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5919U -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5919U
CN214215919U CN202120206619.3U CN202120206619U CN214215919U CN 214215919 U CN214215919 U CN 214215919U CN 202120206619 U CN202120206619 U CN 202120206619U CN 214215919 U CN214215919 U CN 214215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ipe column
steer
angle sensor
synchroniz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66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萍
贺礼强
袁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P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P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P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Pa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66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5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5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5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包括管柱、角度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控制设备、制动设备和驱动设备;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管柱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所述扭矩传感器用于感测管柱转动方向;所述制动设备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设备用于辅助管柱转动,所述驱动设备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无人驾驶的情景下,实现转向的高精度控制;并且能够在人工介入的情况下,使驾驶员获得充分的助力,以此确保汽车的在任何行驶环境下的可操控性。

Description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汽车的研发中,无人驾驶技术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而不断进步。但是,目前无人驾驶在转向精度上不够高,在部分时候满足不了实际转向需求,还需要介入人工控制;其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人工制动后,由于驾驶员无法转动方向盘或转动方向盘吃力而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因此,如何在无人驾驶情景中保证转向高灵敏度,以及制动时驾驶员便捷的操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控转向系统,能够在无人驾驶的情景下,实现转向的高精度控制;并且能够在人工介入的情况下,使驾驶员获得充分的助力,以此确保汽车的在任何行驶环境下的可操控性。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包括:
管柱;
用于感测管柱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
用于感测管柱转动方向的扭矩传感器;
控制设备;
制动设备,所述制动设备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以及
用于辅助管柱转动的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当汽车由无人驾驶时,控制设备在需要车辆转向的情景下,使驱动设备运动,从而使管柱转动,以此实现车辆转向;在该过程中,角度传感器时刻监测管柱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以反馈给控制设备,从而确保控制设备计算的转向角度和方向落实于管柱,由此确保无人驾驶时车辆的转向高精确性;此外,当人工制动介入后,控制设备获得制动设备输出的制动信号,角度传感器失效,通过扭矩传感器获取管柱的转动方向,从而使控制设备依据该方向使驱动设备运行,从而实现对驾驶员的助力,由此,避免驾驶员在制动时,无法转动方向盘或转动方向盘吃力而造成的意外事故。
优选的,所述驱动设备通过减速机构与管柱连接。
所述减速机构具有一点的传动比,由此使得驱动设备更好的实现对管柱的合理助力;对于各类型号的减速机构均能实现良好的助力效果。
优选的,所述管柱外设有壳体;所述驱动设备的固定端与壳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固定驱动设备,从而使驱动设备更直接的对管柱助力转动。
优选的,所述扭矩传感器套设于管柱。
将扭矩传感器套设于管柱,能够使之更容易的获取管柱的转动方向。
优选的,所述管柱套设有第一同步轮;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管柱的一侧,所述角度传感器套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皮带连接。
将角度传感器设置于管柱的一侧,使得管柱结构不臃肿;此外,在同步轮结构中,其具有一定的传动比,经换算后,可以得到准确的转动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皮带、角度传感器、减速机构和扭矩传感器均设置于壳体内。
将上述部件设置于壳体内,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保护,避免灰尘污染或油渍污染,从而增加上述部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驱动设备为可实现正反转的伺服电机。
相对于一般电机而言,所述伺服电机具有更好的转向控制精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设备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ECU是汽车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一个微型计算机,内有集成电路及其他精密的电子元件,通过其功能,能够很好的实现信号之间的处理和传递,从而满足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效果。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汽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的高精度转向,为车辆提供安全的行驶环境;当控制设备接收到制动信号后,扭矩传感器有效,角度传感器失效,此时使得驾驶员在制动时,能够较为轻松的实现汽车转向,很好的降低了事故隐患;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的设置,很好的实现了防尘、防污渍,从而相应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中:1-管柱;2-角度传感器;3-驱动设备;4-方向盘;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包括管柱1、角度传感器2、扭矩传感器、控制设备、制动设备和驱动设备3;所角度传感器2用于感测管柱1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所述扭矩传感器用于感测管柱1转动方向;所述制动设备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设备3用于辅助管柱1转动,所述驱动设备3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柱1的一端连接方向盘4,另一端连接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用于控制汽车转向。当汽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时,由控制设备控制驱动设备3运行,从而实现管柱1的转动,在该过程中,角度传感器2获取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并反馈至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获取准确的转向方向和转向角度,从而实现无人驾驶的高精度转向。当驾驶员制动操作后,控制设备切断与角度传感器2之间的联系,并接入扭矩传感器,此时,控制设备通过扭矩传感器的信息而判断人为控制的管柱1转向,从而以该转向为准,控制驱动设备运行,因此实现在该方向上,助力驾驶员转向,由此确保制动状态下,汽车转向的快捷性。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3通过减速机构与管柱1连接所述管柱1外设有壳体5;所述驱动设备3的固定端与壳体5连接;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壳体5内。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设备3通过壳体5固定,由此在小区域内保证驱动设备3的连接稳定性,由此也将减速机构设置与壳体5内,从而确保减速机构受到保护。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扭矩传感器套设于管柱1;所述管柱1套设有第一同步轮;所述角度传感器2设置于管柱1的一侧,所述角度传感器2套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皮带、角度传感器2、减速机构和扭矩传感器均设置于壳体5内。
由于本实施例设置了壳体5,因此,在壳体5所在区域内,除了将减速机构设置于壳体5内以外,所述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皮带、角度传感器2和扭矩传感器也设置于壳体5内,由此避免利用管柱1过多的区域进行相应连接,由此满足小区域改造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设备3和角度传感器2分别位于管柱1的两侧,由此很好的利用了壳体5进行相应的固定设置,而角度传感器2也能够通过同步带和两个同步带实现稳定的角度感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本实施例所在区域,预留空间本就相应较小,因此应道考虑如何合理利用已有空间进行可靠改造,由此,将角度传感器2和管柱1进行间接连接,从而使得管柱1的实际改造不会臃肿,从而有效的利用小区域。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3为可实现正反转的伺服电机。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控制设备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中的控制设备中的微处理器为(SoC)R-Car M3,其具有运算与控制的功能,在汽车启动后,通过采集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被控对象的工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使用时,当汽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时,控制设备对驱动设备3输出驱动指令,使其控制管柱1转动,经角度传感器2感测的管柱1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为驱动设备3提供判断转向准确度提供数据分析支撑;令管柱1右转使驱动设备3正转,因此,当方向盘4右转时,角度传感器获取右转方向,使伺服电机右转,由于自动驾驶时,控制设备会通过获取车身周围的传感器反馈数据,以计算转向角度,因此角度传感器获取管柱1转动角度后,反馈至控制设备,经控制设备判断,是否准确,若不准确,即使调整;同理于当方向盘4左转时的情况。当制动设备给予控制设备信号后,所述角度传感器2失效,扭矩传感器生效,此时,只需要扭矩传感器获取管柱1的转动方向,并将该信息反馈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基于该方向使驱动设备3驱动管柱1转动,从而实现该方向上的助力。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柱;
用于感测管柱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
用于感测管柱转动方向的扭矩传感器;
控制设备;
制动设备,所述制动设备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以及
用于辅助管柱转动的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通过减速机构与管柱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外设有壳体;所述驱动设备的固定端与壳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感器套设于管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套设有第一同步轮;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管柱的一侧,所述角度传感器套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皮带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皮带、角度传感器、减速机构和扭矩传感器均设置于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为可实现正反转的伺服电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CN202120206619.3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Active CN214215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619.3U CN21421591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619.3U CN21421591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5919U true CN214215919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6619.3U Active CN21421591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5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0350A1 (en) Vehicle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and vehicle
JP3521249B2 (ja) 自動車の舵取り装置
CN100560416C (zh) 具有对转向车轮起作用的车轮滑动控制系统的车辆的电动转向系统用控制装置
KR101405603B1 (ko) 자동차의 전동식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
CN106240623A (zh) 可缩回方向盘手势控制
US7374015B2 (en) Motor-driven power steering system
CN105799771A (zh) 一种可手动/自动切换的汽车转向装置
CN111845752A (zh) 一种车辆的手动与自动驾驶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58502A (zh) 车辆用转向操纵控制装置以及车辆用转向操纵控制方法
CN214215919U (zh)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
JP3755273B2 (ja) 操舵制御装置
WO2004087482A3 (en) Vehicle speed dependent compensator for electric steering systems
CN213502564U (zh) 一种线控转向系统及商用车
JP2526583B2 (ja) 電気式パ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1568076U (zh)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可伸缩线控方向盘
CN113002616A (zh) 一种应用于自动驾驶的多模式转向系统及方法
JPS61169675U (zh)
JPH10264833A (ja) 操舵制御装置
CN215399099U (zh) 一种三轮车
JPH06336167A (ja) 自動操舵装置の制御装置
JP3003817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947296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H0733043A (ja) 電動ソーイング操舵装置
CN112937677A (zh) 一种汽车转向机构以及控制方法
JP2998214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