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7558U - 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7558U
CN214267558U CN202023210657.0U CN202023210657U CN214267558U CN 214267558 U CN214267558 U CN 214267558U CN 202023210657 U CN202023210657 U CN 202023210657U CN 214267558 U CN214267558 U CN 214267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wiper device
elastic steel
section
steel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106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胜安
林仁燕
林振宇
钟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Sanli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Sanl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Sanli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Sanl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106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7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7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755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所述雨刮器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的扰流板,顺次设置于所述扰流板下方的弹性钢片组件和胶条,以及卡接所述扰流板与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两端的端盖;其中,所述弹性钢片组件包括靠近所述扰流板一侧的板体,以及自所述板体中背向所述扰流板的表面朝向背离所述扰流板一侧延伸设置的一组安装片,且一组所述安装片沿延伸方向顺次形成为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上贯通形成有用于所述端盖插接的插孔,所述第二安装段上形成有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胶条部分与所述插槽相配合。实现了更换方便,且能够仅对胶条进行拆卸和更换,大大降低更换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刮器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背景技术
雨刮器是汽车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其处于汽车外部,且是以刮擦的方式对车窗上的水渍和杂质等进行刮擦去除,这就使得其不仅受环境影响巨大,且在使用过程中相较于其他零部件而言,磨损严重。
然而,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其用于刮擦的胶条容易出现老化和磨损,但是由于其整体相对较难拆卸,因此,往往在更换过程中都是直接对整个雨刮片组件进行更换。这样的更换方式不仅大大增加了更换成本,且需要将整个雨刮片组件拆卸更换,从而使得更换存在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出现磨损等雨刮器的更换往往是采用整体更换雨刮片组件的方式进行,不仅更换成本大大增加,且更换存在一定的不便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更换方便,且能够仅对胶条进行拆卸和更换,大大降低更换成本的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所述雨刮器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的扰流板,顺次设置于所述扰流板下方的弹性钢片组件和胶条,以及卡接所述扰流板与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两端的端盖;其中,
所述弹性钢片组件包括靠近所述扰流板一侧的板体,以及自所述板体中背向所述扰流板的表面朝向背离所述扰流板一侧延伸设置的一组安装片,且一组所述安装片沿延伸方向顺次形成为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上贯通形成有用于所述端盖插接的插孔,所述第二安装段上形成有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胶条部分与所述插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插孔的轴线与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端盖中朝向所述扰流板和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一端形成为开口且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扰流板与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端部嵌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优选地,所述端盖中一组相对的侧面形成有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朝向所述弹性钢片组件顺次延伸形成有延伸杆和部分向外凸起的插接块,且所述插接块能够卡接设置于所述插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段中远离所述扰流板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为弯曲段;
所述弯曲段中远离所述扰流板的端面部分凸起形成为限位凸块,所述端盖的内底面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段中的内侧面向内凸起形成有多个凸棱,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棱之间的距离自靠近所述扰流板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扰流板的一侧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端盖的底部形成有用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段外侧的所述胶条贯穿的槽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装片设置为顺次形成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并在第一安装段上设置用于端盖进行插接的插孔,从而有效实现端盖与弹性钢片组件之间的稳定的可拆卸连接,并进一步通过第二安装段形成的插槽,配合夹持胶条。在需要更换胶条的情况下,只需要将端盖开放,则可将胶条从插槽中取出,有效实现了便于更换的效果。且整个结构主要对端部进行改进,大多数雨刮器无需从本质上进行改进即可实现这一结构,避免了大幅度改进过程中对雨刮器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刮器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组弹性压片、延伸杆和插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扰流板 2-板体
3-第一安装段 4-第二安装段
5-插孔 6-胶条
7-容纳腔 8-弹性压片
9-延伸杆 10-插接块
11-弯曲段 12-限位凸块
13-限位槽 14-凸棱
15-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所述雨刮器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的扰流板1,顺次设置于所述扰流板1下方的弹性钢片组件和胶条6,以及卡接所述扰流板1与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两端的端盖,所述弹性钢片组件包括靠近所述扰流板1一侧的板体2,以及自所述板体2中背向所述扰流板1的表面朝向背离所述扰流板1一侧延伸设置的一组安装片,且一组所述安装片沿延伸方向顺次形成为第一安装段3和第二安装段4,所述第一安装段3上贯通形成有用于所述端盖插接的插孔5,所述第二安装段4上形成有沿所述板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胶条6部分与所述插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装片设置为顺次形成的第一安装段3和第二安装段4,并在第一安装段3上设置用于端盖进行插接的插孔5,从而有效实现端盖与弹性钢片组件之间的稳定的可拆卸连接,并进一步通过第二安装段4形成的插槽,配合夹持胶条6。在需要更换胶条6的情况下,只需要将端盖开放,则可将胶条6从插槽中取出,有效实现了便于更换的效果。且整个结构主要对端部进行改进,大多数雨刮器无需从本质上进行改进即可实现这一结构,避免了大幅度改进过程中对雨刮器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孔5的轴线与所述板体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便于端盖在端部的插接。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中朝向所述扰流板1和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一端形成为开口且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腔7,所述扰流板1与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端部嵌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7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中一组相对的侧面形成有弹性压片8,所述弹性压片8朝向所述弹性钢片组件顺次延伸形成有延伸杆9和部分向外凸起的插接块10,且所述插接块10能够卡接设置于所述插孔5中。这里的弹性压片8的其中一侧与所述端盖的侧壁相连,其他三个侧面与所述端盖分离,这里的弹性压片8可以为弹性塑胶等材料,优选地,这里的弹性压片8与端盖本身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弹性压片8的厚度可以小于所述端盖其他位置的厚度,以方便对其进行挤压形变,从而有效完成插接块10相对于插孔5的脱离和插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段4中远离所述扰流板1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为弯曲段11;
所述弯曲段11中远离所述扰流板1的端面部分凸起形成为限位凸块12,所述端盖的内底面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块12相配合的限位槽13。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端盖更好地对弹性钢片组件的端部的整体包覆,避免胶条6出现滑脱等问题。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段4中的内侧面向内凸起形成有多个凸棱14,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棱14之间的距离自靠近所述扰流板1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扰流板1的一侧逐渐增大。从而位于插槽中的胶条6中靠近工作端的厚度相对更大,有效提高其对刮擦过程中的反作用力的承受度。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的底部形成有用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段4外侧的所述胶条6贯穿的槽孔15。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所述雨刮器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的扰流板(1),顺次设置于所述扰流板(1)下方的弹性钢片组件和胶条(6),以及卡接所述扰流板(1)与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两端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钢片组件包括靠近所述扰流板(1)一侧的板体(2),以及自所述板体(2)中背向所述扰流板(1)的表面朝向背离所述扰流板(1)一侧延伸设置的一组安装片,且一组所述安装片沿延伸方向顺次形成为第一安装段(3)和第二安装段(4),所述第一安装段(3)上贯通形成有用于所述端盖插接的插孔(5),所述第二安装段(4)上形成有沿所述板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胶条(6)部分与所述插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5)的轴线与所述板体(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中朝向所述扰流板(1)和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一端形成为开口且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腔(7),所述扰流板(1)与所述弹性钢片组件的端部嵌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7)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中一组相对的侧面形成有弹性压片(8),所述弹性压片(8)朝向所述弹性钢片组件顺次延伸形成有延伸杆(9)和部分向外凸起的插接块(10),且所述插接块(10)能够卡接设置于所述插孔(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段(4)中远离所述扰流板(1)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为弯曲段(11);
所述弯曲段(11)中远离所述扰流板(1)的端面部分凸起形成为限位凸块(12),所述端盖的内底面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块(12)相配合的限位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段(4)中的内侧面向内凸起形成有多个凸棱(14),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棱(14)之间的距离自靠近所述扰流板(1)的一侧至远离所述扰流板(1)的一侧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刮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底部形成有用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段(4)外侧的所述胶条(6)贯穿的槽孔(15)。
CN202023210657.0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267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0657.0U CN21426755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0657.0U CN21426755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7558U true CN214267558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83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10657.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26755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7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1406B2 (en) Wiper blade
US7150066B1 (en) Windshield wiper structure for vehicles
EP1769987B1 (en) Wiper blade
EP2106979B1 (en) Windscreen wiper device comprising an elastic, elongated carrier element, as well as an elongated wiper blade of a flexible material, which can be placed in abutment with the windscreen to be wiped
CA2568561C (en) Windshield wiper structure for vehicles
CA2569977A1 (en) Wiper blade
CN201784583U (zh) 风挡刮雨器装置
KR20140106666A (ko) 윈드스크린 와이퍼 장치 및 윈드스크린 와이퍼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214267558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雨刮器装置
JP3160871U (ja) 車両用フラットブレードワイパー
CN108583248B (zh) 水切装置和车辆
CN210565550U (zh) 一种伸缩杆用的簧片
CN20821666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无骨雨刷
KR20130119553A (ko) 차량용 와이퍼 블레이드
JP2006076464A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CN220096322U (zh) 雨刮器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492819U (zh) 雨刷
CN210337861U (zh) 一种雨刷连接器
CN219927649U (zh) 一种防脱落雨刮弹片组件
CN220924066U (zh) 一种适配多款汽车摇臂的雨刮
CN215590692U (zh) 一种新型刮臂与刮片的安装结构
CN201516837U (zh) 一种可屈伸的雨刷头
CN217720161U (zh) 一种插头组件和空调器
CN210149118U (zh) 风口
KR20020018746A (ko) 이중 날 구조의 와이퍼 블레이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2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2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