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4576U -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4576U
CN214154576U CN202120081687.1U CN202120081687U CN214154576U CN 214154576 U CN214154576 U CN 214154576U CN 202120081687 U CN202120081687 U CN 202120081687U CN 214154576 U CN214154576 U CN 214154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speaker
sound
loudspeak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816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yang Xinwe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yang Xinwe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yang Xinwe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yang Xinwe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816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4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4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4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连的上壳与下壳,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上壳上的扬声器单体与拾音器,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前腔与后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前腔与外界的声口,所述拾音器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分隔出拾音腔,所述拾音腔连通所述前腔。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中,拾音器与扬声器单体共用一个声音通道,取消了麦克风收音孔,可令搭载本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完整、更简洁;另外,由于取消了麦克风收音孔,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相比于麦克风、扬声器分体式结构,本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生产成本更低,更易组装。

Description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换能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开始注重外观的精致简洁,例如,现有的智能手机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少开孔设计,具体来说,部分智能手机取消了耳机孔、USB孔等,但现有的智能手机并没有取消麦克风孔及听筒孔,也就是说,现有的电声换能装置至少要求电子设备具有两个孔,这不符合便携式电子设备简洁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会影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仅具有一个声音通道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连的上壳与下壳,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上壳上的扬声器单体与拾音器,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前腔与后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前腔与外界的声口,所述拾音器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分隔出拾音腔,所述拾音腔连通所述前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连接通道,所述拾音腔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前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道靠近所述声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第一挡墙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拾音器的第二挡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墙位于所述第一挡墙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墙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墙上,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挡墙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壁还设有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的开窗,所述开窗处设有封闭件。
进一步的,所述开窗远离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封闭件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FPC板,所述FPC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包括两个分支部,两个所述分支部均位于所述壳体内,一个所述分支部电连接所述拾音器,另一个所述分支部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上设有麦克风控制模组和扬声器控制模组,所述拾音器通过所述FPC板与所述麦克风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通过所述FPC板与所述扬声器控制模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中,拾音器与扬声器单体共用一个声音通道,取消了麦克风收音孔,可令搭载本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完整、更简洁;另外,由于取消了麦克风收音孔,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相比于麦克风、扬声器分体式结构,本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生产成本更低,更易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简化示意图(具有主控板时)。
标号说明:
1、壳体;11、前腔;12、后腔;13、声口;14、拾音腔;15、上壳;16、下壳;17、连接通道;18、第一挡墙;19、第二挡墙;20、开窗;
2、扬声器单体;
3、拾音器;
4、FPC板;41、主体部;42、分支部;
5、主控板;51、麦克风控制模组;52、扬声器控制模组;
6、封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相连的上壳15与下壳16,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扬声器单体2与拾音器3,所述扬声器单体2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前腔11与后腔12,所述壳体1上设有连通所述前腔11与外界的声口13,所述拾音器3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分隔出拾音腔14,所述拾音腔14连通所述前腔1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中,拾音器3与扬声器单体2共用一个声音通道,取消了麦克风收音孔,可令搭载本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完整、更简洁;另外,由于取消了麦克风收音孔,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相比于麦克风、扬声器分体式结构,本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生产成本更低,更易组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内设有连接通道17,所述拾音腔14通过所述连接通道17连通所述前腔11。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道17靠近所述声口13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连接通道17靠近声口13设置可以缩短声音的传输路径,使得拾音器3能够更好地收集环境声音以实现其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第一挡墙18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拾音器3的第二挡墙19。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挡墙18、第二挡墙19能够方便扬声器单体2、拾音器3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墙19位于所述第一挡墙18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墙18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挡墙18与第二挡墙19具有重合区域,如此能够减少壳体1的生产耗材,节约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还能缩短连接通道17的总长度,从而令拾音器3能够更好地收集环境声音以实现其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道17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墙18上,所述连接通道17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挡墙19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外壁还设有连通所述连接通道17的开窗20,所述开窗20处设有封闭件6。
由上述描述可知,开窗20的设置能够降低壳体1加工难度,使得壳体1在注塑成型时能够同步成型连接通道17,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开窗20远离所述连接通道17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封闭件6的安装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安装槽的设置方便封闭件6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的,还包括FPC板4,所述FPC板4包括主体部41,所述主体部41的一端包括两个分支部42,两个所述分支部42均位于所述壳体1内,一个所述分支部42电连接所述拾音器3,另一个所述分支部42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2,所述主体部4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
由上述描述可知,FPC板4上至少具有四条线路,两条线路电连接扬声器单体2与外界,另外两条线路电连接拾音器3与外界。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控板5,所述主控板5上设有麦克风控制模组51和扬声器控制模组52,所述拾音器3通过所述FPC板4与所述麦克风控制模组51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2通过所述FPC板4与所述扬声器控制模组52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主控板5用于对扬声器单体2及拾音器3进行控制。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智能手表等。
请结合图1至图3,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1和分别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扬声器单体2与拾音器3,所述扬声器单体2将所述壳体1的内腔分隔为前腔11与后腔12,所述壳体1上设有连通所述前腔11与外界的声口13,所述拾音器3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中分隔出拾音腔14,所述拾音腔14连通所述前腔11。具体的,所述拾音器3在所述后腔12内分隔出所述拾音腔14。
请结合图1至图4,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还包括FPC板4和主控板5,所述FPC板4包括主体部41,所述主体部41的一端包括两个分支部42,两个所述分支部42均位于所述壳体1内,一个所述分支部42电连接所述拾音器3,另一个所述分支部42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2,所述主体部4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主控板5上设有麦克风控制模组51和扬声器控制模组52,所述拾音器3通过所述FPC板4与所述麦克风控制模组51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2通过所述FPC板4与所述扬声器控制模组52电连接。详细的,每个分支部42上分别设有两个焊盘,所述主体部41上设有与四个所述焊盘一一对应相连的四条线路,每条所述线路远离所述分支部42的一端均与所述主控板5电连接。
扬声器单体2与拾音器3功能不会冲突,具体来说,便携式电子设备在播放音乐或电话对讲外放时,拾音器3对讲输入与扬声器单体2输出通过主控板5上的转换器切换,利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置软件(如手机的内置软件)控制转换器,当拾音器3功能启动时,扬声器单体2功能会关闭,反之如扬声器单体2功能启动时,拾音器3功能将关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相连的上壳15与下壳16,所述扬声器单体2、前腔11、声口13及拾音器3分别设于所述上壳15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单体2设于上壳15上,拾音器3设于下壳16上,或者,所述扬声器单体2设于下壳16上,所述拾音器3设于上壳15上都是可行的。
为让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能够实现轻薄化,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连接通道17,所述拾音腔14通过所述连接通道17连通所述前腔1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将拾音腔14直接与前腔11连通,即不设置所述连接通道17,也是可行的。
为让拾音器3距离声口13更近,从而提高拾音器3的拾音效果,所述连接通道17靠近所述声口13设置,也就是说,所述连接通道17靠近所述壳体1具有所述声口13的侧面设置。
请结合图1和图3,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第一挡墙18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拾音器3的第二挡墙19。容易理解的,第一挡墙18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扬声器单体2的第一支撑台阶,所述第二挡墙19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拾音器3的第二支撑台阶。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挡墙19位于所述第一挡墙18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墙18相连,所述连接通道17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墙18上,所述连接通道17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挡墙19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墙19的轮廓呈圆环状,所述第一挡墙18的轮廓呈矩形框状,所述圆环状的轮廓与搜书矩形框状的轮廓具有重叠区域,如此,可进一步缩短连接通道17的整体长度,增强拾音器3的拾音效果。为让连接通道17的总长度更短以进一步增强拾音器3的拾音效果,所述第二挡墙19靠近所述壳体1具有所述声口13的侧面设置。
请参阅图3,为方便加工制造,所述壳体1的外壁还设有连通所述连接通道17的开窗20,所述开窗20处设有封闭件6,可选的,所述封闭件6呈片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件6为PET片,所述PET片粘接在所述壳体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封闭件6还可以是其他材质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开窗20对应于所述第一挡墙18与第二挡墙19的连接处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封闭件6还可以呈凸字形的,具体来说,所述封闭件6包括一片状基体,所述片状基体的顶面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与所述开窗20的深度相等,所述凸台的轮廓与所述开窗20的轮廓一致,如此结构的封闭件6可让连接通道17在所述开窗20处无起伏,从而让声波在所述开窗20处不会出现阻滞,进而保证拾音器3的拾音效果。此时,可选的,所述凸台与所述片状基体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开窗20远离所述连接通道17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封闭件6的安装槽。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封闭件6的厚度。
另外,如图3所示,为便于加工、节省耗材,可选的,所述连接通道17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支撑台阶的高度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中,拾音器与扬声器单体共用一个声音通道,取消了麦克风收音孔,可令搭载本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完整、更简洁;另外,由于取消了麦克风收音孔,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的防水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相比于麦克风、扬声器分体式结构,本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生产成本更低,更易组装。拾音器靠近声口设置,拾音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连的上壳与下壳,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上壳上的扬声器单体与拾音器,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前腔与后腔,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前腔与外界的声口,所述拾音器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分隔出拾音腔,所述拾音腔连通所述前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连接通道,所述拾音腔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前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靠近所述声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第一挡墙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拾音器的第二挡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墙位于所述第一挡墙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墙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墙上,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挡墙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还设有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的开窗,所述开窗处设有封闭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远离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封闭件的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FPC板,所述FPC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包括两个分支部,两个所述分支部均位于所述壳体内,一个所述分支部电连接所述拾音器,另一个所述分支部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上设有麦克风控制模组和扬声器控制模组,所述拾音器通过所述FPC板与所述麦克风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扬声器单体通过所述FPC板与所述扬声器控制模组电连接。
CN202120081687.1U 2021-01-12 2021-01-12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4154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1687.1U CN214154576U (zh) 2021-01-12 2021-01-12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1687.1U CN214154576U (zh) 2021-01-12 2021-01-12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4576U true CN214154576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7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81687.1U Active CN214154576U (zh) 2021-01-12 2021-01-12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45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380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380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1971B2 (en) Headphone charging case
US10225645B1 (en) Speaker box
CN103460714B (zh) 耳内传声器及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
CN103002364B (zh) 扬声器连接器模块与手持式电子装置
US9838517B2 (en) Mobile terminal without microphone hole
CN112261187B (zh) 电子设备
CN109451120A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N209659597U (zh) 扬声器箱
CN112003970A (zh) 终端设备
CN111835898A (zh) 电子设备
CN109327777B (zh) 声学模组和电子产品
CN214154576U (zh)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TW200533219A (en) Speaker module frame, speaker module therewith, and electrical device with the speaker module
CN210490938U (zh) 一种麦克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05946155U (zh) 扬声器模组
EP3518554B1 (en) External speaker assembly and audio device
CN210093517U (zh) 扬声器箱
CN210093435U (zh) 扬声器箱
CN210405611U (zh) 一种智能无线耳机
CN209283460U (zh) 音箱及其麦克风结构
CN112702457A (zh) 麦克风扬声器一体化装置
WO2020133177A1 (zh) 扬声器组件、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扬声器组件的组装方法
CN212305405U (zh) 终端设备
CN212163404U (zh) 声音采集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WO2018227434A1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