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7802U -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7802U
CN214217802U CN202022280486.2U CN202022280486U CN214217802U CN 214217802 U CN214217802 U CN 214217802U CN 202022280486 U CN202022280486 U CN 202022280486U CN 214217802 U CN214217802 U CN 214217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rod
supporting structure
support
wheel
limit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804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邸超
程学勇
孙晏
王泽田
韩诚
汪道远
王文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ne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ne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ne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ne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804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7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7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7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包括底盘和沿底盘中心向上设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导向轮,支撑结构下部外侧设有固定桩,固定桩通过弹性绳与固定销连接,底盘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直径大于固定销的最大宽度;限位导向轮中部设有环绕限位导向轮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将限位导向轮分成左侧轮和右侧轮,左侧轮靠近支撑结构,左侧轮的直径小于右侧轮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强了支架的稳定性,降低了电源线与支架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电源线拖拉铺设,铺设效率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可避免电源线表层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背景技术
大多数市政工程中,常常需要频繁移动电源线,线缆放置在地面时,会造成地面凌乱,工作人员容易被绊脚;线缆直接放在地面来回拉扯,由于较长的线缆较重,与地面摩擦容易损坏线缆表皮,留下安全隐患,同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有些使用线缆支架将线缆架空再拖拉,在线缆和线缆支架之间仍会产生摩擦力,而且线缆支架上放置线缆的结构边缘为有凸棱的接触面,并不是圆弧形,使线缆在拖动过程容易被卡住,在拖拉时容易对线缆外部的绝缘层造成损伤,另外,由于线缆较重,支架容易倾倒,在线缆拉扯时线缆支架无法改变线缆方向,增加了线缆与线缆支架的摩擦和工作人员的拉扯力。
中国专利CN 209275849 U提供了一种便于地铁施工用的线缆支架,在底座上设置支撑杆,底座远离支撑杆的面上开设容纳槽,容纳槽内且位于容纳槽远离底座中心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插杆,支撑杆远离底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线缆杆,第一线缆杆垂直于支撑杆设置,第一线缆杆上沿线缆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线缆槽,线缆槽呈圆弧形设置。中国专利CN206962377U提供一种施工用线缆支架,包括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有用于接收线缆的置放口,置放口呈弧形,且沿所述置放口的内壁设有隔离套。该结构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减少施工用电安全隐患,提高作业效率。
上述技术虽然线缆槽是圆弧形的,但是线缆槽的端面仍然不是光滑结构,在拖拉过程对线缆的磨损仍然较大。
中国专利CN 209016567 U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电缆支架,主要包括支架底座、立杆及悬挂部件,所述底座包括套管和活动连接于套管上部外侧的支撑腿,所述立杆的下端插入所述套管中,立杆与套管的距离可调,悬挂部件设置于立杆上部。该结构悬挂部件为挂钩,承重能力不高,容易损坏,与线缆接触面小,拖拉费力。
针对现有线缆支架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实用的电源线架空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加强了支架的稳定性,降低了电源线与支架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电源线拖拉铺设,铺设效率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可避免电源线表层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包括底盘和沿底盘中心向上设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导向轮,所述支撑结构下部外侧设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通过弹性绳与固定销连接,所述底盘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销的最大宽度;所述限位导向轮中部设有环绕所述限位导向轮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将所述限位导向轮分成左侧轮和右侧轮,所述左侧轮靠近所述支撑结构,所述左侧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右侧轮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限位导向轮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导向轮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套接的上部立杆和下部立杆,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下部立杆之间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下部立杆上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下部立杆之间通过螺纹孔和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下部立杆通过设置在所述上部立杆下端的外螺纹与设置在所述下部立杆上端的内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所述固定销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增设固定销和固定桩,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较软的场地或凹凸不平的场地上也能稳定不倒,稳定性好,拓宽了支架的使用范围。使用限位导向轮代替现有技术的挂钩或半圆形线缆槽结构,由于电源线与限位导向轮的接触点均为光滑圆弧形,在方便电源线拖拉铺设的同时,减小了对电源线的磨损,可避免电源线表层损坏,提搞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限位导向轮设计为可转动结构,工作人员在拖动电源线的时候,限位导向轮会带动电源线向前移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铺设的效率;左侧轮的直径小于右侧轮的直径,这样在拖拽电源线的时候就能将电源线控制在线缆凹槽内。限位导向轮在不同水平高度分别设置时,使用多个支架可以在不调节支撑结构高度的时候快速选择不同高度的限位导向轮实现电源线架设高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临时电源线架空,避免电缆在地面因为拖拽碾压等造成破坏引发触电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立杆和下部立杆通过螺纹孔和螺钉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导向轮与上部立杆固定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导向轮与上部立杆转动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上部立杆,3、下部立杆,4、限位导向轮,5、固定桩,6、弹性绳,7、固定销,8、安装孔,9、环形凹槽,10、左侧轮,11、右侧轮,12、螺纹孔,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该支架包括底盘1和位于底盘1上的支撑结构,在支撑结构上设置电源线限位导向轮4,支撑结构下部外侧安装固定桩5,固定桩5通过弹性绳6连接固定销7,底盘1设有能通过固定销7的安装孔8。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结构作如下具体描述。
支撑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部立杆2和下部立杆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高度可调,在上部立杆2和下部立杆3上开设若干螺纹孔12,如图2所示,二者之间通过螺纹孔12和匹配的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上部立杆2套接在下部立杆3内;作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的另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在下部立杆3内上端设置内螺纹,上部立杆2下端外部设置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将上部立杆2和下部立杆3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实现支撑结构高度的调节;作为支撑结构的另一种改进,还可以将上部立杆2和下部立杆3设置为滑道和滑槽的形式(图中未画出),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用螺丝锁紧即可。
本实施例中,底盘1用于增加整个结构的重量,使支架在电源线架空过程不易倾倒,更加稳定,为了优化这个效果,进一步增加整体结构稳定性,下部立杆3下部外侧安装了固定桩5,固定桩5通过弹性绳6和固定销7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桩5的结构只要能固定弹性绳6且使弹性绳6不从固定桩5上滑脱为宜,可以为螺丝钉,或为带有限位块的连接件,可以参考图1的固定桩5结构;若将固定桩5设置为向上倾斜的形式,则固定桩5的结构不限于带有限位块,只要弹性绳6能与固定桩5实现紧固连接的作用即可,参考图3的固定桩5。然后将固定销7穿过底盘1上的安装孔8,将固定销7插入工作场地。
作为本实施例底盘1的另一种结构,底盘1为圆环状,不用在底盘1上额外设置安装孔8,其环状结构中部为一大的安装孔8,固定销7直接插入工作场地即可。
固定销7和固定桩5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固定销7和固定桩5的数量为三个时,见图1,通过安装孔8的位置控制弹性绳6与支撑结构之间的夹角,可以形成稳定的三棱锥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较软的场地或凹凸不平的场地上也能稳定不倒。
在上部立杆2上设置用于放置线缆并防止线缆在移动过程中脱出的限位导向轮4,限位导向轮4与上部立杆2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限位导向轮4与连接件可以焊接或用螺母固定连接,图3所示的限位导向轮4与上部立杆2通过螺母固定连接,限位导向轮4设置在上部立杆2不同高度的位置,限位导向轮4中部设有环绕限位导向轮4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9,将限位导向轮4分成左侧轮10和右侧轮11,限位导向轮4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左侧轮10靠近上部立杆2,左侧轮10的直径小于右侧轮11的直径,这样在拖拽电源线的时候就能将电源线控制在线缆凹槽内。
作为限位导向轮4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环形凹槽9的数量为一个及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限位导向轮4的数量也为一个及以上,也可以在不同水平高度分别设置,可以在不调节支撑结构高度的时候快速选择不同高度的限位导向轮4实现电源线架设高度的调节。
作为限位导向轮4的另一种优选结构,限位导向轮4与上部立杆2之间通过转轴13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转轴13固定在上部立杆2上,每个限位导向轮4两端通过锁紧帽固定,每根转轴13上可设置一个以上限位导向轮4,图4中每根转轴13上有两个限位导向轮4,工作人员在拖动电源线的时候,限位导向轮4会带动电源线向前移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铺设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用限位导向轮4代替了原来的塑料挂钩,结实耐用,滑动性好。
由于电源线与限位导向轮4的接触面为光滑的圆弧结构,降低了支架与电源线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电源线的拖拉铺设,并可避免电源线表层损坏或支架损坏的问题,提搞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包括底盘和沿底盘中心向上设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导向轮,所述支撑结构下部外侧设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通过弹性绳与固定销连接,所述底盘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销的最大宽度;所述限位导向轮中部设有环绕所述限位导向轮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将所述限位导向轮分成左侧轮和右侧轮,所述左侧轮靠近所述支撑结构,所述左侧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右侧轮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架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轮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架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轮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架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套接的上部立杆和下部立杆,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下部立杆之间的距离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线架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下部立杆上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下部立杆之间通过螺纹孔和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线架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下部立杆通过设置在所述上部立杆下端的外螺纹与设置在所述下部立杆上端的内螺纹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架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架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CN202022280486.2U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Active CN214217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0486.2U CN214217802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0486.2U CN214217802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7802U true CN214217802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80486.2U Active CN214217802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7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4257A (zh) 管道内电缆铺设方法
CN214217802U (zh) 一种电源线架空支架
CN207365244U (zh) 一种建筑用的支架结构
CN209881303U (zh) 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
CN211720136U (zh) 一种多用途电缆滑车
CN208904524U (zh) 一种电力检修用支架
CN206562825U (zh) 一种电力架设用的简易牵引器
CN214958356U (zh) 一种辅助电缆槽内敷设电缆的装置
CN207002096U (zh) 一种配电用辅助吊装设备
CN110426804A (zh) 一种隧道掘进机用光纤防缠绕放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4100134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力工程用接线盘
CN219018314U (zh) 一种电力安装辅助安装结构
CN209324302U (zh) 一种防止物品掉落的动力电缆采用井下打捞工具
CN206685866U (zh) 电缆放线装置
CN207020373U (zh) 一种管道光缆施工放线装置
CN112012226A (zh) 加油站管道基槽快速支护装置
CN212769023U (zh)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CN218594379U (zh) 管道移动工装
CN211351650U (zh) 一种用于电缆沟的电缆支架
CN220156101U (zh) 高压电缆敷设支架和电缆敷设设备
CN220223012U (zh) 一种地下管道中线缆的回收机构
CN219268328U (zh) 一种电缆敷设装置
CN219123817U (zh) 一种电缆放线滑车
CN220022267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临时电缆架设装置
CN216530242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电缆穿线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