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2003U - 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2003U
CN214192003U CN202022734169.3U CN202022734169U CN214192003U CN 214192003 U CN214192003 U CN 214192003U CN 202022734169 U CN202022734169 U CN 202022734169U CN 214192003 U CN214192003 U CN 214192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gear
base
motor
str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41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震
陈新斌
陈佳璐
陈志伟
冯欢
卢萌
曹良坚
郑燕芳
陈伟平
陈州浩
朱岳
应振华
蒋晓峰
胡群芳
李严青
王培波
王银法
张倩莹
周登峰
胡志勇
范中洋
马鹏飞
康先文
窦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a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a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a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41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2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2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2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用于固定多股线的固定机构和安装在底座上用于带动固定机构转动的电机;固定机构包括夹持部件和用于驱动夹持部件夹持多股线的驱动件,夹持部件安装在驱动件上,驱动件与底座固定连接,驱动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用于驱动夹持部件改变夹持力度的驱动盘、用于驱动驱动盘转动的驱动齿轮和与外壳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外壳转动的连接轴;电机的转动轴和连接轴均穿过底座进行安装,电机的转动轴上套设有主齿轮,连接轴上套设有与主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主齿轮通过齿纹相适的皮带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施工现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装置,具体为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施工现场,时常需要对多股电线进行绕线处理,将多股线进行缠绕便于对线路进行铺设,减少杂乱的现象,但很多场合中使用的电线直径不小,且长度也不短,工作人员直接用手进行绕线处理并不容易,需要多个工作人员进行配合绕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以在施工现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用于固定多股线的固定机构和安装在底座上用于带动固定机构转动的电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部件和用于驱动夹持部件夹持多股线的驱动件,所述夹持部件安装在驱动件上,所述驱动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用于驱动夹持部件改变夹持力度的驱动盘、用于驱动驱动盘转动的驱动齿轮和与外壳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外壳转动的连接轴;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和连接轴均穿过底座进行安装,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套设有主齿轮,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与主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齿轮通过齿纹相适的皮带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当电机转动时,连接轴带动外壳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上与连接轴的同一侧,所述连接轴和电机的转动轴均穿过底座的侧板,并分别于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三个均由其中心向外延伸的滑轨,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三个滑动连接在滑轨上且与驱动盘联动的滑块,当驱动盘驱动滑块在滑轨上移动时,三个滑块相互聚拢或者远离,以夹持或者释放多股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盘包括成片状的底盘、设置在底盘一侧面的呈螺旋状的螺旋件、固定连接在底盘另一侧面的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底盘同轴设置;当驱动齿轮转动时,齿轮盘转动,带动螺旋件驱动滑块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轮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上的转轴、与转轴同轴设置且与转轴固定连接的锥齿轮、用于供人驱动的驱动帽,所述转轴与驱动帽同轴固定,所述锥齿轮与齿轮盘啮合,当驱动帽转动时,锥齿轮转动,带动齿轮盘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对应凸块的位置设置有凹槽,当滑块安装在滑轨中时,凸块可滑动地嵌入在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的底部镂空,所述滑块相对滑轨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与螺旋件相适配的弧形片,当滑块安装在滑轨中时,弧形片位于螺旋件的螺旋构成的间隙内,当螺旋件转动时,带动弧形片在螺旋件的间隙内移动,进而带动滑块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外壳上的辅助齿轮,所述辅助齿轮与锥齿轮形状对应,且均与齿轮盘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三个所述滑块形状相适配,当滑块相互聚拢贴合时,其侧壁两两贴合;三个所述滑块相互聚拢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夹持多股线的弧形的卡合部,当滑块相互聚拢贴合时,卡合部相互配合卡合多股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工作人员不用多人配合慢慢将导线进行绕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中,可将电机的转速降低至一个既对工作人员安全且能使多股导线快速绕线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从齿轮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底座;11、电机;12、主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连接轴;15、皮带;2、夹持部件;21、滑块;3、驱动件;31、外壳;311、滑轨; 32、驱动盘;321、底盘;322、螺旋件;323、齿轮盘;33、驱动齿轮;331、转轴;332、锥齿轮;333、驱动帽;41、凸块;42、凹槽;5、弧形片;6、辅助齿轮;7、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用于固定多股线的固定机构和安装在底座1上用于带动固定机构转动的电机11;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部件2和用于驱动夹持部件 2夹持多股线的驱动件3,所述夹持部件2安装在驱动件3上,所述驱动件3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3包括外壳31、设置在外壳31内用于驱动夹持部件2改变夹持力度的驱动盘32、用于驱动驱动盘32转动的驱动齿轮33和与外壳31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外壳31转动的连接轴14;所述电机11的转动轴和连接轴14均穿过底座1进行安装,所述电机11的转动轴上套设有主齿轮,所述连接轴14上套设有与主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13,所述主齿轮通过齿纹相适的皮带 15带动从动齿轮13转动,当电机11转动时,连接轴14带动外壳31转动。
所述外壳31上设置有三个均由其中心向外延伸的滑轨311,所述夹持部件 2包括三个滑动连接在滑轨311上且与驱动盘32联动的滑块21,当驱动盘32 驱动滑块21在滑轨311上移动时,三个滑块21相互聚拢或者远离,以夹持或者释放多股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多股线进行缠绕时,可以先将底座1 进行固定,该底座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配重的底座1、能够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底座1、能够与地面钢材进行螺纹固定的底座1,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采用与装配用的钢材进行螺纹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案是基于三条导线进行缠绕的方案,如果需要针对更多的导线进行缠绕可以对本方案做适应性调整,当然也可以采用本方案后续描述的方案进行缠绕。
在做好底座1的固定之后,将三股导线放到滑块21之间,每股导线对应一个滑块21,此时工作人员与驱动齿轮33进行交互,通过驱动齿轮33驱动驱动盘32转动,利用驱动盘32的转动带动滑块21相互聚拢,进而对导线进行夹持。当然,用户可以继续与驱动齿轮33进行交互,将驱动齿轮33进行反转,进而用驱动盘32带动滑块21移动,对导线进行释放。
将三股导线固定在滑块21之间后,电机11开始旋转,通过主齿轮和皮带 15带动从动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14转动,即带动固定机构进行旋转,达到对多股导线自动绕线的目的,通过该方案,工作人员不用多人配合慢慢将导线进行绕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中,可将电机11的转速降低至一个既对工作人员安全且能使多股导线快速绕线的速度。
利用底座1将自动绕线装置进行固定,减少了人工负担,一方面减少人员成本,另一方面配合滑块21进行夹持避免导线本身的作用力对人员造成伤害,进而减少了人员的负担。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机11安装在底座1上与连接轴14的同一侧,所述连接轴14和电机11的转动轴均穿过底座1的侧板,并分别于从动齿轮13和主动齿轮12装配。
采用上述安装方式,能够将体积集中在一侧,使得底座1与外部进行安装时更加方便,避免形状不规则导致安装困难。
另外,所述主动齿轮12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13的直径,所述电机11为步进电机11。
通过主动齿轮12较小的方式,该设置能够增加扭矩,提高驱动力,避免绕线时驱动力不足而无法正常绕线,另外电机11采用步进电机11能够进一步提高驱动力,让绕线效果更好,能够绕更粗的导线。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盘32包括成片状的底盘321、设置在底盘321一侧面的呈螺旋状的螺旋件322、固定连接在底盘321另一侧面的与驱动齿轮33啮合的齿轮盘323,所述齿轮盘323与底盘321同轴设置;当驱动齿轮33转动时,齿轮盘323转动,带动螺旋件322驱动滑块21移动。
另外,滑轨311的底部镂空,所述滑块21相对滑轨311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与螺旋件322相适配的弧形片5,当滑块21安装在滑轨311中时,弧形片5位于螺旋件322的螺旋构成的间隙内,当螺旋件322转动时,带动弧形片5在螺旋件322的间隙内移动,进而带动滑块21移动。
如图1所示,通过驱动齿轮33转动,配合底盘321上的齿轮盘323转动,进而带动螺旋件322转动,此时由于滑块21的弧形片5与螺旋件322配合,螺旋件322转动时胡芯片在螺旋件322的间隙中移动,由于螺旋件322的螺旋状结构,弧形片5配合该结构能够带动滑块21移动,并且由于弧形片5与螺旋件 322的配合,具有自锁的特性,利用螺旋件322限制弧形片5的移动,进而确保滑块21不会随意滑动,因此本结构具有高度的夹持稳定性。并且利用螺旋件322 来带动滑块21移动的方式能够让滑块21移动的精度更高,可控性更好,利用螺旋件322可以缓慢且稳定的控制滑块21移动。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齿轮33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31上的转轴331、与转轴331同轴设置且与转轴331固定连接的锥齿轮332、用于供人驱动的驱动帽333,所述转轴331与驱动帽333同轴固定,所述锥齿轮332与齿轮盘323啮合,当驱动帽333转动时,锥齿轮332转动,带动齿轮盘323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需要驱动齿轮盘323转动时,可以利用驱动帽333,该驱动帽333可以如图1所示,采用内六角螺帽,也可以采用侧面带有防滑纹的螺帽。用户对该螺帽进行控制转动,就可以带动锥齿轮332转动,利用锥齿轮332带动齿轮盘323转动,便于用户的精确调整。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轨311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41,所述滑块21的侧壁上对应凸块41的位置设置有凹槽42,当滑块21安装在滑轨311 中时,凸块41可滑动地嵌入在凹槽42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41和凹槽42的配合能够让滑块21限位在滑轨311中,让滑块21的固定作用更加稳定。该凸块41和凹槽42的配合能够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滑块21的两侧,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31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外壳31上的辅助齿轮6,所述辅助齿轮6与锥齿轮332形状对应,且均与齿轮盘323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辅助齿轮6配合锥齿轮332,利用锥齿轮332进行驱动而辅助齿轮6提供支撑效果,让齿轮盘323的啮合作用和平稳性更好。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三个所述滑块21形状相适配,当滑块21相互聚拢贴合时,其侧壁两两贴合;三个所述滑块21相互聚拢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夹持多股线的弧形的卡合部7,当滑块21相互聚拢贴合时,卡合部7相互配合卡合多股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块21聚拢后相互贴合,确保了固定效果,避免多股线相互挤压导致滑落,进而影响固定效果。设置弧形的卡合部7之后,多股线可以嵌入在卡合部7,利用卡合部7和多股线之间的挤压,稳定的固定多股线,也借助多股线之间的挤压力度,实现更加牢靠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用于固定多股线的固定机构和安装在底座(1)上用于带动固定机构转动的电机(11);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部件(2)和用于驱动夹持部件(2)夹持多股线的驱动件(3),所述夹持部件(2)安装在驱动件(3)上,所述驱动件(3)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3)包括外壳(31)、设置在外壳(31)内用于驱动夹持部件(2)改变夹持力度的驱动盘(32)、用于驱动驱动盘(32)转动的驱动齿轮(33)和与外壳(31)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外壳(31)转动的连接轴(14);所述电机(11)的转动轴和连接轴(14)均穿过底座(1)进行安装,所述电机(11)的转动轴上套设有主齿轮,所述连接轴(14)上套设有与主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13),所述主齿轮通过齿纹相适的皮带(15)带动从动齿轮(13)转动,当电机(11)转动时,连接轴(14)带动外壳(3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安装在底座(1)上与连接轴(14)的同一侧,所述连接轴(14)和电机(11)的转动轴均穿过底座(1)的侧板,并分别与从动齿轮(13)和主动齿轮(12)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2)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13)的直径,所述电机(11)为步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上设置有三个均由其中心向外延伸的滑轨(311),所述夹持部件(2)包括三个滑动连接在滑轨(311)上且与驱动盘(32)联动的滑块(21),当驱动盘(32)驱动滑块(21)在滑轨(311)上移动时,三个滑块(21)相互聚拢或者远离,以夹持或者释放多股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32)包括成片状的底盘(321)、设置在底盘(321)一侧面的呈螺旋状的螺旋件(322)、固定连接在底盘(321)另一侧面的与驱动齿轮(33)啮合的齿轮盘(323),所述齿轮盘(323)与底盘(321)同轴设置;当驱动齿轮(33)转动时,齿轮盘(323)转动,带动螺旋件(322)驱动滑块(2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3)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31)上的转轴(331)、与转轴(331)同轴设置且与转轴(331)固定连接的锥齿轮(332)、用于供人驱动的驱动帽(333),所述转轴(331)与驱动帽(333)同轴固定,所述锥齿轮(332)与齿轮盘(323)啮合,当驱动帽(333)转动时,锥齿轮(332)转动,带动齿轮盘(323)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11)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41),所述滑块(21)的侧壁上对应凸块(41)的位置设置有凹槽(42),当滑块(21)安装在滑轨(311)中时,凸块(41)可滑动地嵌入在凹槽(4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11)的底部镂空,所述滑块(21)相对滑轨(311)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与螺旋件(322)相适配的弧形片(5),当滑块(21)安装在滑轨(311)中时,弧形片(5)位于螺旋件(322)的螺旋构成的间隙内,当螺旋件(322)转动时,带动弧形片(5)在螺旋件(322)的间隙内移动,进而带动滑块(21)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连接在外壳(31)上的辅助齿轮(6),所述辅助齿轮(6)与锥齿轮(332)形状对应,且均与齿轮盘(323)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滑块(21)形状相适配,当滑块(21)相互聚拢贴合时,其侧壁两两贴合;三个所述滑块(21)相互聚拢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夹持多股线的弧形的卡合部(7),当滑块(21)相互聚拢贴合时,卡合部(7)相互配合卡合多股线。
CN202022734169.3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Active CN214192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4169.3U CN214192003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4169.3U CN214192003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2003U true CN214192003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4169.3U Active CN214192003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2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1232B (zh) 贴胶装置
CN103967283B (zh) 钢筋捆扎机
CN110589609B (zh) 一种铝制高压电线的缠绕装置
CN107000198A (zh) 用于板升降工具的通用螺杆驱动机支撑件、装备有这种支撑件的工具和实现方法
CN2708546Y (zh) 恒张力电缆卷筒装置
CN105231661A (zh) 手动升降桌
CN110817580A (zh) 一种电缆加工缠绕机
CN214192003U (zh) 一种多股电线自动绕线装置
CN113345680A (zh) 一种便于对线束进行整理固定的户外油浸式变压器
CN201478400U (zh) 贴胶装置
CN203023613U (zh) 一种用于铁板烧设备的风阀调节装置
CN208573417U (zh) 电动窗帘传动装置
CN203834950U (zh) 钢筋捆扎机
CN217041206U (zh) 可调节哑铃
CN116002451A (zh) 一种电力工程线路放线装置
CN209119693U (zh) 一种便携式手自动控制电缆剥皮器
CN114976989A (zh) 一种电线电缆安装用调紧装置
CN208221574U (zh) 一种磁性材料切片机定位装置
CN208246218U (zh) 一种螺丝锁付装置及螺丝锁付机器人
CN221084472U (zh) 一种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
CN207630194U (zh) 一种链锯转换器
CN218786801U (zh) 公路防护栏安装装置
CN210339959U (zh) 一种能自动排线的风筝轮
CN220628497U (zh) 一种配电柜束线结构
CN218809589U (zh) 一种锡丝卷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