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1608U - 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 Google Patents

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1608U
CN214141608U CN202022989583.9U CN202022989583U CN214141608U CN 214141608 U CN214141608 U CN 214141608U CN 202022989583 U CN202022989583 U CN 202022989583U CN 214141608 U CN214141608 U CN 214141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tower
communicated
liqui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895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同军
李湛
魏艳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9895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1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1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1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气体净化和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除氨系统包括:洗氨装置,包括洗氨塔;供料组件,与洗氨装置连通;脱氨装置,与洗氨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氨系统,通过反应物原料洗涤吸收含氨气体中的氨气,并处理反应物原料吸收或吸附到的氨,达到去除含氨气体中的氨气的目的,结构简单,且耗能低,去除效果明显,并产出高纯氨水和液氨,安全环保。

Description

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气体净化和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的应用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燃料功能外,更是一些行业的原料,比如在传统的化肥、焦化、煤制气等行业和新兴的煤制油、和煤制化工产品行业,都是以煤炭为原料,在这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氨气体,这些气体脱除氨后才能被利用,然而现有的脱氨工艺以及设备结构很复杂、耗能大,且产物单一,经济效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脱氨设备结构很复杂、耗能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氨系统,包括:
洗氨装置,包括洗氨塔;
供料组件,与所述洗氨装置连通;
脱氨装置,与所述洗氨装置连通,经过所述洗氨装置处理的反应液能够进入所述脱氨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供料组件包括:
第一储料件,与所述洗氨塔连通,且所述第一储料件与所述洗氨塔之间设置有第一泵送装置;
第二储料件,与所述洗氨塔连通,且所述第二储料件与所述洗氨塔之间设置有第二泵送装置;
所述洗氨塔设置有进气口,用于向所述洗氨塔输送待脱氨处理的含氨气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洗氨装置还包括循环组件,包括进料部和出料部,所述进料部与所述出料部分别与所述洗氨塔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组件包括:
第三泵送装置,所述第三泵送装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洗氨塔连通;
第四泵送装置,所述第四泵送装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洗氨塔连通;
第五泵送装置,所述第五泵送装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洗氨塔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除氨系统还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与所述洗氨塔的出液口连通;
所述净化装置连接有杂质槽和溶液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除氨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
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溶液槽的出液口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溶液槽之间设置有第六泵送装置;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有脱酸装置;
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脱氨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洗氨塔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洗氨塔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脱氨装置包括:
脱氨塔,所述脱氨塔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脱氨塔还设置有第一蒸气进口以及氨气出口;
第二换热装置,设置有进口一、出口一、进口二以及出口二;所述进口一与所述脱酸装置连通,且所述进口一与所述脱酸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七泵送装置;所述出口一与所述脱氨塔连通;
所述进口二与所述氨气出口连通,所述出口二连接有第二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氨产品制备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除氨系统,因而,具有该除氨系统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氨产品制备设备还包括精馏装置,包括:
精馏塔,设置有第二蒸气进口;所述精馏塔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三换热装置,且所述第三换热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精馏塔连通;
精氨水槽,所述精氨水槽的进液口与所述脱氨装置连通,所述精氨水槽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三换热装置连通,且所述精氨水槽与所述第三换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八泵送装置;
所述精馏塔的出气口连接有冷凝冷却器,所述冷凝冷却器的出液口设置有液氨罐;所述冷凝冷却器与所述液氨罐之间设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液氨罐和所述精馏塔两者连通;所述回流槽的出液口设置有第九泵送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精馏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精馏塔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精馏塔连通;所述精馏塔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十泵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氨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含氨气体中的氨气,从而解决脱氨设备结构很复杂、耗能大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氨系统包括:洗氨装置、供料组件以及脱氨装置,其中,洗氨装置具体包括洗氨塔,供料组件与洗氨塔的进料口连通,用于向洗氨塔内通入反应物原料,反应物原料能够在洗氨塔内洗涤进入洗氨塔的含氨气体,并且反应物原料能够与含氨气体中的氨发生反应以吸收或吸附含氨气体中的氨气,脱氨装置与洗氨装置的出料口连通,经过洗氨装置洗涤的并吸收或吸附有氨气的反应物原料(由于反应物原料为液态,以下称为液体)进入脱氨装置内,经脱氨装置处理,脱出液体中的氨,使得集中回收液体中的氨,其余废料或者废水进行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负面影响。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氨系统,通过反应物原料(即反应液)洗涤吸收或吸附含氨气体中的氨气,并处理反应物原料吸收或吸附到的氨,达到去除含氨气体中的氨气的目的,结构简单,且耗能低,去除效果明显,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氨产品制备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除氨系统,因而,通过本除氨系统能够去除含氨气体中的氨,结构简单、工艺简单,并且能够生成可回收利用的高纯氨水和液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洗氨塔,101-进气口,2-第一储料件,3-第二储料件,4-第一泵送装置,5-第二泵送装置,6-第三泵送装置,7-第四泵送装置,8-第五泵送装置,9-净化装置,901-杂质槽,902-溶液槽,10-第一换热装置,11-第六泵送装置,12-脱酸装置,13-第一冷却装置,14-脱氨塔,1401-第一蒸气进口,1402-氨气出口,15-第二换热装置,16-第二冷却装置,17-第七泵送装置,18-精馏塔,1801-第二蒸气进口,19-精氨水槽,20-第三换热装置,21-第八泵送装置,22-液氨罐,23-回流槽,24-第九泵送装置,25-加热装置,26-第十泵送装置,27-冷凝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氨系统,用于除含氨气体中的氨气,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除氨系统包括:洗氨装置、供料组件以及脱氨装置,其中,洗氨装置具体包括洗氨塔1,供料组件与洗氨塔1的进料口连通,用于向洗氨塔1内通入反应物原料,反应物原料能够在洗氨塔1内洗涤进入洗氨塔1的含氨气体,并且反应物原料能够与含氨气体中的氨发生反应以吸收或吸附含氨气体中的氨气,脱氨装置与洗氨装置的出料口连通,经过洗氨装置洗涤的并吸收或吸附有氨气的反应物原料(由于反应物原料为液态,以下称为液体)进入脱氨装置内,经脱氨装置处理,脱出液体中的氨,使得集中回收液体中的氨,其余废料或者废水进行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负面影响。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氨系统,通过反应物原料洗涤吸收含氨气体中的氨气,并处理反应物原料吸收或吸附到的氨,达到去除含氨气体中的氨气的目的,结构简单,且耗能低,去除效果明显,安全环保。
进一步地,供料组件包括:
第一储料件2,与洗氨塔1连通,且第一储料件2与洗氨塔1之间设置有第一泵送装置4;
第二储料件3,与洗氨塔1连通,且第二储料件3与洗氨塔1之间设置有第二泵送装置5;
洗氨塔1设置有进气口101向洗氨塔1输送待脱氨处理的混合气体。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储料件2内存储有软水,第一泵送装置4能够将第一储料件2内的软水泵入洗氨塔1内;第二储料件3内存储有磷酸,第二泵送装置5能够将第二储料件3内磷酸泵入洗氨塔1内与软水配置成稀磷酸溶液,含氨气体经洗氨塔1的进气口101通入洗氨塔1内,较佳地,洗氨塔1的进气口101靠近洗氨塔1的底部设置,使得含氨气体进入洗氨塔1内由下至上经过洗氨塔1,含氨气体能够与循环喷洒进洗氨塔1内的磷酸一铵溶液充分接触,在此过程中,磷酸一铵溶液与含氨气体中的氨气发生反应,充分吸收氨气并生成磷酸二铵溶液(通过控制软水与磷酸的比例,调节反应液也可称作吸收液的酸度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泵送装置4、第二泵送装置5以及下述的多个泵送装置均可以为现有技术常见的泵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理解,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洗氨装置还包括循环组件,包括进料部和出料部,进料部与出料部分别与洗氨塔1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洗氨塔1内的液体经进料部进入循环组件、经出料部从循环组件流出并流回洗氨塔1,在此循环过程中,使磷酸溶液多次、充分地与含氨气体接触,进而确保洗氨效果,最大程度上降低洗氨塔1的气体出口的混合气体中的含氨量,或者说确保经洗氨塔1排放的混合气体中的氨气含量达到标准,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经洗氨塔1排放的混合气体的氨气含量≤0.06g/m3
具体,循环组件包括:第三泵送装置6、第四泵送装置7、第五泵送装置8,第三泵送装置6的进料口(也可称为第一进料部)、出料口(第一出料部)分别与洗氨塔1连通,在第三泵送装置6的作用下进行一级循环;第四泵送装置7的进料口(也可称为第二进料部)、出料口(也可称为第二出料部)分别与洗氨塔1连通,在第四泵送装置7的作用下对液体进行二级循环;第五泵送装置8的进料口(也可称为第三进料部)、出料口(也可称为第三出料部)分别与洗氨塔1连通,在第五泵送装置8的作用下对液体进行三级循环。需要说明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循环组件进行三级循环为优选方式,循环级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如二级循环、四级循环,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出料部、第二出料部以及第三出料部均具有喷嘴结构,使液体在洗氨塔1内从上向下喷洒,覆盖洗氨塔1的整个截面、与含氨气体(氨气)充分接触,加强对氨气的吸收或吸附效果,充分反应并生成磷酸二铵溶液。
进一步地,除氨系统还包括净化装置9,净化装置9与洗氨塔1的出液口连通;
净化装置9连接有杂质槽901和溶液槽902。
在该实施例中,第五泵送装置8的出料口与洗氨塔1之间的通过管路连接,净化装置9的进液口与第五泵送装置8的出料口与洗氨塔1之间的管路连通,使得经过第三级循环的液体可视为已发生充分反应而生成的磷酸二铵溶液能够进入净化装置9内进行净化处理,磷酸二铵溶液的密度较大,通过向净化装置9内通气,能够将分离出的有机物及其他杂质吹至净化装置9内的液面,同时净化装置9设置有溢流口,有机物以及其他杂质通过溢流的方式从溢流口流出并流入至杂质槽901内,对杂质进行回收、处理,净化装置9还设置有出液口,优选地,净化装置9的出液口位于净化装置9的底部,经过净化处理的磷酸二铵溶液经出液口流入溶液槽902内。
进一步地,除氨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装置10,第一换热装置10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
第一进液口与溶液槽902的出液口连通,且第一进液口与溶液槽902之间设置有第六泵送装置11;第一出液口连接有脱酸装置12;
第二进液口与脱氨装置连通,第二出液口与洗氨塔1连通,且第二出液口与洗氨塔1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装置13。
在该实施例中,第六泵送装置11能够将溶液槽902内经过净化处理的磷酸二铵溶液泵入第一换热装置10内,而第一换热装置10与下述的脱氨装置连通,使得脱氨装置内发生脱氨反应生成的磷酸一铵溶液能够经第一换热装置10与流过第一换热装置10的磷酸二铵溶液进行换热,使得磷酸二铵溶液温度能够升高(此时磷酸二铵溶液的温度在25~68℃范围内),升温后的磷酸二铵溶液经第一出液口进入脱酸装置12进行脱酸处理,释放酸性气体并对释放的酸性气体进行集中处理,在此磷酸二铵溶液被进一步纯化,脱酸装置12的出液口与脱氨装置连通,进一步被纯化的磷酸二铵溶液能够被输送到脱氨装置内。
进一步地,脱氨装置包括:
脱氨塔14,脱氨塔14的出液口与第一换热装置10的第二进液口连通;脱氨塔14还设置有第一蒸气进口1401以及氨气出口1402,氨气出口1402用于释放氨气,同时,经氨气出口1402还有水蒸气与氨气一同流出,因此,氨气出口1402也可视为氨气、蒸气出口;
第二换热装置15,设置有进口一、出口一、进口二以及出口二;进口一与脱酸装置12连通,且进口一与脱酸装置12之间设置有第七泵送装置17;出口一与脱氨塔14连通;
进口二与氨气出口1402连通,出口二连接有第二冷却装置16。
在该实施例中,脱酸装置12的出液口首先与第二换热装置15连通并通过第二换热装置15与脱氨塔14连通,经过脱酸处理的磷酸二铵溶液经第七泵送装置17被泵入第二换热装置15,随后进入脱氨塔14内,进入脱酸装置12的磷酸二铵溶液的温度应≤132℃;脱氨塔14设置有第一蒸气进口1401,用于向脱氨塔14内通入蒸气,为脱氨塔14提供热量,通过控制脱氨塔14内的温度,脱氨塔14内的磷酸二铵溶液发生脱氨反应,生成磷酸一铵溶液以及氨气,磷酸一铵溶液存于脱氨塔14的底部,氨气和水蒸气经脱氨塔14的氨气出口1402释放并进行收集,脱氨塔14内的磷酸一铵溶液能够经第一换热装置10的第二进液口进入第一换热装置10,用于通过第一换热装置10的换热,以使进入脱酸装置12的磷酸二铵升温,并且换热后的磷酸一铵溶液经过第一冷却装置13冷却后循环进入洗氨塔1,此时磷酸一铵溶液的温度在20~90℃范围内,并且在有磷酸一铵溶液循环进入洗氨塔1后调节第二泵送装置5,将持续泵入磷酸的状态改为间歇补充,避免洗氨塔1内的液体酸度过强。
此外,脱氨塔14的氨气出口1402与第二换热装置15的进口二连通,经脱氨塔14释放的氨气和水蒸气具有一定的温度(成为高温氨气),高温氨气和水蒸气进入第二换热装置15,能够与进入第二换热装置15的磷酸二铵溶液进行换热,一方面能够提高进入脱氨塔14内的磷酸二铵溶液的温度,避免磷酸二铵溶液温度过低影响脱氨塔14的塔内温度梯度,另一方面能够对经脱氨塔14流出的氨气和水蒸气进行初步降温,经过初步降温的氨气和水蒸气随后被输送至第二冷却装置16进行冷却,使得氨气和水蒸气遇冷变成高纯氨水存储于下述的精氨水槽19中。
需要说明的是,脱氨塔14内的脱氨过程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实现的,脱氨塔14的塔顶压力在980~1490kPa范围内,塔顶温度在170~205℃,在此条件能够确保脱氨效果,并且,进入脱氨塔14的磷酸二铵溶液的温度在160~195℃范围内,在高温下,磷酸二铵不稳定,磷酸一铵较稳定,氨气从磷酸二铵中脱出,生成磷酸一铵,经脱氨塔14流出的磷酸一铵溶液的温度在181~216℃范围内。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产品制备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除氨系统,不仅能够除氨,还能生成其他附属产物,如高纯氨水和液氨,本实施例的氨产品制备设备制备的高纯氨水的浓度可达5~23%,杂质含量≤0.3%,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氨产品制备设备还包括:
精馏塔18,设置有第二蒸气进口1801;精馏塔18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三换热装置20,且第三换热装置20的出液口与精馏塔18连通;
精氨水槽19,精氨水槽19的进液口与脱氨装置连通,精氨水槽19的出液口与第三换热装置20连通,且精氨水槽19与第三换热装置20之间设置有第八泵送装置21;
精馏塔18的出气口连接有冷凝冷却器27,冷凝冷却器27的出液口设置有液氨罐22;冷凝冷却器27与液氨罐22之间设置有回流槽23;回流槽23与液氨罐22和精馏塔18两者连通;回流槽23的出液口设置有第九泵送装置24。
进一步地,精馏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25;加热装置25的进液口与精馏塔18的出液口连通,加热装置25的出液口与精馏塔18连通;精馏塔18与加热装置25之间设置有第十泵送装置26。
在该实施例中,第八泵送装置21将精氨水槽19内的高纯氨水首先泵入第三换热装置20并经第三换热装置20换热后流出进入精馏塔18内,经第二蒸气进口1801向精馏塔18内通入蒸气,这是为精馏塔18提供热量的方式之一,以加热精馏塔18内的高纯氨水,蒸发、精馏出氨气,废水存于精馏塔18的塔底,作为精馏塔18提供热量的另一种方式,塔底部分废水从精馏塔18的出液口流出,经精馏塔18流出的废水部分被第十泵送装置26入加热炉内进一步加热,并循环进入精馏塔18。经精馏塔18流出的废水能够进入第三换热装置20内,进入第三换热装置20的废水用于与经过第三换热装置20的高纯氨水换热,使得高纯氨水经过换热后进入精馏塔18内,避免对精馏塔18内的温度产生较大影响,因而确保精馏塔18的精馏效果,经过换热的废水统一回收处理。
经精馏塔18精馏释放的氨气从精馏塔18的顶部出气口流出并进入冷凝冷却器27内冷凝生成液氨,液氨被存储于回流槽23中,回流槽23的出液口同时与精馏塔18和液氨罐22连通,且回流槽23与液氨罐22之间设置有第九泵送装置24,经回流槽23流出的液氨部分作为补充液流回精馏塔18,另一部分液氨经第九泵送装置24泵入液氨罐22内存储;经检测,本氨产品制备设备制备的液氨的浓度≥99.8%,杂质含量≤0.2%。
需要说明的,精馏塔18内的精馏过程是在加压的条件进行的,具体地,精馏塔18的塔顶压力在1290~1650Kpa,精馏塔18的塔顶温度在36.8~42.6℃范围内,精馏塔18的塔底温度在182~217℃范围内,并且塔底废水的含氨量≤1000ppm。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氨产品制备设备在上述除氨系统去除含氨气体中的氨气的基础上还可制备高纯氨水和液氨,可作为商品出售,也可留以自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环保效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除氨系统,用于去除含氨气体中的氨,其特征在于,包括:
洗氨装置,包括洗氨塔;
供料组件,与所述洗氨装置连通;
脱氨装置,与所述洗氨装置连通,经过所述洗氨装置处理的反应液能够进入所述脱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组件包括:
第一储料件,与所述洗氨塔连通,且所述第一储料件与所述洗氨塔之间设置有第一泵送装置;
第二储料件,与所述洗氨塔连通,且所述第二储料件与所述洗氨塔之间设置有第二泵送装置;
所述洗氨塔设置有进气口,用于向所述洗氨塔输送待脱氨处理的含氨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氨装置还包括循环组件,包括进料部和出料部,所述进料部与所述出料部分别与所述洗氨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
第三泵送装置,所述第三泵送装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洗氨塔连通;
第四泵送装置,所述第四泵送装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洗氨塔连通;
第五泵送装置,所述第五泵送装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洗氨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氨系统还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与所述洗氨塔的出液口连通;
所述净化装置连接有杂质槽和溶液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氨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
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溶液槽的出液口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溶液槽之间设置有第六泵送装置;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有脱酸装置;
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脱氨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洗氨塔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洗氨塔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装置包括:
脱氨塔,所述脱氨塔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脱氨塔还设置有第一蒸气进口以及氨气出口;
第二换热装置,设置有进口一、出口一、进口二以及出口二;所述进口一与所述脱酸装置连通,且所述进口一与所述脱酸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七泵送装置;所述出口一与所述脱氨塔连通;
所述进口二与所述氨气出口连通,所述出口二连接有第二冷却装置。
8.一种氨产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氨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氨产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氨产品制备设备还包括精馏装置,包括:
精馏塔,设置有第二蒸气进口;所述精馏塔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三换热装置,且所述第三换热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精馏塔连通;
精氨水槽,所述精氨水槽的进液口与所述脱氨装置连通,所述精氨水槽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三换热装置连通,且所述精氨水槽与所述第三换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八泵送装置;
所述精馏塔的出气口连接有冷凝冷却器,所述冷凝冷却器的出液口设置有液氨罐;所述冷凝冷却器与所述液氨罐之间设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液氨罐和所述精馏塔两者连通;所述回流槽的出液口设置有第九泵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氨产品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精馏塔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精馏塔连通;所述精馏塔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十泵送装置。
CN202022989583.9U 2020-12-11 2020-12-11 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Active CN214141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9583.9U CN214141608U (zh) 2020-12-11 2020-12-11 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89583.9U CN214141608U (zh) 2020-12-11 2020-12-11 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1608U true CN214141608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8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89583.9U Active CN214141608U (zh) 2020-12-11 2020-12-11 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16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9227A (zh) * 2020-12-11 2021-03-12 李同军 粗氨水提纯设备及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9227A (zh) * 2020-12-11 2021-03-12 李同军 粗氨水提纯设备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0464B (zh) 一种节能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01264948B (zh) 一种氨氮废水减排及氨氮资源化利用装置及方法
CN102503016B (zh)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并回收氨制备硫酸铵的装置及方法
CN112441567B (zh) 电子级硫酸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用低温蒸发纯化吸收装置
CN107235593A (zh) 一种煤气化水系统氨回收与硫脱除的系统及方法
CN214141608U (zh) 除氨系统及氨产品制备设备
CN101445290A (zh) 一种环保、高效的废水除氨工艺及其设备
CN104748507B (zh) 化工厂含氨废气回收为液氨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1183726B (zh) 一种二硝基甲苯硝化废酸的处理方法
CN102267868B (zh) 三氯乙烯工业化生产装置
CN202415315U (zh)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并回收氨制备硫酸铵的装置
CN105947994B (zh) 一种微电子用mos级硫酸的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215048695U (zh) 粗氨水提纯装置及高纯氨水、液氨制备设备
CN106422680A (zh) 一种副产40%以上硫酸的冶炼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KR102160833B1 (ko) 과산화수소 및 암모니아 함유 수의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211871381U (zh) 一种高纯硫酸生产系统
CN209740714U (zh) 一种氮氧化物高效氧化吸收制硝酸的装置
CN112479227A (zh) 粗氨水提纯设备及工艺
CN205760480U (zh) 一种苯甲醇生产的尾气吸收装置
CN111704344A (zh) 一种酸洗工艺废物零排放资源化处置装置及工艺
CN208995148U (zh) 一种用于液体氰化钠中氨的净化设备
CN101717078A (zh) 一种亚硝基硫酸的生产方法
CN204337983U (zh) 一种led芯片生产过程中mocvd废气的资源化处理工艺系统
CN111747382A (zh) 一种利用烷基化废酸回收装置进行稀酸提浓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13233434B (zh) 电子级硝酸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