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5052U -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5052U
CN214215052U CN202023145111.1U CN202023145111U CN214215052U CN 214215052 U CN214215052 U CN 214215052U CN 202023145111 U CN202023145111 U CN 202023145111U CN 214215052 U CN214215052 U CN 214215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loth layer
woven fabric
woven fabrics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51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建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nliho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nlih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nliho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nlih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51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5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5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5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其包括外接无纺布层和内衬无纺布层,所述外接无纺布层与内衬无纺布层之间共同设置有隔热布层,所述隔热布层朝向内衬无纺布层的侧壁设置有吸热布层。本申请具有有效提高无纺布产品的隔热性能及保暖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是一种外观近似于布却无需纺纱而成型的织物。无纺布由纤维组成,并通过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纺布相较于传统的织造布具备工艺流程更短、生产速度更快的特点,故被广泛应用。
公布号为CN2062757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相互粘结,第一无纺布层外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凸点、凹槽和导流沟槽,第二无纺布层外侧壁亦间隔设置有若干凸点、凹槽和导流沟槽。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粘结后,凸点可抵入凹槽内,以增加布层的去污能力,导流沟槽可减少液体在布层上的浪涌现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无纺布层缺少隔热保温性能,进而极大地降低了人们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无纺布产品的频率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无纺布缺少隔热保温性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包括外接无纺布层和内衬无纺布层,所述外接无纺布层与内衬无纺布层之间共同设置有隔热布层,所述隔热布层朝向内衬无纺布层的侧壁设置有吸热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布层通过自身极低的导热性,减少外界低温在外接无纺布层与内衬无纺布层之间的传导;吸热布层通过吸收人体散发的多余热能并重新辐射回人体,以提高使用者使用无纺布产品时的体感温度,并通过隔热布层对内衬布层处的温度低性能传导,保障温度在内衬无纺布层处的停留,进而在保障无纺布产品的隔热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无纺布产品的保暖性能。
优选的,所述隔热布层远离吸热布层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分隔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层通过阻隔液体水分子,以减少液体水分子渗入隔热布层内部的现象,进而减少了液体水分子在气化过程中吸热的现象,保障了无纺布产品的干燥性及保暖效果。
优选的,所述分隔层远离隔热布层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层通过降低液体水分子的停留时间,以进一步减少液体水分子渗入隔热布层的现象;此过程通过设置双重隔水层,以进一步保障无纺布产品的干燥性,进而进一步保障了无纺布产品的隔热性能及保暖性能。
优选的,所述导向层远离分隔层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胶条可使分隔层、导向层抵紧于隔热布层外侧壁,进而保障了分隔层、导向层的使用稳定性,并有效减少了分隔层、导向层因位置偏动,而致使液体水分子渗入隔热布层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吸热布层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导电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件通过快速向外传导电荷,以减少因液体水分子及纤维材料产生的静电现象,进而在有效保障无纺布产品的隔热性及保暖性的同时,保障了使用者使用无纺布产品的舒适度及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吸热布层远离隔热布层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保暖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暖布层通过自身细密、丰厚的绒毛以提高无纺布产品贴合使用者使用时的温感,进而有助于提高温度在隔热布层与使用者之间的停留,并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产品的保暖性能。
优选的,所述保暖布层远离吸热布层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贴合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布层通过自身的材质特性以进一步保障并提高无纺布产品的保暖性能,同时,贴合布层可与吸热布层同时抵紧保暖布层,进而以保障保暖布层的位置稳定性,并保障了无纺布产品的整体保暖性能。
优选的,所述贴合布层远离保暖布层方向的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散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气孔便于吸热布层吸收的热能快速穿过以反馈回人体,进而以提高人体使用无纺布产品的体感温度;同时,散气孔便于无纺布产品内的水汽分子快速向外散发,进而以保障无纺布产品的干燥性,并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产品的保暖性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隔热布层减少外界低温在外接无纺布层与内衬无纺布层之间传导,进而保障了使用者贴合内衬无纺布层使用时的温感,提高了无纺布产品的隔热性能;吸热布层通过吸收人体散发的多余热能,并重新辐射回人体,以提高人体使用无纺布产品时的温感,并可通过隔热布层减少热能外逸,进而提高了无纺布产品的保暖性能;
2.分隔层、导向层通过减少液体水分子在无纺布产品上的附着、停留时间,以减少液体水分子渗入隔热布层、吸热布层、保暖布层和贴合布层的现象,保障了无纺布产品的干燥性及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的微观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吸热布层和导电件位置关系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散气孔和贴合布层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接无纺布层;2、内衬无纺布层;3、隔热布层;4、吸热布层;41、导电件;5、分隔层;6、导向层;7、限位胶条;8、保暖布层;9、贴合布层;91、散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参照图1,包括外接无纺布层1和内衬无纺布层2。外接无纺布层1与内衬无纺布层2均由聚丙烯颗粒经高温热熔、喷丝压卷制得,外接无纺布层1与内衬无纺布层2相互朝向的侧壁粘结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接无纺布层1为布料外层,内衬无纺布层2为布料内层,内衬无纺布层2可贴合使用者使用。
参照图1,外接无纺布层1与内衬无纺布层2之间共同设置有隔热布层3,隔热布层3由气凝胶制得。气凝胶颗粒具备极高的化学稳定性,且气凝胶的体积密度可低至180kg/m³-300kg/m³,进而使得单位体积的气凝胶颗粒内部80%的空间均为空气,以减少温度在隔热布层3上的传递,降低了外界冷空气穿过无纺布产品并降低使用者体感温度的现象。
参照图1,隔热布层3朝向外接无纺布层1的一侧粘固有分隔层5,分隔层5为聚氨酯薄膜。分隔层5可通过自身外表面质地密集的特性,以减少液体水分子的渗透,进而使得隔热布层3朝向外接无纺布层1的侧壁具备一定的防水效果,以减少液体水渗入内衬无纺布层2,并在干燥过程中吸热降温的现象。
参照图1,分隔层5远离隔热布层3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层6,导向层6是以SBS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经高压液化后,再由喷洒装置以喷雾的方式喷涂在分隔层5外侧壁所形成的膜层。导向层6通过自身的疏水特性,以使其外侧壁形成荷叶效应,进而降低液体水分子在分隔层5外侧壁的停留时间,保障隔热布层3及内衬无纺布层2的干燥性,并提高了内衬无纺布层2贴合使用者使用时的保暖效果。
参照图1,导向层6远离分隔层5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胶条7,限位胶条7为PE胶,其通过热压胶机直接烙印在导向层6外侧壁,并可在粘固前与外界无纺布层粘固。限位胶条7极大地提高了分隔层5与导向层6粘固于隔热布层3外侧壁的位置稳定性,并提高了外接无纺布层1与隔热布层3的粘结牢固度,进而保障了隔热布层3、分隔层5和导向层6的使用稳定性。
参照图1,隔热布层3朝向内衬布层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吸热布层4,吸热布层4是由经纬纱均为远红外陶瓷纤维制得的布层。吸热布层4粘固于隔热布层3远离外接无纺布层1方向的一侧,进而通过吸收使用者的散发的多余体能热量,再辐射回人体,以产生热能共振,进而使人体感到温暖的效果,提高无纺布产品的保暖性。
参照图2,吸热布层4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导向件,导电件41为导电纤维,其位于吸热布层4的经纱与纬纱交织的节点上。导电件41可快速向外传导因隔热布层3及液体水颗粒所产生的电荷,进而有效减少无纺布产品的经典现象,保障了使用者使用无纺布产品的舒适使用体验。
参照图1,吸热布层4远离隔热布层3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保暖布层8,保暖布层8为山羊细绒制得的布层,保暖布层8与吸热布层4之间通过轧线缝合以固定连接。保暖布层8通过自身质地细密且丰厚的细绒毛,以提高无纺布产品贴合使用者使用时的保暖性,并进一步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无纺布产品时的体感温度。
参照图1,保暖布层8远离吸热布层4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贴合布层9,贴合布层9是由新疆长绒棉为经纬纱制得的布层,其与保暖布层8通过轧线缝合固定。保暖布层8可通过自身的绵密、厚实的特性进一步提高无纺布产品的防风、保暖性,并可使保暖布层8紧密贴合于吸热布层4与自身之间,进而保障了吸热布层4的使用稳定性。
参照图1,贴合布层9远离保暖布层8方向的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散气孔91,散气孔91便于吸热布层4吸收热量及保暖布层8、贴合布层9聚集的热能快速向使用者反馈,进而以进一步提高无纺布产品的保暖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的实施原理为:隔热布层3通过阻隔外界低温的传导,以保障内衬无纺布层2贴合使用者使用时的温度。吸热布层4可通过吸收人体多余的热能,再辐射回人体,以提高使用者使用无纺布产品的体感温度。保暖布层8和贴合布层9可进一步提高使用者使用无纺布层的保暖效果,进而提高了无纺布产品整体的保暖性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包括外接无纺布层(1)和内衬无纺布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无纺布层(1)与内衬无纺布层(2)之间共同设置有隔热布层(3),所述隔热布层(3)朝向内衬无纺布层(2)的侧壁设置有吸热布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布层(3)远离吸热布层(4)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分隔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层(5)远离隔热布层(3)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层(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层(6)远离分隔层(5)方向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胶条(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布层(4)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导电件(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布层(4)远离隔热布层(3)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保暖布层(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布层(8)远离吸热布层(4)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贴合布层(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布层(9)远离保暖布层(8)方向的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散气孔(91)。
CN202023145111.1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Active CN214215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5111.1U CN214215052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5111.1U CN214215052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5052U true CN214215052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4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5111.1U Active CN214215052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5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28412U (zh) 一种轻薄防走绒羽绒服
CN214215052U (zh) 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气凝胶无纺布
CN214354651U (zh) 保暖服饰的多层复合面料
CN211662763U (zh) 一种抗静电的大衣面料
CN209126250U (zh) 一种远红外保暖平纹呢面料
CN206085846U (zh) 一种保暖面料
CN207973861U (zh) 一种暖绒织物毛坯及暖绒织物
CN209700004U (zh) 一种智能保温面料
CN220482759U (zh) 一种保暖的立体通道布及其羽绒产品
CN211074957U (zh) 一种保暖吸湿双面呢布料
CN220694426U (zh) 一种高舒适性的羽绒服
CN217145148U (zh) 一种免烫舒适型紫外线层压复合面料
JPH0133324Y2 (zh)
CN217293761U (zh) 一种高性能纤维复合布结构
CN218558168U (zh) 石墨烯多维蓄热保暖絮片及面料
CN216231110U (zh) 一种羽绒服真丝面料
CN212911733U (zh) 穿戴舒适的保暖内衣
CN216127915U (zh) 一种发热保温面料
CN214873168U (zh) 一种采用气凝胶面料与防静电织物复合的新面料层
CN218338125U (zh) 一种双层拉链式棉被
CN219877831U (zh) 一种3d拆洗diy床垫
CN216153289U (zh) 一种柔软透气性好的复合面料
CN213919976U (zh) 一种新型保温效果好的复合型针织布
CN216183488U (zh) 一种防水效果好的户外使用面料
CN208864625U (zh) 一种石墨烯夹层高导热暖手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