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6958U - 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 Google Patents

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6958U
CN214146958U CN202022785261.2U CN202022785261U CN214146958U CN 214146958 U CN214146958 U CN 214146958U CN 202022785261 U CN202022785261 U CN 202022785261U CN 214146958 U CN214146958 U CN 214146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lows
ball socket
seat body
friction sheath
dest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52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加法
徐晓东
冀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ngsh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ngsh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ngsh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ngsh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52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6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6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6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包括波纹管、分线头、球窝内夹、摩擦护套和固定座,所述波纹管从摩擦护套的一端插入摩擦护套的内孔,分线头从摩擦护套的另一端插入摩擦护套的内孔,所述球窝内夹套设在摩擦护套的外侧,且与摩擦护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套设在球窝内夹的外侧,与球窝内夹固定连接,用于实现与外部结构的连接固定。可被动将应力转化为一定角度的运动,以保护线缆及自身设备。

Description

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纹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背景技术
波纹管在机械设备上常被用于作为线缆等柔性管线的外部保护设施,波纹管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被保护设备一直处于往复运动或周期性运动的情况,从而带动波纹管内部的线缆同步运动,如机器人进行码垛搬运作业时机器人进行的便为周期性运动,机器人在物品拾取点至码垛点运动,在这种情况下波纹管固定点一直处于固定状态就会相对线缆及固定件造成应力集中,发生疲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包括波纹管、分线头、球窝内夹、摩擦护套和固定座,所述波纹管从摩擦护套的一端插入摩擦护套的内孔,分线头从摩擦护套的另一端插入摩擦护套的内孔,所述球窝内夹套设在摩擦护套的外侧,且与摩擦护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套设在球窝内夹的外侧,与球窝内夹固定连接,用于实现与外部结构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摩擦护套的外壁为球形面,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波纹管和分线头外形匹配的限位环槽。摩擦护套的材质为尼龙,内侧固定波纹管,外侧与球窝内夹配合,在波纹管有一定力传导过来后进行运动。
进一步,为了便于装配,所述摩擦护套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半环和下半环,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孔。装配时,将上半环和下半环相对,然后使连接孔对正,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进行锁紧固定。
进一步,所述球窝内夹为圆环形结构,且球窝内夹的内壁设有与摩擦护套的球形面匹配的环形槽,所述摩擦护套能够在环形槽内沿轴线360°转动且能够带动波纹管和分线头相对球窝内夹轴线偏转一定角度;所述球窝内夹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条环形定位槽。环形定位槽用于与固定座配合,限制球窝内夹的位置,环形定位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环形定位槽可以是连续的整圆环,也可以为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的弧形凹槽。其中,球窝内夹外侧与固定座配合固定,内侧与球窝内夹配合,在波纹管有一定力传导过来后进行运动,球窝内夹材质为尼龙。
作为优选,所述偏转的角度范围为±15°。
进一步,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球窝内夹为分体连接的两半圆环,且在半圆环的结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柱销和销孔,实现两半圆环的定位和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实现快速连接,所述固定座为搭扣式固定座。
具体的,所述搭扣式固定座包括上座体、下座体、转轴和搭扣,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搭扣连接,所述搭扣与下座体为一体成型;当搭扣将上座体和下座体扣合时,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中间形成固定球窝内夹的孔环。
进一步,所述下座体底部设置有多个通孔。该通孔为预留外部固定通孔,与外部螺纹孔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采用球窝配合结构,可被动将应力转化为一定角度的运动动力,以保护线缆及外部波纹管等设备,避免经长期周期性运动应力集中而对线缆及波纹管等设备产生疲劳性损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摩擦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摩擦护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球窝内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球窝内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11、上座体,12、下座体,121、凸缘,13、转轴,14、搭扣,141、挂钩,15、通孔,16、孔环,17、螺纹孔,18、环形凸台,2、球窝内夹,21、环形槽,22、环形定位槽,23、半圆环,24、柱销,25、销孔,3、摩擦护套,31、球形面,32、通孔,33、限位环槽,34、上半环,35、下半环,36、连接孔,4、分线头,5、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波纹管5去应力末端组件,包括波纹管5、分线头4、球窝内夹2、摩擦护套3和固定座,所述波纹管5从摩擦护套3的一端插入摩擦护套3的内孔,分线头4从摩擦护套3的另一端插入摩擦护套3的内孔,所述球窝内夹2套设在摩擦护套3的外侧,且与摩擦护套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套设在球窝内夹2的外侧,与球窝内夹2固定连接,用于实现与外部结构的连接固定。如图1和图2中的结构摩擦护套3带动波纹管5和分线头4处于与整个轴线呈一定偏转角度的状态,摩擦护套3、波纹管5和分线头4方向也可以转动至与轴线平行的状态,摩擦护套3、波纹管5和分线头4可以在轴线的一定角度范围内自由活动,从而实现了避免应力集中,去应力效果 。
如图3和图4所示,摩擦护套3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半环34和下半环35,上半环34和下半环35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孔36。装配时,将上半环34和下半环35相对,然后使连接孔36对正,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进行锁紧固定。装配后,摩擦护套3的外壁为球形面31,中部设有通孔32,所述通孔32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波纹管5和分线头4外形匹配的限位环槽33。
如图5和图6所示,球窝内夹2为圆环形结构,且球窝内夹2的内壁设有与摩擦护套3的球形面31匹配的环形槽21,所述摩擦护套3能够在环形槽21内沿轴线360°转动且能够带动波纹管5和分线头4相对球窝内夹2轴线偏转一定角度,球形的结构既能将摩擦护套3限制在球窝内夹2的环形槽21内部,又可以使摩擦护套3在环形槽21内活动而不脱出。作为优选,所述偏转的角度范围为±15°;所述球窝内夹2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条环形定位槽22。环形定位槽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环形定位槽22可以是连续的整圆环,也可以为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的弧形凹槽。本实施例中环形定位槽22为两条,与固定座1的孔环16内壁上的环形凸台18匹配,装配时,环形凸台18嵌入环形定位槽22内。球窝内夹2为分体连接的两半圆环23,且在半圆环23的结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柱销24和销孔25,实现两半圆环23的定位和固定连接。
如图7和图8所示,固定座1为搭扣式固定座。所述搭扣式固定座包括上座体11、下座体12、转轴13和搭扣14,所述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一端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搭扣14连接,所述搭扣14与下座体12为一体成型;搭扣14 顶部朝向固定座1的一侧上设有挂钩141,下座体12上设有与挂钩141匹配的连接的凸缘121。搭扣14的底部还设有螺纹孔17。当搭扣14将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扣合时,所述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中间形成球窝内夹2的孔环16。所述下座体12底部设置有多个通孔15。该通孔15为预留外部固定通孔,与外部螺纹孔配合固定,通孔15可以设计为下沉式孔,便于容纳螺钉头或者螺母。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波纹管、分线头、球窝内夹、摩擦护套和固定座,所述波纹管从摩擦护套的一端插入摩擦护套的内孔,分线头从摩擦护套的另一端插入摩擦护套的内孔,所述球窝内夹套设在摩擦护套的外侧,且与摩擦护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套设在球窝内夹的外侧,与球窝内夹固定连接,用于实现与外部结构的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护套的外壁为球形面,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波纹管和分线头外形匹配的限位环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护套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半环和下半环,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窝内夹为圆环形结构,且球窝内夹的内壁设有与摩擦护套的球形面匹配的环形槽,所述摩擦护套能够在环形槽内沿轴线360°转动且能够带动波纹管和分线头相对球窝内夹轴线偏转一定角度;所述球窝内夹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条环形定位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的角度范围为±1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窝内夹为分体连接的两半圆环,且在半圆环的结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柱销和销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搭扣式固定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式固定座包括上座体、下座体、转轴和搭扣,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搭扣连接,所述搭扣与下座体为一体成型;当搭扣将上座体和下座体扣合时,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中间形成固定球窝内夹的孔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底部设置有多个通孔。
CN202022785261.2U 2020-11-26 2020-11-26 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Active CN214146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5261.2U CN214146958U (zh) 2020-11-26 2020-11-26 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5261.2U CN214146958U (zh) 2020-11-26 2020-11-26 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6958U true CN214146958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6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5261.2U Active CN214146958U (zh) 2020-11-26 2020-11-26 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69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299A (zh) * 2021-09-17 2021-12-07 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轴机器人管线包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299A (zh) * 2021-09-17 2021-12-07 广州松兴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轴机器人管线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1615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using ball and socket joints with gripping features
US3851979A (en) Cable and hose clamp
CN214146958U (zh) 波纹管去应力末端组件
JPS6124594B2 (zh)
US20200149662A1 (en) High temperature clamp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4669641A (en) Tethered swivel cap
US20100207385A1 (en) Clamp
KR20190004293A (ko) 관절식 에너지 체인
US2011016257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ating an Annulus within an Annular Groove
CN105655951A (zh) 金具和绝缘子及其复合横担和输电塔
KR101914648B1 (ko) 산업용 로봇의 케이블 가이드의 디스트리뷰터
EP1043508A2 (en) A ball joint for cable guide
JPH0254444B2 (zh)
CN105743036B (zh) 线缆旋转固定接头
KR101777506B1 (ko) 다관절 로봇 암
JPH01306193A (ja) 産業用ロボットの関節部におけるケーブル処理装置
CN112713439A (zh) 一种快速连接锁紧头
CN112386212A (zh) 一种便于装配和维修的蛇骨结构
CN207327028U (zh) 机器人关节连接结构
CN111043431A (zh) 转动关节头/弯接头
CN205565638U (zh) 金具和绝缘子及其复合横担和输电塔
CN218040637U (zh) 可挠动的保护管接头
CN214146957U (zh) 波纹管去应力连接组件
CN217056783U (zh) 可旋转带轴承的软管90度接头
CN216720418U (zh) 一种连接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