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0244U - 一种收纳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纳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0244U
CN214230244U CN202022736606.5U CN202022736606U CN214230244U CN 214230244 U CN214230244 U CN 214230244U CN 202022736606 U CN202022736606 U CN 202022736606U CN 214230244 U CN214230244 U CN 214230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ody
bag
distance
lifting belt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66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爱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ngbao Supply Ch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ngbao Supply Ch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ngbao Supply Ch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ngbao Supply 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66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0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0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0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收纳包。所述收纳包包括袋体、提带和调节件。所述袋体具有沿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袋口;所述提带设于袋口处,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袋体,且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提带的第二端与袋体的连接处与袋体的第二端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肩背状态;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袋体上,并靠近袋体的第二端设置,所述调节件与袋体和/或提带可分合连接,以使所述收纳包在手提状态时所述提带的第二端与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相当。如此,可使所述收纳包具有肩背和手提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收纳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纳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收纳包的使用十分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只能手提,不能肩背,以至于收纳包的使用方式单一,并且在手提时不能释放双手,使用不便,导致收纳包的使用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收纳包,旨在使收纳袋具有背和提的多种使用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收纳包,包括袋体、提带和调节件。所述袋体具有沿所述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袋口;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袋口处,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袋体,且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提带的第二端与所述袋体的连接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肩背状态;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袋体上,并靠近所述袋体的第二端设置,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袋体和/或所述提带可分合连接,以使所述收纳包在手提状态时所述提带的第二端与所述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相当。
可选地,所述袋体包括连接带和具有所述袋口的袋本体,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袋本体的两端连接,且所述连接带包括折叠设置的连接层和隐藏层,所述连接层的侧缘与所述袋口的一侧缘连接,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带,且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隐藏层之间,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连接带。
可选地,所述连接层的第一端的侧缘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一端的侧缘缝合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形成限位孔;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带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限位孔内,以使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一距离。
可选地,所述提带的第一端、所述连接层与所述隐藏层三者缝合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调节件为暗扣或魔术贴。
可选地,所述提带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提带上的调节装置,以调节所述提带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提带包括两段,并分别为较长段和较短段;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环和调节扣,所述较短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袋体的一端,所述连接环设于所述较短段的另一端;所述较长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袋体的另一端,所述较长段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环,所述调节扣设于所述较长段,以调节所述较长段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提带设有两个,并分别安装于所述袋口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袋口还包括封口装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袋口。
可选地,所述袋体为防泼水材质。
可选地,所述袋体上具有若干折痕,以使所述袋体具有折叠后的带状收藏状态。
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收纳包,在手提状态时,所述调节件与袋体连接,以对提带进行限位,使所述提带的第二端与所述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相当,使得提带两端的受力均均匀,以使通过提带手提袋体时,袋体不至于倾斜,从而实现手提收纳包。
在肩背状态时,所述调节件与袋体分离,以释放提带,以使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使得提带两端的受力不均匀,以使通过提带肩背袋体时,袋体内的物品向袋体的第一端滑落,从而形成袋体的第二端在上、第一端在下的肩背状态,以便于实现肩背收纳包。
如此,通过控制所述调节件,可使所述收纳包具有手提和肩背的两种状态,而且切换方式简便、方便,且无需增加提带,节约了收纳包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收纳包袋口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肩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图1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在收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手提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包图1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收纳包 15 环带
10 袋体 16 悬挂装置
101 袋体的第一端 161 编织带环
102 袋体的第二端 162 金属环
103 袋本体 20 提带
104 连接带 21 调节装置
11 袋口 211 调节扣
12 限位处 212 连接环
13 连接处 30 调节件
141 第一封口环 301 第一粘贴部
142 第二封口环 302 第二粘接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纳包,具有背和提多种使用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收纳包100包括袋体10、提带 20和调节件30。
所述袋体10具有沿袋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袋口11;所述提带20设于袋口11处,提带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袋体10,且提带20的第一端与袋体 10的限位处12与袋体的第一端101具有第一距离D1,提带20的第二端与袋体10的连接处13与袋体的第二端102具有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以使收纳包100具有肩背状态。
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件30设于袋体10上,并靠近袋体的第二端102 设置,调节件30与袋体10和/或提带20可分合连接,以使收纳包100在手提状态时提带20的第二端与袋体10的限位处12与袋体的第二端102的距离与第一距离D1相当。
在以下实施例中,以所述调节件30与所述袋体10可分合连接为例。
具体的,在手提状态时,所述调节件30与袋体10连接,以对提带20进行限位,使提带20的第二端与袋体10的限位处12与袋体的第二端102的距离D3与第一距离D1相当,使得提带20两端的受力均均匀,以使通过提带 20手提袋体10时,袋体10不至于倾斜,从而实现手提收纳包100。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相当”的含义包括“等于”、“略小于”和“略大于”。
在肩背状态时,所述调节件30与袋体10分离,以释放提带20,以使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使得提带20两端的受力不均匀,以使通过提带 20肩背袋体10时,袋体10内的物品向袋体的第一端101滑落,从而形成袋体的第二端102在上、第一端在下的肩背状态,以便于实现肩背收纳包100。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所述调节件30,可使收纳包100具有手提和肩背的两种状态,而且切换方式简便、方便,且无需增加提带20,节约了收纳包100的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袋体10包括连接带104和具有所述袋口11 的袋本体103,连接带104的两端分别与袋本体103的两端连接,且连接带104包括折叠设置的连接层和隐藏层,连接层的侧缘与袋口11的一侧缘连接,提带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带104,且提带20设于连接层与隐藏层之间,调节件30设于连接带104。
具体的,所述连接层靠近袋本体103设置,所述隐藏层设于连接层的远离袋本体103的一侧,在收藏收纳包100时,可使提带20隐蔽于连接层与隐藏层之间,以使收纳包100使用完后方便收藏。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提带20还可直接设置于袋本体103,以简化收纳包100结构,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层的第一端的侧缘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一端的侧缘缝合连接,以在连接带104的第一端形成限位孔;提带20 的第一端与连接带104的连接位置位于限位孔内,以使形成限位孔的隐藏层与提带20相互作用,以使提带20的第一端与袋体10的限位处12通过提带 20与隐藏层相互限位而形成。
具体的,所述提带20的第一端伸入限位孔内,以与连接层和/或隐藏层缝合连接;可以理解,由于提带20的第一端与连接带104的连接位置位于限位孔内,形成限位孔的隐藏层会对提带20进行限位,使得第一距离D1大于提带20的第一端与袋体10的连接处13与袋体第一端101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形成限位孔,并使提带20的第一端与连接带104的连接位置设于限位孔内,可利用形成限位孔的隐藏层与提带20相互作用,以对提带20进行限位,如此可缓冲收纳包100手提或肩背时提带20的受力。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所述连接层的第一端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一端不形成限位孔,此时,提带20的第一端与袋体10的连接处13,即为提带20的第一端与袋体10的限位处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带20的第一端、连接层与隐藏层三者缝合连接在一起,以增强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30为魔术贴。
具体地,所述调节件30包括设于隐藏层的内表面的第一粘贴部301、及设于连接层的第二粘接部302,如此通过第一粘贴部301与第二粘接部302的粘接和分离,可实现调节件30与袋体10的可分合连接。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30还可设为暗扣等。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收纳包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提带20上的调节装置21,以调节所述提带20的长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带20包括两段,并分别为较长段和较短段;所述调节装置21包括连接环212和调节扣211,较短段的一端连接于袋体10的一端,连接环212设于较短段的另一端;较长段的一端连接于袋体10 的另一端,较长段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连接环212,调节扣211设于较长段,以调节较长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提带20设有两个,并分别安装于所述袋口11的两侧,以使肩背收纳包100时可以双肩背,且可减小手提收纳包 100时对手的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口11包括封口装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袋口11。
可选地,所述袋口11的封口装置为拉链。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袋口11的封口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如魔术贴、或松紧绳、或暗扣等。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袋体10上具有若干折痕,以使所述袋体10 具有折叠后的带状收藏状态。
具体来说,所述收纳包100在不使用的状态下,通过实施对袋体10两端的拉力,可使袋体10快速整理成带状,方便回收。
进一步地,如图3和4所示,所述袋体10还包括第一封口环141和第二封口环142,袋体10的第一端伸入第一封口环141内,且袋体10的第一端与第一封口环141缝合在一起;袋体10的第二端伸入第二封口环142内,且袋体10的第二端与第二封口环142缝合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袋体10为防泼水材质,以使收纳包100可防雨水。当然,也可使袋体10采用其他材质制成,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5所述,所述袋体10上还包括用于回收收纳包100的环带15,使收纳包100不易松散、体积更小,便于放置和携带。
可选地,所述环带15连接于袋体10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袋体10上还包括悬挂装置16,所述悬挂装置16包括与袋体10的一端连接的编织带环161、及连接于编制带环的金属环162或悬挂钩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收纳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袋体,所述袋体具有沿所述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袋口;
提带,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袋口处,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袋体,且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提带的第二端与所述袋体的连接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以使所述收纳包具有肩背状态;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袋体上,并靠近所述袋体的第二端设置,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袋体和/或所述提带可分合连接,以使所述收纳包在手提状态时所述提带的第二端与所述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二端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相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括连接带和具有所述袋口的袋本体,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袋本体的两端连接,且所述连接带包括折叠设置的连接层和隐藏层,所述连接层的侧缘与所述袋口的一侧缘连接,所述提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带,且所述提带设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隐藏层之间,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连接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第一端的侧缘与所述隐藏层的第一端的侧缘缝合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形成限位孔;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带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限位孔内,以使所述提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袋体的限位处与所述袋体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带的第一端、所述连接层与所述隐藏层三者缝合连接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暗扣或魔术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包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提带上的调节装置,以调节所述提带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带包括两段,并分别为较长段和较短段;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环和调节扣,所述较短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袋体的一端,所述连接环设于所述较短段的另一端;所述较长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袋体的另一端,所述较长段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环,所述调节扣设于所述较长段,以调节所述较长段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带设有两个,并分别安装于所述袋口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还包括封口装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袋口。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具有若干折痕,以使所述袋体具有折叠后的带状收藏状态。
CN202022736606.5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收纳包 Active CN214230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6606.5U CN214230244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收纳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6606.5U CN214230244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收纳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0244U true CN214230244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6606.5U Active CN214230244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收纳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0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0051A (en) Apparatus for releasably carrying recreational equipment
EP0348694B1 (en) Wrapper for articles
US4674664A (en) Backsack
US7201299B2 (en) Waist-mounted hydration system
US9635914B2 (en) Sling bag with strap fastening arrangement
US8746523B1 (en) Two way convertible shoulder strap construction
US6095389A (en) Backpack
US20140224389A1 (en) Shoulder strap slippage prevention device and shoulder bag using same
CN113597269B (zh) 收紧包
US5975392A (en) Backpack with harness for toy figure
US5842673A (en) Luggage hook strap
US8123093B2 (en) Book sling
US20140361059A1 (en) Weight transfer carrying device and method
JPH08117026A (ja) 背負い具用ひも及び背負い具
CN214230244U (zh) 一种收纳包
JP4941857B2 (ja) 肩掛けと背負いの両方の機能を有するバッグ
US20110214256A1 (en) Handle Attachment
CN214230181U (zh) 一种收纳包
US20200367624A1 (en) Bag Converter
US20150150358A1 (en) Hanging belt
CN220713167U (zh) 一种多功能背包
CN214541543U (zh) 可移转背负压力的重物背带
CN212938430U (zh) 一种可扩展的手提袋
CN210696464U (zh) 一种多用途携行装具包
CN217014466U (zh) 一种多功能急救模块化医疗背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