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1058U - 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1058U
CN214171058U CN202022497937.8U CN202022497937U CN214171058U CN 214171058 U CN214171058 U CN 214171058U CN 202022497937 U CN202022497937 U CN 202022497937U CN 214171058 U CN214171058 U CN 214171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profiling
pressure
lower cover
disp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979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979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1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1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1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胶保压治具,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与所需粘接的多部品的至少一部分仿形;压紧泡棉,所述压紧泡棉固定于所述仿形凹槽内;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的相对面设有仿形支撑,所述仿形支撑与所需粘接的多部品的至少一部分仿形;保压装置,所述保压装置用于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使所述压紧泡棉压覆在所述多部品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多部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应用热熔胶点胶粘接工艺领域。

Description

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点胶粘接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背景技术
部品,泛指用来构成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部品可以是零件或半成品或成品,多部品即多个部件组成的部品,部品在模具行业专指精密的零件。
在用热熔胶点胶粘接保压工艺中,通常是在保压下盖中间用仿形硅胶(需开硅胶模具)支撑点胶粘接多个部品,再用上盖与底盖扣合定型,胶水干燥后多个部品粘接在一起,这样的工艺会造成以下问题:
因仿形硅胶支撑体结构通常的精度为在0.7mm以下,导致多部品保压定型后出现6%左右断差、浮高、粘接间隙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点胶保压治具,能够提高粘接保压工艺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点胶保压治具的点胶压合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胶保压治具,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仿形凹槽,所述仿形凹槽与所需粘接的多部品的至少一部分仿形;压紧泡棉,所述压紧泡棉固定于所述仿形凹槽内;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的相对面设有仿形支撑,所述仿形支撑与所需粘接的多部品的至少一部分仿形;保压装置,所述保压装置用于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使所述压紧泡棉压覆在所述多部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胶保压治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使用压紧泡棉和下盖的仿形支撑代替仿形硅胶后,治具的上盖和下盖内部的压缩精度更高,压缩量误差更小,使得产品的一致性更好,生产过程更易管控,点胶不良率大幅度降低,减少了不良品返修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2.降低了点胶粘接后的报废率,节省了材料成本;
3.泡棉压合得到的粘接件其断差、浮高、粘接间隙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多部品的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压装置为若干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相互配合的扣爪与扣位,所述扣爪与所述扣位分别设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扣合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治具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一一对应的导向孔与导向柱,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柱分别设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扣合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治具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一对应的限位槽与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分别设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扣合面上,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仿形支撑的四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块为呈拱形的弹性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仿形支撑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多部品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块对称分布于所述多部品容纳腔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仿形支撑为硬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一种点胶压合设备,包括控制器、压合驱动机构和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点胶保压治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合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压合驱动机构与所述点胶保压治具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点胶压合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得保压治具中的胶水能更快速更均匀的分散开,提高多部品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点胶保压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点胶保压治具的上盖示意图;
图3是点胶保压治具的压合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上盖;110-仿形凹槽;120-导向孔;130-限位槽;200-压紧泡棉;300-下盖;310-仿形支撑;320-导向柱;330-限位块;400-保压装置;410-扣爪;420-扣位;500-多部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胶保压治具。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胶保压治具,包括:上盖100,上盖100的一侧设有仿形凹槽110,仿形凹槽110与所需粘接的多部品500的至少一部分仿形;压紧泡棉200,压紧泡棉200位于上盖100下方,与多部品500的位置相对应,其厚度采用0.4-0.7mm泡棉(以上盖100和下盖300扣合量和具体多部品500保压效果验证厚度贴附),通常扣合量与泡棉过盈0.2-0.4mm为益,保证粘接部品能有效的粘接在一起;下盖300,下盖300设有仿形支撑310,仿形支撑310与所需粘接的多部品500的至少一部分仿形,以常规的手机背壳为例,仿形凹槽110的深度可以完全达到容置整个手机背壳的大小,此时仿形凹槽110是与手机背壳的外表面完全仿形的,相类似的,仿形支撑310也可以是完全嵌入手机背壳的内表面所构成的容腔中,仿形支撑310是与手机背壳的内表面完全仿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合理选择仿形的匹配程度,以达到稳定支撑多部品500和给多部品500均匀施加压力即可;保压装置400,保压装置400用于在上盖100和下盖300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使压紧泡棉200压覆在多部品500上,使得压紧泡棉200一直处于被压缩状态;
保压治具的上盖100和下盖300均仿形多部品500外形或内形,上盖100和下盖300通过保压装置400固定在一起,使多部品500在型腔内固定,下盖300内仿形精确,以支撑多部品500,上盖100仿形凹槽110处加上适当厚度压紧泡棉200后进行保压,使多部品500点胶粘接的多部件连接处通过压紧泡棉200的被压缩量持续保持充分的压力,待胶水固化则粘接成合格的成品。
现有保压治具使用的仿形硅胶支撑体结构的精度在0.7mm以下,而改进后的压缩泡棉200的厚度为0.4-0.7mm,压缩量为0.2-0.4mm,由此可以看出改进后治具型腔的精度大大提高,现有的保压治具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其仿形硅胶支撑体结构的影响,其型腔的波动范围较大,使得多部品500所受的压力分布不均且不稳定,使得其连接处的胶水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出现堆积,散布不均的情况,从而产生不良品,而改进后的保压治具其精度更高,使得在压缩时多部品500连接处的压力更加稳定,使得其连接处的胶水更易均匀的分布;
通过如此设计,至少可以达成如下有益效果:1.点胶不良率降低到1%以内,减少了不良品返修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2.降低了点胶粘接后的报废率,节省了材料成本;3.泡棉压合得到的粘接件其断差、浮高、粘接间隙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多部品500的质量。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保压装置400为若干组卡扣,卡扣位于上盖100和下盖300上,卡扣包括相互配合的扣爪410与扣位420,扣爪410与扣位420分别设在上盖100和下盖300的扣合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扣爪410位于上盖100底部,扣位420位于下盖300上方;保压装置400使得压紧泡棉200一直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多部品500一直受到压紧泡棉200充分且均匀的压力,从而令多部品500的粘接效果更好。
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治具还包括导向装置500,导向装置500包括一一对应的导向孔120与导向柱320,导向孔120与导向柱320分别设在上盖100和下盖300的扣合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孔120位于上盖100上,导向柱320位于下盖300上方,导向装置500的存在使上盖100和下盖300在扣合时定位准确,防止模具出现的不必要的磨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治具还包括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一一对应的限位槽130与限位块330,限位槽130与限位块330分别设在上盖100和下盖300的扣合面上,限位块330位于仿形支撑310的四周,限位块330以用于在压合时对多部品500四周进行限制,防止多部品500在受外力的情况下产生变形,限位槽130形状与限位块330形状相对应,以保证在压合时,上盖100和下盖300之间没有额外的缝隙,使得压紧泡棉200能完全被压缩。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限位块330为呈拱形的弹性件,限位块330的中心为与其外部相似的三角形通孔,使得限位块330具有较强的弹性,能更好地与多部品500相贴合,限位块330与仿形支撑310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多部品容纳腔,上宽下窄的设计使得多部品500更易放入并卡紧于多部品容纳腔中。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限位块330对称分布于多部品容纳腔的两端,使得多部品500在被限位块330所挤压时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多部品500的质量。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仿形支撑310为硬胶,硬胶的仿形精度为0.05mm,且保压后可修正多部品500的部件变形,使得多部品500在保压治具型腔内的可变形空间减小,从而提高生产的良品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点胶压合设备,包括控制器、压合驱动机构和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点胶保压治具,控制器与压合驱动机构电连接,压合驱动机构与点胶保压治具连接,点胶压合设备用于压紧上盖100和下盖300,具体地,点胶压合设备为压合机;
通过如此设计,至少可以达成如下有益效果:在仅有保压治具进行保压时,其压力不足以令粘接处的胶水快速地散开,而点胶压合设备施加的压力充足,可令粘接处的胶水更快速且均匀的分散开来,提高多部品500的产品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先将适配的保压治具压紧泡棉200贴附到上盖100或下盖300内型里,再将点胶的单个部件适配装到保压治具仿形下盖300上,然后将需粘接的部件(1个或多个)适配组装到点胶后的部件上粘接,下盖300同样会与此部件仿形,将已经贴附好压紧泡棉200的上盖100扣到下盖300上,再将扣合好的保压治具内型腔有粘接待胶水固化的多部品500放到压合机上压合,使胶水均匀散开,压合完成后,将保压治具从压合机中取出,按胶水固化时间要求把正在保压的治具静置,待到固化时间后用专用治具拆开保压治具取出多部品500,检查保压治具无断扣位420、脏污或压紧泡棉200损坏等不良后再次循环使用。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点胶保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100),所述上盖(100)的一侧设有仿形凹槽(110),所述仿形凹槽(110)与所需粘接的多部品(500)的至少一部分仿形;
压紧泡棉(200),所述压紧泡棉(200)固定于所述仿形凹槽(110)内;
下盖(300),所述下盖(300)与所述上盖(100)的相对面设有仿形支撑(310),所述仿形支撑(310)与所需粘接的多部品(500)的至少一部分仿形;
保压装置(400),所述保压装置(400)用于在所述上盖(100)和所述下盖(300)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使所述压紧泡棉(200)压覆在所述多部品(5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保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装置(400)为若干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相互配合的扣爪(410)与扣位(420),所述扣爪(410)与所述扣位(420)分别设在所述上盖(100)和所述下盖(300)的扣合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保压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一一对应的导向孔(120)与导向柱(320),所述导向孔(120)与所述导向柱(320)分别设在所述上盖(100)和所述下盖(300)的扣合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保压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一对应的限位槽(130)与限位块(330),所述限位槽(130)与所述限位块(330)分别设在所述上盖(100)和所述下盖(300)的扣合面上,且所述限位块(330)位于所述仿形支撑(310)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胶保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30)为呈拱形的弹性件,所述限位块(330)与所述仿形支撑(310)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多部品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胶保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30)对称分布于所述多部品容纳腔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点胶保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支撑(310)为硬胶。
8.一种点胶压合设备,包括控制器、压合驱动机构和点胶保压治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合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压合驱动机构与所述点胶保压治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保压治具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中的点胶保压治具。
CN202022497937.8U 2020-11-02 2020-11-02 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Active CN214171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7937.8U CN214171058U (zh) 2020-11-02 2020-11-02 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7937.8U CN214171058U (zh) 2020-11-02 2020-11-02 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1058U true CN214171058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97937.8U Active CN214171058U (zh) 2020-11-02 2020-11-02 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1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6934B1 (ko) 외장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4509278A (ja) 複合材料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で製造された製品
CN214171058U (zh) 点胶保压治具及点胶压合设备
KR20110108915A (ko) 캐비티를 형성하는 무빙 코어를 갖는 사출압축성형용 금형
KR102087695B1 (ko) 휴대통신기기용 백커버 제조방법
CN110091519B (zh) 一种胶接模具
CN112590246B (zh) 一种带边条的dr平床、平床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KR101215397B1 (ko) 사출 성형 금형
CN212442903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用的冲压模具安装机构
CN212045718U (zh)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新型上模
CN107696422B (zh) 一种塑封模具及塑封方法
KR102169306B1 (ko) 복합 성형품의 성형장치
CN105305004B (zh) 裂缝线源阵列波导嵌入固定粘接成型工艺
CN110900919A (zh) 一种防静电聚氨酯与非金属材料复合板制备工艺
CN109571816B (zh) 分体式反射面胶接装配模具
CN205803305U (zh) 一种用于3d玻璃基板加工的热弯模具
US1180695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ructural subassembly and structural subassembly
CN111070545A (zh) 悬浮式无飞边发泡模具
CN114889172B (zh) 用于超厚复合材料制件成型中的自适应挡胶条及使用方法
CN110509492A (zh) 一种隔热材料和金属舱段界面匹配原位成型方法
CN211807932U (zh) 一种氢能汽车碳纤维零件总成粘接夹具
KR102634921B1 (ko) 금속의 고른 냉각 특성을 갖도록 하는 모듈식 금형 제조방법
CN217257840U (zh) 一种pu发泡用排气装置
CN203934207U (zh) 3c产品的外壳
CN219998249U (zh) Led模组打胶保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0 Floor 1-4, Factory No. 7, Factory No. 10, Factory No. 12, Floor 1-6, Factory No. 19, Dongpo Avenue, Dongpo Avenue, Yuanzhou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1-5 floors

Patentee after: Huizhou Yingw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BOLUO County Yuanzhou town Dongpo Avenue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7 factory building 1-4, 10 factory building 1, 16 factory building 1-6, 19 factory building 1-5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Yingw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