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6217U -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6217U
CN210186217U CN201920318443.3U CN201920318443U CN210186217U CN 210186217 U CN210186217 U CN 210186217U CN 201920318443 U CN201920318443 U CN 201920318443U CN 210186217 U CN210186217 U CN 210186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massage
column
plate
st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84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ahao Liao
廖华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184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6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6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62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包括枕座,所述枕座顶端后部设置有弧形凸起状的枕柱,所述枕座顶端前部中心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头板,所述托头板两侧均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夹头板,所述夹头板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按摩爪,所述两个夹头板通过两根治疗带连接;所述治疗带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治疗带内放置有药袋,所述治疗带底部设置有按摩柱。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患者失眠难以解决、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睡眠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神经元和相关组织恢复重建和再生需要机体的休息,而只有睡眠状态能提供这种休息。睡眠具有很多功能,包括恢复注意力、促进生长以及巩固记忆和缓解紧张情绪等。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睡眠是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生命所必需。但是如果失眠的话,会对人的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但是目前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帮助患者治疗失眠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患者失眠难以解决、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包括枕座,所述枕座顶端后部设置有弧形凸起状的枕柱,所述枕座顶端前部中心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头板,所述托头板两侧均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夹头板,所述夹头板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按摩爪,所述两个夹头板通过两根治疗带连接;所述治疗带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治疗带内放置有药袋,所述治疗带底部设置有按摩柱。
优选的,所述枕座顶端前部左右侧均向内开有竖截面为倒T形的移动槽,所述夹头板底端均设置有两个纵截面为倒T形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位于所述移动槽内;所述夹头板的主体为L形,所述夹头板顶部设置有碗状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后端设置有驱动轴安装孔;所述按摩爪主体为多个放射状的弧板,所述弧板内侧外端均设置有球状的按摩珠,所述按摩爪位于所述定位板内,所述按摩爪中心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驱动轴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夹头板顶端后部设置有凸起的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减速小齿轮,所述减速小齿轮啮合连接有减速大齿轮,所述减速大齿轮和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枕座顶端前部中心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柱,所述凹槽内还固定连接有和所述双向螺柱平行的滑柱;所述双向螺柱包括旋向相反的右旋螺柱和左旋螺柱,所述右旋螺柱螺纹连接有右旋螺纹头,所述左旋螺柱螺纹连接有左旋螺纹头;所述滑柱上套装有可沿滑柱滑动的两个滑头;所述滑头、左旋螺纹头和右旋螺纹头顶端均铰接有相同的连杆;所述左旋螺纹头和右旋螺纹头顶端铰接的连杆顶端铰接于所述托头板的底部同一位置;所述两个滑头顶端铰接的连杆顶端铰接于所述托头板底部的同一位置;所述双向螺柱外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转轮。
优选的,所述托头板顶部中心设置有碗状的托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后端上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治疗带定位孔;所述治疗带顶端中部设置有毛面魔术贴,所述治疗带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刺面魔术贴,所述治疗带的两端穿过两个定位板后端的治疗带定位孔后自身通过毛面魔术贴和刺面魔术贴连接;所述治疗带侧端开有放药槽,所述放药槽内放置有所述药袋,所述放药槽上下侧均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通过固定扣和扣眼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摩柱包括和所述治疗带固定连接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外端套装有可轴向移动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前端固定连接有盘状的按摩盘。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使用治疗带将定位板移动至患者的头部左右侧,并将患者的头部固定,通过驱动电机经齿轮组减速后带动按摩爪转动,使得患者的头部皮肤得到放松,帮助患者进行睡眠,使患者能轻松进入睡眠状态;
2、本装置通过调节托头板的高度可以使患者的头部高度调节,令患者的头部左右侧的上下部都被按摩,使患者能更快速的进入睡眠状态;
3、本装置通过治疗带内的电热丝将药袋内的药物加热,并通过治疗带散出来,配合按摩柱,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药物熏蒸治疗,帮助患者快速入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枕座和托头板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托头板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夹头板和按摩爪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按摩爪及其驱动部件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夹头板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治疗带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按摩柱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的按摩柱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包括枕座1,所述枕座1顶端后部设置有弧形凸起状的枕柱2,所述枕座1顶端前部中心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头板3,所述托头板3两侧均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夹头板4,所述夹头板4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按摩爪6,所述两个夹头板4通过两根治疗带7连接;所述治疗带7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治疗带7内放置有药袋8,所述治疗带7底部设置有按摩柱9。
枕座1用于支撑患者的头部的颈部。所述枕柱2用于将患者的脖颈略微抬起。所述托头板3用于将患者的头部托起,并可以根据需要抬高一定的高度。夹头板4用于将患者的头部夹紧,并进行固定,通过其内设置的按摩爪6的转动,来对患者的头部皮肤进行按摩,使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所述治疗带7的作用是:将两个夹头板4拉近,并将患者的头部固定;通过其内的电热丝将药袋8内的药物加热,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药物熏蒸治疗。
所述枕座1顶端前部左右侧均向内开有竖截面为倒T形的移动槽11,所述夹头板4底端均设置有两个纵截面为倒T形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位于所述移动槽11内;所述夹头板4的主体为L形,所述夹头板4顶部设置有碗状的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后端设置有驱动轴安装孔27;所述按摩爪6主体为多个放射状的弧板,所述弧板内侧外端均设置有球状的按摩珠25,所述按摩爪6位于所述定位板5内,所述按摩爪6中心连接有驱动轴15,所述驱动轴15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驱动轴安装孔27内。
所述枕座1可以沿着移动槽11移动,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移动以调整夹持的大小尺寸。所述夹头板4的主体顶部用于按摩,底部用于安装驱动电机12等驱动部件。所述定位板5的碗状可以帮助本装置能更好的夹持,所述按摩爪6上的多个弧板的后端形状和定位板5的前端形状相似,使得按摩爪6在转动时不会位移定位板5的干涉而转不动。所述按摩珠25在按摩爪6转动时,可以周期性的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压式的按摩,使患者能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所述夹头板4顶端后部设置有凸起的电机安装座26,所述电机安装座26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转轴上连接有减速小齿轮13,所述减速小齿轮13啮合连接有减速大齿轮14,所述减速大齿轮14和所述驱动轴15固定连接。
所述按摩爪6的驱动部件是驱动电机12,通过驱动电机12的转动,由于减速小齿轮13的齿顶圆半径远小于减速大齿轮14的齿顶圆的半径,因此,所述按摩爪6的转动速度远小于驱动电机12的转速,使得患者处于最舒适的按摩中。
所述枕座1顶端前部中心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柱17,所述凹槽内还固定连接有和所述双向螺柱17平行的滑柱18;所述双向螺柱17包括旋向相反的右旋螺柱19和左旋螺柱20,所述右旋螺柱19螺纹连接有右旋螺纹头21,所述左旋螺柱20螺纹连接有左旋螺纹头22;所述滑柱18上套装有可沿滑柱18滑动的两个滑头23;所述滑头23、左旋螺纹头22和右旋螺纹头21顶端均铰接有相同的连杆24;所述左旋螺纹头22和右旋螺纹头21顶端铰接的连杆24顶端铰接于所述托头板3的底部同一位置;所述两个滑头23顶端铰接的连杆24顶端铰接于所述托头板3底部的同一位置;所述双向螺柱17外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转轮16。所述托头板3顶部中心设置有碗状的托槽10。
所述托头板3的升降原理为:通过转动所述升降转轮16,双向螺柱17上螺纹连接的右旋螺纹头21和左旋螺纹头22相向运动,带着与之铰接的两个连杆24底端相向运动,在所述两个滑头23和滑柱19的限位下,所述托头板3水平的升起。所述碗状的托槽10使得患者的头部更贴合,不会出现不适感。
所述定位板5后端上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治疗带定位孔28;所述治疗带7顶端中部设置有毛面魔术贴31,所述治疗带7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刺面魔术贴32,所述治疗带7的两端穿过两个定位板5后端的治疗带定位孔28后自身通过毛面魔术贴31和刺面魔术贴32连接;所述治疗带7侧端开有放药槽,所述放药槽内放置有所述药袋8,所述放药槽上下侧均设置有固定带29,所述固定带29通过固定扣30和扣眼连接。
所述治疗带7通过其两端的刺面魔术贴32和顶端中部的毛面魔术贴31的配合来对治疗带7的长度进行调整,同时也调整了所述两个夹头板4的位置,适应了不同患者的需要。所述放药槽内的药袋8在电热丝的作用下,其内的药物被蒸出,达到对患者的头部熏蒸治疗作用。所述固定带29可将药袋8固定,使其不会跑出,并通过其上设置的定位扣30和扣眼来进行锁定固定。
所述按摩柱9包括和所述治疗带7固定连接的定位柱33,所述定位柱33外端套装有可轴向移动的伸缩管35,所述伸缩管35前端固定连接有盘状的按摩盘36。所述按摩柱9使得所述治疗带7和头部不完全贴合,使得药物的熏蒸不会猛烈的冲到患者的头部,而是温和的缓慢的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治疗。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令患者的头部枕入所述托头板3内,然后根据需要,通过转动所述升降转轮16,使得托头板3调节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将两个夹头板4移动的患者的头部两侧,将所述治疗带7通过治疗带定位孔28固定好之后。并根据需要装入合适的药袋8,打开电热丝及驱动电机的开关,进行按摩和药物熏蒸治疗,达到帮助患者治疗失眠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枕座1、枕柱2、托头板3、夹头板4、定位板5、按摩爪6、治疗带7、药袋8、按摩柱9、托槽10、移动槽11、驱动电机12、减速小齿轮13、减速大齿轮14、驱动轴15、升降转轮16、双向螺柱17、滑柱18、右旋螺柱19、左旋螺柱20、右旋螺纹头21、左旋螺纹头22、滑头23、连杆24、按摩珠25、电机安装座26、驱动轴安装孔27、治疗带定位孔28、固定带29、固定扣30、毛面魔术贴31、刺面魔术贴32、定位柱33、伸缩管35、弹簧34、按摩盘3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座(1),所述枕座(1)顶端后部设置有弧形凸起状的枕柱(2),所述枕座(1)顶端前部中心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头板(3),所述托头板(3)两侧均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夹头板(4),所述夹头板(4)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按摩爪(6),所述两个夹头板(4)通过两根治疗带(7)连接;所述治疗带(7)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治疗带(7)内放置有药袋(8),所述治疗带(7)底部设置有按摩柱(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座(1)顶端前部左右侧均向内开有竖截面为倒T形的移动槽(11),所述夹头板(4)底端均设置有两个纵截面为倒T形的阶梯轴,所述阶梯轴位于所述移动槽(11)内;所述夹头板(4)的主体为L形,所述夹头板(4)顶部设置有碗状的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后端设置有驱动轴安装孔(27);所述按摩爪(6)主体为多个放射状的弧板,所述弧板内侧外端均设置有球状的按摩珠(25),所述按摩爪(6)位于所述定位板(5)内,所述按摩爪(6)中心连接有驱动轴(15),所述驱动轴(15)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驱动轴安装孔(27)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板(4)顶端后部设置有凸起的电机安装座(26),所述电机安装座(26)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转轴上连接有减速小齿轮(13),所述减速小齿轮(13)啮合连接有减速大齿轮(14),所述减速大齿轮(14)和所述驱动轴(15)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座(1)顶端前部中心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柱(17),所述凹槽内还固定连接有和所述双向螺柱(17)平行的滑柱(18);所述双向螺柱(17)包括旋向相反的右旋螺柱(19)和左旋螺柱(20),所述右旋螺柱(19)螺纹连接有右旋螺纹头(21),所述左旋螺柱(20)螺纹连接有左旋螺纹头(22);所述滑柱(18)上套装有可沿滑柱(18)滑动的两个滑头(23);所述滑头(23)、左旋螺纹头(22)和右旋螺纹头(21)顶端均铰接有相同的连杆(24);所述左旋螺纹头(22)和右旋螺纹头(21)顶端铰接的连杆(24)顶端铰接于所述托头板(3)的底部同一位置;所述两个滑头(23)顶端铰接的连杆(24)顶端铰接于所述托头板(3)底部的同一位置;所述双向螺柱(17)外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转轮(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头板(3)顶部中心设置有碗状的托槽(1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5)后端上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治疗带定位孔(28);所述治疗带(7)顶端中部设置有毛面魔术贴(31),所述治疗带(7)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刺面魔术贴(32),所述治疗带(7)的两端穿过两个定位板(5)后端的治疗带定位孔(28)后自身通过毛面魔术贴(31)和刺面魔术贴(32)连接;所述治疗带(7)侧端开有放药槽,所述放药槽内放置有所述药袋(8),所述放药槽上下侧均设置有固定带(29),所述固定带(29)通过固定扣(30)和扣眼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柱(9)包括和所述治疗带(7)固定连接的定位柱(33),所述定位柱(33)外端套装有可轴向移动的伸缩管(35),所述伸缩管(35)前端固定连接有盘状的按摩盘(36)。
CN201920318443.3U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86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8443.3U CN21018621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8443.3U CN21018621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6217U true CN210186217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8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844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8621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6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262A (zh) * 2021-06-26 2021-09-24 沈阳天仁合一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监测治疗仪的治疗头组件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262A (zh) * 2021-06-26 2021-09-24 沈阳天仁合一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监测治疗仪的治疗头组件总成
CN113425262B (zh) * 2021-06-26 2023-12-19 沈阳天仁合一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睡眠监测治疗仪的治疗头组件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4805B (zh) 一种医疗用背部按摩护理床
CN211023785U (zh) 下肢康复训练床
CN206026621U (zh)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
CN107648023A (zh) 失眠治疗床
CN211724547U (zh)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康复用按摩训练装置
CN210186217U (zh)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助眠理疗器
CN112057334A (zh) 一种适用于无需手持便能够实现多种灸疗方式的艾灸设备
CN109984938B (zh) 一种内科风湿病免疫热疗治疗仪装置
CN111658461A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CN209392358U (zh) 一种医院用瘫痪病人脚部按摩装置
CN110200765A (zh) 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床
CN213219000U (zh) 一种缓解老年心血管内科用心绞痛治疗装置
CN209187471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护理按摩装置
CN113081735A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科的肠胃炎护理装置
CN207520292U (zh) 一种全自动按摩翻身床
CN207785475U (zh) 一种辅助康复按摩装置
CN221013805U (zh) 一种可伸缩工作的医用理疗床
CN112545732B (zh) 一种用于颈椎卧式牵引装置
CN214762134U (zh) 一种新型胃肠外科检查治疗装置
CN213252641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疼痛科用红外疼痛治疗仪
CN216985998U (zh) 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身心放松装置
CN108670526A (zh) 一种可自动按摩颈椎牵引器
CN211095440U (zh) 一种护理床
CN211095893U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按摩装置
CN219230640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