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8901U - 垃圾投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垃圾投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8901U
CN214268901U CN202022665244.5U CN202022665244U CN214268901U CN 214268901 U CN214268901 U CN 214268901U CN 202022665244 U CN202022665244 U CN 202022665244U CN 214268901 U CN214268901 U CN 214268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frame
garbage
tipping bucket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52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宪坤
曹瑜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hui H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hui H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hui H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hui Hong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52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8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8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8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投放装置,包括:面板、框架、翻斗和缓冲装置,其中,面板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面板与框架配合形成垃圾投放口;所述翻斗与所述面板连接,且所述翻斗随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框架可转动;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翻斗和所述框架之间;打开垃圾投放口,将垃圾投放至所述翻斗中;关闭垃圾投放口,垃圾经所述翻斗传输至所述垃圾收集管道。本实用新型具有缓闭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使用者突然放手面板或关闭投放口,导致面板直接撞击在框架上,及因面板闭合速度过快而夹伤手,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垃圾投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回收装置主要有气力式垃圾管道自动收集系统、重力式管道收集系统、污物被服管道收集系统等。其中,气力式垃圾管道自动收集系统是利用气体负压技术,通过预先设置的管道来输送垃圾,垃圾在住户处的投放口,或者室外公共投放口被投放后,暂时储存在投放口下面的阀门内,在一定时间或者一定垃圾量之后,启动相关的离心风机从而产生真空吸力,使管道内部形成一定的负压,利用空气产生的动力来输送垃圾,输送的垃圾是垃圾和空气的混合物,当混合物输送到中央收集站时,要对混合物进行垃圾和空气的分离,分离出的垃圾经管道进入垃圾收集箱内。重力式管道收集系统可以实现垃圾分类、单管槽收集多种垃圾,垃圾被投入投放口后,靠自身重力迅速到达管道底部的垃圾排放阀,控制系统准确控制排放阀开启,然后分类进入相应的垃圾桶,完成分类收集。污物被服管道收集系统采用封闭式收集系统,主要由不锈钢或者高复合材料的管组成,垃圾或者污衣被服等被投放后,靠自身重力或者采用风机运转产生空气动力运输,经管道传输到收集站进行统一处理。
而无论是气力式垃圾管道自动收集系统、重力式管道收集系统,还是污物被服管道收集系统等垃圾回收装置,均需要使用垃圾投放装置设置于系统前端,用于垃圾投放。目前三种系统中的垃圾投放装置都是机械式,需要人工大力开启进行垃圾投放,操作不便,且若使用者突然关闭投放口,可能会导致投放口闭合速度过快而夹伤使用者的手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投放装置,以解决现有垃圾投放存在的操作不便、且投放口闭合速度过快易夹伤使用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投放装置,与垃圾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投放装置包括:面板、框架、翻斗和缓冲装置,其中,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所述面板与所述框架配合形成垃圾投放口;所述翻斗与所述面板连接,且所述翻斗随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框架可转动;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翻斗和所述框架之间;打开垃圾投放口,将垃圾投放至所述翻斗中;关闭垃圾投放口,垃圾经所述翻斗传输至所述垃圾收集管道。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阻尼器和两个阻尼器座,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阻尼器座中,两个所述阻尼器座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翻斗上。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翻斗上的配重块。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器,安装在所述翻斗的侧面,以限制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还包括面板锁和锁盒,所述面板锁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锁盒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面板锁的锁头进入所述锁盒以锁紧所述面板。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导向装置,所述面板锁的锁头沿着所述导向装置进入所述锁盒。
优选地,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安装在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框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面板与所述框架的接触处设置有防火垫圈,且所述面板内部填充有防火材料。
优选地,所述翻斗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挡板,两个挡板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挡板的第一侧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三侧呈圆弧状,圆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槽,所述面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槽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垃圾投放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投放装置通过设置的缓冲装置使得其具有缓闭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使用者突然放手面板或关闭投放口,导致面板直接撞击在框架上,及因面板闭合速度过快而夹伤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使得面板会缓慢地和框架闭合,而不会因使用者不及时松手而夹伤手,安全性较高。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翻斗、配重块等部件,使得使用者轻轻拉动面板即可打开垃圾投放口,投放完毕后,轻轻松开手就能关闭垃圾投放口,保证垃圾投放顺利完成,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故障率低,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垃圾投放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垃圾投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向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垃圾投放装置的垃圾投放口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面板;2、面板锁;3、标识区;4、框架;5、铰链合页;6、调节槽;7、阻尼器;8、阻尼器座;9、翻斗;10、配重块;11、限位器;12、锁盒;13、加强板;14、防火垫圈;15、导向装置;16、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垃圾投放装置,可设置于气力式垃圾管道自动收集系统、重力式管道收集系统、污物被服管道收集系统的前端,与系统的垃圾收集管道连接,用于垃圾投放。如图1-图4所示,所述垃圾投放装置包括:面板1、框架4、翻斗9和缓冲装置,其中,所述面板1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框架4转动连接,优选为面板1的底侧与框架4转动连接,框架4为中空框架4,所述面板1与所述框架4配合形成垃圾投放口,所述面板1相对于所述框架4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垃圾投放口,例如,向外(图1中远离纸面的方向)拉动面板1,即打开垃圾投放口,可供投放垃圾,向内(图1中靠近纸面向里的方向)推动面板1,即关闭垃圾投放口,完成垃圾投放;所述翻斗9与所述面板1连接,且所述翻斗9随所述面板1相对于所述框架4可转动,所述翻斗9用于放置垃圾,连接在面板1与垃圾收集管道之间;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翻斗9和所述框架4之间,以缓冲垃圾投放口的闭合速度;打开垃圾投放口,将垃圾投放至所述翻斗9中;关闭垃圾投放口,垃圾经所述翻斗9传输至所述垃圾收集管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缓冲装置,可以避免垃圾投放口快速闭合,避免面板1闭合时撞击在框架4上,同时避免夹伤使用者,安全可靠。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本实用新型对其形状并无具体限定,只需其与框架4形状相匹配,形成垃圾投放口即可;所述框架4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作为垃圾投放口的主要受力框架;所述面板1与框架4可采用铰链合页5连接,铰链合页5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一部分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面板1的下侧,另一部分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4上,使得面板1可相对于框架4转动。面板1作为垃圾投放口的开启门,还可以起到隔离垃圾与外界的作用,防止里外窜火。优选地,所述面板1的外壳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所述面板1的内部采用一定厚度的防火材料填充,以进一步提高防火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翻斗9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挡板,两个挡板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挡板的第一侧与所述面板1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三侧呈圆弧状,圆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面板1之间的夹角大于90°,以使得面板1关闭后,翻斗9中的垃圾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底板向下滑动。通过设置圆弧状的侧边,使得其可以与翻斗9的转动轨迹相匹配,最大限度的利用翻斗空间,密封性好,又可以避免翻斗9撞击框架4。两个挡板之间的间隔小于框架4的宽度,以使得翻斗9可以随面板1相对于框架4转动。所述翻斗9可选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阻尼器7和两个阻尼器座8,所述阻尼器7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阻尼器座8中,两个所述阻尼器座8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4和所述翻斗9上,阻尼器座8优选安装在翻斗9一侧的挡板上,即在挡板的外表面。所述阻尼器7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其内部充满了液体或气体,通过阻尼器7可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当面板1及其连接的翻斗9开启或关闭时,避免因使用者动作过猛,导致面板1过快关闭而撞击框架4,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当垃圾投放装置所在的楼宇发生火灾引起内部断电时,大火燃烧导致面板1无法正常使用时,阻尼器7可以自动关闭垃圾投放口,防止火灾漫燃至垃圾收集管道中;反之,垃圾收集管道内部着火时,阻尼器7同样可以自动关闭垃圾投放口,防止火势蔓延。所述阻尼器座8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用于固定阻尼器7,避免其移位或脱落。
优选地,所述垃圾投放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翻斗9上的配重块10。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10与所述面板1分别位于所述翻斗9的两端,即配重块10设置于翻斗9的尾部,可与翻斗9焊接固定。所述配重块10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可以增加翻斗9尾部的重量,使得使用者投放垃圾完毕松开面板1后,翻斗9在尾部配重块10的带动下回弹,不需要用力推送,并且,在阻尼器7的作用下,面板1可缓慢地闭合,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配重块10的质量根据阻尼器7的性能确定,避免其太重影响阻尼器功能,太轻需要用力推动面板1。
如图2所示,所述垃圾投放装置还包括限位器11,安装在所述翻斗9的侧面,以限制所述面板1相对于所述框架4的转动角度。优选地,限位器11可限定面板1与框架4之间打开的最大角度为45°。限位器11可以是限位块,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优选安装在翻斗9一侧的挡板外表面,且当翻斗9转动时,限位器11可与框架4抵触,以限制翻斗9及面板1的进一步转动,从而防止面板1在拉开时速度过快,或者阻尼器7失效时,翻斗9翻出而发生安全事故;需要对面板1、翻斗9、阻尼器7等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可将限位器11取下,方便维修人员作业。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垃圾投放装置还包括面板锁2和锁盒12,所述面板锁2安装在所述面板1上,优选嵌入面板1的外表面中,所述锁盒12安装在所述框架4上,所述面板锁2的锁头16进入所述锁盒12以锁紧所述面板1。所述面板锁2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造而成,包括锁体和锁头16,锁头16与锁盒12配合使用,以固定面板1不能随便开闭,所述锁盒12可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为中空的盒状。优选地,锁体与锁头16之间可采用弹性构件连接,以便于面板锁2自动关闭时,锁头16可弹出,进入中空的锁盒12中,从而固定面板锁2及面板1。进一步地,锁头16的一侧呈圆弧状,所述框架4还安装有导向装置15,所述面板锁2的锁头16沿着所述导向装置15进入所述锁盒12。所述导向装置15可以为板状结构,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与框架4焊接固定,其一端呈圆弧状,另一端呈长条形,圆弧状的导向板与圆弧状的锁头16相匹配,其弧形结构与锁头16的运动轨迹契合,以便于锁头16沿导向板进入锁盒12中。
可选地,在面板锁2的下方可设置标识区3,用于张贴标识、广告、警视语等文案。
可选地,所述垃圾投放装置还包括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安装在所述面板1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面板1与所述框架4之间。所述加强板13采用低碳钢或不锈钢制作而成,可以加强面板1的刚性,并可预防垃圾中的化学物质腐蚀面板1。进一步地,在加强板13与框架4之间还设置有防火垫圈14,防火垫圈14可粘贴在框架4和加强板13的接触处,一方面起到密封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阻燃的作用,提高消防性能。
可选地,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槽6,所述面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槽6中。所述调节槽6呈长条形,可具有多个,间隔布置。当投放口安装在垃圾回收系统中时,若投放装置所依托的墙体厚度不一致,或管道在管井位置偏离尺寸,通过调节槽6可调整面板的安装位置,使得投放装置与墙体尺寸相契合。
如图3所示和图5所示,垃圾投放口关闭时,面板1与框架4紧密贴合;需要投放垃圾时,打开面板锁2,拉动面板1,使得面板1带动翻斗9相对于框架4转动,打开垃圾投放口,以便于将垃圾投放至翻斗9中;当面板1与框架4的打开角度大于或等于45°时,在限位器11的作用下,面板1无法继续打开。投放垃圾完毕,松开面板1,即关闭垃圾投放口,面板1在翻斗配重块10的带动下相对于框架4转动,直至面板1与框架4贴合,面板锁2的锁头16沿着导向装置15进入锁盒12中,锁紧面板1;翻斗9中的垃圾会随着翻斗9的转动而翻转,垃圾传输至垃圾收集管道中以作进一步处理。在面板1打开的过程中,限位器11可以防止面板1打开角度过大,在面板1关闭的过程中,阻尼器7可以避免面板1闭合速度过快而撞击框架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投放装置不仅可以用于垃圾回收系统的前端设置装置,用于投放垃圾,还可以用于投放其他物料,或者用于其他物料收集系统的前端设置装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投放装置,其通过缓冲装置缓冲面板1的打开和闭合速度,避免面板1闭合过快撞击框架4。并且,通过设置的翻斗9、配重块10等部件,使得面板1打开和关闭比较容易,无需大力推送,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并且,通过设置的防火垫圈14、填充的防火材料等可进一步地提高消防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垃圾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投放装置包括:面板、框架、翻斗和缓冲装置,其中,所述面板的其中一侧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所述面板与所述框架配合形成垃圾投放口;所述翻斗与所述面板连接,且所述翻斗随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框架可转动;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翻斗和所述框架之间;
打开垃圾投放口,将垃圾投放至所述翻斗中;关闭垃圾投放口,垃圾经所述翻斗传输至所述垃圾收集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阻尼器和两个阻尼器座,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一个阻尼器座中,两个所述阻尼器座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翻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翻斗上的配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器,安装在所述翻斗的侧面,以限制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锁和锁盒,所述面板锁安装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锁盒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面板锁的锁头进入所述锁盒以锁紧所述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导向装置,所述面板锁的锁头沿着所述导向装置进入所述锁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安装在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框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所述框架的接触处设置有防火垫圈,且所述面板内部填充有防火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挡板,两个挡板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挡板的第一侧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三侧呈圆弧状,圆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槽,所述面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槽中。
CN202022665244.5U 2020-11-17 2020-11-17 垃圾投放装置 Active CN214268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5244.5U CN214268901U (zh) 2020-11-17 2020-11-17 垃圾投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5244.5U CN214268901U (zh) 2020-11-17 2020-11-17 垃圾投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8901U true CN214268901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75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5244.5U Active CN214268901U (zh) 2020-11-17 2020-11-17 垃圾投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8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3267A (zh) 地面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综合处理器
CN106742992A (zh) 一种垃圾智能收集系统及方法
CN214268901U (zh) 垃圾投放装置
CN111319890A (zh) 楼宇垃圾回收管道的分类引导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G1922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an air flow in a refuse chute
KR101041046B1 (ko) 쓰레기 자동집하시설의 안정적 운전을 위한 보호 시스템
CN114260288A (zh) 一种焚烧炉炉底灰材料回收装置
CN206552635U (zh) 一种应用于垃圾智能收集系统的手拉式地面投放箱
JP6636801B2 (ja) ガラス破壊装置
CN206782602U (zh) 一种垃圾智能收集系统
CN211287765U (zh) 一种矿井用防爆装置
CN213683064U (zh) 电梯井内建筑垃圾竖向运输通道
CN103910149B (zh) 除尘器
CN201460153U (zh) 一种用于封闭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的室内垃圾投放装置
CN107442562A (zh) 一种废料回收装置
CN211572428U (zh) 一种楼宇生活垃圾分类装置
CN110230382A (zh) 一种高层小区智能垃圾回收及新能源再生装置
CN209020927U (zh) 一种自动分类的垃圾系统
CN201729455U (zh) 真空垃圾系统投放口
CN206885947U (zh) 一种用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投放口
CN206669753U (zh)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的给料装置
CN205972559U (zh) 地面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运输综合处理器
CN207188206U (zh) 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分选装置
CN212891958U (zh) 楼宇垃圾回收管道的分类引导装置
CN211070356U (zh) 一种石膏线条废料回收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