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4834U -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4834U
CN214254834U CN202120044968.XU CN202120044968U CN214254834U CN 214254834 U CN214254834 U CN 214254834U CN 202120044968 U CN202120044968 U CN 202120044968U CN 214254834 U CN214254834 U CN 214254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or
base
hole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449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李想
钟洪亮
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449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4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4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4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底座;连接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能够与电池电连接;至少一个杆状件,所述杆状件的第一端设置有防松部件,所述杆状件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器和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防松部件连接;所述杆状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杆状件能够沿着其径向和/或轴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并带动所述连接器一起移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电连接器的电池仓。本实用新型有利于连接器相对于底座实现前后左右的浮动,对电池或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震动能够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抑制了刚性连接装置的碰撞行为,延长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以及使用电连接器的电池仓。
背景技术
当前电池正向着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电池的体积和重量越来越小,使得以更换电池来延续续航里程变得越来越容易。目前,电池组充放电连接装置主要包括带有连接器公母端的硬连接装置。电池组硬连接装置通常是刚性连接,它是将带有母端连接器的电池组直接插到带有公端的充电装置上进行充电和放电,由于取放电池组操作步骤简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这种硬连接装置在进行对接时,插拔力来自于公端连接区域的边缘侧壁的延伸壁与连接壳体之间的贴合摩擦力和电源及信号插针与另一个连接器的电源及信号插接孔之间的摩擦力连接,且未有限位或固定装置。当配备此连接器的装置发生震动、碰撞或共振等行为时,引起两连接器之间发生轻微的位置移动,从而会导致充电或通讯失败。另外,此种连接方式属于刚性连接,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电连接器,能够使得电池组在充电或者在电池仓放电过程中受到震动而发生少量位移时,始终保持充电和通信的连接通顺,改善电连接器连接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底座;
连接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能够与电池电连接;
至少一个杆状件,所述杆状件的第一端设置有防松部件,所述杆状件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器和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防松部件连接;
所述杆状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杆状件能够沿着其径向和/或轴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使得所述连接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杆状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和/或所述杆状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底座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杆状件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杆状件包括靠近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底座的第二端,所述杆状件的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杆状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杆状件对应的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包括依次设置的沉头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杆状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头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沉头孔的直径,所述杆状件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沉头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防松部件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还包括筒状部件,所述筒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杆状件的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筒状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筒状部件的两端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倒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防松部件和所述底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杆状件上,所述螺旋弹簧被配置为当撤销施加在所述杆状件上的作用力时,使得所述杆状件恢复至不受外力的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所述防松部件为螺母,所述杆状件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纹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仓,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该电池仓可以设置在换电柜内,以容纳电池,并使电池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完成对电池的充放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杆状件与底座的活动连接,有利于连接器相对于底座实现沿杆状件径向和轴向的浮动,对电池或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震动能够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抑制了刚性连接装置的碰撞行为,延长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筒状部件,进一步减小了杆状件运动的摩擦力,降低了损耗程度,有利于连接器的浮动,对连接器起到抗震防松的作用;此外,在筒状部件的两端的开口处设置倒角,可以防止筒状部件的边缘上产生影响杆状件运动的倒刺。
3、通过设置弹性件,可以使连接器恢复至初始位置,且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刚性碰撞带来的损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正面视角图;
图2是图1的背面视角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杆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筒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底座的正面示意图;
图8是法兰螺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电连接器,100-底座,101-第一通孔,102-凹槽,200-连接器,201-信号连接部件,202-电源连接部件,203-沉头通孔,204-第二通孔,205-沉头孔,300-连接组件,310-杆状件,311-螺纹部,312-头部,320-筒状部件,321-第三通孔,322-倒角,330-弹性件,340-防松部件,350-垫片,360-法兰螺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10,可以使用在充电设备上或者电池仓内,电池或电池组连接至电连接器10,从而实现充电设备或耗电设备与电池或电池组之间的电连接,与电池或电池组通信以及进行充电或放电。
电连接器10包括底座100、连接器200和连接组件300。底座100设置在充电设备或耗电设备上,以支撑电连接器10。底座100的长度和宽度尺寸依据电连接器10在其安装位置的表面尺寸而确定,其具体数值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连接器200通过连接组件300连接至底座100。如图4所示,在连接器200上设置有信号连接部件201和电源连接部件202,当连接器200与电池或电池组电连接时,信号连接部件201与电源连接部件202分别和电池或电池组上的对应部件接通,以实现对电池或电池组的通信连接和进行充放电。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设置电源连接部件202。此外,信号连接部件201和电源连接部件202可以是接插端子,而电池或电池组上设置对应的接插孔;或者,信号连接部件201和电源连接部件202可以是接插孔,而电池或电池组上设置对应的接插端子。
连接组件300用于将底座100和连接器200连接在一起,其中,连接组件300与底座100之间的连接是活动连接。在受到外力时,连接组件300可以沿着底座100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器200能够相对于底座100移动。
当电池或电池组与电连接器10连接时,电池或电池组在底座100上产生晃动,会对连接器200施加外力。如果连接器200是诸如现有技术中的刚性连接,这种晃动必然会引起连接器200与电池或电池组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导致通信或充放电异常。在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后,连接器200可以发生相应的浮动位移,使得电池或电池组与连接器200之间的接触由于连接器200的浮动而始终未产生相对移动,保证了充放电或通信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连接组件300包括至少一个杆状件310,杆状件310包括靠近底座的第一端和远离底座的第二端。杆状件310的第一端设置有防松部件340,杆状件310的第一端依次穿过连接器200和底座100后连接至防松部件340,从而将连接器200和底座100连接,以防止连接器200在运动过程中脱离底座100。杆状件310与底座100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杆状件310能够沿径向相对于底座100发生轻微的移动。杆状件310的长度大于底座100的厚度,使得杆状件能够沿轴向相对于底座100发生移动。具体地,在底座100上设置有与杆状件310对应的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的直径大于杆状件310的直径。杆状件310的第二端连接至连接器200,杆状件310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01后从底座100的底部穿出并与防松部件340连接。杆状件310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101的直径。由于杆状件310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101的直径,即杆状件310与第一通孔10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杆状件310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着第一通孔101的径向发生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器200相对于底座100也产生沿第一通孔101径向方向的浮动位移。同时,杆状件310的第一端设置有防松部件340,防松部件340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101的直径,可以合理设置杆状件310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杆状件310的长度大于底座100的厚度和连接器200的厚度总和,使得杆状件310沿着第一通孔101的轴向也能运动,且由于防松部件340的作用,杆状件310又不会与底座100完全脱离。因此,杆状件310在外力作用下也能产生沿第一通孔101轴向的运动,从而使得连接器200可以相对于底座100发生远离底座100或靠近底座100的运动。通过以上结构,杆状件310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实现任意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器200相对于底座100产生任意方向的浮动位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状件3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四个,同时在底座100上设置四个对应的第一通孔101。应当理解,杆状件3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其具体数量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杆状件310为半牙限位螺丝,即,杆状件310的第一端设置有螺纹部311,杆状件310的第二端为螺丝的头部312。相应地,如图4所示,在连接器200上设置对应的沉头通孔203,沉头通孔203包括依次设置的沉头孔205和第二通孔204,沉头孔205与第二通孔204连通。头部312的直径小于沉头孔205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204的直径,使得头部312可以位于沉头孔205内。如图1所示,杆状件310的第一端可以依次穿过沉头孔205、第二通孔204后再穿过底座100的第一通孔101,头部312位于沉头孔205内,从而将连接器200和底座100连接在一起。同时,防松部件340可以选用螺母,拧入螺纹部311,以防止杆状件310与底座100脱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状件310的第一端可以设置为通过卡合装置与防松部件340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杆状件310的头部312和螺纹部311之间的部分的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以减少杆状件310与底座100之间的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6所示,连接组件300还包括筒状部件320。筒状部件320设置在底座100的第一通孔101处,筒状部件320可以是圆柱形通孔结构,即其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321,侧壁连接至第一通孔101的内壁。杆状件310的直径小于第三通孔321的直径,使得杆状件310穿过第三通孔321。筒状部件320可以避免杆状件310直接与底座100接触,其内部可以是光滑的,可以进一步减小杆状件310运动的摩擦力和减小磨损。筒状部件320的长度可以和第一通孔101的深度相同,在筒状部件320的两端可以设置倒角322,有利于连接器200的浮动,不影响连接器200的相对行程,同时倒角322可以防止筒状部件的边缘产生影响杆状件310运动的倒刺。筒状部件320通过镶嵌、焊接或热压等方式固定在第一通孔101处,以保证结合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筒状部件320可以选用铜螺母,或者筒状部件310可以选用套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件330。弹性件330与杆状件310连接,并且在杆状件310上施加弹力,该弹力可以使得杆状件310往初始位置方向运动。杆状件310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移动,当外力消失后,杆状件310在弹力的作用下,又回到初始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30选用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101的直径,螺旋弹簧套设在杆状件310上,并位于防松部件340与底座100之间。当底座100上设置有筒状部件320时,螺旋弹簧位于筒状部件320和防松部件340之间,且螺旋弹簧的直径大于筒状部件320的直径。螺旋弹簧施加在杆状件310上的作用力沿第一通孔101的轴向方向。当充放电完成需要拔出电池或电池组时,随着电池或电池组的抽出,当连接器200与电池或电池组分离后,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连接器200会回弹复位。螺旋弹簧满足GB/T2089-2009国家标准,螺旋弹簧的线径小大和自由长度大小可以根据连接器200的插拔力的大小调节,杆状件310的长度根据螺旋弹簧自由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螺旋弹簧与防松部件340之间还可以设置垫片350,使得螺旋弹簧靠近第一端的端部与垫片350接触,以防止螺旋弹簧与防松部件340直接接触而出现卡弹簧的现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防松部件340选用螺母时,可以将防松部件340与垫片350合并成一法兰螺母部件3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30也可以设置为给杆状件310施加沿第一通孔101径向的弹力,使得杆状件310在沿第一通孔101径向运动时具有缓冲,不会因突然冲击而造成损伤,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7所示,在底座100靠近连接器20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02,凹槽102的尺寸、形状均与连接器200匹配,从而将连接器200设置在凹槽102内。例如,连接器200选用方形结构,凹槽102的形状也设置为方形;凹槽102的长度和宽度与连接器200对应,可以限定连接器200的位移量;凹槽102的深度可以与连接器200的深度一致,使得连接器200在初始位置时完全位于凹槽102内,使得整个结构更为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可以使用在换电柜或者车辆的电池仓内。应当理解,其他使用电池或电池组的设备(耗电设备)或者给电池或电池组充电的设备(供电设备)中也能够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杆状件310的中间部分的直径设置为小于各个部件的通孔,减小了杆状件310与各个部件的摩擦力,增加了活动间隙,相比现有技术,有利于连接器200的前后左右的浮动,对电池或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震动能够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以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抑制了刚性连接装置的碰撞行为,延长了连接器200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连接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能够与电池电连接;
至少一个杆状件,所述杆状件的第一端设置有防松部件,所述杆状件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器和所述底座并与所述防松部件连接;
所述杆状件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杆状件能够沿着其径向和/或轴向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使得所述连接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和/或所述杆状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底座的厚度和连接器的厚度之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杆状件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杆状件包括靠近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底座的第二端,所述杆状件的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杆状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杆状件对应的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包括依次设置的沉头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杆状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头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沉头孔的直径,所述杆状件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沉头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防松部件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状部件,所述筒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杆状件的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筒状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件的两端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倒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防松部件和所述底座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杆状件上,所述螺旋弹簧被配置为当撤销施加在所述杆状件上的作用力时,使得所述杆状件恢复至不受外力的初始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部件为螺母,所述杆状件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纹部。
10.一种电池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CN202120044968.XU 2021-01-08 2021-01-08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Active CN214254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4968.XU CN214254834U (zh) 2021-01-08 2021-01-08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4968.XU CN214254834U (zh) 2021-01-08 2021-01-08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4834U true CN214254834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44968.XU Active CN214254834U (zh) 2021-01-08 2021-01-08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4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803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475760B (zh) 彈簧負載接觸器
CN102013597A (zh) 浮动连接器
CN202840033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US20030049957A1 (en) Arc-resistant structure of connector
CN106785680B (zh) 充电座活动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浮动连接器
CN110190461A (zh) 插头连接器
CN214254834U (zh)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CN111816820A (zh) 电池包、工具系统及充电系统
CN215869939U (zh) 电连接器及电池仓
CN113097638A (zh) 电池模块、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2833912Y (zh) 具有可分离结构的连接器线缆组合
CN102299452A (zh) 连接器装置
CN115579660A (zh) 一种滑动式多芯直插拔电源连接器组件
CN215869891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CN212085349U (zh) 一体式超薄连接器
CN212485615U (zh) 一种连接结构、插孔组件以及电连接器
TWI701869B (zh) 電連接器插頭
CN208315915U (zh) 可快速换电的换电连接器及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JP2018503951A (ja) 充電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ハンドカート
CN213026598U (zh) 一种防溃pin高速连接器
CN114725716B (zh) 一种实现开关功能的连接器及其应用
CN219287699U (zh) 耳机组件
CN218275358U (zh) 电连接器
CN216872371U (zh) 电连接器开闭结构及电池箱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