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8043U - 一种蒸煮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煮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8043U
CN214208043U CN202022873283.4U CN202022873283U CN214208043U CN 214208043 U CN214208043 U CN 214208043U CN 202022873283 U CN202022873283 U CN 202022873283U CN 214208043 U CN214208043 U CN 214208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olding
bottom plate
state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732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庚
张宁
林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ji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ji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ji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ji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732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8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8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8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煮容器,包括:底板;柔性侧壁,柔性侧壁与底板连接,第一折叠功能结构位于柔性侧壁底边且与底板连接,第二折叠功能结构间隔分布于柔性侧壁上,并对应将柔性侧壁分隔为多个侧壁环单元;蒸煮容器在第二状态下,相邻的侧壁环单元通过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相互折叠,使柔性侧壁处于折叠状态,底板通过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向容器开口方向翻转,且柔性侧壁的顶端和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均不高于底板。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蒸煮容器由于受到器底面面积和侧壁的影响,蒸煮容器无法装载大于容器底面面积的食物或碗碟,导致蒸煮容器的食物装载量较小,而若直接将食物架设于侧壁的顶端,则可能会破坏食物或导致盛放不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蒸煮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煮容器。
背景技术
蒸煮是烹饪的常用手段,蒸煮一般通过在锅底盛放一定的水,利用水沸腾所产生的热气把食物加热。蒸煮一般能够保持食物的原味并且烹饪过程简单方便。
一般的蒸煮容器包括具有通孔的底面和侧壁,蒸煮容器悬架于锅上方,容器底面具有通孔方便锅内热气的流通。这类蒸煮容器的优点在于可通过侧壁对食物进行限位,避免食物滚落,但其缺陷在于受到器底面面积和侧壁的影响,蒸煮容器无法装载大于容器底面面积的食物或碗碟,导致蒸煮容器的食物装载量较小,而若直接将食物架设于侧壁的顶端,则可能会破坏食物或导致盛放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煮容器,解决现有的蒸煮容器由于受到器底面面积和侧壁的影响,蒸煮容器无法装载大于容器底面面积的食物或碗碟,导致蒸煮容器的食物装载量较小,而若直接将食物架设于侧壁的顶端,则可能会破坏食物或导致盛放不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煮容器,包括:
底板;
柔性侧壁,所述柔性侧壁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柔性侧壁包括: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
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位于所述柔性侧壁底边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折叠工结构间隔分布于所述柔性侧壁上,并对应将所述柔性侧壁分隔为多个侧壁环单元;
所述柔性侧壁的顶端形成容器开口;
所述蒸煮容器可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伸展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完全折叠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相邻的所述侧壁环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相互折叠,使所述柔性侧壁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向所述容器开口方向翻转,且所述柔性侧壁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均不高于所述底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侧壁的最高点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具体为厚度小于所述柔性侧壁的厚度的第一环形薄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具体为厚度小于所述柔性侧壁的厚度的第二环形薄壁。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环单元的高度大于所述底板的厚度;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蒸煮容器的底端为处于最低位置的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面向下方延伸有站脚;
所述站脚的高度大于所述侧壁环单元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站脚包括外层站脚和内层站脚;
所述外层站脚圆周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底面边缘;
所述内层站脚圆周分布于所述底板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站脚与所述底板的连接部位的外壁向圆心部位凹陷形成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数量为奇数;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柔性侧壁的上边缘、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以及所述底板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包括至少二个,在所述蒸煮容器处于完全折叠的状态下,自下而上的第偶数个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高度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高度持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煮容器,包括:底板;柔性侧壁,所述柔性侧壁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柔性侧壁包括: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位于所述柔性侧壁底边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间隔分布于所述柔性侧壁上,所述第二折叠工结构间隔分布于所述柔性侧壁上,并对应将所述柔性侧壁分隔为多个侧壁环单元;所述柔性侧壁的顶端形成容器开口;所述蒸煮容器可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伸展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完全折叠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相邻的所述侧壁环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相互折叠,使所述柔性侧壁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向所述容器开口方向翻转,且所述柔性侧壁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均不高于所述底板。
本申请所提供的蒸煮容器,第一折叠功能结构用于实现柔性侧壁相对于底板的翻折,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用于实现柔性侧壁自身的折叠,在需要蒸煮容器装载大面积食物或碗碟时,通过将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和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均处于折叠状态,即处于第二状态,使得柔性侧壁的顶端和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均不高于底板,即底板处于最高位置,大于底板面积的食物或碗碟在放入蒸煮容器的过程中便不会再受到侧壁的限制,使得食物或碗碟可直接放置于底板上,从而为食物或碗碟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可用于装载大于底板面积的食物;在蒸煮容器需要装载如鸡蛋等易滚动的食物时,只需要将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恢复,使蒸煮容器处于第一状态,便可对鸡蛋等易滚动食物进行装载,从而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蒸煮容器由于受到器底面面积和侧壁的影响,蒸煮容器无法装载大于容器底面面积的食物或碗碟,导致蒸煮容器的食物装载量较小,而若直接将食物架设于侧壁的顶端,则可能会破坏食物或导致盛放不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蒸煮容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三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一状态的侧视结构简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三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的侧视结构简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容器开口1、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柔性侧壁4、底板5、侧壁环单元6、站脚7、外层站脚8、内层站脚9、凹面10、把手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的剖面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煮容器,包括:
底板5;
柔性侧壁4,柔性侧壁4与底板5连接,柔性侧壁4包括: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和至少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
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位于柔性侧壁4底边且与底板5连接,第二折叠工结构间隔分布于柔性侧壁4上,并对应将柔性侧壁4分隔为多个侧壁环单元6;
柔性侧壁4的顶端形成容器开口1;
蒸煮容器可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伸展状态,第二状态为完全折叠状态;
在第二状态下,相邻的侧壁环单元6通过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相互折叠,使柔性侧壁4处于折叠状态,底板5通过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向容器开口1 方向翻转,且柔性侧壁4的顶端和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均不高于底板5。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侧壁4环绕连接于底板5的边缘上,使得蒸煮容器整体呈盆状,柔性侧壁4可实现一定程度弹性延展性,底板5用于支撑食物,底板5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于使热量流通,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的外端与柔性侧壁4连接,内端与底板5连接,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可实现折叠功能,其具体可为铰链结构、薄壁结构等,只要能实现使柔性侧壁4可相对于底板5外翻折叠的功能,均属于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的范围之中,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的高度可与底板5的上表面持平,在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处于折叠状态下,柔性侧壁4相对于底板5向外部翻转折叠,使得柔性侧壁4的内壁朝外,外壁朝内,此状态下盛放于底板5上的食物不会受到柔性侧壁4的影响,可适用于长度略大于底板5直径食物的蒸煮;
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也可实现折叠功能,具体可为铰链结构、薄壁结构等,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有至少一个,其自上而下间隔分布于柔性侧壁4上,并将柔性侧壁4分隔为多个侧壁环单元6,每相邻两个侧壁环单元6可相互折叠,具体为未折叠状态下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环单元6中位于上方的侧壁环单元6翻折于位于下方的侧壁环单元6的外部,从而使得柔性侧壁4整体呈风琴式折叠状,当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数量为一个时,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有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的剖面图,此情况下侧壁环单元6有两个,柔性侧壁4的最高点位柔性侧壁4的上边缘,两个侧壁单元环的高度相等。
本申请所提供的蒸煮容器,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用于实现柔性侧壁4相对于底板5的翻折,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用于实现柔性侧壁4自身的折叠,在需要蒸煮容器装载大面积食物或碗碟时,通过将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和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均处于折叠状态,即处于第二状态,使得柔性侧壁4的顶端和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均不高于底板5,即底板5处于最高位置,大于底板 5面积的食物或碗碟在放入蒸煮容器的过程中便不会再受到侧壁的限制,使得食物或碗碟可直接放置于底板5上,从而为食物或碗碟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可用于装载大于底板5面积的食物;在蒸煮容器需要装载如鸡蛋等易滚动的食物时,只需要将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恢复,使蒸煮容器处于第一状态,便可对鸡蛋等易滚动食物进行装载,从而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蒸煮容器由于受到器底面面积和侧壁的影响,蒸煮容器无法装载大于容器底面面积的食物或碗碟,导致蒸煮容器的食物装载量较小,而若直接将食物架设于侧壁的顶端,则可能会破坏食物或导致盛放不稳的技术问题。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蒸煮容器在第二状态下,底板5和所述柔性侧壁4 的最高点处于同一高度位置,使得柔性侧壁4的最高点亦可作为食物或碗碟的支撑结构,从而增大了蒸煮容器的支撑面积,有利于支撑更大面积的食物和碗碟。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容器的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具体为厚度小于柔性侧壁4的厚度的第一环形薄壁,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 具体为厚度小于柔性侧壁4的厚度的第二环形薄壁,第一环形薄壁和第二环形薄壁的材料可与柔性侧壁4的材料相同,通过采用薄壁结构,使得蒸煮容器的结构配合更加简单,制作成本更低,同时耐用性更强。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容器侧壁环单元6的高度大于底板5的厚度;在第二状态下,蒸煮容器的底端为处于最低位置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
具体来说,底板5本身有一定的厚度,使得底板5具有优良的食物承载能力,底板5的厚度小于侧壁环单元6的高度,在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下,蒸煮容器的底端为处于最低位置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且截面为倒三角结构的每相邻两侧壁环单元6形成容纳空间,且通过该最低位置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对蒸煮容器进行支撑,使得底板5的底面与锅底的上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可用于盛放蒸煮用的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容器的底板5的底面向下方延伸有站脚7,站脚7的高度大于侧壁环单元6的高度,当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下,由于站脚7的高度大于侧壁环单元6的高度,从而站脚7代替位于最低位置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对蒸煮容器进行支撑,也进一步的增大了底板5的底面与锅底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可用一个装载更多的蒸煮水,蒸煮更多的食物。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容器的站脚7包括外层站脚8和内层站脚9,外层站脚8圆周分布于底板5的底面边缘,内层站脚9 圆周分布于底板5的中部,外层站脚8和内层站脚9分别用于对底板5的外围和内围进行支撑,有效增大支撑面积,使得站脚7对蒸煮容器的支撑更加稳固,具体的,外层站脚8的数量可为四个,内层站脚9的数量可为四个。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容器的外层站脚8与底板5的连接部位的外壁向圆心部位凹陷形成凹面10,凹面10可有效避免蒸煮容器在折叠状态下柔性侧壁4的外壁与外层站脚8之间的接触,造成各个折叠部位的接触变形而导致结构不稳定,影响蒸煮容器的使用,具体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蒸煮容器的侧视图。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容器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数量为奇数,在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侧壁4的上边缘、第一折叠功能结构2的最高点以及底板5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位置,由于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数量为奇数,使得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侧壁4的上边缘始终朝上,使得柔性侧壁4的上边缘同样可用于支撑食物,增大食物的支撑面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容器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包括至少二个,在处于第二状态下,自下而上的第偶数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高度与底板5的上表面高度持平,即为在折叠状态下,自下而上的第二个和/或第四个和/或第六个和/或以此类推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高度与底板5的上表面高度持平,从而增加了折叠状态下蒸煮容器用于盛放食物的支撑点,进一步增大支撑面积,且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下,自下而上的每个偶数位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高度均与底板5的上表面高低持平,即第二个、第四个、第六个...以此类推的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高度均与底板5的上表面持平,此时自下而上排列的第一个侧壁环单元6和第二个侧壁环单元6 的长度相等,第三个侧壁环单元6和第四个侧壁环单元6的长度相等,以此类推,此种情况的容器单元的支撑点最多,支撑面积最大化,可最大程度盛放大面积食物,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三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一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简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三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3的蒸煮容器处于第二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简图。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容器还包括把手11,把手11与柔性侧壁4的上边缘连接,把手11用于提动蒸煮容器,把手11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把手11可对称分布于柔性侧壁4的两侧。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柔性侧壁,所述柔性侧壁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柔性侧壁包括: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折叠功能结构;
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位于所述柔性侧壁底边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间隔分布于所述柔性侧壁上,并对应将所述柔性侧壁分隔为多个侧壁环单元;
所述柔性侧壁的顶端形成容器开口;
所述蒸煮容器可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伸展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完全折叠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相邻的所述侧壁环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相互折叠,使所述柔性侧壁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向所述容器开口方向翻转,且所述柔性侧壁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均不高于所述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底板和所述柔性侧壁的顶端或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具体为厚度小于所述柔性侧壁的厚度的第一环形薄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具体为厚度小于所述柔性侧壁的厚度的第二环形薄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环单元的高度大于所述底板的厚度;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蒸煮容器的底端为处于最低位置的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向下方延伸有站脚;
所述站脚的高度大于所述侧壁环单元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站脚包括外层站脚和内层站脚;
所述外层站脚圆周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底面边缘;
所述内层站脚圆周分布于所述底板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站脚与所述底板的连接部位的外壁向圆心部位凹陷形成凹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数量为奇数;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柔性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一折叠功能结构以及所述底板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包括至少三个,在所述蒸煮容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自下而上的第偶数个所述第二折叠功能结构的高度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高度持平。
CN202022873283.4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蒸煮容器 Active CN214208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3283.4U CN214208043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蒸煮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73283.4U CN214208043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蒸煮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8043U true CN214208043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73283.4U Active CN214208043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蒸煮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8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33453A (en) Overflow cooking pot assembly
US20040112372A1 (en) Steam cooker having a reduced size
CN214208043U (zh) 一种蒸煮容器
WO2023202083A1 (zh) 一种电蒸锅
CN203016661U (zh) 可升降蒸笼组件
CN217659239U (zh) 蒸锅
CN218588843U (zh) 便捷空气炸锅篮
CN217488262U (zh) 一种新型组合锅具
CN219661469U (zh) 一种蒸烤架组件
CN219895354U (zh) 一种蒸锅
CN220089284U (zh) 炸篮以及油炸设备
KR101273259B1 (ko) 마늘박피기
CN216416802U (zh) 一种蒸笼及蒸锅
CN213129202U (zh) 一种改进的空气炸锅
CN217959735U (zh) 一种便于蒸煮的压力锅
CN206062875U (zh) 一种带有蒸笼隔板的内胆和含有其的陶胆电炖锅
CN212853241U (zh) 蒸锅
CN218074501U (zh) 一种多功能锅
CN219645517U (zh) 一种电蒸锅
CN212521505U (zh) 升降火锅
CN220236673U (zh) 一种接油盘及空气炸锅
CN207285916U (zh) 烹调器用的烹调盖、及具备该烹调盖的烹调器
CN210961599U (zh) 一种轻食机
CN215686733U (zh) 蒸格组件及蒸锅
CN214128053U (zh) 一种带聚能罩的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