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7746U - 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7746U
CN214157746U CN202022860389.0U CN202022860389U CN214157746U CN 214157746 U CN214157746 U CN 214157746U CN 202022860389 U CN202022860389 U CN 202022860389U CN 214157746 U CN214157746 U CN 214157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neck
base
massage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603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bei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8603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7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7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7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表面搭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轴承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表面搭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搭接有主动轮。其有益效果是,该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通过设置电机、皮带、主动轮、从动轮、传送带、凸块、按摩块与弹簧,改变传动人力进行按摩的方式,不仅推动按摩块对患者实现自动按摩,无需人力手动参与按摩,而且电机带动使按压力度较为均匀,按摩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神经外科患者的周围神经损伤后需要对其局部感觉运动神经进行恢复,通常通过按摩方式刺激运动神经,帮助患者进行恢复,传统的方式采用手工按摩为主,人工手法推拿按摩是对疼痛部位进行揉搓、按压,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舒通经络来缓解疼痛,但存在持续时间短、按压力度小、用力不均匀等体力维持问题。
中国专利CN210785319U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床体,床体底部四角连接有支撑腿,床体设有若干通孔,在通孔内设有按摩球,按摩球底部连接弹簧,且弹簧设置通孔内,弹簧下端连接有滑块,在床体底部设有容纳箱,容纳箱设在支撑腿之间,容纳箱内部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外表面连接有传送带,固定轴外表面与传送带内壁通过机加工有相啮合的齿条,传送带的外表面横向固定有若干圆柱体,在两端的固定轴中间位置设有滚轴,滚轴侧面开设与固定轴侧面相同的齿条,滚轴在容纳箱外侧连接有转把,本申请可通过医护人员对转把转动,使得弹簧推动按摩球对患者实现按摩,无需长时间手动按摩,且按压力度较为均匀,按摩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是此种方式需要医护人员手动进行转动,在长时间按摩过程中较为浪费医护人员的体力,同时由于人力长时间转动劳累会造成按摩速度不一致,按摩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解决了浪费人力与按摩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表面搭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轴承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表面搭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搭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块,所述按摩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底座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与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表面,所述弹簧套接在连接杆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传送带,承载块、凸块、转轴与轴承均设置在空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传送带的内表面相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开关、电热板、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按摩块的数量为七列且等距排列在支撑板的内部,所述按摩块与传送带的表面相搭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通过设置电机、皮带、主动轮、从动轮、传送带、凸块、按摩块与弹簧,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改变传动人力进行按摩的方式,不仅推动按摩块对患者实现自动按摩,无需人力手动参与按摩,而且电机带动使按压力度较为均匀,按摩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2、该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通过设置电热板,在实际的应用中,可对患者的头颈部进行加热工作,从而不仅提高按摩效果,而且提高患者头颈部的舒适感,加速患者头颈部的术后恢复速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空腔;3、电机;4、主动轮;5、皮带;6、从动轮;7、蓄电池;8、承载块;9、传送带;10、凸块;11、转轴;12、轴承;13、滚筒;14、头枕;15、电热板; 16、支撑板;17、按摩块;18、控制面板;19、开关;20、连接杆;21、固定板;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2,轴承12的内部套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筒13,滚筒13的表面搭接有传送带9,底座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块 8,承载块8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传送带9的内表面相搭接,传送带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0,转轴11的一端穿过轴承12固定连接有从动轮6,从动轮6的表面搭接有皮带5,皮带5的一端搭接有主动轮4,主动轮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固定连接在底座 1的内部,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板15。
通过设置电热板15,在实际的应用中,可对患者的头颈部进行加热工作,从而不仅提高按摩效果,而且提高患者头颈部的舒适感,加速患者头颈部的术后恢复速度。
支撑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块17,按摩块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2,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的表面,弹簧22套接在连接杆20的表面,底座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8与开关19,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蓄电池7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8、开关19、电热板15、电机3电性连接,
通过设置电机3、皮带5、主动轮4、从动轮6、传送带9、凸块10、按摩块17与弹簧22,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改变传动人力进行按摩的方式,不仅推动按摩块17对患者实现自动按摩,无需人力手动参与按摩,而且电机3带动使按压力度较为均匀,按摩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具体的,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传送带9,承载块8、凸块10、转轴11与轴承 12均设置在空腔2的内部。
具体的,按摩块17的数量为七列且等距排列在支撑板16的内部,按摩块17与传送带9的表面相搭接,支撑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枕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本装置使用时,首先让患者躺在支撑板16的上表面,然后头部枕在头枕14的表面,接着通过控制面板18控制电机3的旋转速度,达到调节按摩频率的目的,然后通过控制面板 18设定电热板15的散热温度,接着通过开关19开启电机3与电热板15,使电机3带动主动轮4进行旋转,然后在皮带5的连接关系下,从动轮6随着主动轮4的旋转带动转轴11 在轴承12的内部进行转动,然后滚筒13随着转动的旋转带动传送带9进行传送工作;
S2、传送带9移动的过程中,传送带9表面的凸块10会对按摩块17进行撞击,然后在弹簧 22的反作用力下进行循环上下工作,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工作,同时电热板15散热温度,不仅提高按摩效果,而且提高患者头颈部的舒适感,加速患者头颈部的术后恢复速度。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内部套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筒(13),所述滚筒(13)的表面搭接有传送带(9),所述传送带(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0),所述转轴(11)的一端穿过轴承(12)固定连接有从动轮(6),所述从动轮(6)的表面搭接有皮带(5),所述皮带(5)的一端搭接有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板(15),所述支撑板(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块(17),所述按摩块(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2),所述底座(1)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8)与开关(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的表面,所述弹簧(22)套接在连接杆(20)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所述传送带(9)、承载块(8)、凸块(10)、转轴(11)与轴承(12)均设置在空腔(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块(8),所述承载块(8)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与传送带(9)的内表面相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蓄电池(7)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8)、开关(19)、电热板(15)、电机(3)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17)的数量为七列且等距排列在支撑板(16)的内部,所述按摩块(17)与传送带(9)的表面相搭接,所述支撑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头枕(14)。
CN202022860389.0U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Active CN214157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0389.0U CN21415774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0389.0U CN21415774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7746U true CN214157746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3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60389.0U Active CN21415774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77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9274A (zh) * 2022-01-14 2022-03-11 法罗适(上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送绳驱动装置及软体机器人康复手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9274A (zh) * 2022-01-14 2022-03-11 法罗适(上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送绳驱动装置及软体机器人康复手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1082U (zh) 自动捶背机
KR101832281B1 (ko) 롤링 마사지 기능이 구비된 온열매트
CN214157746U (zh) 一种头颈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CN111467207A (zh) 一种家用简易小腿部按摩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2274112A (zh) 远红外按摩理疗床
CN109846702B (zh) 一种颈椎理疗仪
CN211326646U (zh) 一种卧式多功能按摩机器人
CN21115718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按摩装置
CN108852788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座椅
CN111658461A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CN106236491A (zh) 一种脊椎梳理机
CN113995630B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用康复训练装置
CN113069311B (zh) 一种神经内科面瘫理疗器
CN206518681U (zh) 一种整脊床
CN213588990U (zh) 一种神经内科脑梗死康复治疗仪
CN201642828U (zh) 理疗靠垫
CN110917001B (zh) 一种医疗按摩康复器
CN210186217U (zh)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CN112535615A (zh) 一种用于医疗康复的辅助系统
CN212067449U (zh) 神经内科用脑神经疾病患者全方位支撑理疗装置
CN106726392A (zh) 肩颈按摩器机芯
CN207445344U (zh) 一种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
CN110812165A (zh) 一种脊柱外科护士用护理装置
CN210785319U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恢复装置
CN220256740U (zh) 促进肢体运动的按摩式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