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2210U -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2210U
CN214172210U CN202023126678.4U CN202023126678U CN214172210U CN 214172210 U CN214172210 U CN 214172210U CN 202023126678 U CN202023126678 U CN 202023126678U CN 214172210 U CN214172210 U CN 214172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flue gas
fan
box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66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Hanglong Biomass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Hanglong Biomass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Hanglong Biomass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Hanglong Biomass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66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2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2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2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锅炉、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和第五连接管。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活性炭板对烟气中的NOx进行初步的吸收,然后水泵通过第七连接管将磷酸三丁酯溶液输送到第一壳体的内部,再通过喷头喷出,从而使磷酸三丁酯溶液与第一壳体内部的烟气进行接触,从而使烟气中的NOx几乎全部被还原成氮气,而排出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通过将处理完成后的烟气输送回锅炉的内部,通过烟气中的余热,从而提高锅炉内部的温度,进而对锅炉起到助燃的作用,从而节省了资源的消耗,然后将烟气通过烟囱排出,从而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发电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的原料主要包括玉米芯、玉米秸秆、芦苇、粉碎木片、粉碎树枝、粉碎模板(建筑模板)、葵花秸秆、树根;在燃烧前需要将原料按照不同的组分及配比进行掺配,之后再进行锅炉燃烧发电;
现有的生物质发电原料燃烧在烟气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的锅炉一般采用将助燃的空气预热后送入锅炉燃烧腔的方式进行发电,通过提升助燃空气的温度,实现有效的节约能源,但由于热转换效率有限,仍带有大量热量的烟气被排入到空气中,一方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另外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NOx,直接排放会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二、现有的一般通过采用风机将多余烟气从锅炉的内部抽离,而无法自由的控制烟气流量,进而不便于由烟气的量进行后续的处理,从而降低了实用性,为此,提出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
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锅炉、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和第五连接管;
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包括静电除尘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水泵、第六连接管、第一壳体、第七连接管、喷头、活性炭板、隔板、第二壳体、螺纹杆、挡板、密封垫、把手、排液管和阀门;
所述第一箱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箱体与水泵,所述第六连接管的一端法兰连接于水泵的进水口,所述第六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于第二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顶壁安装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七连接管的一端法兰连接于水泵的出水口,所述第七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箱体的上表面且贯通于第一壳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连通有等距排列的喷头,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活性炭板,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壁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排列的漏水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一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锅炉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口处插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插入于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插入于第二壳体的内部且转动连接于挡板的上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一风机的出风口,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法兰连接于静电除尘器的进风口,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法兰连接于静电除尘器的出风口,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于第一箱体的内部,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插入于第一箱体的内部,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二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五连接管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二风机的出风口,所述第五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于锅炉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靠近第四连接管的一侧贯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排液管的管口处固定连接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活性炭板对烟气中的NOx进行初步的吸收,然后水泵通过第七连接管将磷酸三丁酯溶液输送到第一壳体的内部,再通过喷头喷出,从而使磷酸三丁酯溶液与第一壳体内部的烟气进行接触,从而使烟气中的NOx几乎全部被还原成氮气,而排出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通过将处理完成后的烟气输送回锅炉的内部,通过烟气中的余热,从而提高锅炉内部的温度,进而对锅炉起到助燃的作用,从而节省了资源的消耗,然后将烟气通过烟囱排出,从而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挡板沿着通槽的轨迹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第一连接管的内径,进而可以控制烟气的流量与流速,便于后续烟气的处理,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区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箱体、排液管与阀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组件;11、锅炉;12、第一风机;13、第二风机;14、第一连接管;15、第二连接管;16、第三连接管;17、第四连接管;18、第五连接管;2、处理组件;21、静电除尘器;22、第一箱体;23、第二箱体;24、水泵;25、第六连接管;26、第一壳体;27、第七连接管;28、喷头;29、活性炭板;210、隔板;211、漏水孔;212、第二壳体;213、螺纹孔;214、螺纹杆;215、通槽;216、挡板;217、密封垫;218、把手;219、排液管;220、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
循环组件1,循环组件1包括锅炉11、第一风机12、第二风机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第三连接管16、第四连接管17和第五连接管18;
处理组件2,处理组件2包括静电除尘器21、第一箱体22、第二箱体23、水泵24、第六连接管25、第一壳体26、第七连接管27、喷头28、活性炭板29、隔板210、第二壳体212、螺纹杆214、挡板216、密封垫217、把手218、排液管219和阀门220;
第一箱体2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箱体23与水泵24,第六连接管25的一端法兰连接于水泵24的进水口,第六连接管25的另一端插入于第二箱体23的内部,第一箱体22的内侧顶壁安装有第一壳体26,第七连接管27的一端法兰连接于水泵24的出水口,第七连接管2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箱体22的上表面且贯通于第一壳体26的上表面,第一壳体26的下表面连通有等距排列的喷头28,第一箱体2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活性炭板29,第一箱体22的内侧壁焊接有隔板210,隔板210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排列的漏水孔211;其中第二箱体23的内部设有磷酸三丁酯溶液。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连接管14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一风机12的进风口,第一连接管14的另一端插入锅炉11的内部,第一连接管14的管口处插接有第二壳体212,第二壳体212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213,螺纹孔21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14,第一连接管1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215,通槽21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挡板216,挡板216的底部插入于第一连接管14的内部,螺纹杆214的一端插入于第二壳体212的内部且转动连接于挡板216的上表面;通过把手218带动螺纹杆2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挡板216沿着通槽215的轨迹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第一连接管14的内径,进而可以控制烟气的流量与流速。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连接管15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一风机12的出风口,第二连接管15的另一端法兰连接于静电除尘器21的进风口,第三连接管16的一端法兰连接于静电除尘器21的出风口,第三连接管16的另一端插入于第一箱体22的内部,第四连接管17的一端插入于第一箱体22的内部,第四连接管17的另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二风机13的进风口,第五连接管18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二风机13的出风口,第五连接管18的另一端插入于锅炉11的内部;通过设置静电除尘器21,可以将烟气内部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清除,通过设置第一风机12与第二风机13,可以控制烟气的流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通槽215的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217;通设置密封垫217,可以保证通槽215连接处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螺纹杆2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8;通过设置把手218,可以使螺纹杆214在转动时更加方便省力。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箱体22靠近第四连接管17的一侧贯通有排液管219,排液管219位于隔板210的下方,排液管219的管口处固定连接有阀门220;通过设置排液管219,可以便于将第一箱体22内部磷酸三丁酯溶液的排出,通过设置阀门220,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12和第二风机13的型号均为9-26;
本实施例中,静电除尘器21的型号为XR-MCDS;
本实施例中,水泵24的型号为:MP-120R。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通过第一风机12将锅炉11内的烟气抽离,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管15将烟气输送到静电除尘器21的内部,静电除尘器21会将烟气内部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清除,然后通过第三连接管16将烟气输送到第一壳体26的内部,当烟气进入到第一壳体26的内部后,活性炭板29对烟气中的NOx进行初步的吸收,然后通过外部供电开关组控制水泵24启动,水泵24通过第六连接管25将第二箱体23内部的磷酸三丁酯溶液抽离,然后通过第七连接管27输送到第一壳体26的内部,再通过喷头28喷出,从而使磷酸三丁酯溶液与第一壳体26内部的烟气进行接触,从而使烟气中的NOx中NO全部转化为NO2,且NOx几乎全部被还原成氮气,从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剩余的溶液会通过漏水孔211流到隔板210的下方,然后通过开启阀门220,从而通过排液管219会磷酸三丁酯溶液进行回收,然后通过外部供电开关组控制第二风机13启动,第二风机13通过第四连接管17将处理完成后的烟气从第一箱体22的内部抽离,然后通过第五连接管18将烟气输送回锅炉11的内部,其中可以通过把手218带动螺纹杆2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挡板216沿着通槽215的轨迹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第一连接管14的内径,进而可以控制烟气的流量与流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组件(1),所述循环组件(1)包括锅炉(11)、第一风机(12)、第二风机(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第三连接管(16)、第四连接管(17)和第五连接管(18);
处理组件(2),所述处理组件(2)包括静电除尘器(21)、第一箱体(22)、第二箱体(23)、水泵(24)、第六连接管(25)、第一壳体(26)、第七连接管(27)、喷头(28)、活性炭板(29)、隔板(210)、第二壳体(212)、螺纹杆(214)、挡板(216)、密封垫(217)、把手(218)、排液管(219)和阀门(220);
所述第一箱体(22)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箱体(23)与水泵(24),所述第六连接管(25)的一端法兰连接于水泵(24)的进水口,所述第六连接管(25)的另一端插入于第二箱体(23)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22)的内侧顶壁安装有第一壳体(26),所述第七连接管(27)的一端法兰连接于水泵(24)的出水口,所述第七连接管(27)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箱体(22)的上表面且贯通于第一壳体(2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壳体(26)的下表面连通有等距排列的喷头(28),所述第一箱体(2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活性炭板(29),所述第一箱体(22)的内侧壁焊接有隔板(210),所述隔板(210)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排列的漏水孔(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4)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一风机(12)的进风口,所述第一连接管(14)的另一端插入锅炉(11)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管(14)的管口处插接有第二壳体(212),所述第二壳体(212)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213),所述螺纹孔(21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14),所述第一连接管(1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215),所述通槽(21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挡板(216),所述挡板(216)的底部插入于第一连接管(14)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14)的一端插入于第二壳体(212)的内部且转动连接于挡板(216)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5)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一风机(12)的出风口,所述第二连接管(15)的另一端法兰连接于静电除尘器(21)的进风口,所述第三连接管(16)的一端法兰连接于静电除尘器(21)的出风口,所述第三连接管(16)的另一端插入于第一箱体(22)的内部,所述第四连接管(17)的一端插入于第一箱体(22)的内部,所述第四连接管(17)的另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二风机(13)的进风口,所述第五连接管(18)的一端法兰连接于第二风机(13)的出风口,所述第五连接管(18)的另一端插入于锅炉(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15)的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2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22)靠近第四连接管(17)的一侧贯通有排液管(219),所述排液管(219)位于隔板(210)的下方,所述排液管(219)的管口处固定连接有阀门(220)。
CN202023126678.4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Active CN214172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6678.4U CN214172210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6678.4U CN214172210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2210U true CN214172210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6678.4U Active CN214172210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2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72210U (zh) 一种生物质发电用烟气再循环装置
CN211963721U (zh) 一种燃煤烟气消白、减排与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CN110280134B (zh) 一种新型尾气余热回收与脱硫一体化反应器及船舶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
CN204097491U (zh) 一种利用燃烧废气促进好氧发酵反应的装置
CN212747454U (zh) 沼气发电机组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3067139U (zh) 清洁型回转窑
CN212790476U (zh) 一种脱硫脱硝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13842766A (zh) 一种电厂发电锅炉烟气排放装置
CN209166218U (zh) 空气源热泵蒸发系统
CN211177994U (zh) 一种新型热处理炉排烟管道降温装置
CN208108143U (zh) 锅炉尾气排放装置
CN215517289U (zh) 一种沼气工程生物脱硫装置
CN111336580A (zh) 一种内燃发热与地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
CN212076887U (zh) 一种新型生物液体肥发酵装置
CN214389588U (zh) 一种高效冷凝余热回收装置
CN219264338U (zh) 一种智慧电厂用尾气排放降温装置
CN217698655U (zh) 一种电厂脱硫废水去除氨氮工艺用尾气吸收装置
CN220878366U (zh) 一种自循环双氧水脱硫装置
CN211119446U (zh) 一种节能型环保锅炉
CN218795085U (zh) 一种电厂烟气脱硫的喷雾装置
CN216418899U (zh) 烟气脱硫废气处理装置
CN218944678U (zh) 一种新型烟气余热发电装置
CN221045749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除烟装置
CN209735332U (zh) 一种环保型生物质发电设备
CN211084112U (zh) 一种利用烧结低温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