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3722U - 一种整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3722U
CN214143722U CN202022812799.8U CN202022812799U CN214143722U CN 214143722 U CN214143722 U CN 214143722U CN 202022812799 U CN202022812799 U CN 202022812799U CN 214143722 U CN214143722 U CN 214143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hip body
hull
guide rail
stretch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27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丕康
周勇
董勇
陈伟彬
黄昌焕
陈鸣钟
曾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Hangt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Hangt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Hangt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Hangt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27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3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3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3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平设备,包括船体、连接装置、整平机构和升降装置。其中,第一船体、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船体和第二连接装置依次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可拉伸支架组件沿前后方向伸缩,以使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相互靠近或远离;整平机构用于铺设石料7;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用于连接整平机构,以使整平机构在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上升或下降。该技术方案的整平设备能够确保整体设备在整平机构下降过程中的平稳性,通过在水中铺设石料7以减少波浪的影响,提高整平精度,方便升降整平机构,提高设备稳定性和整平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整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整平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整平设备。
背景技术
建设长距离跨海通道一般采用桥梁和隧道相结合的方式,而建设海底隧道(即沉管隧道)的方法一般采用沉管法,即在海床上铺设多个沉管,再将多个沉管连通起来形成海底通道。沉管隧道的施工步骤包括基槽开挖、基础施工和沉管安装等。其中,基槽开挖是选用挖泥机、带爪斗的起重设备等开辟出基槽;基础施工则是先铺粗石、再铺细石;沉管安装则包括吊装沉管,并在沉管两侧回填碎石等。其中,回填碎石的工作由抛石整平设备完成。
传统的抛石整平船由月池型驳船浮体和整平机构构成,整平机构安装于驳船浮体上。工作时,整平机构将溜石管放至水中,并带动其在月池范围内进行铺设石料的工作。由于整平机构位于水上工作,在海上作业时受波浪影响横摇垂荡严重,难以有效控制精度,整平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整平设备,其能够减少波浪的影响,提高整平精度,方便升降整平机构,提高设备稳定性和整平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平设备,包括:
船体,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
连接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船体、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船体和第二连接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包括可拉伸支架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沿前后方向伸缩,以使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相互靠近或远离;
整平机构,用于铺设石料;
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船体上,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船体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用于连接所述整平机构,以使所述整平机构在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上升或下降。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包括多个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和多个所述驱动组件,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包括多个可拉伸支架单元,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可拉伸支架单元通过沿上下方向设置的铰接轴依次铰接,形成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位于前端的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与所述第一船体连接,位于后端的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与所述第二船体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之间。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还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位于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的左右两侧,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的顶部,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可拉伸支架单元之间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铰接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驱动组件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上均设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船体上的第一导槽和第二船体上的第一导槽相配合,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船体上的第二导槽和第二船体上的第二导槽相配合,所述第一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均包括导轮或滑块。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马达或液压油缸。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整平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第二导向机构和溜石管装置,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三导轨、第二连接架和第四导轨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上设有行走小车,所述溜石管装置与所述行走小车连接,所述溜石管装置用于接收并排出石料。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均设有可伸缩支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三导轨的交接处、第一连接架和第四导轨的交接处、第二连接架和第三导轨的交接处、所述第二连接架和第四导轨的交接处均设有测量架。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皮带传输装置、第二皮带传输装置、第一分料机和第二分料机,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均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五导轨,所述第五导轨可滑动连接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皮带传输装置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沿左右方向安装于所述第二船体上,所述第二船体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的一端设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用于储存石料,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用于沿左右方向运输所述储料仓中的石料,所述第一分料机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并用于将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上的石料转移至所述第一皮带传输装置,所述第二分料机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装置,并用于将所述第一皮带传输装置上的石料投放至所述溜石管装置中。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上均设有GPS定位装置。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包括绞车,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上均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引导所述绞车收放所述整平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工作时,将整平设备移动至工作区域,并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调节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的距离,使整平机构能够从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穿过并下降至水中,确保整体设备在整平机构下降过程中的平稳性。整平机构完成一个工位的铺设石料工作后即可将其升高一定高度,再整体移动整平设备,进行下一个工位的铺设工作,以此循环往复。整平机构在水中完成铺设石料的工作后,升起整平机构,并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调节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的距离,使整平机构上升后坐落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上,即可将整平设备拖走。该技术方案的整平设备能够减少波浪的影响,提高整平精度,方便升降整平机构,提高设备稳定性和整平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平设备,包括船体、连接装置、整平机构和升降装置。其中,整平机构用于铺设石料7,即将石料7回填至海底。船体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连接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第一船体11、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船体12和第二连接装置依次连接。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包括可拉伸支架组件和驱动组件21,驱动组件21用于驱动可拉伸支架组件沿前后方向伸缩,以使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相互靠近或远离。
参见图1和图3,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31和第二升降装置32,第一升降装置31位于第一船体11上,第二升降装置32位于第二船体12上,第一升降装置31和第二升降装置32均用于连接整平机构,以使整平机构在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之间上升或下降。
工作时,将整平设备移动至工作区域,并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调节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之间的距离,使整平机构能够从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之间穿过并下降至水中,确保整体设备在整平机构下降过程中的平稳性。整平机构完成一个工位的铺设石料7工作后即可将其升高一定高度,再整体移动整平设备,进行下一个工位的铺设工作,以此循环往复。整平机构在水中完成铺设石料7的工作后,升起整平机构,并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调节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之间的距离,使整平机构上升后坐落到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上,即可将整平设备拖走。该技术方案的整平设备能够减少波浪的影响,提高整平精度,方便升降整平机构,提高设备稳定性和整平效果。
参见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包括多个可拉伸支架组件和多个驱动组件21,可拉伸支架组件包括多个可拉伸支架单元22,前后相邻两个可拉伸支架单元22通过沿上下方向设置的铰接轴依次铰接,形成可拉伸支架组件。沿前后方向拉伸可拉伸支架组件时,即可使其相应伸长或收缩。位于前端的可拉伸支架组件与第一船体11连接,位于后端的可拉伸支架组件与第二船体12连接,驱动组件21连接于相邻两个可拉伸支架组件之间,即可确保驱动可拉伸支架组件沿前后方向拉伸。设置多个驱动组件21可确保足够的动力对两个船体的距离进行调节。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还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23和第二导轨24,第一导轨23和第二导轨24位于可拉伸支架组件的左右两侧,并滑动安装于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的顶部,以适应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之间的距离变化。前后相邻两个可拉伸支架单元22之间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连接杆25,连接杆25与铰接轴连接。连接杆25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导向部件,第一导向部件可滑动安装于第一导轨23和第二导轨24,以适应可拉伸支架组件的伸缩调节,同时能够支撑可拉伸支架组件,提高设备稳定性。驱动组件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可滑动安装于第一导轨23和第二导轨24,以适应可拉伸支架组件的伸缩调节,并起到支撑驱动组件21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上均设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第一导轨23的两端与第一船体11上的第一导槽和第二船体12上的第一导槽相配合;第二导轨24的两端与第一船体11上的第二导槽和第二船体12上的第二导槽相配合,使得第一导轨23、第二导轨24均能滑动安装于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上,从而适应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之间的距离变化。第一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均包括导轮或滑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1包括马达或液压油缸。其中,驱动组件21采用马达时,可采用与减速器和皮带传送相结合的方式或与齿条齿轮相结合的方式等,即可实现可拉伸支架组件的伸缩运动。
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整平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41、第二导向机构42和溜石管装置43,第一导向机构41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架411和第二连接架412、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导轨413和第四导轨414,第一连接架411、第三导轨413、第二连接架412和第四导轨414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导向机构41。第二导向机构42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三导轨413和第四导轨414,第二导向机构42上设有行走小车44,第二导向机构42即可带动行走小车44在前后方向移动,溜石管装置43与行走小车44连接,行走小车44即可带动溜石管装置43沿第二导向机构42的长度方向运动,即沿左右方向运动。溜石管装置43用于接收并排出石料7,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溜石管装置43的顶部具有接收口431,用于接收石料7;溜石管装置43的底部具有排放口432,用于排出石料7进行石料7铺设工作。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架411、第二连接架412、第三导轨413和第四导轨414均设有可伸缩支腿45。第一导向机构41于第一连接架411和第三导轨413的交接处、第一连接架411和第四导轨414的交接处、第二连接架412和第三导轨413的交接处、第二连接架412和第四导轨414的交接处均设有测量架46,方便测量出各位置的水位高低,以便通过可伸缩支腿45微调整平机构的高度,提高整平机构的平稳性,进而提高整平效果。
参见图1、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整平设备还包括第一皮带传输装置51、第二皮带传输装置52、第一分料机53和第二分料机54,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均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五导轨55,第五导轨55可滑动连接第二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上设有导向槽,第一皮带传输装置51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安装于导向槽中,以确保第一皮带传输装置51能够沿左右方向运动的同时,能够适应两船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5,第二皮带传输装置52沿左右方向安装于第二船体12上,第二船体12于第二皮带传输装置52的一端设有储料仓56,储料仓56用于储存石料7,第二皮带传输装置52用于沿左右方向运输储料仓56中的石料7。第一分料机53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二皮带传输装置52,并用于将第二皮带传输装置52上的石料7转移至第一皮带传输装置51。参见图4,第二分料机54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一皮带传输装置51,并用于将第一皮带传输装置51上的石料7投放至溜石管装置43中,以确保能够实时向溜石管装置43供料。由于第一分料机53和第二分料机54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升降装置31和第二升降装置32均包括绞车,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上均设有导向轮6,导向轮6用于引导绞车收放整平机构,以调节整平机构的高度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船体11和第二船体12上均设有GPS定位装置,方便精准定位两个船体之间的位置,提高石料7铺设工作的精确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体,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
连接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船体、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船体和第二连接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包括可拉伸支架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沿前后方向伸缩,以使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相互靠近或远离;整平机构,用于铺设石料;
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船体上,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船体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用于连接所述整平机构,以使所述整平机构在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上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包括多个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和多个所述驱动组件,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包括多个可拉伸支架单元,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可拉伸支架单元通过沿上下方向设置的铰接轴依次铰接,形成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位于前端的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与所述第一船体连接,位于后端的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与所述第二船体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均还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位于所述可拉伸支架组件的左右两侧,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的顶部,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可拉伸支架单元之间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铰接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驱动组件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上均设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船体上的第一导槽和第二船体上的第一导槽相配合,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船体上的第二导槽和第二船体上的第二导槽相配合,所述第一导向部件、第二导向部件均包括导轮或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马达或液压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第二导向机构和溜石管装置,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三导轨、第二连接架和第四导轨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上设有行走小车,所述溜石管装置与所述行走小车连接,所述溜石管装置用于接收并排出石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均设有可伸缩支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三导轨的交接处、第一连接架和第四导轨的交接处、第二连接架和第三导轨的交接处、所述第二连接架和第四导轨的交接处均设有测量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皮带传输装置、第二皮带传输装置、第一分料机和第二分料机,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均沿左右方向设有第五导轨,所述第五导轨可滑动连接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皮带传输装置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沿左右方向安装于所述第二船体上,所述第二船体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的一端设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用于储存石料,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用于沿左右方向运输所述储料仓中的石料,所述第一分料机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并用于将所述第二皮带传输装置上的石料转移至所述第一皮带传输装置,所述第二分料机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装置,并用于将所述第一皮带传输装置上的石料投放至所述溜石管装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上均设有GPS定位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包括绞车,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上均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引导所述绞车收放所述整平机构。
CN202022812799.8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整平设备 Active CN214143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2799.8U CN214143722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整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2799.8U CN214143722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整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3722U true CN214143722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67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2799.8U Active CN214143722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整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3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2348B (zh) 深水基床抛石系统
CN110952561A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的工作方法
CN110847185B (zh) 一种抛石、夯实一体船
CN214143722U (zh) 一种整平设备
CN108083007B (zh) 一种用于码头输送海缆的高空铺缆机
CN110541445A (zh)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的缓冲油缸控制方法
CN112573113A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
CN210127439U (zh) 一种试验用的疏浚过程水槽系统
CN212711257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
CN110805044A (zh) 一种抛石、夯实一体船的工作方法
CN114293509B (zh) 扭王块水下定点安装装置和安装方法
CN214356557U (zh) 一种海底铺管装置
JPS58173223A (ja) 海底均し装置
CN214143720U (zh) 一种组合式整平装置
CN110805042B (zh) 一种抛石、夯实一体船的抛石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14143891U (zh) 一种水下整平设备
CN110004933B (zh) 水下碎石基床铺设装置及方法
CN211494398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溜石管装置
US743751A (en) Dredger.
CN110844008A (zh) 一种抛石、夯实一体船的抛石装置
CN214143546U (zh) 一种自浮式整平装置
CN213324785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料斗装置
CN213323580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整平架装置的姿态调整装置
US4187625A (en) System for excavation at sea through horizontal guiding by means of cables
CN212714952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整平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