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0181U - 一种收纳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纳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0181U
CN214230181U CN202022922377.6U CN202022922377U CN214230181U CN 214230181 U CN214230181 U CN 214230181U CN 202022922377 U CN202022922377 U CN 202022922377U CN 214230181 U CN214230181 U CN 214230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ag body
strap
storage
connec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223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爱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ngbao Supply Ch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ngbao Supply Ch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ngbao Supply Ch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ngbao Supply 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223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0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0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0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收纳包,其中,所述收纳包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具有沿所述袋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袋口;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并靠近所述袋口设置;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并分别位于所述袋口的两侧;包带,所述包带包括提带和背带,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袋口处,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袋体,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手提状态;所述背带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及第三连接环并形成闭环,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背包状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使所述收纳包具有肩背和手提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收纳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纳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收纳包的使用十分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只能手提,不能肩背,以至于收纳包的使用方式单一,并且在手提时不能释放双手,使用不便,导致收纳包的使用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收纳包,旨在实现肩背和手提收纳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收纳包,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具有沿所述袋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袋口;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并靠近所述袋口设置;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并分别位于所述袋口的两侧;包带,所述包带包括提带和背带,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袋口处,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袋体,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手提状态;所述背带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及第三连接环并形成闭环,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背包状态。
可选地,一第一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第一端,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环。
可选地,所述袋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封口环带,所述第一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封口环带的内侧。
可选地,一第二编织带横向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该第二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第二端,且第二编织带的中部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环与第三连接环。
可选地,所述袋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封口环带,所述第二编织带的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封口环带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袋体包括连接带和具有所述袋口的袋本体,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袋本体的两端连接,且所述连接带包括折叠设置的连接层和隐藏层,所述连接层的侧缘与所述袋口的一侧缘连接,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带,且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隐藏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层的第一端的侧缘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一端的侧缘缝合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形成限位孔;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带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可选地,所述提带设有两个,并分别安装于所述袋口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袋口还包括封口装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袋口。
可选地,所述袋体上具有若干折痕,以使所述袋体具有折叠后的带状收藏状态。
可选地,所述提带的第一端、所述连接层与所述隐藏层三者缝合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背带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环。
可选地,所述袋体为防泼水材质。
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收纳包,用于手提时,通过设于袋体的提带对袋体的作用力,实现手提收纳包,所述收纳包用于肩背时,所述背带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第三连接环并连接形成闭环,肩背时,袋体内的物品向袋体的第二端滑落,从而形成袋体的第一端在上、第二端在下的肩背状态。
如此,通过设于所述袋体的背带和提带可实现所述收纳包的肩背和手提的两种状态,而且切换方式简便、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带与连接带处的细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肩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手提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在收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收纳包的仰视图;
图7为图1中收纳包的侧视图;
图8为图1中收纳包的后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收纳包 53 袋本体
10 第一连接环 501 袋体的第一端
20 第二连接环 502 袋体的第二端
30 第三连接环 503 缝合位
40 包带 504 连接位一
41 提带 505 连接位二
42 背带 60 第一封口环带
421 背带的第一端 70 第二封口环带
422 背带的第二端 80 收纳环带
50 袋体 90 悬挂装置
51 袋口 901 金属环
52 连接带 902 编织带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纳包,具有肩背和手提的使用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该收纳包100包括袋体50,所述袋体50具有沿所述袋体50长度方向延伸的袋口51;第一连接环10,所述第一连接环10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501,并靠近所述袋口51设置;第二连接环20、第三连接环30,所述第二连接环20和第二连接环20均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502,并分别位于所述袋口51的两侧;包带40,所述包带40 包括提带41和背带42,所述提带41设于所述袋口51处,所述提带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袋体50,以使所述收纳包100具有手提状态;所述背带42 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10、所述第二连接环20及第三连接环30并形成闭环,以使所述收纳包100具有背包状态。
具体的,所述背带42穿过第一连接环10形成分别位于袋口51两侧的两段背带,如此,背带的第一端421和背带的第二端42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环 10的两侧,背带的第一端421穿过第二连接环20、背带的第二端422穿过第三连接环30并且相互系紧,以形成闭环。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带42为长条状且具有两端的编织带,通过控制系背带42的位置以控制背带42用于肩背的长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背带42还可设置为其他形式,如背带42具有带孔和卡扣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收纳包100分别设置的背带42和提带41,以实现所述收纳包100的肩背和手提状态。
进一步地,一第一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501,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环10。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环10也可为其他形式,如使用金属圆环固定于袋体的第一端501等。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的第一端501设有第一封口环带60,所述第一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封口环带60的内侧。
具体的,所述袋体的第一端501伸入所述第一封口环带60,且袋体的第一端501与第一封口环带60缝合在一起,以对袋体的第一端501加固。
进一步地,如图3和6所示,一第二编织带横向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 502,该第二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502,且第二编织带的中部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502,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环20与第三连接环30。
具体的,第二编织带中部缝合于袋体50并形成缝合位503,所述缝合位 503可在肩背时提供背带42对袋体50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的第二端502设有第二封口环带70,第二编织带的缝合连接于第二封口环带70的外侧,由于第二封口环带70与所述第一封口环带60的结构和作用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袋体50包括连接带52和具有所述袋口51 的袋本体53,连接带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袋本体53的两端连接,且连接带 52包括折叠设置的连接层和隐藏层,连接层的侧缘与袋口51的一侧缘连接,提带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带52,且提带41设于连接层与所述隐藏层之间。
具体的,所述连接层靠近袋本体53设置,隐藏层设于连接层的远离袋本体53的一侧,在收藏收纳包100时,可使提带41隐蔽述连接层与隐藏层之间,以使收纳包100使用完后方便收藏。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提带41还可直接设置于袋本体53,以简化收纳包100结构,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层的第一端的侧缘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一端的侧缘缝合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带52的第一端形成限位孔;所述提带41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带52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具体的,所述提带41的第一端伸入限位孔内,以与连接层和/或隐藏层缝合连接;可以理解,由于提带41的第一端与连接带52的连接位置位于限位孔内,形成限位孔的隐藏层会对提带41进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形成限位孔,并使提带41的第一端与连接带52的连接位置设于限位孔内,可利用形成限位孔的隐藏层与提带41相互作用,以对提带41进行限位,如此可缓冲收纳包100手提或肩背时提带41的受力。
相同的,所述连接层的第二端的侧缘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二端的侧缘缝合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带52的第二端形成对提带41限位的限位层,通过限位层的隐藏层与提带41相互作用,以对提带41进行限位。
如此,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带52形成的限位孔和限位层分别对提带41 的第一端和提带41的第二端限位的长度相当,以在手提袋体50时,袋体50 受力均衡,不易倾斜。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相当”的含义包括“等于”、“略小于”和“略大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带41的第一端、连接层与隐藏层三者缝合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位一504;提带41的第二端、连接层与隐藏层三者缝合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位二505,以增强提带41与袋体50的连接强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所述连接层的第一端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一端不形成限位孔,此时,提带41的第一端、提带41的第二端分别与袋体的第一端501、袋体的第二端502的连接处,即为提带41的第一端、提带41 的第二端的限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提带41设有两个,并分别安装于所述袋口51的两侧,以减小手提收纳包100时提带41对手的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袋口51还包括封口装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袋口51。
可选地,所述袋口51的封口装置为拉链。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袋口51的封口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如魔术贴、或松紧绳、或暗扣等。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50上具有若干折痕,以使所述袋体50具有折叠后的带状收藏状态。
具体来说,所述收纳包100在不使用的状态下,通过实施对袋体50两端的拉力,可使袋体50快速整理成带状,方便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背带42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环10,以在不使用背带42的情况下回收背带42。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50为防泼水材质,以使收纳包100可防雨水。
进一步地,如图5所述,所述袋体50上还包括用于回收收纳包100的收纳环带80,使收纳包100不易松散、体积更小,便于放置和携带。
可选地,所述收纳环带80连接于袋体50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袋体50上还设有悬挂装置90,所述悬挂装置90包括与袋体的一端连接的编织带环902、及连接于编制带环的金属环901或悬挂钩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收纳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袋体,所述袋体具有沿所述袋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袋口;
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并靠近所述袋口设置;
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均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并分别位于所述袋口的两侧;
包带,所述包带包括提带和背带,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袋口处,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袋体,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手提状态;所述背带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及第三连接环并形成闭环,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背包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第一端,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封口环带,所述第一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封口环带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一第二编织带横向设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该第二编织带的两端均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第二端,且第二编织带的中部缝合连接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以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环与第三连接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封口环带,所述第二编织带的缝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封口环带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括连接带和具有所述袋口的袋本体,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袋本体的两端连接,且所述连接带包括折叠设置的连接层和隐藏层,所述连接层的侧缘与所述袋口的一侧缘连接,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带,且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隐藏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第一端的侧缘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一端的侧缘缝合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形成限位孔;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带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带设有两个,并分别安装于所述袋口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还包括封口装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袋口。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具有若干折痕,以使所述袋体具有折叠后的带状收藏状态。
CN202022922377.6U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收纳包 Active CN214230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2377.6U CN214230181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收纳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2377.6U CN214230181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收纳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0181U true CN214230181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6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22377.6U Active CN214230181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收纳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0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74664A (en) Backsack
US5407112A (en) Convertible backpack
US7384382B2 (en) Interpersonal towing system
US6092702A (en) Multi-purpose bag and method for its use
US8746523B1 (en) Two way convertible shoulder strap construction
US5975392A (en) Backpack with harness for toy figure
US6287002B1 (en) Draw cord system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n open top of a fabric carrier
US11363877B2 (en) Backpack system having a deployable frame
US4593812A (en) Necktie travel case
CN1062456A (zh) 带有肩带组件的提包
JP6468542B1 (ja) 折り畳みかばん
JP6283783B1 (ja) 鞄の補助袋
CN214230181U (zh) 一种收纳包
CN215347215U (zh) 一种可变斜挎包便于收纳的衣服
JPH08238154A (ja) バッグへの転用が可能な保温具、および保温具への転用が可能なバッグ
CN214230244U (zh) 一种收纳包
JPH0616499Y2 (ja) ペット犬の運搬バッグ
CN211459131U (zh) 一种挂包带及拉链包
JP6510721B1 (ja) ランドセル用サブバッグ
JP3245691U (ja) 多機能性バッグ
KR102594302B1 (ko)
CN214650279U (zh) 一种新型的编织袋
CN220859643U (zh) 一种可变单肩包
JP3138966U (ja) 折り畳みバッグ
CN220384467U (zh) 一种单肩手提帆布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