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21573U -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21573U
CN214221573U CN202023350651.3U CN202023350651U CN214221573U CN 214221573 U CN214221573 U CN 214221573U CN 202023350651 U CN202023350651 U CN 202023350651U CN 214221573 U CN214221573 U CN 214221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driving device
shaft
fixing plate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06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冯爽
申志强
王季彦
范瑞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770862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4221573(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33506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21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21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21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摇头结构包括:机头支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固定板,适于对驱动装置进行固定并与机头支架固定连接;以及装配支撑件,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配合安装,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下,使驱动装置固定板与装配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将驱动装置固定板与驱动装置和机头支架固定连接,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使驱动装置固定板与装配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机头支架转动,起到摇头的作用,通过驱动装置直接驱动装配支撑件,并在反作用力下,使驱动装置机身以及驱动装置固定板、机头支架同步转动,驱动方式直接,装配简单,结构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电风扇作为夏季常用的家用电器,其通常包括摆头送风的工作模式,目前市场上,摇头结构普遍采用连杆机构和齿轮传动结构,然而,采用连杆机构的摇头结构往往存在结构复杂、稳定性较低等弊端,采用齿轮传动的摇头结构具有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摇头结构结构复杂、稳定性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性高的摇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摇头结构结构复杂、稳定性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性高的引风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摇头结构,包括:
机头支架;
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固定板,适于对所述驱动装置进行固定并与所述机头支架固定连接;以及
装配支撑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配合安装,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下,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装配支撑件上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旋转轴装配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可相对转动的插接配合。
可选的,所述旋转轴上凹陷或凸出形成有卡接部,所述装配支撑件上对应所述卡接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适于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
可选的,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适于在卡接状态下转动配合。
可选的,所述装配支撑件上还设置有驱动轴着力轴,所述驱动轴着力轴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旋转轴插接连接;所述驱动轴着力轴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配合连接,且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下,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着力轴沿轴线方向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驱动轴安装部,所述驱动轴安装部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装配支撑件上形成有支撑部,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上对应所述支撑部形成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支撑部沿重力方向接触配合且适于选择性的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抵接部上还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适于对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支撑部的接触面进行润滑。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挡块,所述装配支撑件上对应所述限位挡块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挡块适于对所述限位凸台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轴过孔,所述驱动轴过孔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设置,并适于使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穿出。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过孔贯穿所述旋转轴并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
可选的,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的第一侧,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第二侧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机头支架和所述驱动装置装配的支架装配部和驱动装置装配部。
可选的,所述机头支架包括:
支座,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仿形支耳,由所述支座向外延伸而成;
所述支座底部贯穿形成有中空腔。
可选的,所述仿形支耳外表面上设置有适于线路元件走线的走线槽;所述支座上贯穿形成有支架过线孔,所述支架过线孔适于使走线槽内的线路元件穿入所述中空腔内。
可选的,所述机头支架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至少部分的包围所述驱动装置。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上形成有走线过孔,所述走线过孔适于使所述中空腔内的线路元件进一步穿过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并与外部导电元件连通。
可选的,所述走线过孔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并形成环槽结构,所述环槽结构的开设角度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相对于所述装配支撑件的旋转角度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机头支架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插接公头,另一个上对应设置有插接母头,所述插接公头与所述插接母头适于插接配合并使所述机头支架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包括:
如上述所述的摇头结构,以及
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与摇头结构的装配支撑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线路元件;
所述线路元件适于设置在机头支架和/或驱动装置固定板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的过线孔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将驱动装置固定板与驱动装置和所述机头支架固定连接,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使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机头支架转动,起到摇头的作用,通过驱动装置直接驱动装配支撑件,并在反作用力下,使驱动装置机身以及驱动装置固定板、机头支架同步转动,驱动方式直接,装配简单,结构可靠。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并使得卡扣与所述卡接部在卡接状态下能够相互转动配合,从而即保证了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的相互锁止,同时满足了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的相互转动配合,降低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脱离的风险,同时又不干涉转动动作的正常进行。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所述驱动轴着力轴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轴配合连接,使得驱动装置的驱动力能够直接作用在所述驱动轴着力轴上,从而使得所述驱动轴着力轴带动所述装配支撑件,使所述装配支撑件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装配支撑件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发生相对转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对应设置的限位挡块与限位凸台相配合,从而对驱动装置固定板与装配支撑件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避免转动超过限度。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头结构,在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和/或所述装配支撑件上设置油槽,从而对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的接触面进行润滑,使接触区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的相对转动运动更加稳定,避免发生偏移,且减少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之间的受力,避免长期受力或者受力不均时造成断裂,且能够减少旋转轴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的偏磨现象发生,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将驱动轴过孔贯穿所述旋转轴,并使驱动轴过孔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从而在装配状态下使得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位于所述旋转轴内部,并使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驱动轴着力轴套接连接,保证装配效果,增加连接的可靠性,且保证转动的对中性,提高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相对活动的顺畅程度。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装配支撑件与安装管进行固定,从而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使驱动装置固定板与所述装配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机头支架转动,起到摇头的作用,通过驱动装置直接驱动装配支撑件,并在反作用力下,使驱动装置机身以及驱动装置固定板、机头支架同步转动,驱动方式直接,装配简单,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头结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固定板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支撑件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固定板与装配支撑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固定板、装配支撑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机头支架的仰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机头支架的立体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机头支架的立体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头支架,11-支架螺纹孔,12-支架过线孔,13-插接公头,14-仿形支耳,15-支座,16-走线槽;
20-线路元件;30-驱动装置;
40-驱动装置固定板,41-支架装配部,42-走线过孔,43-驱动轴过孔,44-驱动装置装配部,45-旋转轴,46-卡接部,47-限位挡块,48-插接母头,49-抵接部;
50-装配支撑件,51-卡扣,52-油槽,53-限位凸台,54-驱动轴安装部,55-旋转轴装配部,56-驱动轴着力轴,57-支撑部;60-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摇头结构,包括:
机头支架10;
驱动装置30;
驱动装置固定板40,适于对所述驱动装置30进行固定并与所述机头支架10固定连接;以及
装配支撑件50,与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配合安装,并在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力下,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装置30用于带动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30具体可以为电机,或者电机带动齿轮结构运动的组件,或者电机带动皮带运动的组件,或者气缸带动曲柄连杆机构等等结构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常规结构形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将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驱动装置30和所述机头支架10固定连接,并在驱动装置30的驱动下,使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机头支架10转动,起到摇头的作用,通过驱动装置30直接驱动装配支撑件50,并在反作用力下,使驱动装置机身以及驱动装置固定板40、机头支架10同步转动,驱动方式直接,装配简单,结构可靠。
作为一些变形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可以构造为板状或筒状或框架结构或其他异型结构,此处以驱动装置固定板40采用筒状形式为例,当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构造为筒状时,所述驱动装置30可以固定在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内部,同时装配支撑件50也可以至少部分的位于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内部,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与装配支撑件50配合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下,呈套接关系设置的装配支撑件50与驱动装置固定板40发生相对转动,驱动装置固定板40带动其上设置的机头支架10转动,优选的,机头支架10可以设置于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上部、下部或者外部位置,甚至还可以设置于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内部。驱动装置固定板40构造为其他形状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设置有旋转轴45,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旋转轴45设置有旋转轴装配部55,所述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可相对转动的插接配合。
结合图8、图9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插接配合,具体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设置的旋转轴45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设置的旋转轴装配部55进行配合,通过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的配合,能够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45构造为圆柱轴,并优选构造为中空形式的圆柱轴,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能够以所述旋转轴45的轴线为转动轴线进行转动;对应的,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构造为圆柱孔,所述旋转轴45构造成的圆柱轴与旋转轴装配部55构造成的圆柱孔插接配合,且两者绕同一转动轴线进行相对转动,从而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能够相对所述装配支撑件50转动。
具体地,所述旋转轴45上凹陷或凸出形成有卡接部46,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卡接部46设置有卡扣51,所述卡扣51适于与所述卡接部46卡接配合。
具体地,所述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适于在卡接状态下转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46构造为凹槽型结构,并优选构造为圆环形凹槽结构,使得所述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在卡接状态下,即起到相互锁止的作用,同时还能相互转动。
从而即保证了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沿轴向方向的相互锁止,并满足了环绕旋转轴45的周向方向能够相互转动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所述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卡接配合,并使得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在卡接状态下能够相互转动配合,从而即保证了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相互锁止,同时满足了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相互转动配合,降低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脱离的风险,同时又不干涉转动动作的正常进行。
具体地,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还设置有驱动轴着力轴56,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旋转轴45插接连接;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配合连接,且在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力下,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与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配合连接,使得驱动装置30的驱动力能够直接作用在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上,从而使得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带动所述装配支撑件50,使所述装配支撑件50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30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装配支撑件5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发生相对转动。
并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构造为圆柱轴,所述旋转轴45套接于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的外部,并套接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的内部,使得驱动轴着力轴56、旋转轴45、旋转轴装配部55相互抵接配合,提高结构强度,保证配合状态,节约空间占用。
具体地,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沿轴线方向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驱动轴安装部54,所述驱动轴安装部54与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安装部54与驱动轴的其中一个上构造为花键形式或平键形式,另一个上对应构造为花键槽形式或平键槽形式,从而实现装配连接。
作为变形,所述驱动轴安装部54与驱动轴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形式,或者粘接连接形式,或者过盈配合形式等等。
具体地,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形成有支撑部57,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对应所述支撑部57形成有抵接部49,所述抵接部49与所述支撑部57沿重力方向接触配合且适于选择性的相对转动。
具体地,所述支撑部57和/或所述抵接部49上还设置有油槽52,所述油槽52适于对所述抵接部49与所述支撑部57的接触面进行润滑。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套接连接,且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底面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顶面至少部分区域相抵接,并具体由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形成的支撑部57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形成的抵接部49相抵接,从而使接触区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相对转动运动更加稳定,避免发生偏移,且减少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之间的受力,避免长期受力或者受力不均时造成断裂,且能够减少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的偏磨现象发生,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摇头结构,在所述支撑部57和/或所述抵接部49上设置油槽52,从而对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接触面进行润滑,使接触区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相对转动运动更加稳定,避免发生偏移,且减少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之间的受力,避免长期受力或者受力不均时造成断裂,且能够减少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的偏磨现象发生,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挡块47,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限位挡块47设置有限位凸台53,所述限位挡块47适于对所述限位凸台5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对应设置的限位挡块47与限位凸台53相配合,从而对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装配支撑件5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避免转动超过限度。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挡块47,两个限位挡块47相对于旋转轴45的轴线呈角度设置,所述限位凸台53设置于两个限位挡块47之间,从而限制限位凸台53在两个限位挡块47之间转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设置有驱动轴过孔43,所述驱动轴过孔43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设置,并适于使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穿出。
所述驱动轴过孔43方便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穿出,从而使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与驱动轴着力轴56进行装配。
具体地,所述驱动轴过孔43贯穿所述旋转轴45并与所述旋转轴45同轴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摇头结构,通过将驱动轴过孔43贯穿所述旋转轴45,并使驱动轴过孔43与所述旋转轴45同轴设置,从而在装配状态下使得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位于所述旋转轴45内部,并使所述旋转轴45与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套接连接,保证装配效果,增加连接的可靠性,且保证转动的对中性,提高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相对活动的顺畅程度。
具体地,所述旋转轴45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第一侧,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第二侧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机头支架10和所述驱动装置30装配的支架装配部41和驱动装置装配部44。
通过支架装配部41将所述机头支架10和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进行装配,并通过驱动装置装配部44将所述驱动装置30和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进行装配,实现驱动装置固定板40、机头支架10、驱动装置30的固定,保证三者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架装配部41和驱动装置装配部44均可以为螺钉孔,通过螺钉结构将机头支架10和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驱动装置30和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进行装配。
优选的,所述机头支架10上还设置有支架螺纹孔11,通过支架螺纹孔11与所述支架装配部41进行配合,实现安装。
具体地,所述机头支架10包括:
支座15,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仿形支耳14,由所述支座15向外延伸而成;
所述支座15底部贯穿形成有中空腔。
具体地,所述仿形支耳14外表面上设置有适于线路元件20走线的走线槽16;所述支座15上贯穿形成有支架过线孔12,所述支架过线孔12适于使走线槽16内的线路元件20穿入所述中空腔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支耳14构造为弧形结构,在弧形结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线路元件20,并优选的,所述仿形支耳14包括相对于支座15两侧对称的弧形支耳结构,支座15设置于中间位置,其中,支座15与仿形支耳14一体成型,在所述仿形支耳14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包括适于线路元件20走线的走线槽16,所述支座15上贯穿形成有支架过线孔12,所述支架过线孔12适于使走线槽16内的线路元件20穿入所述中空腔内。
具体地,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至少部分的包围所述驱动装置30。通过将驱动装置30包围在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围合的包围腔内,从而起到对驱动装置30的遮盖与保护,提高美观程度,保证运动效果。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形成有走线过孔42,所述走线过孔42适于使所述中空腔内的线路元件20进一步穿过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并与外部导电元件连通。
具体地,所述走线过孔42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并形成环槽结构,所述环槽结构的开设角度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相对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旋转角度相匹配。
在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形成有走线过孔42,从而方便支座15的中空腔内部的线路元件20进一步穿过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走线过孔42通向其他导电元件,如电源或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的走线过孔42构造为半圆形环槽结构,且半圆形环槽结构的开设长度与设置角度与驱动装置固定板40围绕摇头回转中心的摆动距离与摇头角度相匹配,从而使得驱动装置固定板40在相对装配支撑件50转动时,线路元件20与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不发生干涉,使得线路元件20在风扇摇头时无磨线现象。
具体地,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插接公头13,另一个上对应设置有插接母头48,所述插接公头13与所述插接母头48适于插接配合并使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定位。
通过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插接,实现两者的预定位,为后续安装固定提供导向。
优选的,所述机头支架10上设置有插接公头13,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对应设置有插接母头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支架10上设置有两个插接公头13,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对应设置有两个插接母头48,且两个插接公头13尺寸存在区别,从而为机头支架10与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插接配合起到防呆效果。
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机头支架10、装配支撑件50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提高结构强度,减少材料用料,节约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引风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摇头结构,以及
安装管60,所述安装管60与摇头结构的装配支撑件50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管60与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设置有螺钉孔,通过螺钉将安装管60与装配支撑件50进行固定。
在装配支撑件50被固定后,若所述安装管60在使用状态下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时,所述装配支撑件50也同样保持不同,此时,在驱动装置30动作时,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驱动装置固定板40相对于地面发生转动,带动机头支架10转动,从而使风扇摇头。
优选的,所述引风装置根据风扇的设置方向不同,既可以用于吹风,也可以用于吸风。
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将装配支撑件50与安装管60进行固定,从而在驱动装置30的驱动下,使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机头支架10转动,起到摇头的作用,通过驱动装置30直接驱动装配支撑件50,并在反作用力下,使驱动装置机身以及驱动装置固定板40、机头支架10同步转动,驱动方式直接,装配简单,结构可靠。
具体地,所述引风装置还包括:线路元件20;
线路元件20;所述线路元件20适于设置在机头支架10和/或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的过线孔内。
从而方便所述线路元件20穿过机头支架10、驱动装置固定板40,并与外部电路元件连接,从而使线路元件20隐藏在机头支架10和驱动装置固定板40内部,外形美观,不易损坏,防止误触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0)

1.一种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头支架(10);
驱动装置(30);
驱动装置固定板(40),适于对所述驱动装置(30)进行固定并与所述机头支架(10)固定连接;以及
装配支撑件(50),与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配合安装,并在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力下,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设置有旋转轴(45),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旋转轴(45)设置有旋转轴装配部(55),所述旋转轴(45)与所述旋转轴装配部(55)可相对转动的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5)上凹陷或凸出形成有卡接部(46),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卡接部(46)设置有卡扣(51),所述卡扣(51)适于与所述卡接部(46)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51)与所述卡接部(46)适于在卡接状态下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还设置有驱动轴着力轴(56),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旋转轴(45)插接连接;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配合连接,且在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力下,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与所述装配支撑件(50)发生相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着力轴(56)沿轴线方向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驱动轴安装部(54),所述驱动轴安装部(54)与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形成有支撑部(57),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对应所述支撑部(57)形成有抵接部(49),所述抵接部(49)与所述支撑部(57)沿重力方向接触配合且适于选择性的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57)和/或所述抵接部(49)上还设置有油槽(52),所述油槽(52)适于对所述抵接部(49)与所述支撑部(57)的接触面进行润滑。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挡块(47),所述装配支撑件(50)上对应所述限位挡块(47)设置有限位凸台(53),所述限位挡块(47)适于对所述限位凸台(53)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设置有驱动轴过孔(43),所述驱动轴过孔(43)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设置,并适于使所述驱动装置(30)的驱动轴穿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过孔(43)贯穿所述旋转轴(45)并与所述旋转轴(45)同轴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5)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第一侧,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第二侧设置有适于与所述机头支架(10)和所述驱动装置(30)装配的支架装配部(41)和驱动装置装配部(44)。
13.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支架(10)包括:
支座(15),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仿形支耳(14),由所述支座(15)向外延伸而成;
所述支座(15)底部贯穿形成有中空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支耳(14)外表面上设置有适于线路元件(20)走线的走线槽(16);所述支座(15)上贯穿形成有支架过线孔(12),所述支架过线孔(12)适于使所述走线槽(16)内的线路元件(20)穿入所述中空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至少部分的包围所述驱动装置(3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形成有走线过孔(42),所述走线过孔(42)适于使所述中空腔内的线路元件(20)进一步穿过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并与外部导电元件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过孔(42)贯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并形成环槽结构,所述环槽结构的开设角度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相对于所述装配支撑件(50)的旋转角度相匹配。
1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摇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插接公头(13),另一个上对应设置有插接母头(48),所述插接公头(13)与所述插接母头(48)适于插接配合并使所述机头支架(10)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板(40)定位。
19.一种引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18任意一项所述的摇头结构,以及
安装管(60),所述安装管(60)与摇头结构的装配支撑件(50)固定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引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路元件(20);所述线路元件(20)适于设置在机头支架(10)和/或驱动装置固定板(40)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的过线孔内。
CN202023350651.3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Active CN214221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651.3U CN21422157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651.3U CN21422157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21573U true CN214221573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8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0651.3U Active CN214221573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21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4006A (zh) 一种模块式水上运动装置
CN112628181A (zh)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JP2004187490A (ja)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214221573U (zh) 一种摇头结构及引风装置
KR101701236B1 (ko) 액추에이터 모듈
CN214221562U (zh) 一种引风装置
CN111271866B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951131U (zh) 自动门窗传动装置
CN113090569B (zh) 摇头装置和风扇
CN216067529U (zh) 关节转动结构及机器人
CN217842542U (zh) 自动门窗传动组件
CN215170968U (zh) 落地扇的摇头机构及落地扇
CN209896851U (zh) 带有防振组件的车窗电机
CN208328338U (zh) 一种缝纫机的伺服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CN214499520U (zh) 俯仰结构及吹风装置
CN217519936U (zh) 防窜动的支撑组件以及电暖器
CN219021007U (zh) 清洁机构和清洁设备
CN216414082U (zh) 一种电机连接结构及电机
CN214125395U (zh) 一种可垂直与水平运动的摄像机
CN212250984U (zh) 离合器、行走箱及具有其的割草机
CN218786742U (zh) 一种驱动烘缸旋转的动力传动装置及纸幅烘干设备
CN215256929U (zh) 一种摇头壁扇
CN215300349U (zh) 一种输出轴安装结构及直驱电机和清洁设备
CN217874988U (zh) 一种俯仰轴结构、云台及无人飞行器
CN215109621U (zh) 一种折叠风扇的摇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