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6228U - 角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角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6228U
CN214146228U CN202022758479.9U CN202022758479U CN214146228U CN 214146228 U CN214146228 U CN 214146228U CN 202022758479 U CN202022758479 U CN 202022758479U CN 214146228 U CN214146228 U CN 214146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haft
reset
sleev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84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群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84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6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6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6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角度调节装置,涉及计算机视觉、智能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上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定位组件、复位组件、第一转筒;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轴、定位套筒,定位轴与定位套筒通过吻合机构连接,定位套筒与第一转筒相连接;复位组件包括:复位轴、复位套筒,复位轴设置有容纳定位轴的容腔,复位轴与第一转筒相连接;其中,响应于定位轴与定位套筒脱离连接,角度调节装置处于角度可调节状态。该实施方式定位组件和复位组件通过吻合机构连接在一起,同时定位组件和复位组件又可以通过吻合机构脱离连接,从而实现在无需借助工具的前提下,以小巧的结构完成角度调节和角度固定的切换。

Description

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智能视觉硬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智能视觉硬件可以用来识别被测物体和环境的信息。传统的智能视觉硬件的转轴是在调节好角度后,用螺丝锁附,增大摩擦力来达到角度固定的目的。或者采用只有阻尼调节角度功能的传统阻尼转轴,但没有办法稳定的固定住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角度调节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角度调节装置。该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定位组件、复位组件、第一转筒;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轴、定位套筒,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通过吻合机构连接,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第一转筒相连接;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轴、复位套筒,所述复位轴设置有容纳所述定位轴的容腔,所述复位轴与所述第一转筒相连接;其中,响应于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脱离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处于角度可调节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套筒设置有推挤机构,所述推挤机构配置成通过推挤使得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连接;其中,响应于通过设置于所述复位套筒的推挤机构使得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处于角度固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吻合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轴上的外齿和设置于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齿,所述定位轴和所述定位套筒通过所述外齿和所述内齿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轴的端部设置有具有倒钩的弹片,所述推挤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复位轴上的卡口和挤压弹片,所述定位轴通过所述倒钩卡在所述卡口处;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挤压弹片挤压位于所述卡口处的所述倒钩,所述定位轴的弹片上的倒钩脱离所述复位轴的卡口处以及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螺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螺钉装配于所述复位套筒,所述第一螺钉通过螺纹与所述复位轴的内腔啮合,所述复位套筒上设置有限位所述第一弹簧的台阶;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一螺钉被挤压,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推动所述复位套筒并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挤压所述复位轴的挤压弹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转筒,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C 型卡扣,所述复位轴上设置有配置于所述C型卡扣的卡槽,所述第二转筒的轴向位移限位于所述C型卡扣和所述复位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螺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螺钉通过螺纹与所述定位轴啮合,所述定位轴上设置有限位所述第二弹簧的台阶;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二螺钉被挤压,所述定位轴的外齿和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齿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推动所述定位轴并在所述限位所述第二弹簧的台阶的作用下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转筒,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阻尼定位套筒,所述定位轴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阻尼定位套筒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定位轴与所述阻尼定位套筒通过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凹槽固定,所述阻尼定位套筒与所述第三转筒通过螺栓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轴上的外齿为倒角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筒和所述第三转筒锁附在同一个待固定物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定位组件和复位组件分别与第一转筒连接,定位组件和复位组件通过吻合机构连接在一起,同时定位组件和复位组件又可以通过吻合机构脱离连接,从而实现在无需借助工具的前提下,以小巧的结构完成角度调节和角度固定的切换。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轴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推挤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复位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复位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复位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现有的转轴,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实现转轴的角度固定。也即,使用转轴调节好角度后,采用螺丝锁附两个结构件之间,让结构件产生变形,增大两个结构之间的摩擦力,需要调节的时候,拧松螺丝,角度调好后,将螺丝锁紧。
另一种是采用阻尼转轴的方式实现转轴的角度调节。也即,类似笔记本电脑的阻尼转轴,出厂前预调好转轴的阻尼值,由于有阻尼的原因产品可以在任意位置停留。
第一种螺丝固定的方式虽然可以达到角度固定的目的,但是结构笨重,不够美观,而且需要用到螺丝锁附的工具才可实现,操作复杂不够方便。
第二种阻尼转轴的方式没有办法达到角度完全固定的目的,设备角度调好后,容易出先人为不小心碰触导致的角度偏离,或是设备自身重量导致的角度慢慢偏离。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无需工具即完成角度调节和角度固定的切换。具体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可以包括定位组件、复位组件、第一转筒。如图1所示,定位组件可以包括定位轴15、定位套筒11。定位套筒 11与第一转筒19相连接。示例性地,定位套筒11可以通过外侧的螺纹9 与第一转筒19内侧的螺纹啮合。复位组件可以包括复位轴7、复位套筒2。复位轴7与第一转筒19相连接。示例性地,复位轴7可以通过外侧的螺纹8与第一转筒19内侧的螺纹啮合。定位轴15和定位套筒11可以通过吻合机构连接。示例性地,吻合机构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6和第二连接构件10,其中第一连接构件16与定位轴15相连接,第二连接构件10 和定位套筒11相连接。示例性地,第一连接构件16可以是具有啮齿状的齿轮,第二连接构件10可以是具有与第一连接构件16啮合的内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推压定位轴15,使得定位轴15进入复位轴7的中空间隙,进而使得第一连接构件16和第二连接构件10脱离连接状态,最终定位轴15与定位套筒脱离连接。由于定位轴15与物体相连接,第一转筒19与支撑体相连接,此时物体处于角度可以调节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复位套筒2和复位轴7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定位轴15与定位套筒11重新通过吻合机构保持连接,从而实现在无需借助工具的前提下,以小巧的结构完成角度调节和角度固定的切换。示例性地,通过推压复位套筒2,进而可以挤压位于复位轴7上的开关6,使得定位轴15恢复与定位套筒11的连接。
如图2所示,定位轴15的端部还包括具有倒钩12的弹片。复位轴7 上设置有推挤机构,其中,推挤机构配置成通过推挤使得定位轴15与定位套筒11连接。优选地,如图3所示,推挤机构包括设置于复位轴7上的卡口33和挤压弹片32,定位轴15通过倒钩12卡在卡口33处。复位轴 7还包括窄通道37。其中,通过推压定位轴15,其具有倒钩12的弹片朝着窄通道37行进。由于窄通道37的内径小于定位轴15的内径,此时具有倒钩12的弹片被压缩后产生弹性变形,让倒钩12可以顺利穿过窄通道 37,当倒钩12到达卡口33时,倒钩12被压缩状态恢复,倒钩12就被卡在了卡口33处,因为此时定位轴上第一连接构件16运动行程大于第二连接构件10的厚度,所以第一连接构件16和第二连接构件10脱离连接状态。由于定位轴15与物体相连接,第一转筒19与支撑体相连接,此时物体处于角度可以调节状态。
其中,通过推压复位套筒2,可以挤压挤压弹片32,挤压弹片32受力产生弹性形变后下运动,挤压倒钩12脱离卡口33,此时可以抽出定位轴15,直至定位轴15和定位套筒11再次通过第一连接构件16和第二连接构件10的吻合而连接在一起。由于定位轴15与物体相连接,第一转筒 19与支撑体相连接,此时物体处于角度固定状态。
如图4所示,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螺钉1、第一弹簧3,第一螺钉1 装配于复位套筒2,第一螺钉1通过螺纹与复位轴7的内腔啮合,复位套筒2上设置有限位第一弹簧3的台阶。其中,响应于第一螺钉1被挤压,通过第一弹簧1推动复位套筒2并在第一弹簧1的作用下挤压复位轴2的挤压弹片32。优选地,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转筒5,复位组件还包括C型卡扣4;如图5所示,复位轴7上设置有配置于C型卡扣4的卡槽,此时,第二转筒5向右受到复位轴7大直径端的限制不能移动,向左受到C型卡扣4的限制不能移动,因此第二转筒5的轴向位移限位于C 型卡扣4和复位轴7。
如图7所示,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螺钉21、第二弹簧13,第二螺钉21通过螺纹与定位轴15啮合,定位轴15上设置有限位第二弹簧13的台阶34。其中,响应于第二螺钉21被挤压,定位轴15的第一连接构件16 和定位套筒11的第二连接构件10通过第二弹簧13推动定位轴15并在限位所述第二弹簧的台阶34的作用下啮合。其中,当复位套筒2被推压时,挤压弹片32受力产生弹性形变后下运动,挤压倒钩12脱离卡口33,再通过第二弹簧13 的推力,将定位轴15上的第一连接构件16推入定位套筒11的第二连接构件10内。由于定位轴15与物体相连接,第一转筒19与支撑体相连接,此时物体处于角度固定状态。
优选地,如图8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三转筒20,定位组件还包括阻尼定位套筒18,定位轴15上设置有限位凸台17,阻尼定位套筒18上设置有限位凹槽,定位轴15与阻尼定位套筒18通过限位凸台17和限位凹槽固定,阻尼定位套筒18与第三转筒20通过螺栓固定。由于第三转筒20 和阻尼定位套筒18通过螺丝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因此轴向位移被第一转筒19和定位套筒11进行限位,并且转动的阻尼值可通过加入阻尼值或加大限位压力增大摩擦力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构件16可以是具有啮齿状的外齿,第二连接构件10可以是具有与第一连接构件16啮合的内齿。其中,可以对第一连接构件16的外齿做倒角处理,从而防止其与第二连接构件10啮合时,端面尖角折损。
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螺钉1、复位套筒2、第一弹簧3、C型卡环4、第二转筒5、复位轴7、定位套筒11、第二弹簧13、定位轴15、阻尼定位套筒18、第一转筒19、第三转筒20、第二螺钉21。该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当按压第二螺钉21到底时,定位轴15被锁柱,转轴可自由旋转调整角度,当按压复位套筒2时,定位轴15被释放,转轴被固定,因此转轴存在两个状态:角度固定状态和角度可调状态。
状态一,角度可调状态。如图10所示,转轴需要角度可调,则是要让定位轴15的外齿16和定位套筒11的内齿10脱离啮合状态,此时只需要按压第二螺钉21带动定位轴15,压缩第二弹簧13往前运动,当定位轴 15上的倒钩12穿过定位套筒11的窄通道37时,由于倒钩12大于窄通道 37,因此设计弹性开口31,此处被压缩后产生轻微弹性变形,让倒钩12 可用顺利穿过窄通道37,当倒钩12到达卡口33时,倒钩12被压缩状态恢复,加上第二弹簧13有个反向拉力,倒钩12就被卡在卡口33上。因为此时定位轴15上外齿16运动行程大于定位套筒11的内齿10的厚度,所以外齿和内齿脱离啮合,此时第二转筒5、第一转筒19、第三转筒20处于相对可绕轴线自由转动。又因为第二转筒5受C型卡扣和复位轴7的轴向位移约束,第二转筒5和第一转筒19不能在轴向相对移动。第三转筒20因为和阻尼定位套筒18通过螺丝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因此轴向位移是被第一转筒19和定位套筒11进行限位,并且转动的阻尼值可通过加入阻尼值或加大限位压力增大摩擦力进行调整。
状态二,角度固定状态。当转轴调整好角度后,需要再次固定时只需要按压复位套筒2,复位套筒2通过挤压弹片32,弹片受力产生弹性变形后向下运动,挤压倒钩12脱离卡口33,再通过第二弹簧13的推力将定位轴15上的外齿16推入定位套筒11的内齿10内,从而又达到了角度固定状态。
本实施例,结构小巧,不占空间,易于安装。并且,可以无需工具即可完成角度调节和角度固定的切换。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定位组件、复位组件、第一转筒;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轴、定位套筒,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通过吻合机构连接,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第一转筒相连接;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轴、复位套筒,所述复位轴设置有容纳所述定位轴的容腔,所述复位轴与所述第一转筒相连接;
其中,响应于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脱离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处于角度可调节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轴设置有推挤机构,所述推挤机构配置成通过推挤使得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连接;
其中,响应于通过设置于所述复位轴的推挤机构使得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处于角度固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轴上的外齿和设置于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齿,所述定位轴和所述定位套筒通过所述外齿和所述内齿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的端部设置有具有倒钩的弹片,所述推挤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复位轴上的卡口和挤压弹片,所述定位轴通过所述倒钩卡在所述卡口处;
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挤压弹片挤压位于所述卡口处的所述倒钩,所述定位轴的弹片上的倒钩脱离所述复位轴的卡口处以及所述定位轴与所述定位套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螺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螺钉装配于所述复位套筒,所述第一螺钉通过螺纹与所述复位轴的内腔啮合,所述复位套筒上设置有限位所述第一弹簧的台阶;
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一螺钉被挤压,通过所述第一弹簧推动所述复位套筒并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挤压所述复位轴的挤压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转筒,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C型卡扣,所述复位轴上设置有配置于所述C型卡扣的卡槽,所述第二转筒的轴向位移限位于所述C型卡扣和所述复位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螺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螺钉通过螺纹与所述定位轴啮合,所述定位轴上设置有限位所述第二弹簧的台阶;
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二螺钉被挤压,所述定位轴的外齿和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齿通过所述第二弹簧推动所述定位轴并在所述限位所述第二弹簧的台阶的作用下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转筒,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阻尼定位套筒,所述定位轴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阻尼定位套筒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定位轴与所述阻尼定位套筒通过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凹槽固定,所述阻尼定位套筒与所述第三转筒通过螺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上的外齿为倒角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筒和所述第三转筒锁附在同一个待固定物体。
CN202022758479.9U 2020-11-25 2020-11-25 角度调节装置 Active CN214146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8479.9U CN214146228U (zh) 2020-11-25 2020-11-25 角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8479.9U CN214146228U (zh) 2020-11-25 2020-11-25 角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6228U true CN214146228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6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8479.9U Active CN214146228U (zh) 2020-11-25 2020-11-25 角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62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3104A (zh) * 2020-11-25 2021-02-0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角度调节装置
CN115574231A (zh) * 2022-10-08 2023-01-06 衡阳市牛角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多种角度的连接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3104A (zh) * 2020-11-25 2021-02-0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角度调节装置
CN115574231A (zh) * 2022-10-08 2023-01-06 衡阳市牛角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多种角度的连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46228U (zh) 角度调节装置
CN112303104A (zh) 角度调节装置
US6766180B2 (en) Preferential deflection hinge mechanism with an idler for foldab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8026987B (zh) 自动离合装置
JPH05318331A (ja) スクリュードライバーにおけるクラッチ装置
CN111147631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09143588B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焦距调节装置
CN104321679A (zh) 双眼望远镜
CN208719090U (zh) 一种内置压力伸缩自锁结构套管
CN109083998B (zh) 一种快速释放机构的开关装置及线性致动器
WO2021128167A1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0043123B (zh) 过渡轴快装结构及所应用的锁具
CN113669497B (zh) 一种用于阀门执行器的直行程传动装置
JPS60158414A (ja) オ−トフオ−カス装置
KR101816451B1 (ko) 마찰클러치의 마모보상장치
CN211381396U (zh) 一种x射线乳腺机压迫盘切换结构
GB2474724A (en) Fast Engaging Tube Flaring Device
CN110595141B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203604430U (zh) 自锁紧关节
CN109707264B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217902641U (zh) 一种框架及显示屏
CN214661824U (zh) 具有可限位快速释放结构的线性致动器
WO2021128166A1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JPH05277585A (ja) クランプ装置
CN212515251U (zh) 壳体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