嘉兴市恒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平移式箱式变电站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73079U (zh) 一种便于搭建的野外配电房建筑结构
CN209817093U (zh) 一种拼接式钢结构房屋
CN210246036U (zh)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
CN101806124B (zh) 一种护栏
CN215367749U (zh) 房屋建筑的模板结构
CN112095808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件
CN214364209U (zh) 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CN209369096U (zh) 预制集成木墙结构及木屋结构
CN110656697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的连接节点
CN113047428A (zh) 螺纹拼接式钢木组合节点及安装方法
CN112112322A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装配式室内墙体
CN205242707U (zh) 整体式移动房屋的墙体连接结构
CN220475186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拼接式电力柜结构
CN221118956U (zh) 一种高稳定性预制构件连接件
CN211735931U (zh) 一种榫卯连接的装配式隔墙
CN216973856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组装式室内隔断墙板
CN220395158U (zh) 一种盘扣式脚手架组装辅助固定件
CN216702044U (zh) 一种家具倾斜式承重连接结构
CN211605658U (zh) 一种配电柜互感器的安装架
CN211621982U (zh) 一种木柱与clt木楼板连接结构
CN220521651U (zh) 一种高强度拼接混凝土墙板
CN218787071U (zh) 一种便捷式快装门板
CN212317217U (zh) 钢结构装配式墙板节点
CN21442357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新型连接结构
CN213741647U (zh) 一种适用于拼装式砖混结构房屋的组合式柱梁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