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4105U -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4105U
CN214144105U CN202023123500.4U CN202023123500U CN214144105U CN 214144105 U CN214144105 U CN 214144105U CN 202023123500 U CN202023123500 U CN 202023123500U CN 214144105 U CN214144105 U CN 214144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de flat
basement
wide
s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35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林秋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construction 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波
林秋霞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波, 林秋霞 filed Critical 陈波
Priority to CN2020231235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4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4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4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地下室包括若干大板、长跨梁、短跨梁和支撑立柱;地下室设有大尺寸管线,所述大尺寸管线在大板的下方沿大板的长跨方向布置;大尺寸管线上方的短跨梁为宽扁梁,宽扁梁的宽度大于支撑立柱的宽度;大尺寸管线上方的短跨梁全部采用宽扁梁、或隔一跨或隔多跨采用宽扁梁,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设有大尺寸管线的安装空间,大尺寸管线的顶部贴合宽扁梁的梁底。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宽扁梁作为大板短跨方向的支座,可以有效的控制大板的板厚、板支座配筋和板支座裂缝,既确保了结构强度,也能使净高满足要求、降低地下室层高、节省工程造价。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地下室净高的控制一直是开发商、各专业设计工程师比较关注的知识点。实际项目地下室净高往往是由设备风管下的净高来控制,而开发商为了控制项目成本,竭尽所能的要求设计院控制地下室层高,常规设计为风管紧贴结构梁(窄高梁)梁底布置,所以大部分项目都会存在局部风管下净空不满足的情况,也可以局部采用大板或单向加腋大板结构(属于单向板结构布置,局部取消短边结构梁布置)来解决,风管紧贴大板板底布置,有效的满足了风管下净空要求。
针对上述大板或单向加腋大板结构,其保留了大板长跨方向的结构梁布置、取消了短跨方向的结构梁布置,属于单向板结构布置。当单向板长边尺寸较大或者短边跨度较大时,可以考虑增加板厚或者沿长边布置板加腋,可以减小支座弯矩,减小板配筋。而实际单向板长边跨度过大,会带来几个问题:
(1)、 板厚增加、板的用钢量增加,相应结构成本增加;
(2)、裂缝增加,设计需控制裂缝,必须通过增加板厚、增配钢筋才能满足计算要求。
实际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为满足风管下净高的要求,结构需采用较长跨度的大板或单向加腋大板才能满足,基于以上几点的考虑,大板或单向加腋大板的长边跨度又受到限制,存在矛盾点。因此,采用怎样的结构才能有效的控制大板或单向加腋大板的板厚、板支座配筋和板支座裂缝,并确保地下室净高、降低地下室的层高,并确保结构强度、降低建筑成本,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大尺寸管线的走向沿大板的长跨方向,在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留存大尺寸管线的安装空间,使大尺寸管线顶部贴合宽扁梁的梁底布设,宽扁梁作为大板短跨方向的支座,可以有效的控制大板的板厚、板支座配筋和板支座裂缝,既确保了结构强度,也能使净高满足要求、降低地下室层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地下室包括若干大板,每个大板的长跨边均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大板的长跨梁、每个大板的短跨边均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大板的短跨梁,长跨梁和短跨梁的两端设有支撑立柱;地下室设有大尺寸管线,所述大尺寸管线在大板的下方沿大板的长跨方向布置;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的短跨梁为宽扁梁,所述宽扁梁的宽度大于支撑立柱的宽度;所述大尺寸管线的顶部贴合宽扁梁的梁底,所述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设有大尺寸管线的安装空间,也即是说,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存有高度差,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常规地下室设计中采用的窄高梁结构,窄高粱的宽度小于支撑立柱的宽度且其梁厚较大,其下走大尺寸管线时影响层高,本申请中所述宽扁梁结构是指其宽度大于支撑立柱的宽度、 其梁厚较小、呈宽扁结构;本申请中宽扁梁包括但不限于宽扁梁、宽扁加腋梁、扁平梁等,以下简称宽扁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有益效果在于:宽扁梁作为大板短跨方向的支座,与常规地下室设计中采用的窄高梁结构相比,宽扁梁能有效的控制大板的板厚、板支座配筋和板支座裂缝;该种结构能确保地下室大板、长跨梁、短跨梁的刚度的同时,大大增加地下室大尺寸管线下净高,在净高要求一定的情况下,能降低地下室的层高、节省工程造价。
进一步限定,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的短跨梁全部设置为宽扁梁;宽扁梁作为大板短跨方向的支座,该种结构能确保地下室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的短跨梁中隔一跨或隔多跨采用宽扁梁;宽扁梁作为大板短跨方向的支座,该种结构能降低预算的同时,确保地下室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宽扁梁的高度不大于400mm,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的高度差大小范围为50~200mm,该种结构能减小宽扁梁的配筋,能预留出大尺寸管线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具体地,宽扁梁的宽度和高度根据实际项目大板的跨度和大板顶荷载情况来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的若干所述大板为普通大板和单向加腋大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具体地,大板结构根据实际项目大板的跨度和大板顶荷载情况来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设有单向加腋大板时,所述单向加腋大板加腋端部底标高不低于宽扁梁底标高;所述单向加腋大板的单边加腋宽度不大于1000mm,单向加腋大板的加腋段与长跨梁相接;当大尺寸管线跨采用单向加腋大板时,相邻跨可采用单向加腋板、双向加腋板或普通平板。
进一步限定,地下室设有小尺寸管线,所述小尺寸管线沿大尺寸管线的侧边布设,且与大尺寸管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限定,所述大尺寸管线包括排风管道。
进一步限定,所述小尺寸管线包括电缆桥架和消防喷淋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其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下室底板上建造支撑立柱、长跨梁和短跨梁的梁柱结构;其中,根据大尺寸管线的走向,大尺寸管线上方的短跨梁全部采用宽扁梁、或隔一跨或隔多跨采用宽扁梁;在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的长跨梁和短跨梁之间建造大板,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预留高度差,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具体地,根据工程造价和预算情况,以及根据实际项目大板的跨度和大板顶荷载情况,来决定宽扁梁的数量和宽扁梁的宽度、梁厚度;
S2、根据大尺寸管线的走向安装大尺寸管线;其中,所述大尺寸管线在大板的下方沿大板的长跨方向布置,且所述大尺寸管线的顶部贴合宽扁梁的梁底;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设有大尺寸管线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
该地下室通过设置宽扁梁能有效的控制大板的板厚、板支座配筋和板支座裂缝,能确保地下室大板、长跨梁、短跨梁的刚度的,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预留高度差,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大尺寸管线的顶部贴合宽扁梁的梁底,大大增加地下室大尺寸管线下净高,在净高要求一定的情况下,能降低地下室的层高、节省工程造价。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1中,所述宽扁梁的高度不大于400mm,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的高度差大小范围为50~200mm,该种结构能减小宽扁梁的配筋,能预留出大尺寸管线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具体地,宽扁梁的宽度和高度根据实际项目大板的跨度和大板顶荷载情况来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2中,沿大尺寸管线的侧边平行布设小尺寸管线;所述大尺寸管线包括排风管道,所述小尺寸管线包括电缆桥架和消防喷淋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中大尺寸管线上方全为宽扁梁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大尺寸管线上方隔一跨采用宽扁梁的平面布置图。
图5为图1中C-C方向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大尺寸管线上方全为宽扁梁和普通大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7为图6中D-D方向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3中大尺寸管线上方隔跨设置宽扁梁和普通大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9为实施例3中大尺寸管线上方全为宽扁梁和单向加腋大板的平面布置图。
图10为图9中E-E方向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大尺寸管线上方隔跨设置宽扁梁和单向加腋大板的平面布置图。
附图中:1-大板,11-普通大板,12-单向加腋大板,2-长跨梁,3-宽扁梁,4-支撑立柱,5-大尺寸管线,51-排风管道,6-小尺寸管线,61-电缆桥架,62-消防喷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采用宽扁梁3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地下室包括若干大板1,每个大板1的长跨边均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大板1的长跨梁2、每个大板1的短跨边均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大板1的短跨梁,长跨梁2和短跨梁的两端设有支撑立柱4;地下室设有大尺寸管线5,所述大尺寸管线5在大板1的下方沿大板1的长跨方向布置;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为宽扁梁3,所述宽扁梁3的宽度大于支撑立柱4的宽度;如图2所示,所述大尺寸管线5的顶部贴合宽扁梁3的梁底,所述大板1的板底与宽扁梁3的梁底之间设有大尺寸管线5的安装空间,也即是说,大板1的板底与宽扁梁3的梁底之间存有高度差,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5, 如图3所示。宽扁梁3作为大板1短跨方向的支座,与常规地下室设计中采用的窄高梁结构相比,宽扁梁3能有效的控制大板1的板厚、板支座配筋和板支座裂缝;该种结构能确保地下室大板1、长跨梁2、短跨梁的刚度的同时,大大增加地下室大尺寸管线5下净高,在净高要求一定的情况下,能降低地下室的层高、节省工程造价。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全部设置为宽扁梁3;宽扁梁3作为大板1短跨方向的支座,该种结构能确保地下室的结构强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宽扁梁3的高度不大于400mm,大板1的板底与宽扁梁3的梁底之间的高度差大小范围为50~200mm,该种结构能减小宽扁梁3的配筋,能预留出大尺寸管线5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5;具体地,宽扁梁3的宽度和高度根据实际项目大板1的跨度和大板1顶荷载情况来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地下室设有小尺寸管线6,所述小尺寸管线6沿大尺寸管线5的侧边布设,且与大尺寸管线5平行设置;所述大尺寸管线5包括排风管道51;所述小尺寸管线6包括电缆桥架61和消防喷淋管62。
实施例2,如图4至图5所示,一种采用宽扁梁3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中隔一跨采用宽扁梁3;宽扁梁3作为大板1短跨方向的支座,该种结构能降低预算的同时,确保地下室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3,如图6至图11所示,一种采用宽扁梁3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若干所述大板1为普通大板11和单向加腋大板12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当大尺寸管线跨采用单向加腋大板12时,相邻跨可采用单向加腋板、双向加腋板或普通平板;具体地,大板1结构根据实际项目大板1的跨度和大板1顶荷载情况来定。
如图6至图7所示,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全部设置为宽扁梁3,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大板1为普通大板11。
如图8所示,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中隔一跨采用宽扁梁3,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大板1为普通大板11。
如图9至图10所示,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全部设置为宽扁梁3,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大板1为单向加腋大板12;所述单向加腋大板12加腋端部底标高不低于宽扁梁3底标高;所述单向加腋大板12的单边加腋宽度不大于1000mm,单向加腋大板12的加腋段与长跨梁2相接;当大尺寸管线跨采用单向加腋大板12时,相邻跨采用单向加腋板。
如图11所示,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中隔一跨采用宽扁梁3,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大板1为单向加腋大板12;所述单向加腋大板12加腋端部底标高不低于宽扁梁3底标高;所述单向加腋大板12的单边加腋宽度不大于1000mm,单向加腋大板12的加腋段与长跨梁2相接;当大尺寸管线跨采用单向加腋大板12时,相邻跨采用单向加腋板。
实施例4,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宽扁梁3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其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下室底板上建造支撑立柱4、长跨梁2和短跨梁的梁柱结构;其中,根据大尺寸管线5的走向,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全部采用宽扁梁3、或隔一跨或隔多跨采用宽扁梁3;在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长跨梁2和短跨梁之间建造大板1,大板1的板底与宽扁梁3的梁底之间预留高度差,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5;具体地,根据工程造价和预算情况,以及根据实际项目大板1的跨度和大板1顶荷载情况,来决定宽扁梁3的数量和宽扁梁3的宽度、梁厚度;
S2、根据大尺寸管线5的走向安装大尺寸管线5;其中,所述大尺寸管线5在大板1的下方沿大板1的长跨方向布置,且所述大尺寸管线5的顶部贴合宽扁梁3的梁底;大板1的板底与宽扁梁3的梁底之间设有大尺寸管线5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5。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宽扁梁3的高度不大于400mm,大板1的板底与宽扁梁3的梁底之间的高度差大小范围为50~200mm,该种结构能减小宽扁梁3的配筋,能预留出大尺寸管线5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5;具体地,宽扁梁3的宽度和高度根据实际项目大板1的跨度和大板1顶荷载情况来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大尺寸管线5上方设有单向加腋大板12时,所述单向加腋大板12加腋端部底标高不低于宽扁梁3底标高;所述单向加腋大板12的单边加腋宽度不大于1000mm,单向加腋大板12的加腋段与长跨梁2相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沿大尺寸管线5的侧边平行布设小尺寸管线6;所述大尺寸管线5包括排风管道51,所述小尺寸管线6包括电缆桥架61和消防喷淋管62。
本实施例中,地下室底板上建造支撑立柱4、长跨梁2和短跨梁的梁柱结构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具体如何施工在此不做具体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优化大尺寸管线5的安装,预留大尺寸管线5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大尺寸管线5;大尺寸管线5的走向沿大板1的长跨方向,大尺寸管线5上方的短跨梁全部采用宽扁梁3、或隔一跨或隔多跨采用宽扁梁3,大尺寸管线5的顶部贴合宽扁梁3;宽扁梁3作为大板1短跨方向的支座,宽扁梁3可以有效的控制大板1的板厚、板支座配筋和板支座裂缝,能确保地下室大板1、长跨梁2、短跨梁的刚度的同时,大大增加地下室大尺寸管线5下净高,在净高要求一定的情况下,能降低地下室的层高、节省工程造价。

Claims (7)

1.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地下室包括若干大板,每个大板的长跨边均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大板的长跨梁、每个大板的短跨边均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大板的短跨梁,长跨梁和短跨梁的两端设有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地下室设有大尺寸管线,所述大尺寸管线在大板的下方沿大板的长跨方向布置;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的短跨梁为宽扁梁,所述宽扁梁的宽度大于支撑立柱的宽度;所述大尺寸管线的顶部贴合宽扁梁的梁底,所述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设有大尺寸管线的安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的短跨梁全部设置为宽扁梁或隔一跨或隔多跨采用宽扁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扁梁的高度不大于400mm,大板的板底与宽扁梁的梁底之间的高度差大小范围为50~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的若干所述大板为普通大板和单向加腋大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管线上方设有单向加腋大板时,所述单向加腋大板加腋端部底标高不低于宽扁梁底标高;所述单向加腋大板的单边加腋宽度不大于1000mm,单向加腋大板的加腋段与长跨梁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室设有小尺寸管线,所述小尺寸管线沿大尺寸管线的侧边布设,且与大尺寸管线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管线包括排风管道,所述小尺寸管线包括电缆桥架和消防喷淋管。
CN202023123500.4U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Active CN214144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3500.4U CN214144105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3500.4U CN214144105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4105U true CN214144105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2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3500.4U Active CN214144105U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4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8558A (zh) * 2021-11-05 2021-12-21 陈雨 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8558A (zh) * 2021-11-05 2021-12-21 陈雨 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7796B (zh) 钢结构混凝土楼板施工用悬挂模板支撑系统
EA007917B1 (ru)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большепролетных зданий с самораскреплением из составных несущих стеновых панелей и перекрытий
CN2818421Y (zh) 用于叠合楼板施工的上支承构架
CN103122667A (zh) 水电站大跨度地下厂房轻型钢结构顶棚
CN214144105U (zh)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CN103615047B (zh) 凌空安装采光顶钢桁架和幕墙的方法
CN112575885A (zh) 一种采用宽扁梁布置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和方法
CN109667376B (zh) 适用于钢结构h型钢梁的新型叠合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54438A (zh) 一种外露平板网架楼板和外露桁架梁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
CN110847648A (zh) 一种多层厂房施工方法
CN217537582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钢结构加固屋顶装置
CN101694127A (zh) 钢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模板支撑系统
CN111734033A (zh) 一种具有预制双曲拱壳的楼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637810A (zh) 一种大空间异型蜂窝铝板吊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0784191B1 (ko) 복부에 관통홀이 형성된 강재빔을 이용한 합성 바닥판 구조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6340060U (zh) 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
CN216042835U (zh) 一种具有轻质墙板的挑高框架结构的加层装置
CN214658146U (zh) 混凝土与装配式相结合降低地下室层高的结构
CN105926820B (zh) 一种预制梁钢承板电阻网片组合楼面的施工工法
KR102082334B1 (ko) 와이드빔을 이용한 무량판 시스템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CN211524235U (zh) 一种建筑管廊结构
KR102222834B1 (ko) 역드롭 패널이 구비된 슬림형 전이매트 구조 및 시공 방법
CN111535443A (zh) 一种合理布置设备管线的建筑
CN204571041U (zh) 楼板
CN219011655U (zh) 一种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蜂窝钢-混凝土组合扁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Address after: 518100 a3307, block A.B, West Xintian Century Business Center, Shixia North 2nd Street, Shixia community, Fubao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Zhongke construction 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643200 No.13, group 11, Gonghe village, Fushi Town, Fushun County,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Bo

Patentee before: Lin Qiu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