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0496U - 一种转换接头及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换接头及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20496U CN210920496U CN201921471845.3U CN201921471845U CN210920496U CN 210920496 U CN210920496 U CN 210920496U CN 201921471845 U CN201921471845 U CN 201921471845U CN 210920496 U CN210920496 U CN 2109204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main part
- bellows
- adapter
- jack c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With Slee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换接头包括包括接头主体,接头主体外表面设有凹凸结构,转换接头还包括密封圈及第一卡爪,密封圈安装于接头主体内部,第一卡爪安装于接头主体端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转换接头的连接组件,实现T型三通接头同任意外径波纹管之间的装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尤其是涉及一种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软管接头、T型三通、Y型三通同配合的波纹管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波纹管外径变大或缩小,此时对应的接头无法装配。例如某种T型三通三个方向所组装的波纹管A外径都为42mm。如将此款T型三通其中两个方向组装的波纹管A外径为42mm,另外一个方向组装的波纹管B外径为34mm或21mm。此时此款T型三通无法组装所有的波纹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T型三通接头同任意外径波纹管之间的装配的转换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换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外表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密封圈及第一卡爪,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接头主体内部,所述第一卡爪安装于所述接头主体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主体设有若干卡扣槽,所述第一卡爪卡扣于所述卡扣槽。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主体呈圆柱形,若干所述卡扣槽均匀分布于所述接头主体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凸结构及所述第一卡爪之间。
一种连接组件,包括T型三通,所述T型三通包括三通主体、防水圈及第二卡爪,所述防水圈安装于所述三通主体内部,所述第二卡爪安装于所述三通主体端部,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外表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密封圈及第一卡爪,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接头主体内部,所述第一卡爪安装于所述接头主体端部,所述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卡爪卡扣使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T型三通固定,所述接头主体的端部与所述防水圈抵触,所述第一卡爪与第二波纹管卡扣使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第二波纹管固定,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二波纹管端部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主体设有若干卡扣槽,所述第一卡爪卡扣于所述卡扣槽。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主体呈圆柱形,若干所述卡扣槽均匀分布于所述接头主体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凸结构及所述第一卡爪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主体的另两端与第一波纹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直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转换接头的凹凸结构与第二卡爪卡扣使转换接头与T型三通固定,接头主体的端部与防水圈抵触,第一卡爪与第二波纹管卡扣使转换接头与第二波纹管固定,密封圈与第二波纹管端部抵触,三通主体的另两端与第一波纹管连接,第一波纹管的直径大于第二波纹管的直径,能够实现T型三通接头同任意外径波纹管之间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换接头的一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换接头的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换接头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换接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转换接头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转换接头使用状态A处的放大图。
图中:10、转换接头;11、接头主体;110、凹凸结构;111、卡扣槽;12、密封圈;13、第一卡爪;20、T型三通;21、三通主体;22、防水圈;23、第二卡爪;30、第一波纹管;40、第二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组件,包括转换接头10、T型三通20、两第一波纹管30及第二波纹管40。
转换接头10包括接头主体11、密封圈12及第一卡爪13。接头主体11呈圆柱形。接头主体11外表面设有凹凸结构110,端部设有若干卡扣槽111。若干卡扣槽111均匀分布于接头主体11端部。密封圈12安装于接头主体11的内表面,并位于凹凸结构110及卡扣槽111之间。第一卡爪13卡扣于卡扣槽111。
T型三通20包括三通主体21,三通主体21设有三个连接部,每一连接部包括防水圈22及第二卡爪23。防水圈22安装于连接部内,第二卡爪23卡扣于连接部端部。
两第一波纹管30的直径相同,第二波纹管40的直径小于两第一波纹管30。
组装连接组件时,每一第一波纹管30的端部与三通主体21的防水圈22抵触实现防水功能,第二卡爪23与第一波纹管30相扣,使第一波纹管30固定于T型三通20。此时两第一波纹管30固定于T型三通20。当需要安装第二波纹管40时,由于第二波纹管40的直径小于两第一波纹管30,因此需要通过转换接头10连接。转换接头10的凹凸结构110与T型三通20的第二卡爪23卡扣,使转换接头10与T型三通20固定,接头主体11的端部与防水圈22抵触挤压实现防水功能。第二波纹管40与第一卡爪13卡扣使第二波纹管40与转换接头10固定,第二波纹管40端部与密封圈12抵触挤压,实现防水功能。此时不同直径的波纹管都安装于T型三通20,实现T型三通20的接头同任意外径波纹管之间的装配。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换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外表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密封圈及第一卡爪,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接头主体内部,所述第一卡爪安装于所述接头主体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设有若干卡扣槽,所述第一卡爪卡扣于所述卡扣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呈圆柱形,若干所述卡扣槽均匀分布于所述接头主体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凸结构及所述第一卡爪之间。
5.一种连接组件,包括T型三通,所述T型三通包括三通主体、防水圈及第二卡爪,所述防水圈安装于所述三通主体内部,所述第二卡爪安装于所述三通主体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外表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密封圈及第一卡爪,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接头主体内部,所述第一卡爪安装于所述接头主体端部,所述凹凸结构与所述第二卡爪卡扣使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T型三通固定,所述接头主体的端部与所述防水圈抵触,所述第一卡爪与第二波纹管卡扣使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第二波纹管固定,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二波纹管端部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设有若干卡扣槽,所述第一卡爪卡扣于所述卡扣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主体呈圆柱形,若干所述卡扣槽均匀分布于所述接头主体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凹凸结构及所述第一卡爪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主体的另两端与第一波纹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纹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71845.3U CN210920496U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一种转换接头及连接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71845.3U CN210920496U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一种转换接头及连接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20496U true CN210920496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4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71845.3U Active CN210920496U (zh) | 2019-09-05 | 2019-09-05 | 一种转换接头及连接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20496U (zh) |
-
2019
- 2019-09-05 CN CN201921471845.3U patent/CN2109204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114631A (en) | Swivel fitting | |
US7850210B2 (en) | Plug-in coupling for fluid systems | |
JP5415801B2 (ja) | ホース継手 | |
CN111561623A (zh) | 一种商用车气制动系统管路用快插接头锁止结构 | |
CN209557802U (zh) | 双管夹 | |
CN210920496U (zh) | 一种转换接头及连接组件 | |
JP2012072910A (ja) | 管継手の組立て方法 | |
CN210950333U (zh) | 用于柔性复合管线的注胶接头配件 | |
CN211693868U (zh) | 一种用于商用车液压系统的快插式油管 | |
CN210920440U (zh) | 一种波纹管接头 | |
KR101218352B1 (ko) | 배관용 연결기구 | |
CN201318517Y (zh) | 一种管连接头 | |
CN215173165U (zh) | 一种带塑料端头的复合管连接结构 | |
CN206889932U (zh) | 一种管连接结构和钢管 | |
CN207830797U (zh) | 快速接头结构 | |
CN114151637B (zh) | 一种管道连接转换结构 | |
CN202937912U (zh) | 汽车高压油管的管接头 | |
CN210668825U (zh) | 一种5g基站连接器 | |
CN210739686U (zh) | 一种用于流体导管的y型三通快插接头 | |
CN110107760B (zh) | 一种具有套接自锁功能的波纹管 | |
CN212616972U (zh) | 管道的快接接头 | |
CN218236485U (zh) | 一种新型自锚式管道接口 | |
CN222669226U (zh) | 一种密封管接头 | |
CN218216515U (zh) | 一种聚丙烯mpp管 | |
CN214425392U (zh) | 一种360°可旋转双向伸缩管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dapter and connecting compon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b branch Pledgor: REALINKAG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7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