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7615U -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7615U
CN214167615U CN202022965570.8U CN202022965570U CN214167615U CN 214167615 U CN214167615 U CN 214167615U CN 202022965570 U CN202022965570 U CN 202022965570U CN 214167615 U CN214167615 U CN 214167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filter
adsorption reaction
sand
pipe
sedi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655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红兵
韩春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H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H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H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H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655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7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7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7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吸附反应池、沉淀池、砂滤池、刮泥机,所述的吸附反应池设置在沉淀池外侧成环形空间结构,所述的砂滤池设置在沉淀池的正下端,所述的刮泥机设置在沉淀池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吸附反应池包括曝气管、吸附反应池池体和吸附反应池隔板,所述的曝气管设置在吸附反应池内成环形结构,所述的吸附反应池池体为吸附反应池的本体,所述的吸附反应池隔板设置在吸附反应池的环形空间结构内,所述的吸附反应池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附反应池进水管,所述的吸附反应池的另一侧设置有有曝气管进口,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吸附反应池、沉淀池,砂滤池空间立体布置,减少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活性炭吸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排放要求的提高,活性炭作为最佳的吸附剂在脱色和去除COD领域使用频率越来越来高,与颗粒活性炭相比,粉末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在同等的投加量的情况下,粉末活性炭的吸附容量较颗粒活性炭大,活性炭的使用量少,吨水运行成本低。
通常粉末活性炭应用,包括吸附反应,沉淀,过滤几个过程,对应的装置包括吸附反应池、沉淀池,砂滤池,平面布置这些设备,占地面积大,特别是对于老旧污水处理厂可利用的面积小,在粉末活性炭的使用上受限。本发明是将这3个工艺设备立体布置,减少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吸附反应池、沉淀池、砂滤池、刮泥机,所述的吸附反应池设置在沉淀池外侧成环形空间结构,所述的砂滤池设置在沉淀池的正下端,所述的刮泥机设置在沉淀池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吸附反应池包括曝气管、吸附反应池池体和吸附反应池隔板,所述的曝气管设置在吸附反应池内成环形结构,所述的吸附反应池池体为吸附反应池的本体,所述的吸附反应池隔板设置在吸附反应池的环形空间结构内,所述的吸附反应池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附反应池进水管,所述的吸附反应池的另一侧设置有有曝气管进口,所述的沉淀池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沉淀池进水管,沉淀池进水管顶部设有沉淀池溢流出水堰,所述的沉淀池另一侧设有砂滤池进水管,所述的沉淀池2底端设有排炭管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包括砂滤池池体,所述的砂滤池池体为砂滤池的本体,所述的砂滤池上一侧与砂滤池进水管连接,另一侧设置有砂滤池出水管I。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进水管一侧穿过吸附反应池与沉淀池中的沉淀池溢流出水堰相连接,另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与砂滤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设置在砂滤池外侧,另一侧与砂滤池内的砂滤池出水堰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刮泥机包括中心筒和刮泥板,所述的中心筒设置刮泥机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刮泥板设置在中心筒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内设置有砂滤器组件,所述的砂滤器组件包括砂斗,所述的砂斗上端通过布砂斗设置有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上端设置有洗砂器,所述的洗砂器内侧设有砂滤池排污管口,砂滤池排污管口外侧连接有砂滤池排污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下端一侧设置有砂滤池出水管II,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设置在砂滤池外侧,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另一侧与砂滤池内的砂滤池布水廊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下端部设置有滤砖,用于阻挡石英砂滤料流失,所述的砂滤池池体侧壁上设置砂滤池溢流布水堰,所述的砂滤池布水廊道设置在砂滤池的底部和滤砖中间,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上端连接设置有砂滤池水反洗进水管,砂滤池水反洗进水管顶部设置有砂滤池气反洗进气管,所述的砂滤池双侧设有砂滤池气反洗进气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吸附反应池、沉淀池,砂滤池空间立体布置,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C-C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俯视图。
图中:1-吸附反应池;2-沉淀池;3-砂滤池;4-刮泥机;5-砂滤器组件; 6-吸附反应池进水管;7-沉淀池进水管;8-砂滤池进水管;9.1-砂滤池出水管I; 10-砂滤池排污管口;11-曝气管进口;12-排炭管口;13-砂滤池水反洗进水管; 14-砂滤池气反洗进气管;15-滤砖;1.1-曝气管;1.2吸附反应池池体;1.3- 吸附反应池隔板;3.1砂滤池池体;3.2-砂滤池进水溢流布水堰;4.1中心筒; 4.2-刮泥板;5.1-砂斗;5.2-布砂斗;5.3-布水器;5.4-洗砂器;8.1-沉淀池溢流出水堰;9.1-砂滤池出水堰;9.2-砂滤池底部布水廊道;9.3-砂滤池出水管II;10.1-砂滤池排污管;14.1-砂滤池气反洗进气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吸附反应池1、沉淀池2、砂滤池3、刮泥机4,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设置在沉淀池2外侧成环形空间结构,所述的砂滤池3设置在沉淀池2的正下端,所述的刮泥机4 设置在沉淀池2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包括曝气管1.1、吸附反应池池体1.2和吸附反应池隔板1.3,所述的曝气管1.1设置在吸附反应池1内成环形结构,所述的吸附反应池池体1.2为吸附反应池1的本体,所述的吸附反应池隔板1.3设置在吸附反应池1的环形空间结构内,用于将吸附反应池1的进水口和出口分开,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附反应池进水管6,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的另一侧设置有有曝气管进口11,所述的沉淀池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沉淀池进水管7,沉淀池进水管7顶部设有沉淀池溢流出水堰8.1,所述的沉淀池2另一侧设有砂滤池进水管8,所述的沉淀池2底端设有排炭管口 12。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3包括砂滤池池体3.1,所述的砂滤池池体3.1为砂滤池3的本体,所述的砂滤池3上一侧与砂滤池进水管8连接,另一侧设置有砂滤池出水管I9,所述的砂滤池进水管8一侧穿过吸附反应池1与沉淀池2 中的沉淀池溢流出水堰8.1相连接,另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3.1与砂滤池3连接,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9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3.1设置在砂滤池3外侧,另一侧与砂滤池3内的砂滤池出水堰9.1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刮泥机4包括中心筒4.1和刮泥板4.2,所述的中心筒 4.1设置刮泥机4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刮泥板4.2设置在中心筒4.1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3内设置有砂滤器组件5,所述的砂滤器组件5包括砂斗5.1,所述的砂斗5.1上端通过布砂斗5.2设置有布水器5.3,所述的布水器5.3上端设置有洗砂器5.4,所述的洗砂器5.4内侧设有砂滤池排污管口 10,砂滤池排污管口10外侧连接有砂滤池排污管10.1。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吸附反应池1、沉淀池2、砂滤池3、刮泥机4,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设置在沉淀池2外侧成环形空间结构,所述的砂滤池3设置在沉淀池2的正下端,所述的刮泥机4 设置在沉淀池2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包括曝气管1.1、吸附反应池池体1.2和吸附反应池隔板1.3,所述的曝气管1.1设置在吸附反应池1内成环形结构,所述的吸附反应池池体1.2为吸附反应池1的本体,所述的吸附反应池隔板1.3设置在吸附反应池1的环形空间内,用于将吸附反应池2的进水口和出口分开,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附反应池进水管6,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的另一侧设置有有曝气管进口11,所述的沉淀池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沉淀池进水管7,沉淀池进水管7顶部设有沉淀池溢流出水堰8.1,所述的沉淀池2另一侧设有砂滤池进水管8,所述的沉淀池2底端设有排炭管口12。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3下端一侧设置有砂滤池出水管II9.3,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9.3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3.1设置在砂滤池3外侧,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9.3另一侧与砂滤池3内的砂滤池布水廊道9.2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3下端部设置有滤砖15,用于阻挡石英砂滤料流失,所述的砂滤池池体3.1侧壁上设置砂滤池溢流布水堰3.2,所述的砂滤池布水廊道9.2设置在砂滤池3的底部和滤砖15中间,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9.3 上端连接设置有砂滤池水反洗进水管13,砂滤池水反洗进水管13顶部设置有砂滤池气反洗进气管14,所述的砂滤池3双侧设有砂滤池气反洗进气支管14.1。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3采用逆流式过滤或顺流式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待处理污水由吸附反应池进水管6进入吸附反应池1,粉末活性炭通过计量泵注入吸附反应池1,通过曝气管1.1曝气,粉末活性炭与水充分吸附反应,到达吸附COD和脱色的目的。炭水混合液沿着环形吸附反应池1流动,然后通过沉淀池进水管7进入中心筒4.1向沉淀池2布水,在沉淀池2内炭水分离,上清液由沉淀池溢流出水堰8.1流入砂滤池进水管8 进入砂滤池3;砂滤池3采用逆流式过滤。粉末活性炭沉淀到沉淀池2的底部,由刮泥机4刮出,通过排碳管12排出。
上清液经由布水器5.3在砂滤池3底部布水,水流从下向上,水中的悬浮物被砂子截留到砂滤池3的底部,经洗砂器5.4清洗后通过砂滤池排污管口10 排出。砂斗5.1和布砂斗5.2的作用是均匀分布下部砂子。
砂滤池采用顺流式过滤,进水由砂滤池进水管8,砂滤池进水溢流布水堰 3.2,流经砂滤滤床,在砂滤池底部布水廊道9.2汇集后,由砂滤池出水管II9.3 流出。气反洗时反洗气体通过砂滤池气反洗进气管14,砂滤池气反洗进气支管 14.1,通入砂滤池3的底部,向上反洗砂滤池。水反洗时,反洗水通过砂滤池水反洗进水管13进入,通过滤砖15布水后至下而上反洗砂滤床,反洗污水由砂滤池进水溢流布水堰3.2和砂滤池排污管10.1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包括吸附反应池(1)、沉淀池(2)、砂滤池(3)、刮泥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设置在沉淀池(2)外侧成环形空间结构,所述的砂滤池(3)设置在沉淀池(2)的正下端,所述的刮泥机(4)设置在沉淀池(2)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包括曝气管(1.1)、吸附反应池池体(1.2)和吸附反应池隔板(1.3),所述的曝气管(1.1)设置在吸附反应池(1)内成环形结构,所述的吸附反应池池体(1.2)为吸附反应池(1)的本体,所述的吸附反应池隔板(1.3)设置在吸附反应池(1)的环形空间结构内,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吸附反应池进水管(6),所述的吸附反应池(1)的另一侧设置有曝气管进口(11),所述的沉淀池(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沉淀池进水管(7),沉淀池进水管(7)顶部设有沉淀池溢流出水堰(8.1),所述的沉淀池(2)另一侧设有砂滤池进水管(8),所述的沉淀池(2)底端设有排炭管口(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池(3)包括砂滤池池体(3.1),所述的砂滤池池体(3.1)为砂滤池(3)的本体,所述的砂滤池(3)上一侧与砂滤池进水管(8)连接,另一侧设置有砂滤池出水管I(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池进水管(8)一侧穿过吸附反应池(1)与沉淀池(2)中的沉淀池溢流出水堰(8.1)相连接,另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3.1)与砂滤池(3)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9)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3.1)设置在砂滤池(3)外侧,另一侧与砂滤池(3)内的砂滤池出水堰(9.1)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泥机(4)包括中心筒(4.1)和刮泥板(4.2),所述的中心筒(4.1)设置刮泥机(4)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刮泥板(4.2)设置在中心筒(4.1)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池(3)内设置有砂滤器组件(5),所述的砂滤器组件(5)包括砂斗(5.1),所述的砂斗(5.1)上端通过布砂斗(5.2)设置有布水器(5.3),所述的布水器(5.3)上端设置有洗砂器(5.4),所述的洗砂器(5.4)内侧设有砂滤池排污管口(10),砂滤池排污管口(10)外侧连接有砂滤池排污管(10.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池(3)下端一侧设置有砂滤池出水管II(9.3),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9.3)一侧穿过砂滤池池体(3.1)设置在砂滤池(3)外侧,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9.3)另一侧与砂滤池(3)内的砂滤池布水廊道(9.2)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池(3)下端部设置有滤砖(15),所述的砂滤池池体(3.1)侧壁上设置砂滤池溢流布水堰(3.2),所述的砂滤池布水廊道(9.2)设置在砂滤池(3)的底部和滤砖(15)中间,所述的砂滤池出水管II(9.3)上端连接设置有砂滤池水反洗进水管(13),砂滤池水反洗进水管(13)顶部设置有砂滤池气反洗进气管(14),所述的砂滤池(3)双侧设有砂滤池气反洗进气支管(14.1)。
CN202022965570.8U 2020-12-12 2020-12-12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Active CN214167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65570.8U CN214167615U (zh) 2020-12-12 2020-12-12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65570.8U CN214167615U (zh) 2020-12-12 2020-12-12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7615U true CN214167615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65570.8U Active CN214167615U (zh) 2020-12-12 2020-12-12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7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03537A1 (zh) 水平流砂滤池及其水处理工艺
CN202516410U (zh) 一种复合沉淀过滤池
CN108658162B (zh) 采用硅藻土处理矿井水的一体化装置
US6030529A (en) Biological reactor including settler assembly
CN207142907U (zh) 曝气生物滤池
CN102107968A (zh) 一种浮滤池净水系统及净水方法
CN214167615U (zh)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CN201578891U (zh) 新型砂滤器
US4033874A (en) Apparatu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US5252230A (en) Granulated filter for the filtration of fine graded suspensions
JP3652567B2 (ja) ろ過装置の洗浄方法
CN115974305B (zh) 一种集成式膜法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2429887A (zh) 一种一体式粉末活性炭吸附沉淀过滤装置
CN208995197U (zh) 整体进水分区曝气反冲洗的反硝化生物滤池
CN201292297Y (zh) 一体化净水器
JP3668259B2 (ja) ろ過装置
CN211521968U (zh) 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
CN114560592A (zh) 颗粒炭磁混凝沉淀池
CN110668568B (zh) 一种多功能分区的反硝化一体化方法及设备
CN210030264U (zh) 集成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9872691U (zh) 除油除cod吸附降解的过滤复合池
CN20977843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过滤装置
KR100453705B1 (ko) 침전 여과조를 이용한 오수처리장치 및 방법
KR20040058088A (ko) 자동 역세 사여과기
CN207537208U (zh) 一种曝气生化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