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7478U - 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7478U
CN214177478U CN202120057498.0U CN202120057498U CN214177478U CN 214177478 U CN214177478 U CN 214177478U CN 202120057498 U CN202120057498 U CN 202120057498U CN 214177478 U CN214177478 U CN 214177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ort
control chip
switch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74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黄奕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one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3one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one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3onedat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74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7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7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7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交换机与煤矿系统,交换机包括基座、控制组件及电源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与控制芯片,第一电路板安装于基座上,控制芯片安装于第一电路板上,第一电路板上设有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端口,第一端口用于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电路板背离基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用于给控制芯片馈电。本实用新型的交换机在要求不同的输入电压时只需要更换第一电源模块,而不需要更换整套交换机,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煤矿系统的自动化是煤矿高产、高效及安全生产的保证,而矿井下的网络平台是实现煤矿系统自动化的基础。目前,我国煤矿基本上都建立了工业以太网,来监控煤矿系统的煤矿设备及矿井下的环境参数,但是,不同的环境所要求的输入电压不同,煤矿系统的整套交换机需要重新设计与更换,导致煤矿系统自动化的成本增大。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换机与煤矿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煤矿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所要求的电压来设计与更换整套交换机导致成本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交换机包括基座、控制组件及电源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与控制芯片,所述第一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控制芯片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控制芯片馈电。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基座连接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控制芯片馈电。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所述煤矿设备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侧,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的散热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控制芯片均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散热件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及所述第一端口抵接。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所述第一端口以及所述控制芯片均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板与翅片,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连接,所述翅片自所述散热板向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散热板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及所述第一端口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还设有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与所述煤矿设备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口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一种煤矿系统,所述煤矿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交换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交换机包括基座、控制组件及电源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基座上的第一电路板及安装于第一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电路板背离基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一电路板上设有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端口,当交换机工作时,由第一电源模块给控制芯片馈电,第一端口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交换机通过设置与第一电路板背离基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电源模块,当面对不同环境所要求的不同输入电压时,只需要设计与更换第一电源模块,而不需要更换整套交换机,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交换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交换机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基座 231 第二端口
2 控制组件 24 散热件
21 第一电路板 241 散热板
211 第一端口 242 翅片
212 第三端口 3 电源组件
22 控制芯片 31 第一电源模块
23 第二电路板 32 第二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交换机与煤矿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煤矿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所要求的电压来设计与更换整套交换机导致成本高问题。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交换机包括基座1、控制组件2及电源组件3,控制组件2包括第一电路板21与控制芯片22,第一电路板21安装于基座1上,控制芯片22安装于第一电路板21上,第一电路板21上设有与控制芯片22电连接的第一端口211,第一端口211用于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电源组件3包括第一电源模块31,第一电源模块31与第一电路板21背离基座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一电源模块31用于给控制芯片22馈电。
本实用新型的交换机包括基座1、控制组件2及电源组件3,控制组件2包括安装于基座1上的第一电路板21及安装于第一电路板21上的控制芯片22,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芯片22的型号可以采用BCM56151,电源组件3包括第一电源模块31,第一电源模块31与第一电路板21背离基座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一电路板21上设有与控制芯片22电连接的第一端口211,当交换机工作时,由第一电源模块31给控制芯片22馈电,第一端口211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口211可以采用万兆笼子端口。本实用新型的交换机通过将交换机的电源做成模块形式,即设置与第一电路板21背离基座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电源模块3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模块31上设有供安装螺丝穿过的通孔,安装螺丝穿过通孔并拧入基座1,将第一电源模块31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当面对不同环境所要求的不同输入电压时,只需要设计与更换第一电源模块31,通过将安装螺栓拧松,即可取出并更换第一电源模块31,而不需要更换整套交换机,降低维护难度,从而降低了成本。而且,第一电源模块31位于第一电路板21背离基座1的一侧,只需要从第一电路板21上直接拆卸更换第一电源模块31,不需要将第一电路板21从基座1上取下,从而方便更换操作,提高第一电源模块31的更换效率。
其中,请结合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例,控制组件2还包括与基座1连接的第二电路板23,第二电路板23位于第一电路板21与基座1之间,电源组件3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32,第二电源模块32与第二电路板23背离基座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二电源模块32用于给控制芯片22馈电。为了使得控制芯片22的供电更稳定可靠,电源组件3还包括给控制芯片22馈电的第二电源模块32,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一样,当其中一个电源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可以马上接管其工作,在更换故障电源后,又是两个电源协同工作。控制组件2还包括与基座1连接的第二电路板23,第二电源模块32与第二电路板23背离基座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二电路板23位于第一电路板21与基座1之间,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源模块32位于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3之间,当需要更换第二电源模块32时,只需要将第一电路板21从基座1上取下,再将第二电源模块32从第二电路板23上更换即可,方便更换,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3之间预留取出第二电源模块32的空间,第一电路板21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源模块32的安装螺丝对应的过孔,当需要将第二电源模块32更换时,只需要将螺丝刀穿过第一电路板21上的过孔,并将第二电源模块32上的安装螺丝取下,即可取下第二电源模块32。
进一步地,第二电路板23上设有与控制芯片22电连接的第二端口231,第二端口231与第二电路板23背离基座1的一侧连接,且第二端口231用于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为了可以控制不同网线连接的煤矿设备,第二电路板23上设有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的第二端口231,第二端口231还与控制芯片22电连接,第二端口231与第二电路板23背离基座1的一侧连接,第二端口231与第二电源模块32均位于第二电路板23背离基座1的一侧,方便交换机的设计与组装。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口231可采用RJ45端口或千兆笼子端口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口2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由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另外,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端口211与第一电源模块31分别位于第一电路板21的两侧,控制芯片22与第一端口211位于第一电源模块31的同一侧。为了保护输入电源与网络通信不相互干扰,第一端口211与第一电源模块31分别位于第一电路板21的两侧,控制芯片22与第一端口211位于第一电源模块31的同一侧。
其中,控制组件2还包括与第一电路板21连接的散热件24,第一端口211与控制芯片22均位于第一电路板21的同一侧,散热件24分别与控制芯片22及第一端口211抵接。为了减缓交换机的老化,提高器件的寿命,控制组件2还包括与第一电路板21连接的散热件24,第一端口211与控制芯片22均位于第一电路板21的同一侧,散热件24分别与控制芯片22及第一端口211抵接,从而通过采用一个散热件24解决控制芯片22与第一端口211的散热,较少交换机的零件数量。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多种功能,散热件24、第一端口211以及控制芯片22均位于第一电路板21背离基座1的一侧。散热件24、第一端口211以及控制芯片22均位于第一电路板21背离基座1的一侧,从而方便散热件24的拆装与调试。
另外,请结合参照图3,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散热件24包括散热板241与翅片242,散热板241与第一电路板21背离基座1的一侧连接,翅片242自散热板241向远离第一电路板21的方向延伸形成,散热板241分别与控制芯片22及第一端口211抵接。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散热件24包括散热板241与翅片242,散热板241与第一电路板21背离基座1的一侧连接,翅片242自散热板241向远离第一电路板21的方向延伸形成,翅片242增加散热件24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件24的散热能力,从而保证交换机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散热板241分别与控制芯片22及第一端口211抵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端口211高于控制芯片22时,散热板241与控制芯片22的接触面可凸出设置,以保证散热板241能够同时与控制芯片22及第一端口211接触。
而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1还设有与控制芯片22电连接的第三端口212,第三端口212与第一端口211位于第一电路板21的同一侧,且第三端口212用于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为了适应不同煤矿设备的网络接线需求,第一电路板21还设有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第三端口212,第三端口212还与控制芯片22电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三端口212可采用RJ45端口或千兆笼子端口等,为了方便设计与元器件焊接,第三端口212与第一端口211位于第一电路板21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端口211的数量为多个。为了能够控制更多的煤矿设置,第一端口211的数量为多个,第一端口2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另外,一种煤矿系统,其包括上述的交换机。一种煤矿系统,其包括上述的交换机的所有技术特征及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包括:
基座;
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与控制芯片,所述第一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控制芯片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与煤矿设备通信连接;
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控制芯片馈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基座连接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控制芯片馈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所述煤矿设备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侧,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的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的散热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控制芯片均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散热件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及所述第一端口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所述第一端口以及所述控制芯片均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板与翅片,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连接,所述翅片自所述散热板向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散热板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及所述第一端口抵接。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还设有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与所述煤矿设备通信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的数量为多个。
10.一种煤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机。
CN202120057498.0U 2021-01-11 2021-01-11 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Active CN214177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7498.0U CN214177478U (zh) 2021-01-11 2021-01-11 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7498.0U CN214177478U (zh) 2021-01-11 2021-01-11 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7478U true CN214177478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7498.0U Active CN214177478U (zh) 2021-01-11 2021-01-11 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7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3516B2 (en) Power supply unit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servers
CN209983010U (zh) 一种压缩机控制器用电源散热铜条
CN214177478U (zh) 交换机与煤矿系统
CN109348670B (zh) 一种电源模块结构
CN101588689A (zh) 电动车控制器
JP2015115190A (ja) 組電池
CN110829796A (zh) 一种快拆式强迫风冷的晶闸管阀组
CN106160654B (zh) 接线基座及应用其的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02004576U (zh) 一种电机控制盒及包括该电机控制盒的运输装置
CN201986315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及包括该电机控制器的运输设备
CN112135495B (zh)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1u散热装置
CN211240248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pcb板
CN214315298U (zh) 交换机及矿用数据传输系统
CN210534597U (zh) 电子调速器
CN210202329U (zh) 一种直流电源装置的散热系统
CN201260286Y (zh) 散热器和电路板
CN218920826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
CN201435892Y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18550525U (zh) 应用有功率模块散热结构的电路板组件及电控模块
CN220492874U (zh) 一种逆变器散热结构及光伏逆变器
CN212696264U (zh) 一种电源电路板
CN214177468U (zh) 交换机及矿用数据传输系统
CN211981569U (zh) 一种分体式组合模式的ups不间断电源安装结构
CN220123201U (zh) 一种矿用电源箱的电源输出模块
CN212812455U (zh) 一种用于粉尘场所的电气控制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