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3860U - 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3860U
CN214243860U CN202023197108.4U CN202023197108U CN214243860U CN 214243860 U CN214243860 U CN 214243860U CN 202023197108 U CN202023197108 U CN 202023197108U CN 214243860 U CN214243860 U CN 214243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water
recycling
line
adsorp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71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奇旭
谭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pco Construc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opco Construc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opco Construction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opco Construc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71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3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3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3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包括一废水提供装置、至少一吸附装置以及一循环装置。废水提供装置是用以提供一废水。至少一吸附装置是经配置以通过一第一管线接收废水,并从废水中吸附一定量的待处理物质后,通过一第二管线排出经吸附的废水。循环装置是经配置以使经吸附的废水返回到至少一吸附装置。借此,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提升废水处理装置效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首先,为了降低废水(特别是工业废水以及与有害事业废弃物相关的废水)对环境的负面冲击,废水需经过处理之后,符合政府所订定的废水排放标准才能排放于环境中。一般而言,废水处理装置会使用具有吸附性质的吸附材料,将废水中的有机及无机污染物吸附至吸附材料的表面,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及无机污染物的浓度。
在目前的废水处理系统中,其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吸附材料在处理一定量的废水之后,其吸附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能会降低,使得已经过废水处理装置处理的废水中的污染物参数,例如总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导电度、总铜、总镍、总钼、总铟等仍然未符合放流水标准。然而,此时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仍未达饱和,也就是说,吸附材料仍然有能力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但其吸附效率已不足以使经过处理的废水符合放流水标准。因此,需要暂停废水处理的程序并停止进水,并将再生液或反冲洗液通过吸附材料后,才能恢复废水处理的程序。借此,对吸附材料进行再生,使其达到能够处理废水中污染物以符合放流水标准的吸附效率。
然而,频繁的停止进水以及将再生液通入吸附材料进行再生,不但增加废水处理的时间及成本,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再生液、清洗水以及频繁的更换吸附材料,造成更多工业废弃物以及衍生污染物。
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降低吸附材料及再生液的消耗以及衍生污染物的产生,并提升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效能,从而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在吸附材料吸附能力尚未饱和但已无法处理废水以符合放流水标准时,能够将经吸附的废水返回到吸附装置中,以提高吸附材料的吸附量以及污染物的浓缩倍数,因此相较于现有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更具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一废水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包括一废水提供装置、至少一吸附装置以及一循环装置。废水提供装置是用以提供一废水。至少一吸附装置是经配置以通过一第一管线接收废水,并从废水中吸附一定量的待处理物质后,通过一第二管线排出经吸附的废水。循环装置是经配置以使经吸附的废水返回到至少一吸附装置。
更进一步地,循环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检测单元,用以检测经吸附的废水的一水质参数。
更进一步地,循环装置包括一循环管线,且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水质参数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值时,循环管线与第二管线不连通,以使经吸附的废水从第二管线排放。
更进一步地,循环装置包括一循环管线,且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水质参数大于一标准值时,循环管线与第二管线连通,以使经吸附的废水从循环管线返回到至少一吸附装置。
更进一步地,循环管线是设置在第二管线与废水提供装置之间。
更进一步地,循环管线是设置在第一管线与第二管线之间。
更进一步地,循环管线是设置在第二管线与吸附装置之间。
更进一步地,至少一吸附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吸附装置是设置在第一管线与循环管线之间。
更进一步地,水质参数为总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导电度、总铜、总镍、总钼或总铟。
更进一步地,废水提供装置包括一前处理装置,前处理装置用以对废水进行一前处理。
更进一步地,前处理为拦污、曝气、沉沙、过滤或除油。
更进一步地,废水循环处理系统还进一步包括一逆渗透装置,逆渗透装置与至少一吸附装置连通,用以进一步净化经吸附的废水。
更进一步地,废水循环处理系统,还进一步包括一再生剂提供装置,再生剂提供装置与至少一吸附装置连通,用以提供一再生剂以将吸附材料再生。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能通过“至少一吸附装置,至少一吸附装置经配置以通过一第一管线接收废水,并从废水中吸附一定量的待处理物质后,通过一第二管线排出经吸附的废水”以及“一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经配置以使经吸附的废水返回到至少一吸附装置”的技术方案,以提升废水处理装置的效能。同时,在处理水的水质参数介于标准值与临界值之间时持续进行废水处理的程序,以吸附并去除废水中的待处理物质,以减少再生液、清洗水以及吸附材料的消耗,并减少再生时所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以及衍生污染物。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其中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又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其中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又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用于处理一废水,其包括一废水提供装置10、一吸附装置20以及一循环装置30。废水提供装置10以及吸附装置20经配置以通过一第一管线P1彼此流体连通,并使吸附装置20接收废水提供装置10所提供的废水。吸附装置20具有一吸附材料(图中未示出),用于吸附废水中的待处理物质,以产生经过吸附处理的废水(图中未示出),也就是处理水,吸附装置20可以通过一第二管线P2排出处理水。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可以是具有有机污染物或是无机污染物的废水,而待处理物质则可以分别是有机污染物或无机污染物,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吸附装置20具有的吸附材料可以是,例如离子交换树脂或活性碳,或是其他吸附材料,本实用新型不以吸附装置20及吸附材料的种类,或其所能处理的污染物为限。循环装置30包括一循环管线P3,循环单元30可以控制处理水是直接通过第二管线P2排出或是通过循环管线P3返回到吸附装置20。
进一步而言,在第一实施例中,循环装置30可以进一步包括一检测单元(图中未示出),并通过检测单元检测处理水中的待处理物质相关的一水质参数,且循环装置30是通过水质参数,以控制处理水排出吸附装置20之后的流向。进一步而言,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处理水中的待处理物质的水质参数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值时,循环装置30可以将吸附装置20通过第二管线P2排出的处理水直接排放。反之,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处理水中的待处理物质的水质参数大于标准值时,循环装置30将处理水通过循环管线P3返回到吸附装置20。借此,循环装置30可以在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小于或等于标准值(符合放流水标准)时,直接将处理水排出,并在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大于标准值时,将处理水返回到吸附装置20(即再次经过废水处理程序)中,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待处理物质。
举例来说,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检测器(图中未示出),且至少一检测器可以检测第二管线P2以及循环管线P3中处理水的水质参数,但本实用新型不以至少一检测器的设置位置及数量为限。此外,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循环装置30可以进一步包括一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及一控制阀(图中未示出),且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阀以及检测单元,循环装置30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阀的通断以控制处理水排出吸附装置20之后的流向,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循环装置30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阀关闭,使循环管线P3与第二管线P2不连通,以使经吸附的废水从第二管线P2排放。另一方面,循环装置30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设置在循环管线P3上的控制阀开启,同时关闭另一设置在第二管线P2上的控制阀,使循环管线P3与第二管线P2连通,以使经吸附的废水从循环管线P3返回吸附装置20。此外,举例来说,水质参数可以是总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导电度、总铜、总镍、总钼、总铟,或其他放流水标准所规范的参数。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再参阅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经吸附的废水(处理水)可以经循环管线P3返回吸附装置20。也就是说,处理水可以是返回废水提供装置10(如图1所示)、返回第一管线P1(如图2所示)或是直接返回吸附装置20(如图3所示),只要处理水能够经由循环管线P3返回吸附装置20,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其返回的路径或方式。
进一步而言,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再生剂提供装置(图中未示出),再生剂提供装置与吸附装置20连通,用以提供一再生剂以将吸附装置20中的吸附材料再生。举例来说,再生剂提供装置可以是一存储槽,而再生剂可以是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液(用以再生离子交换树脂),例如硫酸或液碱,或者水蒸气(用以再生活性碳),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当循环装置30检测单元检测到处理水中的待处理物质的水质参数大于一临界值时,循环装置30(所包括的控制器)可以控制设置在第一管线P1上的一进水阀(图中未示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关闭,使废水提供装置10停止提供废水至吸附装置20。接着,再生剂提供装置可以提供再生剂至吸附装置20以对其中的吸附材料进行再生。
以一工业污水处理厂为例,其放流水水质的总铜浓度限值为100mg/L(即处理水水质参数的标准值),当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大于标准值(总铜浓度超过100mg/L)时,离子交换树脂塔(吸附装置20)中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材料)的单位质量吸附量只有其最大吸附量的30%。此时,循环装置30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设置在循环管线P3上的控制阀开启,同时关闭另一设置在第二管线P2上的控制阀,使循环管线P3与第二管线P2连通,以使经吸附的废水从循环管线P3返回吸附装置20中,持续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待处理物质)直至处理水中的总铜浓度大于临界值,例如废水进流的90%(以总铜浓度为1600mg/L的废水为例,即1440mg/L),即停止废水进水,此时吸附材料的单位质量吸附量以达其最大吸附量的90%。接着,通过提供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液,例如硫酸、液碱等,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标准值以及临界值,都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或依废水处理程序以及放流水标准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借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可以在其吸附装置20中的吸附材料的吸附效率下降但未达饱和(未达吸附材料单位质量所的最大吸附量),但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已经大于标准值时,使处理水返回到吸附装置20,以使吸附装置20的吸附材料持续吸附废水中的待处理物质,且不会排放超过标准值的处理水。此外,当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大于临界值时,循环装置30(控制器)停止废水提供装置10的废水进水至吸附装置20,并通过再生剂提供装置(图中未示出)提供再生剂,以恢复吸附装置20的吸附材料的吸附效率。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可以在处理水的水质参数介于标准值与临界值之间时持续进行废水处理的程序,以吸附并去除废水中的待处理物质,以减少再生液、清洗水以及吸附材料的消耗,同时减少再生时所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以及衍生污染物。此外,有助于提升再生液经再生吸附材料后形成具有待处理物质的溶液的浓度,同时增加其浓缩倍数。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的废水提供装置10可以进一步包括前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减少吸附装置20吸附废水中待处理物质的负担。废水可以在前处理装置中进行前处理。举例来说,前处理可以是拦污、曝气、沉沙、过滤、除油等通常用于废水前处理的步骤。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废水在经过废水提供装置10的前处理装置前处理之后,通过第一管线P1输入吸附装置20。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可以进一步包括一逆渗透装置(图中未示出),逆渗透装置可以与吸附装置20流体连通,并使处理水在通过第二管线P2排出之前,先通过逆渗透装置,以进一步净化处理水。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用于处理废水,其包括废水提供装置10、多个吸附装置以及循环装置30,且多个吸附装置可以是彼此并联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二实施例具有至少两个彼此并联设置的吸附装置。以下,将以多个吸附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一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一第二吸附装置20B的情形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吸附装置的数量为限。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废水提供装置10以及第一吸附装置20A与第二吸附装置20B经配置以分别通过第一管线P1、P1’连通,并使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分别接收废水提供装置10所提供的废水。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分别具有一吸附材料(图中未示出),用于吸附废水中的待处理物质,以产生经过吸附处理的废水(图中未示出),也就是处理水,而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可以分别通过第二管线P2、P2’排出处理水。接着,循环装置30可以控制处理水是分别通过第二管线P2、P2’直接排出或是通过循环管线P3、P3’分别返回到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
进一步而言,循环装置30可以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图中未示出),并通过检测单元检测处理水中的待处理物质相关的水质参数,且循环装置30是通过水质参数,以控制处理水排出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之后的流向。进一步而言,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分别排出的处理水中待处理物质的水质参数都小于或等于标准值时,循环装置30可以分别将通过第二管线P2、P2’排出的处理水直接排放。另一方面,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吸附装置20A排出的处理水中待处理物质的水质参数小于或等于标准值,且第二吸附装置20B排出的处理水中待处理物质的水质参数大于标准值时,循环装置30可以将通过第二管线P2排出的处理水直接排放,并将通过第二管线P2’排出的处理水通过循环管线P3’返回到第二吸附装置20B。另一方面,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处理水中的待处理物质的水质参数都大于标准值时,循环装置30将处理水通过循环管线P3、P3’分别返回到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借此,循环装置30可以在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小于或等于标准值(符合放流水标准)时,直接将处理水排出,并在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大于标准值时,将处理水分别返回到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即再次经过废水处理程序)中,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待处理物质。
再参阅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经吸附的废水(处理水)可以经循环管线P3返回吸附装置20。也就是说,处理水可以是返回废水提供装置10(如图4所示)、分别返回第一管线P1、P1’(如图5所示)或是分别直接返回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如图6所示),只要处理水能够经由循环管线P3、P3’分别返回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其返回的路径或方式。
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再生剂提供装置(图中未示出),再生剂提供装置与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连通,用以提供一再生剂以将吸附装置20中的吸附材料再生。当循环装置30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吸附装置20A或第二吸附装置20B的处理水中的待处理物质的水质参数大于一临界值时,循环装置30(所包括的控制器)可以控制设置在第一管线P1或第一管线P1’上的一进水阀(图中未示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关闭,使废水提供装置10停止提供废水至第一吸附装置20A或第二吸附装置20B。接着,再生剂提供装置可以提供再生剂至吸附装置20以对其中的吸附材料进行再生。
借此,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可以在吸附材料的吸附效率下降但未达饱和,但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已经大于标准值时,将处理水返回到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以使吸附材料持续吸附废水中的待处理物质,且不会排放超过标准值的处理水。此外,当处理水的水质参数大于临界值时,循环装置30停止废水进水至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并通过再生剂提供装置(图中未示出)提供再生剂,以恢复吸附材料的吸附效率。
进一步而言,再生剂提供装置(图中未示出)是与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分别流体连通,也就是说,当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其中的一必须停止废水进水并进行再生时,另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20B或第一吸附装置20A)仍然可以持续进行废水处理的程序,两者彼此独立。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能。另外,须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是以两个吸附装置(第一吸附装置20A以及第二吸附装置20B)彼此并联为例说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依实际需求或废水处理程序调整吸附装置的数量、串并联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关于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现方式,已描述于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S,其能通过“至少一吸附装置20,至少一吸附装置20经配置以通过一第一管线P1接收废水,并从废水中吸附一定量的待处理物质后,通过一第二管线P2排出经吸附的废水”以及“一循环装置30,循环装置30经配置以使经吸附的废水返回到至少一吸附装置20”的技术方案,以提升废水处理装置的效能。同时,在处理水的水质参数介于标准值与临界值之间时持续进行废水处理的程序,以吸附并去除废水中的待处理物质,以减少再生液、清洗水以及吸附材料的消耗,并减少再生时所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以及衍生污染物。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
一废水提供装置,用以提供一废水;
至少一吸附装置,所述至少一吸附装置经配置以通过一第一管线接收所述废水,并从所述废水中吸附一定量的待处理物质后,通过一第二管线排出经吸附的所述废水;以及
一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经配置以使经吸附的所述废水返回到所述至少一吸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检测单元,用以检测经吸附的所述废水的一水质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一循环管线,且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水质参数小于或等于一标准值时,所述循环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不连通,以使经吸附的所述废水从所述第二管线排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一循环管线,且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水质参数大于一标准值时,所述循环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连通,以使经吸附的所述废水从所述循环管线返回到所述至少一吸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线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与所述废水提供装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线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线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与所述吸附装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吸附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吸附装置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与所述循环管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吸附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吸附装置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线与所述循环管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吸附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吸附装置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参数为总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导电度、总铜、总镍、总钼或总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提供装置包括一前处理装置,所述前处理装置用以对所述废水进行一前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为拦污、曝气、沉沙、过滤或除油。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循环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一逆渗透装置,所述逆渗透装置与所述至少一吸附装置连通,用以进一步净化经吸附的所述废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循环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再生剂提供装置,所述再生剂提供装置与所述至少一吸附装置连通,用以提供一再生剂以将吸附材料再生。
CN202023197108.4U 2020-12-25 2020-12-25 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Active CN214243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7108.4U CN2142438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7108.4U CN2142438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3860U true CN214243860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4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7108.4U Active CN214243860U (zh) 2020-12-25 2020-12-25 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3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3013B (zh) 连续微波-紫外光诱导催化氧化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628205A (zh) 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CN104671611B (zh) 一种达标处理电镀废水并回收水中重金属的工艺方法
CN102942270B (zh) 一种焦化废水的生化出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艺
CN104609645B (zh) 焦化真空碳酸钾脱硫废液脱硫脱氰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CA2908789A1 (e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treating water coming from the petroleum and gas industries, especially production water from petroleum and/or gas fields
CN203392892U (zh) 一种光催化磁性无机吸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CN101245486A (zh) 老化铜箔电镀液有害杂质去除方法
CN102381749B (zh) 一种低浓度含汞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14243860U (zh) 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CN204824456U (zh) 一种去除有机物的过滤器
CN206843121U (zh) 一种吸附剂吸附和原位再生的连续运行系统
CN210559747U (zh) 一种工业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
CN203112622U (zh) 一种焦化废水的生化出水深度处理与回用装置
CN211445340U (zh) 一种电镀锡钝化含铬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TWM610940U (zh) 廢水循環處理系統
CN211419653U (zh) 蒸汽冷凝水处理装置
CN209307109U (zh) 反渗透浓水回用系统
CN208883535U (zh) 一种含磷阻垢剂的回收装置
CN207877528U (zh)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102381777A (zh) 纳米TiO2处理高砷污酸废水及回收砷的方法
JP2008264661A (ja) 吸着剤の脱着方法
CN204737817U (zh) 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CN219059129U (zh) 一种蚀刻废液处理回收装置
CN108217814A (zh) 一种利用晶胶吸附处理污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