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8861U -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8861U
CN214138861U CN202022710531.3U CN202022710531U CN214138861U CN 214138861 U CN214138861 U CN 214138861U CN 202022710531 U CN202022710531 U CN 202022710531U CN 214138861 U CN214138861 U CN 214138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ull
control vehicle
connecting plat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05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江
陈懿
谷文平
包宗斌
潘学光
赵军勇
刘彬
宋兴祥
凡精灵
王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05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8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8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8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用于在甲板的T型滑槽上滑动,控制车包括本体、牵引装置、推拉装置、电缆卷盘和电缆导向装置,电缆导向装置设置在控制车本体一端,控制车本体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推拉装置,本体底部一端的推拉装置与控制车本体滑动连接,本体底部另一端的推拉装置与控制车本体固定连接,牵引装置连接两侧的推拉装置,电缆卷盘设置在控制车本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海上作业稳定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洋平台、海上工程船上移运设备或货物时,通常,对于设备的侧装,多采用滚杠、手拉葫芦以及手动千斤顶的方式。但是,当设备重量比较大时,上述方式将导致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会很大,施工效率较低;而且,存在对平台局部结构或船体结构的破坏风险,甚至还会由于平台组块甲板面下的结构梁布置形式,而无法直接用滚杠作为支撑来进行移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出现了一种用于海洋平台设备侧装移运的设备,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360894.X,公告日为2016.11.2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用于海洋平台设备侧装的移运装置,该用于海洋平台设备侧装的移运装置包括,设置在设备底部的支撑装置及顶升机构、设置在设备前方的牵引机构,其中,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设备底部的数个滑移板和数个拼装滑道;数个滚轮车组和设置在数个滚轮车组底部的数个滚道;牵引机构包括:安装在甲板上的牵引油缸、安装在牵引油缸活塞杆上设备连接器、固定在甲板上的反力座;顶升机构包括:安装在甲板上的数台顶升油缸,与数台顶升油缸相连的同步液压泵站,同步液压泵站分别与牵引油缸、顶升油缸连接,能够进行移运、顶升下放作业。
但是,该设备在拼装滑道的一端单向设置的牵引机构通过活塞杆连接钢绞线的方式,来实现移运作业,若要实现双向移运,则需要在拼装滑道的两端分别设置牵引机构,并且在移运过程中长距离的钢绞线可能会妨碍其他海上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海上作业稳定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用于在甲板的T型滑槽上滑动,控制车包括本体、牵引装置、推拉装置、电缆卷盘和电缆导向装置,电缆导向装置设置在控制车本体一端,控制车本体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推拉装置,本体底部一端的推拉装置与控制车本体滑动连接,本体底部另一端的推拉装置与控制车本体固定连接,牵引装置连接两侧的推拉装置,电缆卷盘设置在控制车本体的上方;
推拉装置包括推拉连接板、T型滑轨、顶升装置和活动连接件,T型滑轨固定连接推拉连接板,活动连接件与推拉连接板固定连接,顶升装置固定连接在T型滑轨上,牵引装置分别连接两侧推拉装置的活动连接件,推拉连接板上在远离牵引装置的一侧设有引导连接孔,推拉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推拉平衡块,推拉装置通过T型滑轨滑动连接在T型滑槽上,顶升装置与T型滑槽的两侧对应设置,
以上设置,控制车通过电缆提供动力,若控制车的一侧如后侧连接平板车,且在平板车上放置有货物,控制车驱动控制车前侧顶升装置,顶升装置顶出,且顶升装置与控制车的前侧T型滑槽的两侧相抵接,且控制车远离平板车的一侧即前侧的推拉装置是固定连接,使得前侧推拉装置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压紧,此时牵引装置向前侧推拉装置方向缩回,从而带动后侧的推拉装置在T型滑槽滑动,进而带动平板车沿着T型滑槽滑动,然后,控制车前侧顶升装置复位,前侧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松开,后侧的顶升装置驱动将控制车的后侧顶升装置顶起,且顶升装置与控制车的后侧T型滑槽的两侧相抵接,使得后侧推拉装置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压紧,牵引装置伸出,由于控制车前侧被固定,从而控制车的前侧的推拉装置沿T型滑槽向前滑动,控制车如此往复从而实现控制车沿T型滑槽运动;货盘上的拖拉连接环通过引导连接件分别与控制车和T型滑槽连接,若需要改变平板车的行进方向,可将另一方向的控制车沿T型滑槽移动至平板车的另一侧如前侧,通过引导连接件与平板车该侧的拖拉连接环连接,控制车驱动控制车后侧顶升装置顶出,且顶升装置与控制车后侧的T型滑槽的两侧相抵接,且控制车的前侧的推拉装置是固定连接,此时牵引装置向后侧推拉装置方向缩回,从而带动前侧的推拉装置在T型滑槽滑动,控制车后侧顶升装置复位,后侧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松开,前侧的顶升装置驱动将控制车的前侧顶升装置顶起,且顶升装置与控制车的前侧T型滑槽的两侧相抵接,使得前侧推拉装置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压紧,牵引装置伸出,由于控制车前侧被固定,从而控制车的后侧的推拉装置沿T型滑槽向前滑动,控制车如此往复从而实现控制车沿T型滑槽运动,由于T型导轨以及推拉平衡块的结构,即使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上也能平稳地在T型滑轨上间断性滑动,通过在控制车上设置与T型滑槽相对应的T型滑轨,且T型滑轨跟随推拉连接板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一起移动,即只采用一个推拉装置即可实现推拉以及在滑轨上的滑动,结构紧凑且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车本体底部设有推拉滑轨,推拉装置与推拉滑轨滑动连接,推拉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推拉平衡块。这样,推拉装置在沿T型滑槽滑动时,保证T型滑轨不会与控制车本体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车本体在推拉连接板的一侧设有避让口,推拉连接板包括连接板和两块上下平行设置的推拉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推拉板的中间位置垂直相连,推拉板为板体结构,且推拉板的中间位置的一侧向外凸设有推拉凸起部,推拉凸起部上设置有引导连接孔,避让口的开口大小与推拉凸起部的宽度相匹配,推拉板上位于推拉凸起部两侧分别设有牵引连接板,牵引连接板位于两个推拉板之间且与两个推拉板相连,牵引连接板上设置有牵引固定孔,牵引装置的两侧分别通过牵引固定孔与牵引连接板铰接。这样,方便推拉连接板在本体上滑动,推拉装置往复运动时,便于推拉装置运动,且在推拉连接板通过两推拉板相连实现,即可确保推拉连接板结构的可靠性,同时也给牵引装置的安装提供空间,方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车上还设有电缆卷盘和电缆导向装置,电缆卷盘设置在控制车本体的上方,电缆导向装置设置在控制车本体远离平板车的一端;电缆导向装置包括支架、竖直导向轴和水平导向轴,竖直导向轴和水平导向轴互相垂直设置在支架上;电缆卷盘上设有电缆电机,所述电缆导向装置设有2个以上竖直导向轴和2个以上水平导向轴。这样,控制车通过电缆传输动力,并将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盘上,控制车移动时通过电缆电机实现对电缆的收放,并且通过电缆导向装置对收放的电缆进行导向调整,防止出现电缆错位、卡住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为液压油缸,采用液压油缸的方式,能提供较大的牵引力。
进一步地,T型滑轨靠近推拉连接板的一侧与推拉板的顶部相连,且T型滑轨的一侧位于两推拉平衡块之间,T型滑轨的另一侧通过T型滑轨连接块与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这样,既能方便牵引装置带动T型滑轨的移动也能防止T型滑轨在T型滑槽上滑偏。
进一步地,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和顶板,两个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侧板的两端相连,两个第一侧板的顶端和两个第二侧板的顶端分别与顶板相连,两第二侧板的侧面上在远离平板车的一端设有滑轨,远离平板车一侧的推拉板的两侧与滑轨滑动设置。以上设置,通过设置滑槽使得推拉连接板可靠地在本体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为活塞式液压缸。采用活塞式液压缸,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大、性能稳定可靠且使用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车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车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缆导向装置与电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用于在甲板的T型滑槽2上滑动,控制车1包括本体10、牵引装置11、推拉装置12、电缆卷盘13和电缆导向装置14,控制车本体10底部两端分别设置了推拉装置12,本体10底部的一端的推拉装置12与控制车本体10滑动连接,牵引装置11连接两侧的推拉装置12,本体10底部另一端的推拉装置12与控制车1本体固定连接。
推拉装置12包括推拉连接板121、T型滑轨122、顶升装置123和活动连接件124,T型滑轨122固定连接推拉连接板121,活动连接件124与推拉连接板121固定连接,顶升装置123固定连接在T型滑轨122上,牵引装置11分别连接两侧推拉装置12的活动连接件124,推拉连接板121上在远离牵引装置11的一侧设有引导连接孔1211,推拉连接板121的底部设有推拉平衡块1212,牵引装置11分别连接两侧推拉装置12的活动连接件124,推拉装置12通过T型滑轨122滑动连接在T型滑槽3上,顶升装置123与T型滑槽3的两侧对应设置;控制车1的本体10在推拉连接板121的一侧设有避让口1213。
推拉连接板121包括两块上下平行设置的推拉板12111和连接板12112,连接板12112的两端分别与推拉板12111的中间位置垂直相连,推拉板12111为板体结构,且推拉板12111的中间位置的一侧向外凸设有推拉凸起部12113,推拉凸起部12113上设置有引导连接孔1211,避让口1213的开口大小与推拉凸起部12113的宽度相匹配,推拉板12111上位于推拉凸起部12113两侧分别设有牵引连接板111,牵引连接板111位于两个推拉板1211之间且与两个推拉板1211相连,牵引连接板111上设置有牵引固定孔1110,牵引装置11的两侧分别通过牵引固定孔1110与牵引连接板111铰接;本实施中,顶升装置123固定在上方的推拉板12111上,且位于上方的推拉板的面积大于下方推拉板的面积,从而给顶升装置123留出安装空间。
顶升装置123包括顶升装置本体1231和顶升凸起1232,顶升装置本体与T型滑轨122固定连接,顶升装置本体1231底部设有与顶升凸起1232相匹配的安装孔,顶升凸起1232安装在安装孔内且伸缩设置在安装孔内,顶升装置本体1231内设有用于控制顶升凸起伸缩的控制器。
本体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101、两个第二侧板102和顶板103,两个第二侧板1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101的两端相连,第二侧板102的顶端以及第一侧板101的顶端与顶板103的侧边相连;两第二侧板102侧面上对应设有滑轨104,推拉板121的两侧与滑轨104滑动设置,本体10的顶部中间位置还设有电缆安装板,电缆安装板上设有电缆安装柱132,电缆卷盘13转动设置在电缆安装柱132上,本体10顶部位于电缆安装板两侧设有加强板105,加强板105由若干纵向设置的安装板以及若干横向设置的板体相连形成。
电缆卷盘13设置在控制车本体10的上方,电缆导向装置14螺栓固定连接在控制车本体10远离平板车2的一端;电缆导向装置14包括支架141、竖直导向轴142和水平导向轴143,竖直导向轴142和水平导向轴143互相垂直设置在支架141上,电缆导向装置设有2个以上竖直导向轴和2个以上水平导向轴;电缆卷盘13上设有电缆电机131,电缆卷盘13为盘状结构,其细化结构为现有技术,两根相邻的电缆0先经过两个水平导向轴13之间的区域,然后分别进入两个相邻竖直导向轴间隔区域,两个相邻竖直导向轴142形成一个竖直导向轴间隔区域,从而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实现导向。
本结构的工作原理:若控制车的一侧如后侧连接平板车,且在平板车上放置有货物,控制车驱动控制车前侧顶升装置,顶升装置顶出,且顶升装置与控制车的前侧T型滑槽的两侧相抵接,且控制车远离平板车的一侧即前侧的推拉装置是固定连接,使得前侧推拉装置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压紧,此时牵引装置向前侧推拉装置方向缩回,从而带动后侧的推拉装置在T型滑槽滑动,进而带动平板车沿着T型滑槽滑动,然后,控制车前侧顶升装置复位,前侧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松开,后侧的顶升装置驱动将控制车的后侧顶升装置顶起,且顶升装置与控制车的后侧T型滑槽的两侧相抵接,使得后侧推拉装置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压紧,牵引装置伸出,由于控制车前侧被固定,从而控制车的前侧的推拉装置沿T型滑槽向前滑动,控制车如此往复从而实现控制车沿T型滑槽运动;货盘上的拖拉连接环通过引导连接件分别与控制车和T型滑槽连接,若需要改变平板车的行进方向,可将另一方向的控制车沿T型滑槽移动至平板车的另一侧如前侧,通过引导连接件与平板车该侧的拖拉连接环连接,控制车驱动控制车后侧顶升装置顶出,且顶升装置与控制车后侧的T型滑槽的两侧相抵接,且控制车的前侧的推拉装置是固定连接,此时牵引装置向后侧推拉装置方向缩回,从而带动前侧的推拉装置在T型滑槽滑动,控制车后侧顶升装置复位,后侧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松开,前侧的顶升装置驱动将控制车的前侧顶升装置顶起,且顶升装置与控制车的前侧T型滑槽的两侧相抵接,使得前侧推拉装置的T型滑轨与T型滑槽压紧,牵引装置伸出,由于控制车前侧被固定,从而控制车的后侧的推拉装置沿T型滑槽向前滑动,控制车如此往复从而实现控制车沿T型滑槽运动,由于T型导轨以及推拉平衡块的结构,即使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上也能平稳地在T型滑轨上间断性滑动,通过在控制车上设置与T型滑槽相对应的T型滑轨,且T型滑轨跟随推拉连接板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一起移动,即只采用一个推拉装置即可实现推拉以及在滑轨上的滑动,结构紧凑且稳定可靠。

Claims (8)

1.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用于在甲板的T型滑槽上滑动,其特征在于:控制车包括本体、牵引装置、推拉装置、电缆卷盘和电缆导向装置,电缆导向装置设置在本体一端,控制车本体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推拉装置,本体底部一端的推拉装置与控制车本体滑动连接,本体底部另一端的推拉装置与控制车本体固定连接,牵引装置连接两侧的推拉装置,电缆卷盘设置在控制车本体的上方;
推拉装置包括推拉连接板、T型滑轨、顶升装置和活动连接件,T型滑轨固定连接推拉连接板,活动连接件与推拉连接板固定连接,顶升装置固定连接在T型滑轨上,牵引装置分别连接两侧推拉装置的活动连接件,推拉连接板上在远离牵引装置的一侧设有引导连接孔,推拉连接板的底部设有推拉平衡块,推拉装置通过T型滑轨滑动连接在T型滑槽上,顶升装置与T型滑槽的两侧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车本体底部设有推拉滑轨,推拉装置与推拉滑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在推拉连接板的一侧设有避让口,推拉连接板包括连接板和两块上下平行设置的推拉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推拉板的中间位置垂直相连,推拉板为板体结构,且推拉板的中间位置的一侧向外凸设有推拉凸起部,推拉凸起部上设置有引导连接孔,避让口的开口大小与推拉凸起部的宽度相匹配,推拉板上位于推拉凸起部两侧分别设有牵引连接板,牵引连接板位于两个推拉板之间且与两个推拉板相连,牵引连接板上设置有牵引固定孔,牵引装置的两侧分别通过牵引固定孔与牵引连接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车上还设有电缆卷盘和电缆导向装置,电缆导向装置设置在控制车本体远离平板车的一端;电缆导向装置包括支架、竖直导向轴和水平导向轴,竖直导向轴和水平导向轴互相垂直设置在支架上;电缆卷盘上设有电缆电机,所述电缆导向装置设有2个以上竖直导向轴和2个以上水平导向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为液压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其特征在于:T型滑轨靠近推拉连接板的一侧与推拉板的顶部相连,且T型滑轨的一侧位于两推拉平衡块之间,T型滑轨的另一侧通过T型滑轨连接块与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其特征在于: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和顶板,两个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侧板的两端相连,两个第一侧板的顶端和两个第二侧板的顶端分别与顶板相连,两第二侧板的侧面上在远离平板车的一端设有滑轨,远离平板车一侧的推拉板的两侧与滑轨滑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为活塞式液压缸。
CN202022710531.3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Active CN214138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0531.3U CN214138861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0531.3U CN214138861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8861U true CN214138861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65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0531.3U Active CN214138861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8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32533A1 (en) Novel track layer for urban track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CN109653105B (zh) 箱梁桥悬臂施工挂篮主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A2735810C (en) Container transfer system for uploading and downloading mating container relative to a transport vehicle
CN101537561A (zh) 综采设备吊运安装车
US3713556A (en) Lifting apparatus
CN102849470B (zh) 一种钢箱梁节的装船方法
CN214138861U (zh)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CN206188247U (zh) 移动式货运索道装置
CN214138842U (zh) 一种海上滑移装置
CN202273689U (zh) 隧道防水板铺挂装置
CN112238924A (zh) 一种海上滑移系统的控制车
CN205661356U (zh) 一种平板型清障车
CN112357822B (zh) 一种海上滑移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6495501A (zh) 一种火车集装箱卸料系统及卸料方法
CN112224334A (zh) 一种海上滑移装置
CN106744504B (zh) 一种隧道用模板翻转固定架及模板转运车
CN215048164U (zh) 岸桥
CN210310075U (zh) 一种云轨搬运定位专用车
JP2994935B2 (ja) 橋梁張出し架設工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1168576U (zh) 一种快速移置地埋式带式输送机
CN112605627A (zh) 一种船舶一体化隔振抗冲装置进舱输送系统
CN113153422A (zh) 一种双端同步起吊潜水泵的手动制动应急追排水车
CN112874412A (zh) 车载升降台
CN115450643B (zh) 凿岩钻拱一体化台车的整机装配结构
CN219296425U (zh) 重物移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