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2976U - 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2976U
CN214202976U CN202022813574.4U CN202022813574U CN214202976U CN 214202976 U CN214202976 U CN 214202976U CN 202022813574 U CN202022813574 U CN 202022813574U CN 214202976 U CN214202976 U CN 214202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panel
screen
ben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35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辉
陈松亚
薛肖飞
王战姝
杨松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35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2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2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2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本申请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屏、第一柔性件及第二柔性件;所述柔性屏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所述第一柔性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第二柔性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面;所述柔性屏包括内折部及外折部,当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被弯折时,在所述内折部,所述柔性屏靠近所述第二柔性件的表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在所述外折部,所述柔性屏靠近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表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本申请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可以经过更多次的弯折,而更不易损坏,具有更长的寿命。

Description

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弯折显示设备,在弯折的过程中会对柔性屏产生拉伸和挤压,频繁的对显示屏进行拉伸相对于挤压来说,使得显示屏更容易损坏,降低柔性屏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弯折显示面板,其可以经过更多次的弯折,而更不易损坏,具有更长的寿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屏、第一柔性件及第二柔性件;所述柔性屏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所述第一柔性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第二柔性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面;
所述柔性屏包括内折部及外折部,当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被弯折时,在所述内折部,所述柔性屏靠近所述第二柔性件的表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在所述外折部,所述柔性屏靠近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表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
可选地,所述内折部具有第一中性面,所述第一中性面靠近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
可选地,在所述内折部上,所述第二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到所述柔性屏非显示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到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外折部具有第二中性面,所述第二中性面靠近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
可选地,在所述外折部上,所述第一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到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到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二柔性件包括本体部及与所述本体部相连的凸出部,所述本体部设置于所述柔性屏背离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表面,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内折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件上各点到所述柔性屏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内折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外折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内折部与所述外折部交替设置。
可选地,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件背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平坦层为弹性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件为透光层,所述透光层的透光率为80%以上。
可选地,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还包括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所述折叠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弯折。
可选地,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还包括粘合层,所述第一柔性件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连接,所述第二柔性件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连接。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本申请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可弯折显示面板,通过在柔性屏的显示面设置第一柔性件,柔性屏的非显示面设置第二柔性件,通过调节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的厚度,使得可弯折显示面板被弯折时,在内折部,柔性屏靠近第二柔性件的表面(也就是柔性屏的非显示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在外折部,柔性屏靠近第一柔性件的表面(也就是柔性屏的显示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可以经过更多次的弯折,而更不易损坏,具有更长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可弯折显示设备展平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弯折设备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内折部上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外折部上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可弯折显示设备展平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包括柔性屏10、第一柔性件30及第二柔性件50;柔性屏10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11和非显示面13;第一柔性件30设置于显示面11;第二柔性件50设置于非显示面13;柔性屏10包括内折部12及外折部14,当可弯折显示面板100被弯折时,在内折部12,柔性屏10靠近第二柔性件50的表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也就是说,柔性屏10靠近第二柔性件50的表面不被拉伸;在外折部14,柔性屏10靠近第一柔性件30的表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也就是说,柔性屏10靠近第一柔性件30的表面不被拉伸。
本申请的可弯折显示面板100,通过在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设置第一柔性件30,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设置第二柔性件50,通过调节第一柔性件30和第二柔性件50的厚度,使得可弯折显示面板100被弯折时,在内折部12,柔性屏10靠近第二柔性件50的表面(也就是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在外折部14,柔性屏10靠近第一柔性件30的表面(也就是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可以经过更多次的弯折,而更不易损坏,具有更长的寿命。
可选地,内折部1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外折部1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内折部12与外折部14交替设置。更具体地,内折部12的数量比外折部14的数量多一个;或者外折部14的数量比内折部12的数量多一个;或者内折部12和外折部14的数量相同。同时存在多个内折部12和多个外折部14,使得可弯折显示面板100不使用时,可以进行多次弯折,具有更小的面积,方便携带。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柔性屏1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15、内折部12、第二部17、外折部14及第三部19。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弯折时,柔性屏10第一部15的显示面11朝向第二部17的显示面11,第二部17的非显示面13朝向第三部19的非显示面13,也就是说,弯折时,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呈S型弯折。
本申请的术语“内折部”指的是,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弯折时,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位于折叠内侧,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位于折叠外侧对应的弯折部。
本申请的术语“外折部”指的是,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弯折时,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位于折叠外侧,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位于折叠内侧对应的弯折部。
请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折部12具有第一中性面121,第一中性面121靠近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当内折部12的第一中性面121靠近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时,这样使得弯折时柔性屏10上的每个位置受到压力或零压力,不会被拉伸,而挤压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远远低于拉伸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从而降低频繁弯折对柔性屏10的损害,提高柔性屏10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的术语“中性面”指的是,可弯折显示面板100上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的面。
可选地,在内折部12上,第二柔性件50远离柔性屏10的表面到柔性屏10非显示面13的距离与第一柔性件30远离柔性屏10的表面到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的距离相等。当这两个距离相等时,使得第一中性面121与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重合,从而使得柔性屏10上的每个位置受到压力或零压力,不会被拉伸,而挤压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远远低于拉伸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从而降低频繁弯折对柔性屏10的损害,提高柔性屏10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折部14具有第二中性面141,第二中性面141靠近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当内折部12的第二中性面141靠近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时,这样使得弯折时柔性屏10上的每个位置受到压力或零压力,不会被拉伸,而挤压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远远低于拉伸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从而降低频繁弯折对柔性屏10的损害,提高柔性屏1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在外折部14上,第一柔性件30远离柔性屏10的表面到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的距离与第二柔性件50远离柔性屏10的表面到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的距离相等。当这两个距离相等时,使得第二中性面141与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重合,从而使得柔性屏10上的每个位置受到压力或零压力,不会被拉伸,而挤压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远远低于拉伸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从而降低频繁弯折对柔性屏10的损害,提高柔性屏1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柔性件30和第二柔性件5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备,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备,本申请对比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柔性件30和第二柔性件50均具有柔性,可以被频繁弯折,不易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件30为透光层,透光层的透光率为80%以上;具体地,透光层的透光率为80%、85%、88%、90%、93%、95%、96%、97%、98%、99%、99.5%等。优选地,第一柔性件30的透光率大于95%,这样可以使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第一柔性件30可以由但不限于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酰亚胺(Polyimide,PI)、超薄柔性玻璃(Ultra Thin Glass,UTG)等透明材料制得。第二柔性件50可以由透明材料制得,也可以由不透明材料制得,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一柔性件30上各点到柔性屏10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第一柔性件30是一个平整的平面,这样使得整个可弯折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整体是平整的。
请再次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柔性件50包括本体部51及与本体部51相连的凸出部53,本体部51设置于柔性屏10背离第一柔性件30的表面,凸出部53设置于本体部51背离柔性屏10的表面且位于内折部12。也就是说,第二柔性件50在内折部12的厚度大于其它部位的厚度。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得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弯折时内折部12和外折部14的均收到压力或零压力,整个显示屏均不会被拉伸,而挤压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远远低于拉伸对于柔性屏10的损害,从而降低频繁弯折对柔性屏10的损害,提高柔性屏10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弯折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平坦层70,平坦层70设置于第二柔性件50背离柔性屏10的表面。这样可弯折显示面板100的背面是一个平整的结构。
可选地,平坦层70为弹性层,也就是说,平坦层70具有弹性。弹性使得平坦层70容易被拉伸和压缩,从而不会由于平坦层70的存在,而导致整个可弯折显示面板100弯折时,内折部12的第一中性面121和外折部14的第二中性面141的位置被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弯折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折叠机构90,折叠机构90设置于第二柔性件50远离柔性屏10的一侧,折叠机构90用于驱动柔性屏10弯折。
请再次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弯折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粘合层20,第一柔性件30通过粘合层20与柔性屏10的显示面11连接,第二柔性件50通过粘合层20与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连接,粘合层20使得第一柔性件30和第二柔性件50可以更好的与柔性屏10粘合。可选地,粘合层2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OCA光学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不会影响柔性屏10显示面11的显示效果。可选地,第二柔性件50通过不具有透光性的粘合层20与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13连接,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其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弯折显示面板100。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显示器、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具有显示屏的设备。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屏、第一柔性件及第二柔性件;所述柔性屏具有相背设置的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所述第一柔性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所述第二柔性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面;
所述柔性屏包括内折部及外折部,当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被弯折时,在所述内折部,所述柔性屏靠近所述第二柔性件的表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在所述外折部,所述柔性屏靠近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表面受到压力或者零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部具有第一中性面,所述第一中性面靠近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折部上,所述第二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到所述柔性屏非显示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到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部具有第二中性面,所述第二中性面靠近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折部上,所述第一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到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到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件包括本体部及与所述本体部相连的凸出部,所述本体部设置于所述柔性屏背离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表面,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背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内折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上各点到所述柔性屏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外折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内折部与所述外折部交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件背离所述柔性屏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为弹性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为透光层,所述透光层的透光率为80%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还包括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件远离所述柔性屏的一侧,所述折叠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弯折。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折显示面板还包括粘合层,所述第一柔性件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柔性屏的显示面连接,所述第二柔性件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柔性屏的非显示面连接。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可弯折显示面板。
CN202022813574.4U 2020-11-28 2020-11-28 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202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3574.4U CN214202976U (zh) 2020-11-28 2020-11-28 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3574.4U CN214202976U (zh) 2020-11-28 2020-11-28 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2976U true CN214202976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8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3574.4U Active CN214202976U (zh) 2020-11-28 2020-11-28 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2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3402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9087586B (zh) 显示装置及其柔性显示面板
US20200154581A1 (en)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CN108962029B (zh) 柔性显示屏、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189638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147573B (zh) 一种显示装置、保护盖板
US20190138058A1 (en) Rollable display apparatus
KR20190082339A (ko)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US20160209970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157669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WO2010106590A1 (ja) 表示装置
CN109473041B (zh) 可折弯盖板、可折弯显示模组及可折弯终端设备
US20210335152A1 (en)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CN113140155B (zh) 电子设备
US11191172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3079237A (zh) 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192417A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3129744A (zh) 显示装置
US11950445B2 (en) Foldable display screen including multi-cover protection layers
CN209859506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14202976U (zh) 可弯折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936554A (zh) 显示装置
CN113724586A (zh) 显示装置
CN210324967U (zh) 面板保护层及显示面板装置
CN110634396B (zh) 一种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