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22361U - 水路板及净饮机 - Google Patents

水路板及净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22361U
CN214222361U CN202023090362.4U CN202023090362U CN214222361U CN 214222361 U CN214222361 U CN 214222361U CN 202023090362 U CN202023090362 U CN 202023090362U CN 214222361 U CN214222361 U CN 214222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outlet
water
water chann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03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量
关鸿伟
林艺辉
陈志敏
陈锦坚
俞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30903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22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22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22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路板及净饮机。水路板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三进口、第四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第四出口、第一水通道、第二水通道、第三水通道、第四水通道及第五水通道,第一水通道连通第一进口和第三出口,第二水通道连通第一水通道和第一出口,第三水通道连通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四水通道连通第三进口和第四出口,第五水通道连通第四进口和第四水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水路板可以减少部分管路和三通接头,进而减少漏水风险,提高安装效率,方便售后维修。

Description

水路板及净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路板及净饮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无论是校园,还是各种公园户外、车站等场合,饮水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
现有技术中,净饮一体机包括热罐、热交换器、后置滤芯等部件,热罐、热交换器、后置过滤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通过多个连接管路和多个三通接头连接,连接管路和三通接头多增大漏水风险,安装工时长,售后维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板及净饮机,以改善现有技术中连接管路和三通接头多增大漏水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路板,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三进口、第四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第四出口、第一水通道、第二水通道、第三水通道、第四水通道及第五水通道,第一水通道连通第一进口和第三出口,第二水通道连通第一水通道和第一出口,第三水通道连通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四水通道连通第三进口和第四出口,第五水通道连通第四进口和第四水通道,第一进口适于与过滤组件连接,第一出口适于与第一开关阀的进口连接,第二进口适于与第一开关阀的出口连接,第二出口适于与热交换器的冷水进水口连接,第三出口适于与第二开关阀的进口连接,第三进口适于与第二开关阀的出口连接,第四进口适于与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四出口适于与热罐的进水口连接。
可选地,第一进口设置在水路板的左侧,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均设置在水路板的上侧,第二出口和第四进口设置在水路板的前侧,第四出口设置在水路板的右侧。
可选地,水路板还具有第五进口、第五出口、第六进口、第六出口、第六水通道、第七水通道及第八水通道,第六水通道连通第五进口和第六出口,第七水通道连通第六水通道和第五出口,第八水通道连通第六水通道和第六进口,第五进口适于与热罐的热水出水口连接,第五出口适于与热交换器的热水进水口连接,第六进口适于与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水口连接,第六出口适于与出水嘴连接。
可选地,第五进口设置在水路板的右侧,第六出口设置在水路板的左侧,第五出口和第六进口设置在水路板的后侧,和/或,第六水通道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水通道的水平横段的轴线。
可选地,水路板还具有第七进口、第七出口及滤芯腔,滤芯腔连通第七进口和第七出口,第七出口与第一进口连接。
可选地,水路板具有第六水通道时,滤芯腔位于第一水通道和第六水通道之间,和/或,第七进口和第七出口设置在水路板的上侧。
可选地,第一水通道的水平横段的轴线和第四水通道的水平横段的轴线重合。
可选地,水路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板体和多个管体,多个管体设置在板体的顶面,多个管体的外端分别形成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
可选地,水路板还具有连通至其上侧的调温腔,调温腔与第六水通道连接并用于安装调温阀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饮机,包括:上述的水路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和第二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时,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一进口流入第一水通道内,然后依次流经第一开关阀、第三水通道、热交换器、第五水通道、第四水通道,从第四出口流出后通过热罐的进水口进入热罐内进行加热;第一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和第二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时,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一进口流入第一水通道内,然后依次流经第二开关阀、第四水通道,从第四出口流出后通过热罐的进水口进入热罐内进行加热。第二水通道连接在第一水通道上,第五水通道连接在第四水通道上,第一开关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出口、第二进口连接,第二开关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三出口、第三进口连接,可以减少过滤组件和热交换器的冷水进水口之间的部分管路、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水口和热罐的进水口之间的部分管路及过滤组件和热罐的进水口之间的部分管路,也可以减少过滤组件、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之间的三通接头以及第二开关阀、热罐的进水口和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水口之间的三通接头,进而减少漏水风险,提高安装效率,方便售后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水路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水路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饮机的简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水路板;11、第一进口;12、第二进口;13、第三进口;14、第四进口;15、第五进口;16、第六进口;17、第七进口;19、调温腔;21、第一出口;22、第二出口;23、第三出口;24、第四出口;25、第五出口;26、第六出口;27、第七出口;31、第一水通道;32、第二水通道;33、第三水通道;34、第四水通道;35、第五水通道;36、第六水通道;37、第七水通道;38、第八水通道;39、滤芯腔;41、板体;42、管体;50、热交换器;60、热罐;71、第一连接管;72、第二连接管;73、第三连接管;74、第四连接管;75、第五连接管;76、第六连接管;77、第七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水路板10具有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第三进口13、第四进口14、第一出口21、第二出口22、第三出口23、第四出口24、第一水通道31、第二水通道32、第三水通道33、第四水通道34及第五水通道35,第一水通道31连通第一进口11和第三出口23,第二水通道32连通第一水通道31和第一出口21,第三水通道33连通第二进口12和第二出口22,第四水通道34连通第三进口13和第四出口24,第五水通道35连通第四进口14和第四水通道34,第一进口11适于与过滤组件连接,第一出口21适于与第一开关阀的进口连接,第二进口12适于与第一开关阀的出口连接,第二出口22适于与热交换器50的冷水进水口连接,第三出口23适于与第二开关阀的进口连接,第三进口13适于与第二开关阀的出口连接,第四进口14适于与热交换器50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四出口24适于与热罐60的进水口连接,其中,第一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热交换器50的冷水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
应用本实施例的水路板,第一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和第二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时,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一进口11流入第一水通道31内,然后依次流经第一开关阀、第三水通道33、热交换器50、第五水通道35、第四水通道34,从第四出口24流出后通过热罐60的进水口进入热罐60内进行加热;第一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和第二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时,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一进口11流入第一水通道31内,然后依次流经第二开关阀、第四水通道34,从第四出口流出后通过热罐60的进水口进入热罐60内进行加热。第二水通道32连接在第一水通道31上,第五水通道35连接在第四水通道34上,第一开关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出口21、第二进口12连接,第二开关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三出口23、第三进口13连接,可以减少过滤组件和热交换器50的冷水进水口之间的部分管路、热交换器50的第一出水口和热罐60的进水口之间的部分管路及过滤组件和热罐60的进水口之间的部分管路,也可以减少过滤组件、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之间的三通接头以及第二开关阀、热罐60的进水口和热交换器50的第一出水口之间的三通接头,进而减少漏水风险,提高安装效率,方便售后维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口11设置在水路板10的左侧,第一出口21、第二进口12、第三进口13和第三出口23均设置在水路板10的上侧,第二出口22和第四进口14设置在水路板10的前侧,第四出口24设置在水路板10的右侧,此时,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均安装在水路板10的上侧,便于水路板与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热交换器50和热罐60连接,简化水路板的水通道的结构。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第一开关阀安装在水路板的前侧或左侧,第二开关阀安装在水路板的右侧或前侧。
在本实施例中,水路板还具有第五进口15、第五出口25、第六进口16、第六出口26、第六水通道36、第七水通道37及第八水通道38,第六水通道36连通第五进口15和第六出口26,第七水通道37连通第六水通道36和第五出口25,第八水通道38连通第六水通道36和第六进口16,第五进口15适于与热罐60的热水出水口连接,第五出口25适于与热交换器50的热水进水口连接,第六进口16适于与热交换器50的第二出水口连接,第六出口26适于与出水嘴连接。热交换器50的热水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连通,热罐60加热后的水从热罐60的热水出水口流出,通过第五进口15进入第六水通道36内,此时分为两条水路,一条水路经第七水通道37、热交换器50的热水进水口进入热交换器50内进行换热,经过热交换水温下降,然后从第六进口16进入第八水通道38内,温水在第八水通道38与第六水通道36的连接处与第六水通道36中的高温水混合;另一条水路在第六水通道36位于第七水通道37和第八水通道38之间的部分内流动,高温水在第八水通道38与第六水通道36的连接处与热交换器50出来的温水混合,混合后的水最后通过第六出口26流出。第七水通道37和第八水通道38均连接在第六水通道36上,可以减少两个三通接头、热罐60的热水出水口和出水嘴之间的部分管路、热罐60的热水出水口和热交换器50的热水进水口之间的部分管路以及热交换器50的热水进水口和出水嘴之间的部分管路,进一步减少漏水风险,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更方便售后维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进口15设置在水路板的右侧,第六出口26设置在水路板的左侧,第五出口25和第六进口16设置在水路板的后侧,便于水路板与热交换器50和热罐60连接,简化水路板的水通道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水通道36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水通道31的水平横段的轴线,水通道的布置更加紧凑,水路板的体积小,节约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水路板还具有第七进口17、第七出口27及滤芯腔39,滤芯腔39连通第七进口17和第七出口27,第七出口27与第一进口11连接。滤芯腔39用于安装后置滤芯,可以节省一个安装后置滤芯的滤瓶,优化净饮机的内部结构。滤芯腔39具有连通至水路板的右侧的安装口,使得水路板的厚度更薄,节省空间。安装时直接将后置滤芯通过安装口旋入滤芯腔39内,提高安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滤芯腔39位于第一水通道31和第六水通道36之间,布置更加紧凑,水路板的体积更小,进一步节约空间。第七水通道37和第八水通道38的轴线垂直于第六水通道36的轴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进口17和第七出口27设置在水路板的上侧,便于与其他部件连接。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第七进口17和第七出口27设置在水路板的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通道31的水平横段的轴线和第四水通道34的水平横段的轴线重合,便于安装第二开关阀。第五水通道35的轴线垂直于第四水通道34的水平横段,第三水通道33的水平竖段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水通道31的水平横段。
在本实施例中,水路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板体41和多个管体42,多个管体42设置在板体41的顶面,多个管体42的外端分别形成第一出口21、第二进口12、第三进口13、第三出口23、第七进口17、第七出口27及调温腔19的部分,板体41的厚度薄,重量轻。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置管体42,此时板体41的厚度厚。
在本实施例中,水路板还具有连通至其上侧的调温腔19,调温腔19与第六水通道36连接并用于安装调温阀芯。调温阀芯可以调节第六水通道36中的水温,进而调节从第六出口26流出的出水水温,调温腔19的设置仅需要安装调温阀芯即可,不需要安装调温阀的壳体,减少零件数量,进而提高装配效率,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七出口27通过第一连接管71与第一进口11连接,热交换器50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72与第六进口16连接,热交换器50的热水进水口通过第三连接管73与第五出口25连接,热罐60的进水口通过第四连接管74与第四出口24连接,热罐60的热水出水口通过第五连接管75与第五进口15连接,第七进口17通过第六连接管76与其他的过滤组件连接,第六出口26通过第七连接管77与紫外灯管连接,紫外灯管通过连接管与出水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通道31和第四水通道34均包括轴线垂直设置的水平横段和竖直段,第三水通道33包括轴线垂直设置的水平竖段和竖直段,水平竖段垂直于水平横段,竖直段沿竖直方向。一个管体42形成第二水通道32,一个管体42形成第三水通道33的竖直段,两个管体42分别形成第一水通道31和第四水通道34的竖直段,一个管体42形成连通滤芯腔39的进水管,一个管体42形成连通滤芯腔39的出水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阀为第一电磁阀,第二开关阀为第二电磁阀,部分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七进口17进入滤芯腔39中,经后置活性碳滤芯改善口感后从第七出口27流出,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管71、第一进口11进入第一水通道31,当第一电磁阀打开和第二电磁阀关闭时,经第二水通道32、第一电磁阀、第三水通道33进入热交换器50,经热交换器50后温度升高进入第五水通道35中,再进入第四水通道34,然后进入热罐60中进行加热;当第一电磁阀关闭和第二电磁阀打开时,从第一水通道31流出的水经第二电磁阀、第四水通道34直接进入热罐60中进行加热,此过程一般用于杀菌。经热罐60加热沸腾的水从第五进口15流进水路板的第六水通道36,此时分为两条水路,一条水路经第七水通道37、热交换器50的热水进水口进入热交换器50内进行换热,经过热交换后水温下降,然后从第六进口16进入第八水通道38内,温水与高温水混合;另一条水路经调温阀芯与热交换器50出来的温水混合,混合后的水最后通过第六出口26流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饮机,其包括:上述的水路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净饮机还包括热交换器50和热罐60,热交换器50和热罐60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即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水路板上开设有多条水通道及与水通道连通的多个进口和出口,节省许多三通接头和管路,优化管路,大大降低了漏水风险,方便安装和售后维修,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三通接头多和管路多造成的安装工时长、漏水风险大、不利于安装、售后维修困难及产品体积大的问题;水路板上开设滤芯腔,后置活性炭滤芯直接放置于滤芯腔中,然后旋转后置活性炭滤芯将其安装在滤芯腔中,节省一个滤瓶,优化净饮机内部结构;水路板上开设调温腔,水路板上仅需使用调温阀的阀芯即可实现调节出水水温,无需连接调温阀的壳体,节省调温阀的壳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第三进口(13)、第四进口(14)、第一出口(21)、第二出口(22)、第三出口(23)、第四出口(24)、第一水通道(31)、第二水通道(32)、第三水通道(33)、第四水通道(34)及第五水通道(35),所述第一水通道(31)连通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第三出口(23),所述第二水通道(32)连通所述第一水通道(31)和所述第一出口(21),所述第三水通道(33)连通所述第二进口(12)和所述第二出口(22),所述第四水通道(34)连通所述第三进口(13)和所述第四出口(24),所述第五水通道(35)连通所述第四进口(14)和所述第四水通道(34),所述第一进口(11)适于与过滤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出口(21)适于与第一开关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进口(12)适于与第一开关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出口(22)适于与热交换器(50)的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三出口(23)适于与第二开关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进口(13)适于与第二开关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四进口(14)适于与所述热交换器(50)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第四出口(24)适于与热罐(60)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11)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左侧,所述第一出口(21)、所述第二进口(12)、所述第三进口(13)和所述第三出口(23)均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上侧,所述第二出口(22)和所述第四进口(14)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前侧,所述第四出口(24)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还具有第五进口(15)、第五出口(25)、第六进口(16)、第六出口(26)、第六水通道(36)、第七水通道(37)及第八水通道(38),所述第六水通道(36)连通所述第五进口(15)和所述第六出口(26),所述第七水通道(37)连通所述第六水通道(36)和所述第五出口(25),所述第八水通道(38)连通所述第六水通道(36)和第六进口(16),所述第五进口(15)适于与所述热罐(60)的热水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五出口(25)适于与所述热交换器(50)的热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六进口(16)适于与所述热交换器(50)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第六出口(26)适于与出水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进口(15)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右侧,所述第六出口(26)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左侧,所述第五出口(25)和所述第六进口(16)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后侧,和/或,所述第六水通道(36)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水通道(31)的水平横段的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还具有第七进口(17)、第七出口(27)及滤芯腔(39),所述滤芯腔(39)连通所述第七进口(17)和所述第七出口(27),所述第七出口(27)与所述第一进口(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具有第六水通道(36)时,所述滤芯腔(39)位于所述第一水通道(31)和所述第六水通道(36)之间,和/或,所述第七进口(17)和第七出口(27)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通道(31)的水平横段的轴线和所述第四水通道(34)的水平横段的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板体(41)和多个管体(42),多个所述管体(42)设置在所述板体(41)的顶面,多个所述管体(42)的外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出口(21)、所述第二进口(12)、所述第三进口(13)和所述第三出口(2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还具有连通至其上侧的调温腔(19),所述调温腔(19)与所述第六水通道(36)连接并用于安装调温阀芯。
10.一种净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
CN202023090362.4U 2020-12-18 2020-12-18 水路板及净饮机 Active CN214222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0362.4U CN214222361U (zh) 2020-12-18 2020-12-18 水路板及净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0362.4U CN214222361U (zh) 2020-12-18 2020-12-18 水路板及净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22361U true CN214222361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0362.4U Active CN214222361U (zh) 2020-12-18 2020-12-18 水路板及净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22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22361U (zh) 水路板及净饮机
CN112610778A (zh) 水路板及净饮机
CN211609276U (zh) 一种恒温无菌开水饮水设备
CN106419561A (zh) 一种恒温节能集中式直饮水供给系统
CN206310709U (zh) 一种热水器
CN216675482U (zh) 一种饮水机
CN213757771U (zh) 热罐结构及净饮机
CN216494879U (zh) 换热部件、饮水机和饮水系统
CN216754210U (zh) 一种净水机水路系统
CN211288839U (zh) 一种阀芯座
CN216569569U (zh) 饮水机
CN216221187U (zh) 一种带温水功能的净水器
CN217757165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9009957U (zh) 厨下制水系统及其厨下饮水装置
CN211315217U (zh) 一种出水机构
CN220892546U (zh) 一种热水间接加热系统和净水器
CN219126003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0373908U (zh) 用于中央空调的供热系统
CN216236346U (zh) 一种具有高效加热功能的净水器
CN219515992U (zh) 饮水装置
CN218186352U (zh) 具有一键消毒功能的校园机
CN211570361U (zh) 一种水电分离的电热饮水机
CN215892829U (zh) 一种水温分层加热的节能热泵供水系统
CN220317447U (zh) 水路板和净水机
CN217627890U (zh) 水供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