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4175U - 一种可定位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定位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14175U CN214214175U CN202022480448.1U CN202022480448U CN214214175U CN 214214175 U CN214214175 U CN 214214175U CN 202022480448 U CN202022480448 U CN 202022480448U CN 214214175 U CN214214175 U CN 2142141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mold
- flexible
- die body
- flexible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定位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可定位内模包括模体,还包括至少一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模体的纵向两端,所述定位件上外凸于模体的两端部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定位内模,通过定位件两端部的连接端实现定位件与外部定位机构的连接,从而实现对模体的安装定位,能够防止模体受到浮力或者混凝土浆料的冲击力出现中心偏移,保证模体定位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模体与外模之间的型腔的布料更加均匀,保证了预制构件的内壁壁厚分布的均匀性,大大提升了空心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心预制构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定位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空心预制构件是按各种标准规格事先在预制构件厂加工好,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混凝土构件。空心预制构件制作一般均需要采用模具制作,模具一般包括内模和外模,内模和外模组合后所围成的型腔构成空心预制构件的浇筑型腔。而目前形成空心预制构件空心部的内模多采用气囊;其中,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模受到浮力或者混凝土浆料的冲击力作用,会出现上浮或者偏移现象,而现有技术采用气囊作为内模,由于气囊易形变的特性导致不能对内模进行有效定位,内模出现上浮或者偏移现象,导致混凝土浆料分布不均,最终导致预制构件壁厚分布不均,严重影响预制件的成型质量和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内模不能进行有效定位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定位内模,以解决内模不能进行有效定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定位内模,包括模体,还包括至少一定位件,定位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模体的纵向一端,定位件上外凸于模体的端部为连接端,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定位机构。
优选地,模体为柔性模体,柔性模体能够膨胀和收缩;所述定位件凸出于所述模体的纵向两端。
优选地,定位件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且包括连接部和至少一定位部,连接部用于实现定位部与柔性模体的连接,定位部凸出于柔性模体的端部为连接端。
优选地,定位件为一个,定位件包括一定位部,定位部贯穿柔性模体且定位部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柔性模体的两端面;
优选地,定位部中轴线与柔性模体中轴线大致重合。
优选地,连接部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柔性模体两端部的连接座,两连接座上均设置有贯穿孔,两连接座上的贯穿孔用于承载定位部以实现定位部与柔性模体的连接;
或者,连接部包括若干内置于柔性模体内部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供定位部穿过的贯穿孔,连接座周向上设置有与柔性模体内侧面连接的伸缩件;
优选地,伸缩件与柔性模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地,贯穿孔内壁与定位部之间设置有密封体。
优选地,定位件为两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定位件包括一定位部,定位部设置在柔性模体内侧或者外侧且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定位部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柔性模体两端面;
或者,定位件为两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定位件包括两定位部,两定位部处于同一轴线且定位部设置在柔性模体内侧或者外侧,定位部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且两定位部分别凸出于柔性模体两端面;
或者,定位件为三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柔性模体的轴向投影为多边形,柔性模体的轴向投影的边数与定位件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连接部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沿柔性模体轴心的方向上的投影至少包括有造型角。
优选地,定位部的连接端与定位机构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定位部的连接端与定位机构的连接方式为螺接、卡接、销接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定位内模,包括模体,还包括至少一定位件,定位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模体的纵向两端,定位件上外凸于模体的两端部为连接端,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定位机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定位件两端部的连接端实现定位件与外部定位机构的连接,从而实现对模体的安装定位,能够防止模体受到浮力或者混凝土浆料的冲击力出现中心偏移,保证模体定位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模体与外模之间的型腔的布料更加均匀,保证了预制构件的内壁壁厚分布的均匀性,大大提升了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外模、内模和设置在内模与外模之间用于固定内模的定位机构,内模为上述的可定位内模;优选地,可定位内模可拆卸地放置于外模;优选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与连接端对应的适配部;优选地,定位座为端板。由于上述内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上述内模的模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构件本体,预制构件本体具有空心部,空心部采用上述的可定位内模制作而成。由于上述可定位内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采用上述可定位内模制作的预制构件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可定位内模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另一种可定位内模的剖视图;
图3为几种定位部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可定位内模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一种可定位内模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两种可定位内模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保持体的可定位内模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公开的一种可定位内模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预制构件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1、模体;2、定位件;21、连接部;22、定位部;23、密封体;24、伸缩件;25、支撑板;26、止脱部;
3、连接端;4、加强件;5、保持件;6、外螺纹;7、连接套筒;8、销孔;9、卡块;
10、内模;20、外模;30、定位机构;40、预制构件本体;50、空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一种可定位内模,包括模体1,还包括至少一定位件2,定位件2至少部分凸出于模体1的纵向一端(纵向为模体1的长度方向),定位件2上外凸于模体1的端部为连接端,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定位机构30;其中,模体1可以刚性模体也可以为柔性模体,也可以为刚性和柔性结合的模体1,本实施例以刚性模体进行介绍。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定位件2端部的连接端3实现定位件2与定位机构30的连接,从而实现对模体1的安装定位,能够防止模体1受到浮力或者混凝土浆料的冲击力出现中心偏移,保证模体1定位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模体1与外模20之间的型腔的布料更加均匀,保证了预制构件的内壁壁厚分布的均匀性,大大提升了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定位件2包括连接部21和至少一定位部22,连接部21用于实现定位部22与模体1的连接,定位部22凸出于模体1的端部为连接端3。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定位件2为一个,定位件2包括一定位部22,定位部22贯穿模体1且定位部22的至少一端凸出于模体1的端面;为了保证定位部22对模体1定位的稳定性,优选地,定位部22中轴线与模体1中轴线大致重合且定位部22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模体1的端面;可以理解地,定位部22中轴线与模体1中轴线重合为基本重合,不影响定位部22的正常定位即可;其中,定位部22为刚性结构,例如钢棒、木棒和钢丝绳等等,具体不做限定;当然,定位件2也可以如图1所示,定位件2为两个以上,具体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
进一步地,如图1和2所示,连接部21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模体1两端部的连接座,两连接座上均设置有贯穿孔,两连接座上的贯穿孔用于承载定位部22以实现定位部22与模体1的连接。其中,定位部22可以相对贯穿孔沿模体1长度方向滑动,此时,优选地,贯穿孔内壁与定位部22之间设置有密封体23,密封体23与贯穿孔固定连接,或者定位部22上设置有密封体23,密封体23用于形成定位部22与贯穿孔之间的密封,其中密封体23可以为橡胶、硅胶等;可以理解地,定位部22与贯穿孔也可以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模体1的固定和脱模,定位部22的连接端3与定位机构30可拆卸式连接;优选地,定位部22的连接端3与定位机构30的连接方式为螺接、卡接、销接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其中,如图3(a)所示,连接端3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6,连接端3与定位机构30通过螺帽连接;或者,如图3(b)所示,连接端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套筒7,连接端3与定位机构30通过螺母连接;或者,如图3(c)所示,连接端3端部设置有销孔8,连接端3与定位机构30通过销连接;或者,如图3(d)所示,连接端3端部设置有卡块9,其中卡块9可以相对连接端3端部旋转,实现与定位机构30的卡接;此处只是列举几种最优的定位部22与定位机构30的连接方式,其连接方式不局限于这几种,具体不再列举。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定位内模还有这样的区别结构设计:模体1为柔性模体,柔性模体能够膨胀和收缩;定位件2凸出于模体1的纵向两端,其中,柔性模体可以充气或者充水等介质膨胀。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且包括连接部21和至少一定位部22,定位部22为刚性结构,例如钢棒、木棒和钢丝绳等等;优选地,为了便于对柔性模体进行脱模,定位部22采用钢丝绳,使得柔性模体能够折叠,减少柔性模体脱模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柔性模体的形变量,进一步提高柔性模体定位的稳定性,连接部21的硬度大于柔性模体的硬度,优选地,连接部21为刚性件,例如,钢板、塑料板、木板等,具体不做限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其中,连接部21与柔性模体可以通过螺接、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相对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定位内模还有这样的区别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连接部21包括若干内置于柔性模体内部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供定位部22穿过的贯穿孔,连接座周向上设置有与柔性模体内侧面连接的伸缩件24,伸缩件24与连接座及柔性模体均固定连接,实现定位部22的定位;其中,伸缩件24能够自动伸和缩,伸缩件24处于最大伸长量时,柔性模体膨胀至预设尺寸时形成内模的成型模面。
优选地,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导致柔性模体损坏,同时为了对柔性模体进行支撑,降低柔性模体的形变量,伸缩件24与柔性模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与伸缩件24和柔性模体通过粘接、螺接等方式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如图5-7所示,相对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定位内模,还具有如下区别结构设计:如图6(b)所示,定位件2为两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定位件2包括一定位部22,定位部22设置在柔性模体外侧且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定位部22的纵向两端分别凸出于柔性模体两端面;其中,定位部22对柔性模体进行支撑,减少柔性模体形变量。当然,定位件2为两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定位件2也可以包括两定位部22,如图6(a)所示,两定位部22处于同一轴线且定位部22设置在柔性模体外侧,定位部22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且两定位部22分别凸出于柔性模体两端面,且定位部2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止脱部26,用以防止定位部脱离连接部21;其中,为了加强柔性模体的刚性,减少柔性模体形变量,处于同一直线相邻两定位部22之间设置有加强件4,加强件4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加强件4在相邻两定位部22之间满布;或者,加强件4间隔设置在相邻两定位部22之间;加强件4硬度大于柔性模体硬度,且加强件4可以为柔性结构或者刚性结构,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形成横截面为多种形状的柔性模体,定位件2为三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柔性模体的轴向投影为多边形,柔性模体的轴向投影的边数与定位件2的数量相同;定位件2的连接部2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沿柔性模体轴心的方向上的投影至少包括有转折角,本实施例中,转折角为连接部21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处于垂直于柔性模体端面的正投影下的投影,连接部21通过转折角改变柔性模体膨胀成型方向,从而使柔性模体成型多种形状,提高柔性模体的通用性能;优选地,为了保证柔性模体成型的稳定性,相邻两个定位件2间设置有保持件5,保持件5与柔性模体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卡接、套接及一体成型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优选地,如图7所示,保持件5与连接部21平齐,且保持件5为柔性结构且硬度大于柔性模体硬度,以便于内模收缩,便于脱模;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内模10表面的平整性,柔性模体外部套设一柔性体(图中未画出),柔性体可以为防水布等,具有一定柔性的同时起到阻水作用。可以理解地,定位件2的数量跟排布方式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具体不做限制。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四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如图8所示,相对于实施例四,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定位内模还具有如下区别结构设计: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内模10表面的平整性,定位件2也可以位于柔性模体内侧。
实施例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如图9所示,包括外模20、内模10和设置在内模10与外模20之间用于固定内模10的定位机构30,内模10上述的可定位内模;优选地,为了保证内模10的反复使用,可定位内模可拆卸地放置于外模20;优选地,定位机构30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与连接端3对应的适配部;优选地,定位座为端板;当然定位座不局限于端板,也可以为其它结构,能够实现内模10的定位即可。由于上述内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上述内模的模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构件本体40,预制构件本体40具有空心部50,空心部50采用上述的造型内模制作而成;如图10所示,空心部50可以为圆形、矩形,当然也可以三角形等多边形,具体不做限定;其中,预制构件本体40的空心部50可以为一端空心、两端空心、内部空心或者整体空心,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生产制造。由于上述内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采用上述内模制作的预制构件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其中,预制构件可以为预制板、预制梁、预制墙、预制块和预制桩等;预制构件可以为等截面预制构件也可以为变截面预制构件,具体不做限定。
实施例八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预制构件成型采用了上述的模具,包括如下步骤:内模10安放步骤:将内模10沿模具的长度方向放入预制构件的骨架内,并将内模10牵引至骨架内的预定位置;内模10固定步骤:通过定位机构30实现对内模10的固定;骨架安放步骤:将预制构件的骨架放置于外模20中;混凝土布料步骤:对内模10与外模20之间所形成的型腔填充混凝土浆料;内模脱模步骤:待混凝土半凝固或凝固后,内模10收缩,抽出内模10;其中骨架包括受力主筋和螺旋箍筋。由于上述模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采用上述模具的成型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下面结合空心桩的制作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内模放入骨架:骨架编笼完成后,将内模10从一端放入骨架内,然后牵引放入骨架内的内模10至骨架另一端,完成内模10的放置。
骨架安放步骤:将预制构件的骨架放置于外模20中,其中内模10可以在骨架放入外模20之间放入骨架,也可以在骨架放入外模20之后放入骨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优选地,为了提高预制构件的结构强度,对骨架的至少部分受力主筋进行张拉,提供预应力;其中张拉可以在骨架成型之前张拉,也可以在骨架成型之后张拉,具体不做限制。
内模的固定:通过定位机构30实现对内模10的固定。
浇筑:对内模10与外模20之间所形成的型腔浇筑混凝土浆料。
内模脱模:待混凝土凝固后,内模10收缩,内模10与混凝土脱离,抽出内模10即可;为了便于内模10脱模以及预制桩脱模,内模10外表面及外模内表面涂布脱模剂。
其中,制作中间中空两端实心的预制桩时:先完成一端空心或者两端空心的浇筑,然后待混凝土凝固后,抽出内模10,再进行预制桩端部混凝土的浇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定位内模,包括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模体的纵向一端,所述定位件上外凸于模体的端部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为柔性模体,所述柔性模体能够膨胀和收缩;
所述定位件凸出于所述模体的纵向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定位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且包括连接部和至少一定位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实现定位部与所述柔性模体的连接,所述定位部凸出于所述柔性模体的端部为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定位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一个,所述定位件包括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贯穿所述柔性模体且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柔性模体的两端面;
其中,所述定位部中轴线与所述柔性模体中轴线大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定位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柔性模体两端部的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上均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连接座上的贯穿孔用于承载所述定位部以实现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柔性模体的连接;
或者,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内置于所述柔性模体内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供定位部穿过的贯穿孔,所述连接座周向上设置有与所述柔性模体内侧面连接的伸缩件;
其中,所述伸缩件与柔性模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贯穿孔内壁与定位部之间设置有密封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定位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两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所述定位件包括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柔性模体内侧或者外侧且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柔性模体两端面;
或者,所述定位件为两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所述定位件包括两定位部,两所述定位部处于同一轴线且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柔性模体内侧或者外侧,所述定位部沿柔性模体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所述定位部分别凸出于所述柔性模体两端面;
或者,所述定位件为三个以上且沿柔性模体周向间隔排列布置,所述柔性模体的轴向投影为多边形,柔性模体的轴向投影的边数与所述定位件的数量相同;
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沿柔性模体轴心的方向上的投影至少包括有造型角。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定位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连接端与定位机构可拆卸式连接;
其中,所述定位部的连接端与定位机构的连接方式为螺接、卡接、销接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8.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内模和设置在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之间用于固定所述内模的定位机构,所述内模为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定位内模;
其中,所述可定位内模可拆卸地放置于所述外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端对应的适配部;
其中,所述定位座为端板。
10.一种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构件本体,所述预制构件本体具有空心部,所述空心部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所述的可定位内模制作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80448.1U CN214214175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可定位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80448.1U CN214214175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可定位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14175U true CN214214175U (zh) | 2021-09-17 |
Family
ID=7769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80448.1U Active CN214214175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可定位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14175U (zh)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22480448.1U patent/CN2142141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214175U (zh) | 一种可定位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
KR100749823B1 (ko) | 맨홀, 이의 제조장치,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맨홀의 접속관연결방법 | |
CN212978709U (zh) | 一种可膨缩型的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
CN214214173U (zh) | 便于脱模的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
CN113334568A (zh) | 一种管片整环结构及管片整环预制方法 | |
KR101675230B1 (ko) | 낙차형 콘크리트 수로관 성형장치 | |
CN112681289A (zh) | 一种桩板墙的拱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537606B (zh) | 一种护坡挡墙砌筑模板结构 | |
KR101593563B1 (ko) |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중공기둥을 이용한 기둥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둥구조물 | |
CN212331368U (zh) | 一种造型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
CN112518964B (zh) | 一种圆形充气芯模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 | |
US2630614A (en) | Casting form | |
CN113404057A (zh) | 电梯井基坑侧壁垫层整体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3999937U (zh) | 一种具有刚性支撑的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
CN210190081U (zh) |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用模具和模具组 | |
CN214214172U (zh) | 一种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
JP3339241B2 (ja) | 中空孔を有するコンクリート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ンクリート成形体の中空孔成形用中型 | |
CN218453053U (zh) | 一种预制栌斗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组及预制栌斗 | |
CN218205740U (zh) | 一种混凝土剪力墙模板加固装置 | |
CN213999934U (zh) | 一种矩形内模、模具及预制构件 | |
KR20200114020A (ko) | 내지진성 탄소복합소재를 이용한 외장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1915184B1 (ko) |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줄눈 형성부재 | |
CN218748408U (zh) | 一种混凝土构件成型用模具 | |
CN215969298U (zh) | 一种预制构件的成孔模件及预制构件成型模具 | |
CN216196586U (zh) | 一种用于屋面管道支墩的铝合金模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