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7178U -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7178U
CN214167178U CN202021914767.2U CN202021914767U CN214167178U CN 214167178 U CN214167178 U CN 214167178U CN 202021914767 U CN202021914767 U CN 202021914767U CN 214167178 U CN214167178 U CN 214167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supporting
pipe
bearing
tower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47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楠
张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9147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7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7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7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层建筑和构筑物的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通过重新设计了临时支撑的下撑杆的布置方式,将其和主梁的连接点由主梁外侧移至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连接点的下方,通过减小外侧标准节竖向杆件的竖向位移,改善了的竖向荷载分配的不均匀性。并且通过改变水平撑杆的布置方式,将其水平荷载的传递路线改变,将主梁受到的大部分水平力直接传递给水平斜撑,从而主梁受到的水平力减少。进而根据已改善的竖向荷载分配系数和减少的水平力,重新设计主梁,以减少主梁用钢量;改善了临时支撑和底部标准节受力的不均匀性,保证工作时和爬升时塔吊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动臂塔吊是超高层建造过程中主要的施工机械,由起重臂、A塔、卷扬机、配重和回转机构等组成的上部结构和层层叠加的标准节组成。由于建筑物施工高度高,动臂塔吊往往不直接支撑在地面,而是通过上、下两道结构形式相同的临时支撑附着在已经施工完毕的建筑物墙壁上。两道临时支撑将动臂塔吊所承受的荷载传递给永久结构,是超高层施工中的重要临时结构。近年来,塔吊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塔吊标准节和临时支撑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在是动臂式塔吊临时支撑的主要荷载。其中竖向荷载主要由塔吊自重和所吊物体的自重产生,由标准节的4个竖向杆件传递,最终施加到下道临时支撑的主梁上;水平荷载主要由塔吊上部结构工作时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以及水平风荷载产生。外挂式动臂塔吊是常用的塔吊安装方式,其临时支撑的结构不对称,往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变形,使得塔吊底层标准节和临时支撑承受非常不均匀的竖向荷载;此外,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传递路线过于复杂,临时支撑扭转变形较大。上述现状,成为塔吊爬升时和正常工作时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塔吊重量非常大,安装支撑的的难度也非常的高,安装人员安装时,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主梁、次梁、斜撑杆和下撑杆;所述主梁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平行设置,所述主梁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平行设置,所述次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之间;所述斜撑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的外侧,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通过第一耳板连接;所述斜撑杆与所述主梁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与所述次梁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与所述主梁相连,所述主梁与所述第二耳板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连接点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水平撑杆,所述水平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撑杆设置于所述两个主梁之间,且两个所述水平撑杆设置于所述两个次梁外侧。
可选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所述第一钢管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弯管连接件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钢管相连;所述第二钢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上设置有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通过第十一连接件与第五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五连接管与固定支座铰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三钢管,所述第三钢管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钢管之间,所述第三钢管的两端通过第九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钢管相连。
可选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均套设于所述第二钢管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下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轴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管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轴承相连;所述下支撑管依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第三轴承的底部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底部设置有第三耳板,所述第三耳板与第一连接管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底部设置有第四耳板,所述第四耳板与第二连接管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五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管顶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通过第六连接件与第三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与第五耳板铰接,所述第五耳板设置于第七连接件上,所述第七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所述第七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管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通过第八连接件与第四连接管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与第六耳板铰接,所述第六耳板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底部;所述第二支撑管底部设置有第九连接件,所述第九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管与所述下支撑管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所述第六连接件、所述第七连接件、所述第八连接件和所述第九连接件均为扣件,其中所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所述第六连接件、所述第七连接件、所述第八连接件和所述第十连接件均为一般扣件,所述第九连接件为活动扣件。
可选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于所述第七连接件与墙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所述第七连接件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块和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设置于第一钢管与墙体之间,所述第三支撑块设置于第一钢管与墙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的螺母分别焊接在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重新设计了临时支撑的下撑杆的布置方式,将其和主梁的连接点由主梁外侧移至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连接点的下方,通过减小外侧标准节竖向杆件的竖向位移,改善了的竖向荷载分配系数。并且通过改变水平撑杆的布置方式,将其水平荷载的传递路线改变,将主梁受到的大部分水平力直接传递给水平斜撑,从而主梁受到的水平力减少。进而根据已改善的竖向荷载分配系数和减少的水平力,重新设计主梁,以减少主梁用钢量。改善了受力的不均匀性,保证工作时和爬升时塔吊和临时支撑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平台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平台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撑杆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斜撑杆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梁;2、次梁;3、下撑杆;4、斜撑杆;5、下支撑管;6、第二钢管;7、第一钢管;8、第一支撑管;9、第二支撑管;10、第一连接件;11、第一轴承;12、第一螺栓;13、第二支撑块;14、支撑板;15、固定支座;16、弯管连接件;17、第二预埋件;18、塔吊标准节;19、第一预埋件;20、第三预埋件;21、第一耳板;22、第二耳板;23、第二连接件;24、第十连接件;25、第三连接件;26、第二轴承;27、第三轴承;28、第四连接件;29、第五连接件;30、第三耳板;31、第四耳板;32、第四连接管;33、第八连接件;34、第三连接管;35、第七连接件;36、第九连接件;37、第一支撑块;38、第二螺栓;39、第三螺栓;40、第六连接件;41、第五耳板;42、第一连接管;43、第二连接管;44、第六耳板;45、第五连接管;46、第三支撑块;47、水平撑杆;48、第三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重新设计了临时支撑的下撑杆的布置方式,将其和主梁的连接点由主梁外侧移至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连接点的下方,通过减小外侧标准节竖向杆件的竖向位移,改善了的竖向荷载分配系数的不均匀性。并且通过改变水平撑杆的布置方式,将其水平荷载的传递路线改变,将主梁受到的大部分水平力直接传递给水平斜撑,从而主梁受到的水平力减少。进而根据已改善的竖向荷载分配系数和减少的水平力,重新设计主梁,以减少主梁用钢量。改善了临时支撑和底层塔吊标准节受力的不均匀性,保证工作时和爬升时塔吊结构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水平撑杆47,所述水平撑杆4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撑杆47设置于所述两个主梁1之间,且两个所述水平撑杆47设置于所述两个次梁2外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水平撑杆47分担所述主梁1所受的水平力,减少了塔吊标准节的扭转变形,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施工的安全性。
实施例3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15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7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3与弯管连接件16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1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25与所述第二钢管6相连;所述第二钢管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上设置有支撑板14。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安装平台更方便快捷的安装支撑装置,并且比一般的安装平台更加的安全可靠。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15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7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3与弯管连接件16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1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25与所述第二钢管6相连;所述第二钢管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上设置有支撑板14。
所述第一钢管7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五连接管45相连,所述第五连接管45与固定支座15铰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平台施工的第一钢管变为可拆卸,所述安装平台施工更加的稳定,节省钢管材料的同时也更加的方便快捷。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15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7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3与弯管连接件16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1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25与所述第二钢管6相连;所述第二钢管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上设置有支撑板14。
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三钢管48,所述第三钢管48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钢管7之间,所述第三钢管48的两端通过第十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钢管7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钢管48固定安装平台的两侧,使其不易变形,变得更加稳固,增加施工人员施工的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实施例6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15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7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3与弯管连接件16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1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25与所述第二钢管6相连;所述第二钢管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上设置有支撑板14。
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均套设于所述第二钢管6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下支撑管5,所述第一支撑管8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轴承1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管9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轴承26相连;所述下支撑管5依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第三轴承27的底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其安装平台下方加装了支撑结构,使安装平台结构更具有稳定性,更好的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利用轴承使安装平台的支撑结构变得可旋转,让施工人员更方便快捷的安装和回收安装平台。
实施例7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15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7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3与弯管连接件16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1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25与所述第二钢管6相连;所述第二钢管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上设置有支撑板14。
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均套设于所述第二钢管6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下支撑管5,所述第一支撑管8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轴承1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管9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轴承26相连;所述下支撑管5依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第三轴承27的底部相连。
所述第一轴承11底部设置有第三耳板30,所述第三耳板30与第一连接管4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管42通过第四连接件28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6底部设置有第四耳板31,所述第四耳板31与第二连接管43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管43通过第五连接件29与所述第二支撑管9顶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5通过第六连接件40与第三连接管3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34与第五耳板41铰接,所述第五耳板41设置于第七连接件35上,所述第七连接件35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管8上,所述第七连接件35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5通过第八连接件33与第四连接管3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32与第六耳板44铰接,所述第六耳板44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27底部;所述第二支撑管9底部设置有第九连接件36,所述第九连接件36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管9与所述下支撑管5上。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平台的支撑结构使用铰接的方式来连接,并且通过扣件将下支撑管5设置成可滑动式支撑杆,使支撑结构能以所述第六耳板44为圆心作扇形滑动,施工人员在安装和拆卸安装平台时,更简单轻松,可直接收回楼房内拆卸。
实施例8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15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7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3与弯管连接件16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1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25与所述第二钢管6相连;所述第二钢管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上设置有支撑板14。
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均套设于所述第二钢管6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下支撑管5,所述第一支撑管8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轴承1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管9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轴承26相连;所述下支撑管5依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第三轴承27的底部相连。
所述第一轴承11底部设置有第三耳板30,所述第三耳板30与第一连接管4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管42通过第四连接件28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6底部设置有第四耳板31,所述第四耳板31与第二连接管43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管43通过第五连接件29与所述第二支撑管9顶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5通过第六连接件40与第三连接管3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34与第五耳板41铰接,所述第五耳板41设置于第七连接件35上,所述第七连接件35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管8上,所述第七连接件35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5通过第八连接件33与第四连接管3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32与第六耳板44铰接,所述第六耳板44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27底部;所述第二支撑管9底部设置有第九连接件36,所述第九连接件36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管9与所述下支撑管5上。
所述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三连接件25、所述第四连接件28、所述第五连接件29、所述第六连接件40、所述第七连接件35、所述第八连接件33和所述第九连接件36均为扣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三连接件25、所述第四连接件28、所述第五连接件29、所述第六连接件40、所述第七连接件35、所述第八连接件33和所述第十连接件24均为防滑扣件,所述第九连接件36为活动扣件。
本实用新型所有的扣件均为钢管支架扣件,价格便宜,在工地施工中使用较多,便于替换。
实施例9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15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7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3与弯管连接件16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1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25与所述第二钢管6相连;所述第二钢管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上设置有支撑板14。
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均套设于所述第二钢管6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下支撑管5,所述第一支撑管8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轴承1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管9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轴承26相连;所述下支撑管5依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第三轴承27的底部相连。
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支撑块37,所述第一支撑块37设置于所述第七连接件35与墙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块37固定于所述第七连接件35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块13和第三支撑块46,所述第二支撑块13设置于第一钢管7与墙体之间,所述第三支撑块46设置于第一钢管7与墙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平台与墙之间安装支撑块既支撑了安装平台,又增加了支撑装置与墙体的接触面,增强其摩擦力,使支撑装置更加的稳定。
实施例10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塔吊标准节18、主梁1、次梁2、斜撑杆4和下撑杆3,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所述下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两根所述下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38和第三螺栓39,所述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38和第三螺栓39的螺母分别焊接在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用螺栓固定支撑板,防止支撑板的滑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塔吊标准节(18);
主梁(1),所述主梁(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主梁(1)平行设置,所述主梁(1)的端部通过第一预埋件(19)与墙体外侧相连接;
次梁(2),所述次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次梁(2)平行设置,所述次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塔吊标准节(18)设置在两个所述次梁(2)之间;
斜撑杆(4),所述斜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斜撑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1)的外侧,所述斜撑杆(4)的一端通过第二预埋件(17)与墙体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一耳板(21)连接;所述斜撑杆(4)与所述主梁(1)的第一连接点,设置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2)连接点的外侧;
下撑杆(3),所述两根下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预埋件(20)固定于墙的外侧,所述两根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梁(1)通过第二耳板(22)与所述主梁(1)相连,所述主梁(1)与所述第二耳板(22)的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次梁(2)与所述主梁(1)连接点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水平撑杆(47),所述水平撑杆(4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撑杆(47)设置于所述两个主梁(1)之间,且两个所述水平撑杆(47)设置于所述两个次梁(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包括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所述第一钢管(7)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固定支座相连,所述固定支座(15)固定在楼板上;所述第一钢管(7)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3)与弯管连接件(16)的底部相连,所述弯管连接件(16)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件(25)与所述第二钢管(6)相连;所述第二钢管(6)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钢管(7)和第二钢管(6)均设置有两根,两个所述第一钢管(7)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钢管(6)上设置有支撑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7)通过第一连接件(10)与第五连接管(45)相连,所述第五连接管(45)与固定支座(15)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三钢管(48),所述第三钢管(48)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钢管(7)之间,所述第三钢管(48)的两端通过第十连接件(24)与所述第一钢管(7)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均套设于所述第二钢管(6)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下支撑管(5),所述第一支撑管(8)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轴承(1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管(9)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轴承(26)相连;所述下支撑管(5)依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第二支撑管(9)和第三轴承(27)的底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1)底部设置有第三耳板(30),所述第三耳板(30)与第一连接管(4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管(42)通过第四连接件(28)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6)底部设置有第四耳板(31),所述第四耳板(31)与第二连接管(43)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管(43)通过第五连接件(29)与所述第二支撑管(9)顶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5)通过第六连接件(40)与第三连接管(34)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34)与第五耳板(41)铰接,所述第五耳板(41)设置于第七连接件(35)上,所述第七连接件(35)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管(8)上,所述第七连接件(35)与所述第一支撑管(8)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5)通过第八连接件(33)与第四连接管(3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32)与第六耳板(44)铰接,所述第六耳板(44)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27)底部;所述第二支撑管(9)底部设置有第九连接件(36),所述第九连接件(36)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管(9)与所述下支撑管(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所述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三连接件(25)、所述第四连接件(28)、所述第五连接件(29)、所述第六连接件(40)、所述第七连接件(35)、所述第八连接件(33)和第十连接件(24)均为防滑扣件,所述第九连接件(36)为活动扣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支撑块(37),所述第一支撑块(37)设置于所述第七连接件(35)与墙体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块(37)固定于所述第七连接件(35)上;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块(13)和第三支撑块(46),所述第二支撑块(13)和第三支撑块(46)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管(7)与墙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38)和第三螺栓(39),所述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38)和第三螺栓(39)的螺母分别焊接在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26)和第三轴承(27)的内侧。
CN202021914767.2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Active CN214167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4767.2U CN214167178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4767.2U CN214167178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7178U true CN214167178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4767.2U Active CN214167178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7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12683U (zh) 一种用于渡槽的支承体系
CN101210418A (zh) 悬索桥塔架横梁无落地支架施工方法
CN206581577U (zh) 在用房屋建筑施工悬挑脚手架
CN204198225U (zh) 一种用于预制u形渡槽吊装的吊架及装置
CN106759909B (zh) 一种下挂上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4153586B (zh) 一种用悬索吊来安装檩条的施工方法
CN205531399U (zh) 一种高位钢桁架分段安装临时支撑架
CN105275251A (zh) 一种铁路既有线接触网硬横梁架设方法
CN108547226B (zh) 一种确定斜拉桥斜塔无索区塔柱支架
CN214167178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支撑装置
CN104787687A (zh) 一种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
CN205329738U (zh) 一种新型伞状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CN216512520U (zh) 一种适用于小空间的提升系统
CN210288145U (zh) 一种直梁式挂篮
CN206581578U (zh) 用于悬挑式脚手架的双层吊篮施工装置
CN101670994A (zh) 施工升降工作平台
CN114215339A (zh) 一种工具式超高构造吊篮悬挂机构安装方法
CN22033641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平台吊点桁架
CN220434329U (zh) 一种超大截面钢桅杆安装用临时钢支撑
CN214423707U (zh) 一种大跨度幕墙施工中的屋面钢结构的悬挂式预压装置
CN204643648U (zh) 塔架及其吊篮
CN218815300U (zh) 一种附着式卸料平台专用支座
CN218467056U (zh) 一种用于牵索挂篮弧形首的操作防护平台
CN213477597U (zh) 一种阳角挂架平台装置
CN213978620U (zh) 用于连续桥梁端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支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