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0525U - 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 Google Patents

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0525U
CN214180525U CN202022992336.4U CN202022992336U CN214180525U CN 214180525 U CN214180525 U CN 214180525U CN 202022992336 U CN202022992336 U CN 202022992336U CN 214180525 U CN214180525 U CN 214180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ire drawing
incision knife
needle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23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百文
余兰婷
钱欢
谢浩然
陆嘉伟
赵秋艳
任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9923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0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0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0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所述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包括滑杆、拉丝滑把、切开刀滑把、固定装置、切开刀口、导丝口、多腔导管、拉丝、针状切开刀和拉丝出口;所述拉丝滑把套于滑杆上;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滑杆上段;所述切开刀滑把设于固定装置内;所述滑杆顶端与多腔导管近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切开刀口和导丝口分别设于多腔导管表面;所述拉丝两端分别与拉丝滑把和多腔导管开口连接;所述针状切开刀近端与切开刀滑把连接,远端露出多腔导管开口。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ERCP技术中三腔针状切开刀的方向不容易控制,影响手术进度,手术不便等缺点,同时整合针状切开刀的切开功能和拉丝切开刀灵活控制导管方向优点于一体。

Description

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背景技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指的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镜下由十二指肠乳头插入造影导管进行造影剂注射及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十二指肠乳括约肌切开术、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胆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和鼻胆管引流术等多种治疗技术,由于无需开刀,住院时间短,受到患者青睐。
在以上操作中,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是重要的一个步骤。现有的常用的十二指肠镜下三腔针状切开刀携带一根软管,软管中除了插有针状切开刀,还同时插有注射导管和导丝导管。然而,这种三腔针状切开刀的方向不容易控制,给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切开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影响手术进度,需要对此进行重新设计改进。
中国专利文献:CN202010739602.4,申请日2020.07.28,专利名称为:一种带保护鞘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公开了一种带保护鞘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该发明包括外套管、电刀机构和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所述电刀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刀金属丝、金属丝连杆和金属丝手柄,所述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内径与电刀金属丝外径匹配,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尾端与金属丝保护鞘管手柄相连,金属丝保护鞘管手柄套在金属丝连杆外侧,所述电刀金属丝的头端系在外套管的外壁上,另一端通过外套管中部侧壁的通过孔进入到外套管内部的金属丝通道内,该通过孔的内径与电刀金属丝保护鞘管的外径匹配。
中国专利文献:CN202010737701.9,申请日2020.07.28,专利名称为:一种多功能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该发明第一管段总体呈圆锥状,前端呈圆球形,第一管段上设有导丝出口,第三管段上设有导丝入口。切开刀包括第一电刀金属丝、第二电刀金属丝、连接杆、金属丝长度调节机构和金属丝角度调节机构,第一电刀金属丝和第二电刀金属丝的头端均系在第二管段头端的外壁上,两根电刀金属丝间设置连接杆,金属丝长度调节机构连接在第一电刀金属丝和第二电刀金属丝的尾端,金属丝角度调节机构连接在其中一根电刀金属丝上。
上述专利文献CN202010739602.4中的一种带保护鞘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在电刀金属丝上设有金属丝外鞘管,通过推进或回拉外鞘管,可控制暴露于外套管外电刀金属丝的长度,从而有效避免与金属丝相贴的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而专利文献CN202010737701.9中的一种多功能乳头括约肌切开刀,则采用第一管段上设有导丝出口,第三管段上设有导丝入口,使得切开刀容易进入十二指肠乳头共同通道内,对乳头黏膜无损伤,通过调整两根金属丝的角度,使得两根切开刀导丝接通电流后实现对9-11点方向乳头的精确切开,避免胰管损伤,降低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但是关于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ERCP技术中三腔针状切开刀的方向不容易控制,影响手术进度,手术不便等缺点,同时整合针状切开刀的切开功能和拉丝切开刀灵活控制导管方向优点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ERCP技术中三腔针状切开刀的方向不容易控制,影响手术进度,手术不便等缺点,同时整合针状切开刀的切开功能和拉丝切开刀灵活控制导管方向优点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ERCP技术中三腔针状切开刀的方向不容易控制,影响手术进度,手术不便等缺点,同时整合针状切开刀的切开功能和拉丝切开刀灵活控制导管方向优点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包括滑杆、拉丝滑把、切开刀滑把、固定装置、切开刀口、导丝口、多腔导管、拉丝、针状切开刀和拉丝出口;所述的多腔导管主体内部包括导丝腔、切开刀腔和拉丝腔;所述的拉丝滑把套于滑杆上,且二者之间为可轴向滑动紧密连接结构;所述的固定装置设于滑杆上段;所述的切开刀滑把设于固定装置内,且与固定装置之间为可轴向运动结构;所述的滑杆顶端与多腔导管近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切开刀口和导丝口分别设于多腔导管与滑杆连接处远端上下表面位置;所述的拉丝主体设于多腔导管内的拉丝腔中,且拉丝近端与拉丝滑把连接,另一端从设于多腔导管远端的拉丝出口露出,并固定于多腔导管出口处;所述的针状切开刀近端与切开刀滑把连接,主体通过切开刀口进入多腔导管内的切开刀腔中,另一端从多腔导管远端开口露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滑杆、拉丝滑把和切开刀滑把底部均为指环状,且所述的滑杆为空心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滑杆长度为13.5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切开刀口距离多腔导管近端距离为6cm;所述的导丝口距离多腔导管近端距离为13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腔导管主体长度为200cm,工作外径为2.7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多腔导管内部还设有注射通道,且多腔导管本体近端与滑杆连接处远端3cm位置处设有注射口;所述的注射口与注射通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采用拉丝滑把套于滑杆上,且拉丝两端分别与拉丝滑把和多腔导管出口处固定连接的设计,当轴向滑动拉丝滑把时,便可通过拉丝的牵引作用来调整多腔导管远端的方向,从而便于精准定位到十二直肠乳头括约肌表面。
2、切开刀滑把与固定装置之间为可轴向运动结构的设计,当多腔导管远端精准定位到十二直肠括约肌表面后,便可通过切开刀滑把使得多腔导管内的针状切开刀从多腔导管远端进入手术视野并进行乳头括约肌的切开。
3、通过导丝口的设计,便于在多腔导管7置入十二指肠时,通过导丝口插入导丝而起到辅助引导定位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拉式针状切开刀巧妙地将针状切开刀的切开功能和拉丝切开刀通过牵引拉丝灵活控制导管方向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解决了ERCP技术中三腔针状切开刀的方向不容易控制,影响手术进度,手术不便等缺点。
5、通过在多腔导管内设有注射通道的设计,可在十二直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时,通过注射口注射生理盐水起到对乳头括约肌表面的冲洗作用,从而提高手术视野,以及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进行造影剂的注射,便于后续的胰胆管显示操作,可一定程度上节约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的多腔导管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的多腔导管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滑杆 2.拉丝滑把
3.切开刀滑把 4.固定装置
5.切开刀口 6.导丝口
7.腔导管 8.拉丝
9.针状切开刀 10.拉丝出口
11.导丝腔 12.切开刀腔
13.拉丝腔 14.注射通道
15.注射口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的多腔导管横截面示意图。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包括滑杆1、拉丝滑把2、切开刀滑把3、固定装置4、切开刀口5、导丝口6、多腔导管7、拉丝8、针状切开刀9和拉丝出口10;所述的多腔导管7主体内部包括用于导丝活动插入的导丝腔11、用于切开刀活动的切开刀腔12和用于拉丝8活动的拉丝腔13;所述的滑杆1、拉丝滑把2和切开刀滑把3底部均为指环状;所述的滑杆1为空心结构;所述的拉丝滑把2套于滑杆1上,且二者之间为可轴向滑动紧密连接结构;所述的固定装置4设于滑杆1上段;所述的切开刀滑把3设于固定装置4内,且与固定装置4之间为可轴向运动结构;所述的滑杆1顶端与多腔导管7近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切开刀口5和导丝口6分别设于多腔导管7与滑杆1连接处远端上下表面位置;所述的拉丝8主体设于多腔导管7内的拉丝腔13中,且拉丝8近端与拉丝滑把2连接,另一端从设于距离多腔导管7远端3cm的拉丝出口10露出,并固定于距离多腔导管7出口8mm处;所述的针状切开刀9近端与切开刀滑把3连接,主体通过切开刀口5进入多腔导管7内的切开刀腔12中,另一端从多腔导管7远端开口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滑杆1主体长13.5cm;所述的多腔导管7主体长度为200cm,工作外径为2.7mm;所述的拉丝滑把2套于滑杆1上,且拉丝8两端分别与拉丝滑把2和多腔导管7出口处固定连接的设计,当轴向滑动拉丝滑把2时,便可通过拉丝8的牵引作用来调整多腔导管7远端的方向,从而便于精准定位到十二直肠乳头括约肌表面;所述的切开刀滑把3与固定装置4之间为可轴向运动结构的设计,当多腔导管7远端精准定位到十二直肠括约肌表面后,便可通过切开刀滑把3使得多腔导管7内的针状切开刀9从多腔导管7远端进入手术视野并进行乳头括约肌的切开;所述的多腔导管7内部设有的导丝腔11、切开刀腔12和拉丝腔13轴向之间彼此互不干扰,便于导丝、拉丝8和针状切开刀9的正常操作;所述的切开刀口5设于多腔导管7主体近端与滑杆1固定连接处远端6cm位置处;所述的导丝口6设于多腔导管7主体近端与滑杆固定连接处远端13cm位置处,且通过导丝口6的设计,便于在多腔导管7置入十二指肠时,通过导丝口6插入导丝而起到辅助引导定位作用;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巧妙地将针状切开刀的切开功能和拉丝切开刀通过牵引拉丝灵活控制导管方向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在进行ERCP时,通过牵引拉丝8将多腔导管7成功地定位在乳头括约肌的方向,立即用针状切开刀9进行乳头括约肌的切开,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准确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ERCP技术中三腔针状切开刀的方向不容易控制,影响手术进度,手术不便等缺点。
本发明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使用方法:在进行ERCP时,用手握住滑杆1先将多腔导管7插入十二指肠,定位到十二指肠乳头后,通过食指和中指后推拉丝滑把2牵引拉丝8来调整多腔导管7远端的方向,精准定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用大拇指轻推切开刀滑把3,使得针状切开刀9从多腔导管7远端进入手术视野并进行乳头括约肌的切开。
实施例2
请参看附图3、4,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的多腔导管横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多腔导管7内部还设有注射通道14,且多腔导管7本体近端与滑杆1连接处远端3cm位置处设有注射口15;所述的注射口15与注射通道14相通;所述的通过在多腔导管7内设有注射通道14的设计,可在十二直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时,通过注射口15注射生理盐水起到对乳头括约肌表面的冲洗作用,从而提高手术视野,以及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进行造影剂的注射,便于后续的胰胆管显示操作,可一定程度上节约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采用拉丝滑把套于滑杆上,且拉丝两端分别与拉丝滑把和多腔导管出口处固定连接的设计,当轴向滑动拉丝滑把时,便可通过拉丝的牵引作用来调整多腔导管远端的方向,从而便于精准定位到十二直肠乳头括约肌表面;切开刀滑把与固定装置之间为可轴向运动结构的设计,当多腔导管远端精准定位到十二直肠括约肌表面后,便可通过切开刀滑把使得多腔导管内的针状切开刀从多腔导管远端进入手术视野并进行乳头括约肌的切开;通过导丝口的设计,便于在多腔导管7置入十二指肠时,通过导丝口插入导丝而起到辅助引导定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拉式针状切开刀巧妙地将针状切开刀的切开功能和拉丝切开刀通过牵引拉丝灵活控制导管方向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解决了ERCP技术中三腔针状切开刀的方向不容易控制,影响手术进度,手术不便等缺点;通过在多腔导管内设有注射通道的设计,可在十二直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时,通过注射口注射生理盐水起到对乳头括约肌表面的冲洗作用,从而提高手术视野,以及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进行造影剂的注射,便于后续的胰胆管显示操作,可一定程度上节约手术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包括滑杆、拉丝滑把、切开刀滑把、固定装置、切开刀口、导丝口、多腔导管、拉丝、针状切开刀和拉丝出口;所述的多腔导管主体内部包括导丝腔、切开刀腔和拉丝腔;所述的拉丝滑把套于滑杆上,且二者之间为可轴向滑动紧密连接结构;所述的固定装置设于滑杆上段;所述的切开刀滑把设于固定装置内,且与固定装置之间为可轴向运动结构;所述的滑杆顶端与多腔导管近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切开刀口和导丝口分别设于多腔导管与滑杆连接处远端上下表面位置;所述的拉丝设于多腔导管内的拉丝腔中,且拉丝近端与拉丝滑把连接,另一端从设于多腔导管远端的拉丝出口露出,并固定于多腔导管出口处;所述的针状切开刀近端与切开刀滑把连接,主体通过切开刀口进入多腔导管内的切开刀腔中,另一端从多腔导管远端开口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拉丝滑把和切开刀滑把底部均为指环状,且所述的滑杆为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长度为13.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开刀口距离多腔导管近端距离为6cm;所述的导丝口距离多腔导管近端距离为13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腔导管主体长度为200cm,工作外径为2.7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腔导管内部还设有注射通道,且多腔导管本体近端与滑杆连接处远端3cm位置处设有注射口;所述的注射口与注射通道相通。
CN202022992336.4U 2020-12-14 2020-12-14 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Active CN214180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2336.4U CN214180525U (zh) 2020-12-14 2020-12-14 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2336.4U CN214180525U (zh) 2020-12-14 2020-12-14 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0525U true CN214180525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2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2336.4U Active CN214180525U (zh) 2020-12-14 2020-12-14 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0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08206A1 (en) Modular body cavity access system
US10441143B2 (en) Insertion assisting tool for endoscope
EP2091442B1 (en) Biopsy collection device
JP4731089B2 (ja) ガイドワイヤのアクセスを改善した医療装置
JP5509291B2 (ja) 処置デバイス
US8486010B2 (en) Bendable catheter
AU2017227540B2 (en) Flexible endoscopic support system
US8734327B2 (en) Device platform for medical procedures
JP5437300B2 (ja) 内視鏡用挿入補助具
CN107233656B (zh)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US9993233B2 (en) Large capacity biopsy forceps
US10188271B2 (en) Assist device and endoscope system
US9468743B2 (en) Catheter for positioning a wire guide
CN113786227A (zh) 一种多腔管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刀
CN214180525U (zh) 新型拉式针状切开刀
US20040133198A1 (en) Physician access system
KR101602558B1 (ko) 내시경적 역행성 담도 췌장 조영술용 유두 절개도
CN115515468A (zh) 内窥镜弯曲区段
CN212015718U (zh) 一种组合切开刀
CN215821088U (zh) 一种多腔管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刀
CN107343814B (zh) 一种切开刀
JP2001327510A (ja) 内視鏡用散布処置具
CN215995248U (zh) 鼻胆管引导装置
CN209285450U (zh) 一种软镜手术鞘套
CN219814233U (zh) 一种取石网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